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朱自清散文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散文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散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背景和特点;2.阅读、理解和欣赏朱自清的散文作品;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创作背景和主要特点;2.深入理解朱自清的散文作品;3.学会运用相关的阅读技巧进行文本分析。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把握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达;2.运用批判性思维阅读朱自清的散文。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通过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了解和认知,引导他们回忆以前对朱自清作品的印象。

Step 2 探究1.教师选取几篇经典的朱自清散文作品,例如《荷塘月色》、《春》等,与学生共同阅读理解。

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文章的情感表达、描写技巧等,并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Step 3 拓展1.以小组形式进行朱自清散文作品的互动分享,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

2.学生可以在小组中选择一篇朱自清散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并展示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Step 4 运用1.教师布置朱自清散文的写作任务,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散文或以散文的形式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2.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可以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阅和指导,提高写作质量。

Step 5 总结与评价1.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五、教学资源1.朱自清散文选集;2.多媒体教学设备;3.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活动材料。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思考状况;2.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和讨论记录;3.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包括情感表达、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朱自清背景教学设计范文(5篇)

朱自清背景教学设计范文(5篇)

朱自清背景教学设计范文(5篇)第1篇: 朱自清背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浓浓的父爱。

2、仔细研读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

同学们,谈及亲情,最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是谁?确实,母亲感情细腻,柔情似水,而父亲则是一部深奥厚重的书,年少的我们常读不懂,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朱自清饱含深情的笔墨走近一位父亲,继而走近我们的父亲。

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二、整体感知,品味父爱——父爱,是一首含蓄的诗。

1、昨天已让同学们预习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父亲为儿子送行,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同学们从这次寻常的送别中品味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品读父爱,用诗意语言诠释父爱。

①老师示范: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②展示品读要求:标出你感悟到的父爱的句子;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每位同学至少写一句。

③同学朗读自创的诗歌。

三、品味细节,走近背影。

——父爱,是一幅感人的画。

赏析凝聚的感情最深重、最浓烈的画面——买橘子时的背影。

1、请同学们按要求来品味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画面。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个背影的?②你从这些刻画中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背影?采用“这不仅是买橘子时的背影,还是的背影”句式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明确:体态——肥胖的背影衣着——沉重的背影走姿——蹒跚的背影攀爬月台——艰难努力的背影③找出作者感受的句子。

④听电视散文朗诵,再一次感受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所聚集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爱!四、激情碰撞,抒写赞歌——父爱,是一首悠远的歌。

回顾父亲曾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截取闪光的瞬间或典型的经历,写一个最感人的片段。

五、布置作业,感恩父母。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专题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朱自清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集。

2.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阅读。

3.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朱自清作品的阅读和研究的兴趣。

2.阅读教学(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如《匆匆》。

教师可以通过分段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对散文的整体理解。

3.讨论分析(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散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4.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范文,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思路和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实践。

5.写作实践(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选择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可以以读后感、散文赏析或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6.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者展示在课堂上。

教师和同学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朱自清的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继续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并撰写读后感。

2.准备下一节课的课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朱自清的散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朱自清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朱自清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时间:2个课时适用年级:初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开场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简要介绍他的身份和成就,引起学生对朱自清的兴趣和好奇心。

文章导读(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朱自清的文章,并解释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引导学生预先了解文章背景。

教师讲解(10分钟):老师详细讲解文章的背景、作者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学知识,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阅读提醒(5分钟):老师提醒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要注意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情感表达等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朱自清的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注或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合作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鼓励彼此分享观点和感受,以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个人思考(5分钟):学生个人思考并记录下本文对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情感体验,以备后续课堂分享。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课时:学生分享(10分钟):学生逐个分享在第一课时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通过互相倾听和交流,拓宽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名著链接(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将朱自清的文章与其他名著或经典作品进行联系,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和阅读广度。

学生根据朱自清的文章或他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议论文、日记、写景诗等形式。

作品展示(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增强学生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文学讲座(15分钟):老师进行关于朱自清的更深入的讲座,包括他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两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朱自清的文章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更多文学作品。

本阶段任务完成,学生将通过朱自清阅读教学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朱自清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简介: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以情感淳朴、文字优美而著称。

通过对朱自清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认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培养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阅读兴趣,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3.通过朱自清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2.选取朱自清的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如《荷塘月色》、《背影》等;3.分析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4.学生自主创作仿朱自清风格的短文。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或音频等方式引入朱自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朱自清及其作品的兴趣。

2.讲解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展示,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集体阅读朱自清的作品选取朱自清的经典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主题和情感表达,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义。

4.小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适时予以点评和引导,扩展学生的思维。

5.学习朱自清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朱自清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技巧的作用和美感,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6.学生创作仿朱自清风格的短文鼓励学生运用朱自清的写作风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主题创作短文。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或者指导性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品。

7.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伴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阅读反应,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2.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3.通过小测验或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理解程度。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背景及其散文创作特点,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朱自清散文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朱自清的生平背景及其散文创作特点。

2.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兴趣。

2. 阅读与欣赏: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形象、思想等方面。

3. 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结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4. 作品赏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朱自清散文作品进行详细赏析,解读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和文化内涵。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散文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及其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加深对朱自清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朱自清散文作品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散文的语音表达能力。

2. 开展朱自清散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邀请文学爱好者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朱自清及其散文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写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阅读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 测试法:通过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 综合评价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Part Five
案例来源:选择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 案例分析: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特点 案例应用:探讨如何将朱自清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案例效果:评估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案例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通 过选取多篇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的特点包括:选文多样性、阅读 整体性、教学互动性、思维开放性等。
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有效的阅 读方法,如略读、精读、跳读等, 并指导他们如何从多篇文章中获取 信息、比较异同、归纳总结等。
促进课堂互动:鼓励师生之间、学 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评估教学效果: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如观察、测试、学生自评等,对群 文阅读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根 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视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结合群文阅读特点,设计多样化的 阅读活动
教材内资源的整 合:对教材中的 文本进行分类、 整合,形成群文 阅读材料。
教材外资源的引 入:引入与主题 相关的课外读物、 网络资源等,丰 富群文阅读内容。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前言群文阅读是指阅读具有代表性、经典性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内容,本文将结合朱自清匆匆的故事,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套朱自清匆匆群文阅读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朱自清匆匆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内容1. 朱自清匆匆的背景介绍:介绍朱自清匆匆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2. 朱自清匆匆的文学作品欣赏:选取朱自清匆匆的代表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和鉴赏;3. 朱自清匆匆的文学思想解析:分析朱自清匆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态度;4. 朱自清匆匆与当代文学的联系:探讨朱自清匆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介绍一位著名作家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朱自清匆匆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朱自清匆匆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3. 文学作品欣赏:选择一篇朱自清匆匆的作品进行朗读和解析,引导学生认识其特点和意义;4. 文学作品赏析:共同阅读朱自清匆匆的代表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5. 文学思想解析:引导学生思考朱自清匆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比如对生活的态度、人生的意义等;6. 与当代文学的联系:探讨朱自清匆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引导学生发现文学的传承和变革;7. 总结归纳: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激发学生对朱自清匆匆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集体导读法:通过集体朗读和解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交流和合作;3. 问题导引法:通过设问和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朱自清匆匆的生平和作品;5.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朱自清匆匆作品的写作训练,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朱自清
群文阅读设计
育才二小杜宇俊
教学目标:
1.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体会作者情感,探究写法。

2.默读散文,学会思考,动笔写阅读感受。

3.明白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进行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更好理解文本。

4.激发阅读《朱自清经典散文》一书的兴趣,扩充阅读量。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本。

2.感悟朱自清散文特点,探究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匆匆》,回顾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朱自清先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指名说。

板书《匆匆》惆怅
朱自清先生因时光飞逝,无法挽留而感觉碌碌无为,郁闷惆怅。

那么,朱先生为什么会郁闷惆怅呢?我们来看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师:这篇文章写作于1922年3月。

当时朱自清先生正在浙江一所师范学校当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他,有着24岁的大好年华,一心想报效祖国。

但是面对当时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社会黑暗。

深感无力,不知如何建设国家,却又担心青春逝去对国家无所作为,于是,提笔写下了《匆匆》。

时间匆匆,人生短暂,面对短暂的人生是得过且过还是努力有为呢?朱自清先生真的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吗?让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来寻找答案。

二.阅读思考
教师下发三份阅读材料《白种人》、《背影》、《春》。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阅读材料,读完思考,文章中的朱自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的心情如何?
用横线画出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读后的感受。

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
《白种人》愤怒
《背影》伤感
《春》高兴
教师:同学们默读很认真,体会谈得具体,通过语言文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

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情感,写作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不可能直接问朱自清,有什么方法可以知晓吗?出示背景。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写作目的。

以后我们在阅读名家名篇时,可以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来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推荐阅读
梳理一下我们阅读的三篇散文。

《匆匆》写于1922年,作者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才24岁。

《春》写于1933年,作者已经35岁,身份已经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那么这11年,朱自清是得过且过还是努力有为呢?他真的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吗?《春》写于1933年,那么从33年开始,到1948年去世,毛主席评价他为伟大的民主战士。

这段时间里,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又有了哪些变化?他还写过哪些作品呢?你们想知道吗?
教师:推荐大家阅读《朱自清散文经典》这本书,答案都在里头。

就让我们课后继续阅读他的文章,从中寻找他的人生轨迹吧。

四.散文特点
教师:通过阅读,我们感悟了朱自清先生所表达的个人情感。

不过,他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自己画横线的句子,找找作者的写作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节奏、颜色、修辞、短篇。

教师:这些就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特色。

难怪郁达夫评价他:朱自清的散文能满贮着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林非评级他: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教师:下课!
五.教学板书
走进朱自清
《匆匆》惆怅
《白种人》愤怒《背影》伤感《春》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