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诚信的成语故事(2篇)

合集下载

【推荐】儿童成语故事一诺千金成语故事-范文word版 (4页)

【推荐】儿童成语故事一诺千金成语故事-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儿童成语故事一诺千金成语故事诺:承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诺千金这个故事呢?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一诺千金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诺千金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

后来项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

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

怒愤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

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

”季布答应了他。

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任侠”闻名。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

”不仅如此,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对他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

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如今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

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简短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简短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简短
1. 一诺千金:秦朝末年的季布,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楚人有句话叫“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就像你答应了朋友要帮他的忙,那你就一定要做到,不然以后朋友还怎么相信你呀!
2. 一言九鼎:战国时赵国的毛遂,靠着自己的勇敢和口才,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救赵,他说的话分量很重,就像九鼎一样。

这就好比你们班的班长,说话大家都很听,因为他很靠谱呀!
3. 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妻子随口说回来杀猪给他吃,曾子真的就把猪杀了。

你想想啊,曾子对孩子都这么讲诚信,我们对别人不是更应该做到吗?
4. 立木为信: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让人在都城南门立一根木头,说谁能搬到北门就赏金,真有人做到后商鞅就给了赏金。

这就跟老师说只要你考满分就给你奖励一样,说到就得做到呀!
5.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到楚国,承诺如果日后两国交战,晋国会退避三舍。

后来真的发生战争,晋文公果然信守承诺。

这就好像你和朋友约定好了什么,就算情况变了,你也不能反悔呀!
6. 食言而肥:春秋时的鲁哀公,经常食言,从不守信,结果变得很肥胖。

我们可不能像他这样啊,答应别人的事不做,那多不好啊!
7. 尾生抱柱:尾生和女子约定在桥下相会,女子没来,河水涨了他也不离开,最后抱着柱子被淹死了。

哇,他为了诚信真的好执着呀,我们也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呀!
8. 童叟无欺:做买卖要公平对待老人和孩子,不能欺骗他们。

就像你去买东西,是不是也希望老板能诚实对待你呀!
9. 赤诚相待: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坦率地对待彼此。

诚信的故事100字(精选25篇)

诚信的故事100字(精选25篇)

诚信的故事100字(精选25篇)诚信的故事100字一、诚信的词语释义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

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二、诚信的故事100字(精选25篇)诚信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一种美德,学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诚信的故事100字(精选25篇),欢迎阅读!诚信的故事1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可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能够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齐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明白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悲痛。

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诚信的故事2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做到真实无妄、诚实无欺,所以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要求自我,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明白他怎样能够立身处世。

诚实守信是古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诚信的故事3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齐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但是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能够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貌学,听父母的教导。

此刻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坚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诚信的故事4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官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欢迎杰出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来访。

署名门德尔松的《伊塔尔兹》曲子演奏以后,女王对他称赞道:“单凭这一个曲子,就可证明你是天才。

”门德尔松平静地对女王说:“不,那是我妹妹芬妮亚的作品。

新整理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

新整理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成语故事读后感第1篇:上小学四年了,学了有近几百个成语,我觉得还太少,我应当储备更多的知识在脑子里,想要写得一手好作文,就要多了解一些成语。

我没有选择全是文字的成语书,而选择了简而易懂的漫画书,这能让我在了解成语的同时更加热爱学习。

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我听说过的成语,可是又不是很了解的成语,例如:洛阳纸贵、举案齐眉、与虎谋皮还有一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令我十分敬佩。

囊萤照读,这个故事讲的是晋代有个大官,叫车胤,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可是他十分好学,到了晚上,因为家里穷,点不起油灯,只好照着月光读书。

一天晚上车胤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他望着窗外的萤火虫,心里想着:我还有好多书没看呢!突然,他灵机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看书了吗想完,车胤立刻从床上爬起,高兴的在院子里抓起萤火虫,妈妈明白了,帮他把萤火虫放进绢里,就这样,车胤每一天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读书,之后最终以博学闻名于世。

虽然这些成语是经过漫画表达的,可是更容易懂啊!这些成语让我们了解古代人学习的不易,我生于科技发达的现代,更加应当努力学习。

成语故事读后感第2篇:我最喜欢读书了,因为读书不仅仅能够增长知识,并且能够让我懂得许多道理。

我读了很多书,如《三字经》、《好词好段》、《成语故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有很多小故事:爱屋及乌、不自量力、半途而废、功亏一篑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个故事,我会毫不犹豫的答道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讲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掉商朝,建都镐京。

当时的人们对新生政权的建立感到由衷的高兴,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各个诸侯国也纷纷从四面八方携带贵重礼品及土特产赶朝贺,连离镐京的很远的西戎也派专使带一条名犬作为贡品。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二十个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二十个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二十个诚信的成语故事1卓公行千里如期: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

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到达的。

有一次,卓公行从建业回会稽(今浙江绍兴)探家,去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问道:“你什么时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说:“某日当再来亲自拜见。

”到了那天,诸葛恪想做东宴请一些宾客,不停地饮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

当时,赴宴的宾客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么一定能如期到达呢?管众宾客怎么说,诸葛恪坚持要等卓公行,因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个诚信君子,他说今天到就一定会到。

不一会儿,卓公行果然到了。

所有的人都很惊诧。

诚实守信,践诺履约,言必信,行必果,是*社会的传统美德。

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说,说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

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像卓名行那样的笃实守信之人。

诚信的成语故事2忠诚与失信的约会:汉朝年间,有一个叫陈实的人。

陈实,字仲弓,曾官太丘长。

陈实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好评。

后来,陈实返回了故里,无官一身轻,当地远近的官员、乡邻村民们却都愿意尊称其为“陈太丘”。

有一天上午,陈太丘从街市返回的路上,恰好与曾一起供职的朋友意外碰面,毕竟两人也是多年未曾谋面,两人相拥一起,真道是友人相见,格外亲热。

寒暄一阵后,陈太丘执意要请友人到自家去好好叙上一番,友人家在邻镇,再加上陈太丘的再三邀请,盛情难却,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陈太丘的家门口。

一进家门,但见诺大的庭院,已被主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各种物什,摆放得井然有序。

陈太丘便去里屋叫来夫人孩子,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一番。

孩子们鞠躬施礼后,便知趣地到庭院玩去了;夫人呢,与那友人客套几句后,就忙着要准备酒菜。

友人见陈太丘一家礼仪分明,热情待客,打心底佩服陈太丘的为人处世。

这时,陈太丘先把友人领进了书房,欣赏了几幅名人字画,各自赞叹和发表评论后,又双双坐在茶几旁,开始品茗。

新整理中国经典成语故事汇编(完整版)

新整理中国经典成语故事汇编(完整版)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汇编(完整版)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诚信为立身之本

诚信为立身之本

诚信为立身之本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见利忘义,历来为人们所不齿。

诚实守信既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基础。

我国从古到今,上至贤明君主,下至平民百姓留下了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曾子以信教子的故事,就是教育人要诚实守信。

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不休,曾子妻许诺孩子,待她赶集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曾子之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以说着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坚持诚实守信,就是坚守气节和操守,就是坚守做人的根本。

据《清稗类钞敬信》中记载:有个叫蔡嶙的人向朋友借了黄金千两,但未立借据。

后来,朋友去世了,蔡嶙就把千两黄金还给朋友之子,其子坚决不收,说道:“家父未留给我借据,也没有口头告知有此事。

”蔡嶙说:“借据不在纸上,在我心里;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

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

他如此相信我,我怎么能失信呢?”最后,蔡嶙坚持还了千两黄金。

蔡嶙所言,发人深省。

借据、契约之类固然具有法律的约束性,是很重要的,但人们心中的诚信更重要。

我国有个“一诺千金”的成语故事。

说的是秦朝末年,楚地有个名叫季布的人,曾是项羽的部下,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就下令通缉季布。

因季布为人秉性耿直,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设法办到,所以很受人们的敬慕。

在楚地盛传“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刘邦听到此话后,不但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诚信为人之本演讲稿4篇

诚信为人之本演讲稿4篇

诚信为人之本演讲稿4篇诚信为人之本演讲稿篇1 古语说得好:“诚信所至,金石为开。

”一语道破天机,极为精妙地表述了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因此,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管是同学朋友之间,还是在生意场上,都要始终如一地以诚为本,以信为根。

惟有如此,友谊之花方可常开不凋,财富方可滚滚而至。

诚信演讲稿:诚信,为人之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在古代,以诚信受到赞誉的人和事不胜枚举。

古时有一商人,从集市买回一头脚有伤的驴子,不料后来被儿子卖给别人,商人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找到那位买病驴的商人,说明缘由并拉回了驴子,因为他认为,以诚信为本,是做人也是做买卖的最不可丢弃的信条。

诚信是增进情感的润滑剂。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邻里发生这样那样的误会,那么消除误会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诚信待人,诚信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情感。

朋友受挫失落流泪时,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劝慰的话语,也许会驱散朋友心中的乌云。

朋友成功喜悦时,你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一句祝贺的话语,更能鼓励友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路走好。

诚信演讲稿:诚信,为人之本。

诚信不但体现在朋友之间,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它是一种社会公德。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许多地方设立了无人售报亭、无人售票车、无人雨伞处。

这些都市新风景既方便了群众,又检验了市民的社会公德。

在这里有人买报刊杂志照样付款,坐车照样掏腰包,雨停后将伞及时送回。

这些皆是于细微处所见的精神风貌。

而有的人总要抛弃诚信,用卑劣的手段窃取一点蝇头小利,买报坐车不付钱,用伞不归还。

因此,人不能丢掉这个包含在人字里的美德———诚信。

诚信体现着一种精神,不只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

在撞机事件中,中方以真诚客观的态度对待此事,而美方却百般推托抵赖,致使事件久久不能解决;巴以双方的冲突,双方若能以诚信为本进行谈判,双方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百姓遭难,世界也多了一片和平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的成语故事(2篇)
诚信的成语故事第一篇:
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

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

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杀猪炒肉给你吃。

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

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

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

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

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

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

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

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

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

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诚信的成语故事第二篇: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

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

平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

平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平原君批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讥笑他。

但到了楚国,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觉得毛遂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他都很钦佩。

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

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平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楚王问平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剑走上前去,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

但现在大王离我不过十步,楚国再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我手中有剑,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

而且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我和主人说话,你凭什么斥责我呢?
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

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

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

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毛遂一席话,使楚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联合,共同抗秦!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

楚赵结盟后,平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

平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百数,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

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

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一到楚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吕,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