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粉企业标准文本 (1)

合集下载

益生菌胶原蛋白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益生菌胶原蛋白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益生菌胶原蛋白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益生菌胶原蛋白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胶原蛋白肽为原料,辅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麦芽糊精,添加食品添加剂(木糖醇、维生素C、食用香精),经调配、均质、包装等工序制成的益生菌胶原蛋白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789 饮料通则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T 20884 麦芽糊精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29602 固体饮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 3164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肽GB/T 35883 冰糖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胶原蛋白肽:应符合GB 30616的规定。

无限极美姿力胶原蛋白推广模版

无限极美姿力胶原蛋白推广模版

便携包装
采用小巧的包装设计,方 便携带,随时随地满足肌 肤的保养需求。
产品优势
紧致抗皱
修复受损肌肤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姿力胶原蛋白能有效改善肌肤松弛 和皱纹,使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具有修复受损肌肤和促进细胞再生的 功效,有助于改善痘印、疤痕等问题。
保湿滋润
为肌肤提供持久的保湿效果,改善干 燥和缺水状况,使肌肤水润亮泽。
定期审核与评估
定期对生产流程、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审核 与评估,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优化。
04 推广策略
目标市场定位
目标人群
年龄在25-50岁之间,关注肌肤保养、追求生活品质的女性消费 者。
目标市场
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高档商场、百货公司、美容院等渠道。
目标需求
满足消费者对于天然、健康、有效的胶原蛋白产品的需求,提升肌 肤弹性和光泽度。
总结
无限极美姿力胶原蛋白是一种高 品质的胶原蛋白产品,具有多种 功效,如改善皮肤状态、增强免
疫力等。
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提取技术, 保证了胶原蛋白的纯度和活性,
使其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无限极美姿力胶原蛋白在市场上 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为消费 者提供了一种健康、有效的营养
补充方式。
未来发展方向
进一步研发新型胶原蛋白提取技术,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活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 质产品的需求。
促进伤口愈合
胶原蛋白能够加速伤口的愈合 过程,减少疤痕的形成。
胶原蛋白与皮肤健康
改善皮肤水分保持
胶原蛋白能够增加皮肤的 保水能力,使皮肤保持水 润和光泽。
减轻紫外线伤害
胶原蛋白能够吸收紫外线, 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抑制黑色素生成

益生菌胶原蛋白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益生菌胶原蛋白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益生菌胶原蛋白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益生菌胶原蛋白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胶原蛋白肽为原料,辅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麦芽糊精,添加食品添加剂(木糖醇、维生素C、食用香精),经调配、均质、包装等工序制成的益生菌胶原蛋白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789 饮料通则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T 20884 麦芽糊精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29602 固体饮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 3164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肽GB/T 35883 冰糖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胶原蛋白肽:应符合GB 30616的规定。

06 胶原蛋白粉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06 胶原蛋白粉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胶原蛋白(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胶原蛋白(粉)成品。

责任:检验员、QA监控员、质量管理部经理。

内容:[性状] 采用目测、口尝、鼻嗅方法进行。

白色或浅黄色粉末,均匀、无结块,无肉眼可见杂物,无异味。

水中可溶。

[检查]1 水分的测定按GB/T 5009.3—2003中第一法直接干燥法规定的方法测定。

2 分子量的测定(凝胶层析法)2.1 原理利用装有多孔凝胶的层析柱(也称为色谱柱)将试样按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再用检测器对层析分离物进行检测,最后用已知分子量的标准物进行标定。

2.2 试剂2.2.10.2mol/L氯化钠溶液。

2.2.20.5mol/L氯化钠溶液。

2.2.3葡聚糖G50。

2.3 仪器2.3.1凝胶层析装置(见图1)。

2.3.2紫外分光光度计。

文件名称胶原蛋白(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JB-QC-006-A图1 凝胶层析装置图2.4 分析步骤2.4.1 配制4%的水解胶原蛋白水溶液,加热处理后,随即把溶液迅速冷却至室温,用0.25mL 的进样器上柱进样作层析。

2.4.2 层析完毕后,对收集的洗脱级份,逐个测定23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2.5 数据处理2.5.1 选择5~6个范围合适、已知分子量的窄分布水解胶原蛋白样品,按常规操作条件上柱层析,测定各个试样的洗脱曲线,并由洗脱峰求级份的洗脱体积(Ve);然后以一系列Ve值对相应的logM作图,得校准曲线。

2.5.2 用相同条件上柱,层析未知分子量试样,测出其洗脱曲线与Ve,再在校准曲线上查出Ve所对应的logM,进而计算出M值。

2.6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5%。

3蛋白质的测定按GB/T 5009.5—2003中第一法规定的方法测定。

蛋白质的换算系数为6.25。

4 透过率的测定4.1 原理在45℃下,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6.67%水解胶原蛋白水溶液在波长450nm和620nm的透过率。

胶原蛋白产品质量要求-2023最新

胶原蛋白产品质量要求-2023最新

胶原蛋白产品质量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胶原蛋白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胶原蛋白产品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16886.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GB/T16886.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YY/T0313医用高分子产品包装和制造商提供信息的要求YY/T0466.1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T1511-2017胶原蛋白海绵YY/T0471.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4部分:舒适性YY0954无源外科植入物Ⅰ型胶原蛋白植入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胶原蛋白collagen一类含有至少20种在遗传学上不同类型的分泌蛋白质家族,主要担任机体的结构支撑功能,具有独特的由三条多肽链(被称为α链)组成的三螺旋构型,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来源:YY/T1849—2022,3.1]3.2胶原蛋白海绵由动物组中提取的胶原蛋白,经纯化、交联(如果有)、冷冻干燥、灭菌等工艺处理后制备的海绵状敷料。

3.3胶原蛋白植入剂在无菌条件下,将纯化的胶原蛋白原料均匀分散于缓冲液中配成的不同浓度的胶原蛋白悬浮液后,充填于预灌封注射器中制成的产品。

3.4胶原蛋白敷料浸透I型胶原蛋白的医用非织造敷布。

4要求4.1胶原蛋白海绵4.1.1性状应为白色或浅黄色、疏松的海绵。

4.1.2干燥失重试样减重质量应不大于15.0%。

4.1.3液体吸收性试样吸收的水分应不少于自身重量的20倍。

胶原蛋白文案

胶原蛋白文案

纯胶原活肽Whitening Essence 赠品
产品配料:100%胶原蛋白活肽
产品规格:4g/瓶*12瓶
净含量:4g/瓶
产品类型:固体饮料
食用方法:1瓶/次,2次/天,将1瓶倒入200ml温开水或是牛奶、果汁中,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贮藏方法: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保质期:24个月
食品生产许可证号:QS440113010852
执行标准:GB/T29602
经销商:广州沛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体育西路191号中石化大厦B塔4023室
分装生产:广东新海德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同格保健食品厂
地址:广州市萝岗区高新科技开发区神舟路768号“QS”符号
24cm(长)*17cm(宽)*4cm(高)。

深海鱼胶原蛋白粉标准

深海鱼胶原蛋白粉标准

Q/AHS 青岛奥海生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AHS0001S—2011深海鱼胶原蛋白粉2011-10-10发布2011-10-20实施青岛奥海生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发布Q/AHS0001S—2011I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青岛奥海生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永浩、王瑞珍。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AHS0001S—2011深海鱼胶原蛋白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海鱼鱼胶原蛋白粉的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深海鱼皮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蒸煮、木瓜蛋白酶解、脱腥、脱色、浓缩、干燥、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深海鱼胶原蛋白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33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 食品包装用聚笨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255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酶制剂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算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技术要求3.1 原辅料3.1.1 深海鱼皮1Q/AHS0001S—20112 应符合GB 2733的规定。

牛骨胶原蛋白低聚肽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牛骨胶原蛋白低聚肽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胶原蛋⽩低聚肽粉(⾷品安全企业标准)⽜⾻胶原蛋⽩低聚肽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胶原蛋⽩低聚肽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于以新鲜⽜⾻为原料,经过破⾻、清洗、加⽔蒸煮、汤油分离、酶解、脱⾊脱臭、过滤、浓缩、⼲燥、包装等⼯序制成的⽜⾻胶原蛋⽩低聚肽粉。

2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注⽇期的版本适⽤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GB 2760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添加剂使⽤标准GB 2762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微⽣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微⽣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微⽣物学检验⼤肠菌群计数GB 4789.4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微⽣物学检验沙门⽒菌检验GB 4789.10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微⽣物学检验⾦黄⾊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微⽣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接触⽤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分的测定GB 5009.4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总砷及⽆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26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 5009.123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铬的测定GB 7718 ⾷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品标签通则GB/T 9695.23 ⾁与⾁制品羟脯氨酸含量测定GB 12695 ⾷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产卫⽣规范GB/T 22729 海洋鱼低聚肽粉GB/T 23527 蛋⽩酶制剂GB 28050 ⾷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3.1.1 原料⽜⾻头:新鲜、⽆污染、⽆腐败、⽆变质,取⾃经兽医卫⽣检验合格的黄⽜⾻、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原蛋白粉企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原蛋白粉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胶原蛋白粉、葡萄糖、植脂末为原料,经混合、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复配胶原蛋白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6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8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4771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
QB 2732 水解胶原蛋白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75 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123 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葡萄糖的质量标准应符合GB/T 20880的规定。

植脂末的质量标准应符合附表A的规定。

胶原蛋白粉的质量标准应符合QB 2732的规定。

3.2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感官指标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理化指标
3.4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微生物指标
3.5 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要求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4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符合GB14881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指标检验
取样品25g,将内容物倒在透明玻璃皿中,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外观、闻香气、品尝滋味。

外观及色、香、味均应符合相应要求。

5.2 理化指标检验
5.2.1 蛋白质
按GB 5009.5规定的方法测定。

5.2.2 透射比
按照QB 2732规定的方法测定。

5.2.3 水分
按GB 5009.3规定的方法检验。

5.2.4 脂肪
按GB/T5009.6规定的方法检验。

5.2.5 灰分
按GB 5009.4规定的方法检验。

5.2.6 无机砷
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检验。

5.2.7 铅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检验。

5.2.8 脲酶定性
按GB/T5009.183规定的方法检验。

5.3 微生物检验
5.3.1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

5.3.2 大肠菌群
按GB/T 4789.3-2003规定的方法检验。

5.3.3 霉菌
按GB 4789.15规定的方法检验。

5.3.4 致病菌
分别按GB 4789.4、GB/T 4789.5、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检验。

5.4 净含量
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6 检验规则
6.1 原材料入库检验
原材料入库前应由厂质量部按原材料标准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6.2 出厂检验
6.2.1 本产品由公司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明。

6.2.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净含量、水分、蛋白质、灰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6.3 型式检验
6.3.1 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食品安全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b、停产6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6.3.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3章要求中全部项目。

6.4 组批
以同一次配料,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包装好的产品为一批.
6.5 抽样
6.5.1 成品库按批抽样,抽样单位以瓶计。

6.5.2 每批按3/1000随机抽样。

6.6 判定规则及复检规则
7.6.1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判为合格品。

7.6.2检验项目如有一项(微生物项目除外)不符合本标准,可以加倍抽样复检。

复验后仍不符合本标准,
判为不合格。

7.6.3 微生物项目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判为不合格品,不得复检。

7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签、标志
8.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符合GB/T 191的规定要求。

8.1.2产品销售包装标志符合GB 7718的要求。

8.1.3 所有包装盒、包装箱、标贴的标志必须清晰、整洁。

8.1.3.1 包装盒应有下列标志:
8.1.3.1.1 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商标;
8.1.3.1.2 配料清单;
8.1.3.1.3 净含量;
8.1.3.1.4 贮藏说明;
8.1.3.1.5生产日期、保质期;
8.1.3.1.6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8.1.3.2包装箱应有下列标志:
8.1.3.2.1 产品名称、商标;
8.1.3.2.2规格;
8.1.3.2.3 生产日期;
8.1.3.2.4 生产厂名;
8.1.3.2.5 体积;
8.1.3.2.6 “小心轻放”、“防潮”、“朝上”等字样。

7.2 包装
8.2.1内包装材料与要求
聚乙烯塑料瓶包装,包装瓶应符合GB 9687的规定。

8.2.2外包装材料与要求
外包装采用双瓦楞纸箱包装,纸箱应符合GB/T 6543的规定,外用打包带紧缚。

8.2.3随带文件
产品合格证。

7.3 运输
本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过程防止暴晒,雨淋,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物品混贮、混运。

7.4 贮存
本品应贮存于干燥、通风、常温遮阴的室内,不应露天存放,应放置在垫板上,不应直接接触地面;应与墙壁保持30cm以上距离,不应直接接触墙壁。

在以上贮存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为24个月。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植脂末质量标准A1 感官指标: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附表1 感官指标
A2 理化指标:应符合附表2的规定。

附表2 理化指标
A3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附表3的规定。

附表3 微生物指标
(备注:附录A 的资料来源于供应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