浙教版八下数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下学期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下学期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下学期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ax 2+bx +c =0 B .2x 2=0 C .xx 3=1 D .x 2+y =02、方程3x (x -4)=5(1-2x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A .3,-2,5 B .3,-2,-5 C .-3,-2,5 D .3, 2,5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px +p 2-2p +8=0的一个根为2,则实数p 的值是( ). A .2 B .6 C .2或6 D .-2或-64、若整式x 2-2x -15能分解成 (x -5)与 (x +3),则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5=0的根为( ).A .x 1=5,x 2=-3B .x 1=-5,x 2=-3C .x 1=5,x 2=3D .x 1=-5,x 2=3 5、已知方程3x (2x +5)= (2x +5),则其根为( ) A .31 B .0 C . 25- D .31,25- 6、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a +b +c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B .c =bC .c =aD .a +b =c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3)x +m 2-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最大值是( ). A .-1 B .0 C .1 D .28、使用一面9m 墙为一边,再用17m 长的铁丝网围成三边,使其成一个面积为35m 2的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边长,设墙的对边长为x m ,可得方程为( )A 、x (17-x )=35B 、x ·217x-=35 C 、x (17-21x )=35 D 、x ·2217x -=35 9、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数与个位数之和是7,如把十位上数字和个位上数字调换所得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的1462求原来的两位数?( )A .34B .43C .34或43D .5210、若2b-为方程2x 2+ax +b =0的根(b ≠0),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是( ) A .a b B .ba C .2(a +b ) D .b -a二、填空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3)x 2-6x -2=0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2、方程(m -2)mmx -2+(m -3)x -2=0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 .13、已知方程x 2-5kx -25=k 2的一个根是2,则k 的值是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14、已知m ,n 是方程x 2+x -2019=0的两个根,则m 3-3mn +2020n 的值为 . 15、若方程x 2+(2k -1)x +k 2+2=0无实数根,则方程x 2-(3k +1)x +49k 2-3=0的根的情况为 . 16、如果两个不同的方程x 2+ax +b =0与x 2+bx +a =0只有一个公共根,那么a ,b 满足的关系式为 . 17、某校去年投资2万元购买实验器材,预计今明2年的投资总额为8万元.若该校这两年购买的实验器材的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xm ,n19、设a ,b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且(a 2+b 2)(a 2+b 2-2)=63,则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20、若m 为实数,方程x 2-2x +m =0的一个根的相反数是方程x 2+2x -2=0的一个根,则x 2-2x +m =0的根是 .三、解答题(共6题 共60分) 21、(满分9分)解方程 (1)(2x +3)2=4(3x -4)2;(2) (3x -1)(x -2)=8;(4)2x 2-3x -1=0;22、(满分10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4)2(4222-+-b a ab 的值.23、(满分10分)先阅读理解下面的材料,再按要求解答问题:解方程x 4-13x 2+36=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设x2=y,那么x4=y2,于是原方程可变为y2-13y+36=0 ①,解得y1=4,y2=9.当y=4时,x2=4,∴x=±2;当y=9时,x2=9,∴x=±3;∴原方程有四个根:x1=2,x2=-2,x3=3,x4=-3.(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______法达到______的目的,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2)解方程(x2-2x)2-6(x2-2x) -16=0.24、(满分10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为(m-2)x2-2mx+m+2=0.(1)求出方程的根;(2)m为何整数时,此方程的两个根都为正整数?25、(满分9分)将进货单价为50元的商品按60元售出时,就能卖出6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5个.为了赚得9000元的利润,每个商品售价应定为多少元?这时应进货多少个?26、(满分12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3(k+1)x+k2+3k=0.(1)求证:无论k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2,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11、k ≥23-且 k ≠3 12、-1 13、-3,-7;-17,-37 14、2018 15、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6、a +b +1=0 17、2(1+x )+2(1+x )2=8 18、x 2-x -30=0 19、3 三、解答题(共6题 共60分)21、(1)(2x +3)2=4(3x -4)2;解:将原方程化为(2x +3)2-4(3x -4)2=0分解因式,得 [][])43(2)32()43(2)32(--+-++x x x x =0则(8x -5)( -4x +11)=0 则8x -5=0,或-4x +11=0解得x (2) (3x -1)(x -2)=8;解:将原方程化为3x 2-7x -6=0 分解因式,得(3x +2)(x -3)=0 则3x +2=0,或x -3=0 解得x x 2=3解:将原方程化为x 2-2x =3方程两边同加1,得x 2-2x +1=3+1,即(x -1)2=4. 则x -1=2,或x -1=-2, 解得x 1=3,x 2=-1 (4)2x 2-3x -1=0;解:∵a =2,b =-3,c =-1, ∴△=b 2-4ac =(-3)2-4×2×(-1)=17 ∴x解得x 22、解:∵x 2+bx +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2-4a =0, b 2=4a ,∵4)2(3222-+-b a ab =4443222-++-b a a ab =44441222-++-a a a a =121222=aa . 23、解:(1)换元,降次(2)设x 2-2x =y ,原方程可化为y 2-6y -16=0, 解得y 1=8,y 2=-2.由x 2-2x =8,得x 1=-2,x 2=4. 由x 2-2x =-2,得方程x 2-2x +2=0, b 2-4ac =4-4×2=-4<0,此时方程无实根.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4. 24、解:(1)根据题意得m ≠2, △=(-2m )2-4(m -2)(m +2)=16, ∴x 1=)2(242-+m m =22-+m m ,x 2=)2(242--m m =1.(2)由(1)知x 1=22-+m m =1+22-m , ∵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整数, ∴22-m 是正整数, ∴m -2是整数, ∴m -2=1或2, ∴m =3或4.25、解:设涨价x 元能赚得9000元的利润, 即售价定为每个(x +60)元,应进货(600-10x )个, 依题意得:(60-50+x ) (600-10x )=9000,解得x 1=10 ,x 2=20,当x =10时,x +60=70,600-10x =500; 当x =20时,x +60=80,600-10x =400答:售价定为每个60元时应进货500个,或售价定为每个80元时应进货400个.26、【解】 (1)∵△=b 2-4ac =9(k +1)2-8(k 2+3k)=(k -3)2≥0, ∴无论k 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分两种情况: ①若b =c ,则方程2x 2-3(k +1)x +k 2+3k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2-4ac =(k -3)2=0, 解得k =3,此时方程为x 2-6x +9=0,解得x 1=x 2=3. ∴△ABC 的周长为8.②若b ≠c ,则b =a =2或c =a =2,即方程有一个根为2, 把x =2代入方程2x 2-3(k +1)x +k 2+3k =0,得 8-6(k +1)+k 2+3k =0, 解得k 1=1,k 2=2,当k =1时,方程为x 2-3x +2=0,解得x 1=1,x 2=2.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 ∴△ABC 的周长为5.当k =2时,方程为2x 2-9x +10=0,解得x 1=2,x 2=25.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25. ∴△ABC 的周长为213. 综上所述,所求△ABC 的周长为8或5或213.。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3分)下列式子中,x可以取−1和2的是( )A.1x−2B.x−1C.x+2D.x2−2 2.(3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3.(3分)如图,在▱ABCD中,∠A+∠C=80°,则∠D=( )A.140°B.40°C.70°D.80°4.(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x2-x-1=0配成(x+p)2=q的形式,则p的值是( )A.-1B.1C.12D.−125.(3分)牛顿曾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良的武器之一”那么我们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第一步先假设( )A.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小于60°B.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大于60°C.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60°D.三角形中每个内角都大于60°6.(3分)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单位:环).及方差s2(单位:环2)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甲乙丙丁A.甲B.乙C.丙D.丁7.(3分)《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作者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书中记载了一道“荡秋千”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译文:“秋千静止的时候,踏板高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两步(两步=10尺)时,此时踏板升高到离地5尺,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试问秋千绳索有多长?”如图,若设秋千绳索长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A.x2+102=(x+1)2B.x2+102=x2C.(x−4)2+10=x2D.x2+102=(x−4)28.(3分)已知点A(x₁,y₁),B(x₂,y₂)在反比例函数y =6的图象上,且:x1<0<x2,则下列结论x一定正确的是( )A.y₁+y₂<0B.y₁+y₂>0C.y₁<y₂D.y₁>y₂9.(3分)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顶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k≠0)在第一象限x的图.象经过顶点A(m,m+3)和CD上的点E,且OB−CE=1,过点E的直线l交x轴于点F,交y轴于点G(0,−3),则OF的长为( )A.4.5B.5C.5.4D.610.(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已知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A不重合),作CQ⊥DP 交AD于点Q.现以PQ,CQ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PECQ,连接BE,则∠BEP+∠PQC的最小值为( )A.90°B.45°C.22.5°D.60°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1.(3分)若二次根式x−4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2.(3分)下面是某班23名女同学每分钟仰卧起坐的测试情况统计表:个数/个3538424548人数35744则该班女同学每分钟仰卧起坐个数的中位数是 .13.(3分)若n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0°,则n的值为 14.(3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 x2+bx+c=0满足a−b+c=0,则方程必有一个根为 .15.(3分)如图,用4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图案,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较长直角边为4,拼成的中间小正方形面积为1,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16.(3分)如图,A,C是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4的图象的交点,过点A作AD⊥xx轴于点D,过点C作CB⊥x轴于点B,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计算.(1)(4分)8+32−18(2)(4分)12+|3−2|+(12)−118.(8分)解方程:(1)(4分)x2+6x=−3;(2)(4分)x(x−7)=8(7−x)19.(6分)在“书香进校园”读书活动中,为了解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绘制成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图1)和条形统计图(图2),其中条形统计图被墨汁污染了一部分.(1)(2分)条形统计图中被墨汁污染的人数为 人.“8本”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2)(2分)求被抽查到的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3)(2分)随后又补查了m名学生,若已知他们在本学期阅读量都是10本,将这些数据和之前的数据合并后,发现阅读量的众数没改变,求m的最大值.20.(6分)如图,△ABC的中线BE、CF相交于点G,已知点P,Q分别是BG,C的中点.(1)(3分)求证:四边形EFPQ是平行四边形;(2)(3分)若FG⊥BF,请判断FP与G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8分)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1,a)和B(b,1)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1)(3分)求点B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2分)直接写出当x>0时,不等式-x+4-kx>0的解集;(3)(3分)若点P在y轴上,且△APB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22.(10分)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着对角线BD向上折叠,顶点C落到点E处,BE交AD于点F.(1)(3分)求证:△ABF≌△EDF;(2)(7分)如图,过点D作DG∥BE,交BC于点G,连接FG交BD于点O.①判断四边形BFD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若AB=6,AD=8,求FG的长.23.(12分)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如何改造硬纸板制作无盖纸盒?背景学校手工社团小组想把一张长50cm,宽40cm的矩形硬纸板,制作成一个高5cm,容积4680c m3的无盖长方体纸盒,且纸盒的长不小于32cm (纸板的厚度忽略不计).方案初始方案:将矩形硬纸板竖着裁剪xcm(阴影部分),剩余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改进方案:将矩形硬纸板竖着裁剪xcm ,横着裁剪ycm (阴影部分),剩余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问题解决任务1判断方案请通过计算判断初始方案是否可行?任务2改进方案改进方案中,当x =y 时,求x 的值.任务3探究方案当裁剪后能制作成符合要求的纸盒时,写出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4.(14分) 阅读材料:已知a ,b 为非负实数,∵a +b−2ab =(a )2+(b )2−2a ⋅b =(a −b )2≥0,∴a +b ≥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在一类最值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已知x >0,求代数式x +4x最小值.解:令a =x ,b =4x ,则由a +b ≥2ab ,得x +4x ≥2x ⋅4x =4.当且仅当x =4x,即x =2时,代数式取到最小值,最小值为4.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3分)已知x >0,则当x =  时,代数式x +3x到最小值,最小值为  ;(2)(3分)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 2的矩形花园,则当这个矩形花园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的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的长度是多少米?(3)(5分)已知x >0,则自变量x 取何值时,代数式xx 2−2x +9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4)(3分)若x 为任意实数,代数式xx 2+4x +5的值为m ,则m 范围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B3.【答案】A4.【答案】D5.【答案】D6.【答案】D7.【答案】C8.【答案】C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x≥412.【答案】4213.【答案】914.【答案】x=-115.【答案】2516.【答案】45+417.【答案】(1)解:原式=22+32-32=22(2)解:原式=23+2-3+2=4+318.【答案】(1)x1=−3+6,x2=−3−6(2)x1=7,x2=−819.【答案】(1)4;108(2)被调查同学阅读量的平均数为8.7本,中位数为9本(3)m的最大值为320.【答案】(1)证明:∵BE、CF是△ABC的中线,∴EF 是△ABC 的中位线,∴EF ∥BC ,EF =12BC ,∵P 、Q 分别是BG 、CG 的中点,∴ PQ 是△BCG 的中位线,∴PQ ∥BC ,PQ =12BC ,∴EF ∥OQ ,EF =PQ ,∴四边形EFPQ 是平行四边形;(2)解:FP =GE ,理由如下:∵四边形EFPQ 是平行四边形,∴GP =GE ,∵FG ⊥BF ∴∠BFG =90°,又∵P 是BG 中点,∴FP =GP =12BG .∴FP =GE .21.【答案】(1)解:把点B(b ,1)代人y=-x+4 ,得1=-b+4 ,解得b=3,∴B(3,1).∵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B ,∴ k=3×1=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1<x<3(3)解:当x=0时,则y=-x+4=4,∴点D 的坐标为(0,4),设点P 的坐标为(0,y).∵ S △APB =S △BPD -S △APD =12PD·xp-12PD·x=3,∴12×(3-1)PD=3,∴PD=3,∴点P 的坐标为(0,1)或(0,7).22.【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C ,AB =CD又∵矩形ABCD 沿BD 折叠∴∠C =∠E ,CD =ED ∴∠A =∠E ,AB =DE在△ABF 和△EDF 中{∠A =∠E ∠AFB =∠EFD AB =DE∴△ABF≌△EDF (AAS )(2)解:①四边形BFDG 是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矩形∴FD ∥BG又∵DG ∥BF ,FD ∥BG ∴四边形BFDG 是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BFDG 是平行四边形,DF =BF ∴四边形BFDG 是菱形②∵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6,AD =8∴BD =AB 2+AD 2=62+82=10,OB =12BD =5设BF =DF =x ,则AF =AD−DF =8−x 在Rt △ABF 中,A B 2+A F 2=B F 2∴62+(8−x )2=x 2解得:x =254,即BF =254∴FO =BF 2−OB 2=(254)2−52=154∴FG =2FO =15223.【答案】解:任务1:根据题意得:(50−x−2×5)×(40−2×5)×5=4680,解得:x =8.8,此时长方体盒子的长为:50−8.8−2×5=31.2(cm)<32cm ∴初始方案是不可行;任务2:当x =y 时,根据题意得:(50−x−2×5)×(40−x−2×5)×5=4680, 解得:x 1=4或x 2=66,当x 1=4时,盒子的长为50−2×5−4=36>32,符合题意; 当x 2=66时,盒子的长为50−2×5−66=−26<32,不符合题意;∴x 的值为4;任务3:y =30−93640−x,24.【答案】(1)3;23(2)解:设这个矩形的长为x 米,篱笆周长为y 米,根据题意,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 2的矩形花园,则矩形的宽为100x米,∴y =2(x +100x )≥4x ⋅100x=40,当且仅当x =100x时,取等号,即当x =10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0,∴这个矩形花园的长、宽均为10米时,所用的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的长度是40米(3)解:∵x >0,∴y =xx 2−2x +9=1x−2+9x =1x +9x −2,又∵x +9x ≥2x ⋅9x=6,当且仅当x =9x 时,即当x =3时,(x +9x)取最小值,最小值为6,∴此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y =16−2=14,∴自变量x =3时,函数y =x x 2−2x +9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4.(4)−52−1≤m ≤52−1。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姓名:---------- 成绩:------ ---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1. 若菱形ABCD 中,AE 垂直平分BC 于E,AE=1cm,则BC 的长是 A.1cm B.332cm C.3cm D.4cm 2. 如果a 表示一个菱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b 表示这个菱形的一边的平方,那么 A.a =4b B.a =2b C .a =b D.b =4a3. .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AB=CD B.AC=BD C.当AC ⊥BD 时,它是菱形 D.当∠ABC=90º时,它是矩形4. 如图,矩形ABCD 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 折叠,使C 点与A 点重合,则折痕EF 的长是 A.7.5 B.6 C.10 D.55. 如图所示,过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作对角线BD 、AC 的平行线,围城四边形EFGH,若四边形EFGH 是菱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A.菱形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6. 在5×5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 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7. 图1中有8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则图中矩形的个数是A. 5B. 6C. 7D. 8A E DB FC 图(2)图(1)MNN M 图1 图2A C8. 如图,正方形ABCD 中,∠︒=25DAF ,AF 交对角线BD 于点E ,那么∠BEC 等于A.︒45B.︒60C.︒70D.︒759. Rt △ABC 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 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5 B.7C.12D.25或7 10. 下列图形中,不能..经过折叠围成正方形的是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道填空题8道解答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答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11. 如图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O,AE 平分∠BAD 交BC 于E,若∠CAE=15º,则∠BOE=_________ 12. M 为矩形ABCD 中AD 的中点,P 为BC 上一点,PE ⊥MC,PF ⊥MB,当AB 、BC 满足_________时,四边形PEMF 为矩形 13. 给定下列命题:(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一个角为直角,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14. 如图,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D 、AB 上一点,且EF=EC,EF ⊥EC,若DE=2,矩形周长为16,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15. 现有一张长52cm,宽28cm 的矩形纸片,要从中剪出长15cm 宽、12cm 的矩形小纸片(不能粘贴),则最多能剪出__________张16. 已知矩形的周长是40cm,被两条对角线分成的相邻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8cm,则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_17. 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60º,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切PB=PD=32,那么AP 的长为____________18. 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AB=4cm,∠AOB=60º,则这个矩形的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_cmA DERBC D B E C三.解答题(共56分)19. 如图,菱形AB CD中,点M、N分别在B C、CD上,且CM=CN,求证:(1)△AB M≌△A DN(2)∠A MN=∠A NM20.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平分∠BAD,请你再添一个什么条件? 就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并给出证明.21.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设计一个长方形时钟钟面时,欲使长方形的宽为20厘米,时钟的中心在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数字2在长方形的顶点上,数字3、6、9、12标在所在边的中点上,如图所示。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计算4√12+3√13−√8的结果是()A.√3+√2B.√3C.√33D.√3−√22.已知是正整数,则实数n的最大值为()A.12B.11C.8D.33.如果最简根式√3a−8与√17−2a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使√4a−2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10B.x≥10C.x<10D.x>104.已知a=√2+1,b=√2−1,则a与b的关系是()A.相等B.互为相反数C.互为倒数D.平方值相等5.已知x为实数,化简√−x3−x√−1x的结果为()A.(x−1)√−x B.(−1−x)√−x C.(1−x)√−x D.(1+x)√−x6.如果√−53−x是二次根式,那么x 应适合的条件是()A.x ≥3B.x ≤3C.x >3D.x <37.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0和√72,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1√2B.16√2或17√2C.17√2D.16√28.若√x−1+√x+y=0,则x2005+y2005的值为:()A.0B.1C.-1D.29.设等式√a(x−a)+√a(y−a)=√x−a−√a−y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则3x2+xy−y2x2−xy+y2的值是()A.3B.13C.2D.5 310.“分母有理化”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简的方法,2+√32−√3=(2+√3)(2+√3)(2−√3)(2+√3)=7+4√3,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平方之后再开方的方式来化简一些有特点的无理数,如:对于√3+√5√3−√5,设x= √3+√5√3−√5,易知√3+√5> √3−√5,故x>0,由x2= (√3+√5−√3−√5)2= 3+√5+3−√5−2√(3+√5)(3−√5)=2,解得x= √2,即√3+√5−√3−√5=√2。

根据以上方法,化简√3−√2√3+√2√6−3√3√6+3√3后的结果为()A.5+3 √6B.5+ √6C.5-√6D.5-3 √6二、填空题11.化简√14−8√3=12.化简√−a3=.13.若实数a=12−√3,则代数式a2−4a+4的值为.14.已知,y=√(x−3)2+4−x,当x分别取1,2,3,…,2021时,所对应的y值的总和是. 15.已知实数a满足|2014-a|+ √a−2015=a,那么a-20142+1的值是.16.若实数a,b,c满足关系式√a−9+b+√9−a−b=√4a−c+4b,则c的平方根为. 17.观察下列等式:①√3+1=√3−1(√3+1)(√3−1)=√3−12;②1√5+√3=√5−√3(√5+√3)(√5−√3)=√5−√32③√7+√5=√7−√5(√7+√5)(√7−√5)=√7−√52…参照上面等式计算方法计算:1+√3√3+√5√5+√7+⋯3√11+√101=.18.如果(x﹣√x2−2008)(y﹣√y2−2008)=2008,求3x2﹣2y2+3x﹣3y﹣2007=.19.已知a、b为有理数,m、n分别表示5−√7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amn+bn2=1,则2a+b=.20.若实数x,y,m满足等式√3x+5y−3−m+(2x+3y−m)2=√x+y−2−√2−x−y,则m+4的算术平方根为.三、计算题21.先化简,再求值:[(√x+√y)(√x−√y)√x+√y√xy(√y−√x)÷√x−√y√xy,其中x=1,y=2.22.已知:x=√3+√2√3−√2,y=√3−√2√3+√2,求x3−xy2x4y−2x3y2+x2y3的值.四、综合题23.设a= √8−x,b=2,c= √6.(1)当a有意义时,求x的取值范围;(2)若a,b,c为直角三角形ABC的三边长,试求x的值.24.解答题.(1)已知x=√7+1,x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ab的值.(2)已知a−b=√3+√2,b−c=√3−√2,求a2+b2+c2−ab−bc−ca的值.25.王老师让同学们根据二次根式的相关内容编写一道题,以下是王老师选出的两道题和她自己编写的一道题.先阅读,再回答问题.(1)小青编的题,观察下列等式:√3+1=√3(√3+1)(√3−1)=2(√3−1)(√3)2−12=2(√3−1)3−1=√3−1√5+√3=√5√3)(√5+√3)(√5−√3)=2(√5−√3)(√5)2−(√3)2=2(√5−√3)5−3=√5−√3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7+√5=;√2n+1+√2n−1(n为正整数)=;(2)小明编的题,由二次根式的乘法可知:(√3+1)2=4+2√3,(√5+√3)2=8+2√15,(√a+√b)2=a+b+2√ab(a≥0,b≥0)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得√4+2√3=√3+1,√8+2√15=√5+√3,√a+b+2√ab=√a+√b(a≥0,b≥0)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6+2√5=,√4−2√3=,√7+4√3=:(3)王老师编的题,根据你的发现,完成以下计算:(√3+1√5+√3+√7+√5+√9+√7√11+√9)⋅√12+2√1126.阅读下列解题过程:例:若代数式√(2−a)2+√(a−4)2=2,求a的取值.解:原式=|a﹣2|+|a﹣4|,当a<2时,原式=(2﹣a)+(4﹣a)=6﹣2a=2,解得a=2(舍去);当2≤a<4时,原式=(a﹣2)+(4﹣a)=2,等式恒成立;当a≥4时,原式=(a﹣2)+(a﹣4)=2a﹣6=2,解得a=4;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2≤a≤4.上述解题过程主要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请你根据上述理解,解答下列问题:(1)当3≤a≤7时,化简:√(3−a)2+√(a−7)2=;(2)请直接写出满足√(a−1)2+√(a−6)2=5的a的取值范围;(3)若√(a+1)2+√(a−3)2=6,求a的取值.2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如2√3+1一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3+1=2×(√3−1)(√3+1)(√3−1)=2(√3−1)(√3)2−12=√3−1(1)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3+1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3+1=3−1√3+1=(√3)2−12√3+1=(√3+1)(√3−1)√3+1=√3−1(2)(1)请参照(1)(2)的方法用两种方法化简:√7+√5方法一:√7+√5=方法二:2√7+√5=(2)直接写出化简结果:2√13+√11=2√15+√13=(3)计算:2√5+√2+2√8+√5+2√11+√8+…+2√32+√29+2√35+√3228.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图乙中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1=A1A2=A2A3=…=A7A8=1.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下列各式,然后解答问题:(√1)2+1=2,S1=√12;(√2)2+1=3,S2=√22;(√3)2+1=4,S3=√32;….(1)请用含有n(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并计算出OA10的长;(2)求出S12+S22+S32+⋯+S102的值.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2√2−√612.【答案】−a √−a .13.【答案】314.【答案】202715.【答案】201616.【答案】±617.【答案】√101−1218.【答案】119.【答案】2.520.【答案】321.【答案】解: [4(√x+√y)(√x−√y)√x+√y √xy(√y−√x)÷√x−√y √xy= [4x−y √x+√y √xy(√y−y ⃗⃗ )]×√xy √x−√y= 4x−y ×√xy √x−√y √x+√y √xy(√x−√y)√xy √x−√y = √xy (√x−√y)(x−y)√x+√y(√x−√y)2= √xy (√x−√y)(x−y)(√x+√y)2(√x−√y)2(√x+√y)= √xy−(√x+√y)2(√x−√y)(x−y)= √x−√y)2(√x−√y)(x−y)= −(√x−√y)x−y= √y−√xx−y;将x=1,y=2代入得:原式= √2−11−2=1−√2.22.【答案】解:x=5+2 √6,y=5-2 √6,xy=1,x+y=10,x-y=4 √6,原式=x+yxy(x−y)=512√623.【答案】(1)解:8- x≥0,∴x≤8(2)解:若a是斜边,则有(√8−x)2=22 +(√6)2,8-x=10,解得x=-2.若a为直角边,则有( √8−x)2+22=( √6)2,∴8-x+4=6,解得x=6.∵x都满足x≤8,∴x的值为-2或6.24.【答案】(1)解:∵22<(√7)2<32,∴2<√7<3,∴3<√7+1<4,∵x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a=3,b=√7+1−3=√7−2,∴ab=√7−2=√7(√7−2)(√7+2)=√7+2(2)解:∵a−b=√3+√2,b−c=√3−√2,∴a−c=√3+√2+√3−√2=2√3,∴a2+b2+c2−ab−bc−ac=12(2a2+2b2+2c2−2ab−2bc−2ac) =12[(a−c)2+(a−b)2+(b−c)2]=12[(2√3)2+(√3+√2)2+(√3−√2)2]=12×(12+3+2√6+2+3−2√6+2)=12×22=11.25.【答案】(1)√7−√5;√2n+1−√2n−1(n为正整数)(2)√5+1;√3−1;2+√3(3)解:(2√3+1+2√5+√32√7+√52√9+√7+2√11+√9)⋅√12+2√11=(√3−1+√5−√3+√7−√5+√9−√7+√11−√9)(√11+1)=(√11−1)(√11+1)=10 26.【答案】(1)4(2)1≤a≤6(3)解:原式=|a+1|+|a﹣3|,当a<﹣1时,原式=﹣(a+1)+(3﹣a)=2﹣2a=6,解得a=﹣2;当﹣1≤a<3时,原式=(a+1)+(3﹣a)=4,等式不成立;当a≥3时,原式=(a+1)+(a﹣3)=2a﹣2=6,解得a=4;所以,a的值为﹣2或4.27.【答案】(1)√7−√5;√7−√5(2)√13−√11;√15−√13(3)解:√5+√2+√8+√5+√11+√8+…+√32+√29+√35+√32=2(√5−√2)3+2(√8−√5)3+2(√11−√8)3+···+2(√32−√29)3+2(√35−√32)3 =23(√5−√2+√8−√5+√11−√8+···+√32−√29+√35−√32)=23(√35−√2)=2√35−2√2328.【答案】(1)解:∵OA1=1= √1,OA1=A1A2=A2A3=…=A7A8=1,∴OA22= OA12+A1A22=1+1=2,∴OA2= √2,S1=12⋅OA1⋅A1A2=12×√1×1=√12,∵OA32= OA22+A2A32=(√2)2+1=3,∴OA3=√3,S2=12⋅OA2⋅A2A3=12×√2×1=√22,∵OA42= OA32+A3A42=(√3)2+1=4,∴OA4=2,S3=12⋅OA3⋅A3A4=12×√3×1=√32,⋯,∴OA n2=OA n−12+A n−1A n2=(√(n−1))2+1=n,S n=12⋅OA n⋅A n A n+1=12×√n×1=√n2,∴OA102= (√(10−1))2+1=10,∴OA10= √10,∴含有n (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为: (√(n −1))2+1=n ,OA 10的长为 √10 ; (2)解:由(1)知: S n =√n 2, ∴S 1=√12 , S 2=√22 , S 3=√32 , ⋯ , S 10=√102 , ∴S 12+S 22+S 32+⋯+S 102 = (√12)2+(√22)2+(√32)2+⋯+(√102)2 = 554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一个四边形切掉一个角后变成()A.四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或五边形D.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2、已知代数式3﹣x与﹣x2+3x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是()A.﹣1或3B.1或﹣3C.1或3D.﹣1和﹣33、下列二次根式中,取值范围是的是()A. B. C. D.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5、 ABCD中,A: B: C: D的值可以是()A.1:2:3:4B.1:2:2:1C.2:2:1:1D.3:2:3:26、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上,第二象限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上,且OA⊥OB,tanA= ,则k的值为( )A.﹣2B.4C.﹣4D.27、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A. B. C. D.8、如图,矩形ABCD中,AB>AD,AB=a,AN平分∠DAB,DM⊥AN于点M,CN⊥AN于点N.则DM+CN的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A.aB.C. aD.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m<1B.m≤1C.m>1D.m≥l10、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它的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A.三角形B.五边形C.四边形D.六边形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结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BDE∽△DPE;② = ;③DP2=PH•PB;④tan∠DBE=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将方程x2+8x+9=0左边变成完全平方式后,方程是()A.(x+4)2=7B.(x+4)2=25C.(x+4)2=﹣9D.(x+4)2=﹣7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游戏的中奖概率是,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B.为了解全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一组数据 8,8,7,10,6,8,9 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8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2=0.01,乙组数据的方差s 2=0.1,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14、反比例函数y= 与一次函数y=﹣kx﹣k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nbsp;D.15、若在“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正六边形”这四种图形中随机抽取一种图形,则抽到的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若2016﹣=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7、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将其绕顶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到位置,使得点B落在对角线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8、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E=CF,连接BF、DE交于点M,延长ED到H使DH=BM,连接AM,AH,则以下四个结论:①△BDF≌△DCE;②∠BMD=120°;③△AMH是等边三角形④S四边形ABMD= AM2.其中正确结论的是________.19、在一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85,81,89,81,72,82,77,81,79,8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20、如图,每个正方形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正方形中黑色、白色小正方形的排列规律如图所示,在边长为n(n≥1)的正方形中,设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为P1,白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为P2,当偶数n=________时,P2=5P1.2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第一步应假设________22、如图是某中学某班的班徽设计图案,其形状可以近似看做为正五边形,则每一个内角为________度.23、方程x2﹣2=0的根是________.2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cm2。

中心对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中心对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浙教版八下 4.3 中心对称一、选择题(共8小题)1. 下面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2.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3. 下列所述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菱形D. 平行四边形4.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D. 五边形5. 已知图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若在右图中再添加一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得到新的图形,使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正确的添加方案是( )A. B.C. D.6. 下列数学符号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图形的交点B. 连接两对对应点,两条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C. 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交点D. 两条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8.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下列不相等的量是( )A. 对应线段B. 对应角C. 对应图形的面积D. 对称中心到各点的距离二、填空题(共6小题)9. 若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分别联结这两个图形的两对对应点,所得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10. 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叫做这两个图形,也叫做这两个图形,这个定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也叫做关于这个定点的.11.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对称点的连线段被对称中心.12. 下列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13.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它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两个圆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 )(4)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点旋转重合,则这两个图形构成中心对称关系.( )14. 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与图中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5. 请把下面这个图形补画成中心对称图形,并用点O表示对称中心(最少画三个).16. 在图中网格上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先画出△ABC关于直线a的轴对称图形△A1B1C1,再画出△A1B1C1关于直线b 的轴对称图形△A2B2C2.(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A2B2C2与△ABC的位置关系为.17. 如图,画出这个图形关于点M的中心对称的图形.18. 如图,已知△ABC和点Aʹ,如果△AʹBʹCʹ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且点A的对应点为点Aʹ,请画出点O和△AʹBʹCʹ.19. 如图,已知两个字母“F”成中心对称,请画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20. 画出半圆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的图形.21. 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的中点,画出△BCD关于点D的中心对称的图形.答案1. A【解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A选项: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A正确;B选项:图形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选项: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选项: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2. A【解析】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只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3. C【解析】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4. B5. B【解析】A、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6. D7. B8. D9. 对称中心10. 关于这个定点对称,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11. 平分12. (1),(3)13. √,√,×,×14. ②15.16. (1)图略(2)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17.所以此图为所求.18.所以点O为对称中心,△AʹBʹCʹ为所求三角形.19.所以点O为对称中心.20.所以此图为所求.21.所以△AʹCʹD为所求作三角形.。

多边形 2021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练习(含答案)

多边形 2021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1《多边形》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中,是凸多边形的是( )A.B.C.D.2.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结BE,则∠ABE的度数为( )A.30°B.36°C.54°D.72°3.如图,小明将几块六边形纸片分别减掉了一部分(虚线部分),得到了一个新多边形.若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对应的图形是( )A. B. C. D.4.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m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n个三角形,则m,n的值分别为( )A.4,3B.3,3C.3,4D.4,45.把一张形状是多边形的纸片剪去其中某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不可能是( )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 三角形6.正十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 )A.36°B.30°C.144°D.150°7.下图是由10把相同的折扇组成的“蝶恋花”(图1)和梅花图案(图2)(图中的折扇无重叠),则梅花图案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 )A.36°B.42°C.45°D.48°8.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度数之比是3:1,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8B.9C.10D.129.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1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14B.13C.12D.1110.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的一边重合,那么∠1大小是( )A.8°B.15°C.18°D.28°1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C.任意三角形的外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D.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锐角12.如图,4×4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则S四边形ABCD与S四边形ECDF大小关系是( )A.S四边形ABDC=S四边形ECDFB.S四边形ABDC<S四边形ECDFC.S四边形ABDC=S四边形ECDF+1D.S四边形ABDC=S四边形ECDF+2二、填空题13.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4.如图,∠A=∠ABC=∠C=∠D=∠E,点F在AB的延长线上,则∠CBF的度数是.1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2,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16.一个蜘蛛网如图所示,若多边形ABCDEFGHI为正九边形,其中心点为点O,点M、N分别在射线OA、OC上,则∠MON________度.17.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18.如图所示的六边形花环是用六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则∠ABC等于_______度.三、解答题19.已知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且两多边形的边数比为1:3,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20.观察下面图形,并回答问题.(1)四边形有条对角线;五边形有条对角线;六边形有条对角线.(2)根据规律七边形有条对角线,n边形有条对角线.(3)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合肥市第一中学8个班级之间举行篮球赛活动,如果采取单循环比赛(每两个班级之间只进行一场比赛),则篮球赛共需赛多少场?21.如图,点M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点N是△ABC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如果∠CMB;∠CNB=3∶2.求∠CAB的度数.2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BE交CD于E,∠BCD的平分线CF交AB于F,BE、CF相交于O,∠A=124°,∠D=100°.求∠BOF的度数.23.已知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的所有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恰好等于该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求此多边形的内角和.24.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①,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为∠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②,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如图②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③,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如图④中∠A+∠B+∠C+∠D+∠E的度数.参考答案1.答案为:D2.答案为:D3.答案为:C4.答案为:C5.答案为:A.6.答案为:A7.答案为:D8.答案为:A9.答案为:A10.答案为:C11.答案为:A12.答案为:A.13.答案为:10.14.答案为:72°.15.答案为:360°.16.答案为:8017.答案为:六.18.答案为:30.19.解:设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是x和3x,则(x﹣2)•180+(3x﹣2)•180=1440,解之,得x=3,3x=9.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为3和9.20.解:2,5,9;14;(3)当n=8时,=20(场),答:篮球赛共需赛20场.21.答案为:36°.22.答案为:68°23.解:设多边形为n边形,由题意,得n﹣2=,整理得:n2﹣5n+4=0,即(n﹣1)(n﹣4)=0,解得:n1=4,n2=1(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内角和为(4﹣2)×180°=360°.24.解:(1)不成立,结论是∠BPD=∠B+∠D.证明:延长BP交CD于点E,∵AB∥CD,∴∠B=∠BED,又∵∠BPD=∠BED+∠D,∴∠BPD=∠B+∠D(2)∠BPD=∠BQD+∠B+∠D(3)由(2)的结论得:∠AGB=∠A+∠B+∠E且∠AGB=∠CGD,∴∠A+∠B+∠C+∠D+∠E=180°.。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二次根式》综合测试题-浙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二次根式》综合测试题-浙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二次根式》综合测试题-浙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8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合并的是()A.B.C.D.2.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5B.=﹣3C.÷=2D.=50 4.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5.已知一个矩形面积是,一边长是,则另一边长是()A.12B.C.D.6.已知,则的值为()A.﹣2B.2C.2D.﹣27.若,则代数式x2﹣6x﹣8的值为()A.2005B.﹣2005C.2022D.﹣2022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8.计算﹣的结果是.9.若b=﹣+6,则=.10.化简:(a>0)=.11.计算:=.1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3.已知a,b,c为△ABC三边的长,化简=.14.已知+|b+1|=0,则=.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5.计算:(1)﹣+;(2)÷﹣.16.计算下列各题:(1);(2).17.已知,x=+,y=﹣.求:(1)x+y和xy的值;(2)求x2﹣xy+y2的值.18.在一个长为,宽为的矩形内部挖去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积.19.王老师在小结时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任意两个正数a,b,如果a>b,那么”,然后讲解了一道例题:比较和2的大小.解:=×200=8,(2)2=4×3=12.∵8<12,∴<2.参考上面例题的解法,解答下列问题:(1)比较﹣5与﹣6的大小;(2)比较+1与的大小.20.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₅与+1与,与2﹣3₅等都是互为有理化因式,进行二次根式计算时,利用有理化因式,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简:①=.②=;(2)计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8分)1.解:A、与不能合并,故A不符合题意;B、与不能合并,故B不符合题意;C、=3,与不能合并,故C不符合题意;D、=2,与能合并,故D符合题意;故选:D.2.解:由题意得,2x﹣2≥0,解得,x≥1,故选:A.3.解:A.=5,故A选项错误;B.=3,故B选项错误;C.==2,故C选项正确;D.=20,故D选项错误.故选:C.4.解:A、=,故A不符合题意;B、=2,故B不符合题意;C、=|x|,故C不符合题意;D、是最简二次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D.5.解:÷===2,故选:B.6.解:∵x=+1,y=﹣1,∴x+y=2,xy=1,∴+===2,故选:B.7.解:∵,∴x2﹣6x﹣8=x2﹣6x+9﹣8﹣9=(x﹣3)2﹣17=(3﹣﹣3)2﹣17=(﹣)2﹣17=2022﹣17=2005,故选:A.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8.解:===,故答案为:.9.解:由题意得:,解得a=3,所以b=6,所以.故答案为:.10.解:∵﹣ab3≥0,a>0,∴b≤0.∴==|b|=﹣b.故答案为:﹣b.11.解:=×4﹣3+6=2﹣3+6=5,故答案为:5.12.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2+()2=(2)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3.解:∵a,b,c为△ABC三边的长,∴b+c>a,a+c>b,∴=|a﹣b﹣c|+|b﹣a﹣c|=﹣(a﹣b﹣c)﹣(b﹣a﹣c)=﹣a+b+c﹣b+a+c=2c.故答案为:2c.14.解:∵+|b+1|=0,∴a﹣2=0,b+1=0,∴a=2,b=﹣1,∴=×+=×+=+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5.解:(1)﹣+=3=0;(2)÷﹣=4﹣=4+.16.解:(1)==12;(2)=6﹣2﹣(4﹣4+3)=4﹣7+4=4﹣3.17.解:(1)∵x=+,y=﹣,∴x+y=()+()=2,xy=()×(﹣)=3﹣2=1;(2)∵x+y=2,xy=1,∴x2﹣xy+y2=(x+y)2﹣3xy=(2)2﹣3×1=12﹣3=9.18.解:由题意可得,=.即剩余部分的面积为10+8.19.解:(1)(﹣5)2=25×6=150,(﹣6)2=36×5=180,∵150<180,∴﹣5>﹣6;(2)(+1)2=7+2+1=8+2=8+,(+)2=5+2+3=8+2=8+,∵<,∴+1<+.20.解:(1)①==,==,故答案为:,;(2)原式=﹣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矩形班级:八( ) 学号: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 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定理. 2. 了解矩形的对称性.〖自学交流〗1.用6根火柴首尾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能摆成__________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夹角满足________度时,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3)这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量一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矩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矩形的性质:(1)矩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都有的性质是: 对边___________且_________;对角__________,邻角_____________;对角线______________。

(2)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矩形是__________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____;矩形也是________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条。

3. 已知:AC ,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1)求证:AC=BD(2)若0120=∠AOD ,AB=6cm,判断AOB ∆的形状,并求对角线的长.4.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F=BE. 求证:DE=CF.5. 如图,矩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BE ⊥AC ,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E=CF.A CB DOAE F O〖展示质疑〗1.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2,BC=2,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垂直AC 交AD 于点E ,则AE 的长是____________ 2. 在矩形ABCD 中,AB=3,AD=4,P 是AD 上的动点,PE ⊥AC 于E ,PF ⊥BD 于F ,则PE+PF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3. 如图,把矩形OABC 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C 在x 轴上,OA 在y 轴上, 且OC=2,OA=4,把矩形OABC 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A B C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4. 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把它的一边分为4cm 和5cm 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周长是_______5. 如图1,在△ABC 中,AD 是BC 上的高,EF 是中位线,AD 与EF 相交于点O ,若将△AEO 与△AFO 分别绕E 、F 两点旋转180°,可与梯形EBCF 构成矩形PBCQ ,我们把这样形成的矩形称为△ABC 的一个等积矩形.(1)若△ABC 的边BC=5,高AD=6,则等积矩形PBCQ 的长为________,宽为_________. (2)在图2中,∠C=90°,BC=2,AC=4,试求△ABC 的所有等积矩形的长和宽;(3)如图3中矩形的长为3,宽为2,则能形成这样的等积矩形的三角形有多少个?试探究其中周长最小的三角形的三边长.xA A 'B ' OC B C ′y§5.1.2矩形班级:八( ) 学号: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 经历矩形的判断定理的发现过程.2. 掌握矩形的判断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 掌握矩形的判断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自学交流〗1、矩形的性质:(1)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命题“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___________;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只要说明______个角是直角。

我们已学过的矩形的判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请证明此命题的正确性) 已知:求证: 证明:几何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3、矩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请证明此命题的正确性) 已知:求证: 证明:几何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一组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已知:如图,在Rt △ABC ≌Rt △CDA ,且AD 的对应边是CB ,∠B=∠D=Rt ∠。

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

CDBCDA〖展示质疑〗1、已知:如图,在 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 ,∠1=∠2. 求证: ABCD 是矩形。

2、(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Q 、M 、N 、P 得到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右图,若要使四边形QMNP为矩形,则原四边形ABCD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__ 请证明你的猜想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CB=CD ,点M,N,P,Q 分别是AB,BC,CD,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MNPQ 是矩形。

4、在△ABC 中,直线MN ∥BC ,CE 平分∠ACB ,交MN 于点E ,CF 平分∠ACG ,交MN 于点F ,连接AE 、AF .(1)请你猜猜OE 与O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探索:当MN 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反思归纳〗请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1BCA DODAQ CBNPMD A Q C B N P M§5.1.3矩形的折叠问题班级:八( ) 学号: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一、折叠问题实质是轴对称问题,其主要特征有:1.图形的全等性:重合部分是全等图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二、问题化归:由以下等量关系得出方程解决问题。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2.图形(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面积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自学交流〗1、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则∠1= ___________度.2、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则∠ABC= _______度.3、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若∠BAD'=30°,则∠AED'等于______度.4、如图,矩形ABCD沿∠A的三等分线经两次折叠后,四边形CDEF的面积为___________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5、如图1是矩形纸带,∠DEF=18°,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是________〖展示质疑〗1.在长方形ABCD中,AB=8,BC=10,将图形沿着AE对折,使得D点落在BC边上的F处,试求EC的长.2.如图,矩形ABCD,BC=6cm,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使B点落在AD边中点B′位置.如果∠DB′E=60°,求矩形的周长3. 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BD对折,使C点落在C'的位置时,BC'与AD交于E,若AB=6cm,的面积BC=8cm,(1)求AE的长 (2)EBD4.如图,在矩形ABCD中,沿EF将矩形折叠,使A、C重合,若AB=6,BC=8,求折痕EF的长5.如图,矩形ABCD中,AB=12,AD=10,将此矩形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中点E处,求折痕FG的长度6.如图矩形ABCD中,AB=2,点E在BC上并且AE=EC,若将矩形纸片沿AE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上,求矩形ABCD的面积7.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折叠,顶点A落在点A′处,再过点A′折叠使折痕DE∥BC,若AB=4,AC=3,求△ADE的面积§5.2.1菱形班级:八( ) 学号: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会计算菱形的面积.〖自学交流〗(一)新课自学1.菱形的概念:一组 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的探究:问题1:如图,菱形ABCD ,猜想AB ,BC ,CD ,DA 四条边的大小有什么关系?_________ 请证明你的猜想:由此我们得出菱形的一个性质1:*性质1: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 是菱形(已知)∴ 问题2: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则AC 和BD 有什么位置关系?_______;AC 是否平分∠BAD 和∠BCD ;BD 是否平分∠ABC 和∠ADC ? 请证明你的猜想:由此我们得出菱形的一个性质2:*性质2: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 是菱形(已知)∴ _______________ *问题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菱形花坛ABCD 的边长为20m ,∠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 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猜想两条小路AC 、BD 的长与花坛的面积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得出菱形的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独立练习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 2.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 和8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cm . 3.若菱形的周长为24 cm ,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c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