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DNA
酵母基因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酵母基因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利用CTAB法提取酵母基因组DNA的方法。
3. 熟悉DNA纯化、定量和鉴定等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酵母基因提取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酵母细胞中的DNA与蛋白质、RNA等杂质分离的过程。
CTAB法是一种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DNA的结合能力,以及酚/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界面作用,将DNA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酵母菌(如酿酒酵母)、Tris-HCl缓冲液、NaCl、CTAB、酚/氯仿、无水乙醇、RNase A、DNA标准品、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等。
2. 仪器:高速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电泳仪、微波炉等。
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培养:将酵母菌接种于YEP培养基中,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酵母菌收集:用无菌吸管吸取适量酵母菌培养液,转移到无菌离心管中,以8000 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
3. 细胞裂解: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Tris-HCl缓冲液、NaCl、CTAB、酚/氯仿,混匀后室温放置10分钟。
4. 分相:将上述混合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以12,000 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
5. DNA纯化:向沉淀中加入适量Tris-HCl缓冲液、酚/氯仿,混匀后室温放置10分钟。
6. 分相:将上述混合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以12,000 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
7. 洗涤:向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后室温放置10分钟。
8. 离心:以12,000 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
9. 洗涤:向沉淀中加入适量70%乙醇,混匀后室温放置5分钟。
10. 离心:以12,000 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
11. DNA溶解:向沉淀中加入适量TE缓冲液,室温放置5分钟,使DNA溶解。
12. 定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
酵母菌DNA的提取

酵母DNA提取方法方法一:石英砂法1、5000rpm×5min 收集过夜培养的菌体(5ml左右),于200μL 裂解液(50 mmol/ L Tris-HCl pH 8.0 , 180 mmol/ LEDTA pH 8.0 , 1 % SDS , 现配)中,加入3/10 总体积石英砂在涡流混合器上振荡13min,每隔4min 将离心管取出用力甩几下,然后65℃水浴10min。
2、加入200μL 5mol/L KAc,冰浴8min;3、12000rpm×5min 转移上清至新的离心管中;4、加入 3 mol/L NaAc 35μl,加入异丙醇200μL混匀后冰浴8min,12000rpm×5min收集沉淀;5、200μL TE 溶解,加入RNase10μL,65℃水浴10min;6、加入200μL 氯仿-异戊醇(24:1),抽提;7、温柔地取上清150μL ,加入20μL 3 mol/L NaAc及375μL 无水乙醇,混匀后12000rpm×8min 收集DNA;8、70% 乙醇洗涤沉淀,吹干后TE 溶解,-20℃保藏。
方法二:蜗牛酶法1. 接种于5 ml的YEPD培养基中在25℃-28℃振荡培养12-16 h。
2. 3500 rpm离心5min沉淀细胞,用1ml 的无菌水洗涤一次,再加0.5ml solution Ⅰ(1M 山梨醇,0.1M EDTA, pH=7.5)重悬。
3. 转移细胞至1.5 ml 的离心管中,加入0.1蜗牛酶(30mg/ml)溶液,37℃保温30-60min, 以获得原生质体。
4. 最大转速离心1min以沉淀细胞,用500ulsolutionⅡ(50mMTris-HCl, 20mM EDTA,pH=7.4)溶液悬浮,然后加入50μl 10% SDS, 混合65℃保温30min。
5. 加入200μl 5M 醋酸钾,放于冰上30 min。
第八章酵母基因工程详解

以酵母标记基因(his3)的5’端和3’ 端作同源序列
3 用于酵母转化子筛选的标记基因
营养缺陷型的互补基因
显性基因
营养缺陷型的互补基因
宿主细胞:为氨基酸或核苷酸生物合成缺陷型突变子
主要有:LEU-、TRP-、HIS-、URA载体:携带相应的合成基因 如:leu1/leu2、trp1、his3/his4 、ura3 选择压力:不完全培养基 如:YNB、无机盐培养基
STB
B
人工构建酵母质粒的共同特点
含有大肠杆菌质粒的复制元点,以便克隆操作 含有一定数量供克隆操作的单一酶切位点 含有在酵母和大肠杆菌中进行选择的双标记 除YIp型质粒外均为穿梭载体
YEp质粒
*复制子:2m质粒来源的ori
*拷贝数50-100
*不稳定 培养几代后,质粒的丢失率高 达50%-70%,主要是由于分配 不均匀所致。
UAS
GAL1
GAL7
GAL10
A、 GAL1、GAL7和 GAL10基因连锁在一起,独立转录,共同调控 B、GAL4产物与UAS结合,促进转录;GAL80产物抑制GAL4产物的活性,阻遏转录
C、野生型GAL4表达水平低,产物活性可被GLAL80产物完全抑制,半乳糖诱导效果差
2)半乳糖激酶启动子(GAL1)
碱金属离子介导的酵母菌完整细胞的转化 细胞:带壁的完整细胞 原理:通过碱金属离子(如Li+等)、PEG和热休克处理诱 导细胞吸收外源DNA。 特点:
吸收线型DNA的能力明显大于环状DNA,两者相差80倍 共转化现象极为罕见
酵母菌电击转化法
细胞:带壁完整细胞或原生质体
原理:通过电脉冲对细胞膜造成DNA摄取通道
二、酵母转化系统
酵母宿主系统 酵母载体系统
酵母引物设计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设计针对酵母菌DNA的特异性引物,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中的基因扩增。
通过分析酵母菌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以实现特定基因的定向扩增。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酵母引物设计,PCR,特异性,扩增效率一、引言引物设计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中,引物是一段特定序列的DNA或RNA片段,用于定向扩增或检测特定的目标基因。
对于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研究,引物设计尤为关键,它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酵母菌基因组DNA2. 试剂:DNA模板提取试剂盒,PCR反应试剂,DNA测序引物,核酸序列分析软件等三、实验方法1. 酵母菌基因组DNA提取:采用DNA模板提取试剂盒提取酵母菌基因组DNA。
2. 引物设计: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如Primer Premier、Primer 5等)进行引物设计。
选择目标基因上下游区域的保守序列,确保引物具有高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3. PCR反应:设计引物后,进行PCR反应。
PCR反应体系如下:- DNA模板:1μl- 上游引物:1μl- 下游引物:1μl- dNTPs:1μl- Taq酶:0.5μl- 灭菌去离子水:补充至25μl- 反应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最后延伸7min。
4. PCR产物分析: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片段大小是否符合预期。
四、结果与分析1. 引物设计:通过在线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出针对酵母菌目标基因的上下游引物,预期扩增片段长度为500bp。
2. PCR反应:实验结果显示,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表明引物设计合理,扩增效率较高。
3. 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明显的扩增条带,表明PCR反应成功。
酵母菌中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应用

酵母菌中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应用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食品、药品发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与其它真核生物一样,酵母菌也拥有表观遗传机制,控制着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对其生命活动和应用价值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表观遗传学基础知识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分化的机制和遗传变异,但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的学科。
它的核心是表观基因组学,即研究如何通过不同的化学修饰以及染色体结构重组机制,影响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
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
DNA甲基化是增加methyl与DNA 核苷酸的共价化学键来标记位于DNA质心上的碱基。
组蛋白修饰则与组蛋白上的氨基酸侧链附着修饰基团相关。
这些修饰可以互相作用而且能够切换不同化合物之间的状态,最终影响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二、酵母菌表观遗传机制在酵母菌中,表观遗传机制也经受了大量重视。
酵母菌表观基因组学的分析表明,许多基因表达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密切相关。
这些修饰可以影响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接近,从而实现基因表达的调节。
(一)酵母菌DNA甲基化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在大部分情况下缺乏DNA甲基化。
但是最近的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变异株间的DNA甲基化水平可以相差很大,并可能与其他基因表达级联。
例如,在酿酒酿酒酵母中,对酒精发酵过程中的气体压力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的DNA甲基化区域已经被证明是可逆的,并且是从基因群到单个基因的范围内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表观遗传记忆路线。
此外,酵母菌中还存在反式RNA(ribozyme),在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一样,组蛋白修饰在酵母菌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组蛋白修饰酵母菌中都有抗体检测,除了一些明显的结果外,也可以通过研究分化中标记的基因来揭示组蛋白修饰的作用。
例如,在酿酒酵母中,喜好条件下的脂肪代谢基因表达重要的组蛋白H3K56AC的修饰水平较高,而在生长状态中则较低。
酵母菌遗传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图谱
第二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
一、酿酒酵母的生活史
二、 酵母接合型的遗传控制
酵母的有性生殖取决于两个单倍体细胞的接合型,其接合型 的“性别” 是由其本身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稳定的遗 传特征。
基因 asg(a型细胞特异的基因) MFa1、MFa2 a-因子 基因产物或功能
ste2
接合型基因的转换
HO基因的转录受几种调控影响: ① HO的转录受接合型基因的调控,它不在MATa/MATα 二倍体细胞内合成。 ② HO在亲代细胞里而不是子代细胞被转录。 ③ HO的转录也与细胞周期相关,该基因只在亲代细胞G1 期末表达。
第三节
酵母菌中的质粒
一、2μm质粒
REP1 REP3
FRT
嗜杀型酵母
敏感型酵母
含L型类病毒 和M型类病毒
只含L型类病毒 不含M型类病毒
L型类病毒: 含有4.5kb的双 链RNA
M型类病毒:含 有两条1.8kb双 链RNA
不含L型类病毒 不含M型类病毒
第四节 酵母的载体系统
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三大类:
克隆载体 表达载体 分泌载体 转化方法:电转化法 醋酸锂法
一、克隆载体
依据酵母菌质粒载体的构成和复制方式,克隆载体分为:
整合型载体(integrative plasmid , YIp) 附加体载体(episomal plasmid , YEp) 复制型载体(replicative plasmid , YRp) 着丝粒载体(centromere plasmid , YCp) 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
根据dsRNA存在状态,将其分为L-型和M-型:
酵母单杂交实验dna载体构建流程

酵母单杂交实验DNA载体构建流程1.引言酵母单杂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基因互作或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
在酵母单杂交实验中,需要构建适合该实验的DN A载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酵母单杂交实验DN A载体的构建流程。
2.实验原理在酵母单杂交实验中,需要构建包含目标基因的D NA载体。
DN A载体的构建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2.1D N A提取首先,从参与实验的酵母菌株中提取D NA。
可以使用商业D NA提取试剂盒或自制D NA提取方法。
确保提取的D NA质量和纯度满足实验要求。
2.2扩增目标基因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 C R)方法,从酵母菌株的基因组DN A中扩增目标基因。
设计合适的引物,使扩增出的目标基因片段与DN A载体连接所需的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相匹配。
2.3D N A片段连接将扩增出的目标基因片段与适当的DN A载体进行连接。
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标基因片段和DN A载体,使它们产生互补的粘性末端,在适当的缓冲液中对其进行连接。
使用DN A连接酶催化连接反应,形成目标基因片段与D NA载体的连接产物。
2.4转化酵母菌将连接产物转化到酵母菌中。
通过电击法或化学法将连接产物导入酵母菌细胞中。
待酵母菌细胞经过恢复和选择后,转化出的菌落中将含有目标基因的DN A载体。
2.5验证构建成功进行酵母单杂交实验前,需要对构建的DN A载体进行验证。
可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PC R扩增、测序等方法验证目标基因的正确连接和插入。
3.实验步骤根据上述原理,下面给出酵母单杂交实验D NA载体构建的详细步骤:3.1D N A提取-从酵母菌培养物中收集菌落。
-使用D NA提取试剂盒或自制方法提取DN A。
-检测D NA的质量和纯度,确保满足实验要求。
3.2目标基因扩增-根据目标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进行P CR反应,扩增目标基因片段。
3.3D N A片段连接-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扩增出的目标基因片段和DN A载体。
-在相关缓冲液中进行D NA片段连接反应。
酵母菌DNA的提取

酵母菌DNA的提取酵母dna提取方法方法一:石英砂法1、5000rpm×5min收集过夜培养的菌体(5ml左右),于200μl裂解液(50mmol/ltris-hclph8.0,180mmol/ledtaph8.0,1%sds,现配)中,加入3/10总体积石英砂在涡流混合器上振荡13min,每隔4min将离心管取出用力甩几下,然后65℃水浴10min。
2、加入200μl5mol/lkac,冰浴8min;3、12000rpm×5min转移上清至新的离心管中;4、重新加入3mol/lnaac35μl,重新加入异丙醇200μl搅匀后冰浴8min,12000rpm×5min搜集结晶;5、200μlte溶解,加入rnase10μl,65℃水浴10min;6、加入200μl氯仿-异戊醇(24:1),抽提;7、柔情地拉苏特兰明150μl,重新加入20μl3mol/lnaac及375μl无水乙醇,搅匀后12000rpm×8min搜集dna;8、70%乙醇洗涤沉淀,吹干后te溶解,-20℃保藏。
方法二:蜗牛酶法1.注射于5ml的yepd培养基中在25℃-28℃震荡培育12-16h。
2.3500rpm离心5min沉淀细胞,用1ml的无菌水洗涤一次,再加0.5mlsolutionⅰ(1m山梨醇,0.1medta,ph=7.5)重悬。
3.迁移细胞至1.5ml的离心管中,重新加入0.1蜗牛酶(30mg/ml)溶液,37℃保温30-60min,以赢得原生质体。
4.最大转速离心1min以沉淀细胞,用500ulsolutionⅱ(50mmtris-hcl,20mmedta,ph=7.4)溶液悬浮,然后加入50μl10%sds,混合65℃保温30min。
5.加入200μl5m醋酸钾,放于冰上30min。
6.最小输出功率Vergt15min,迁移上清液至代莱离心管中,用等体积的异丙醇结晶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3种方法对不同酵母菌的总DNA进行提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ND-1000型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以及酶切、连接、预扩增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采用改良氯化苄法提取酵母菌的总DNA质量最好,基本无DNA碎带,蛋白质污染小。
通过对野生酵母菌菌株的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采用改良氯化苄法提取的总DNA产量稳定、重复性好,可以直接用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试验,完全适于AFLP分析及一些其它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方法三:酵母菌genomics/" target="_blank">基因组DNA的提取一:仪器:同方法一二:试剂:SE缓冲液(1M山梨醇,0.1MEDTA pH7.5);溶菌酶(50mg/ml);20%PVP;蛋白酶K缓冲液(10mM Tris pH7.6 0.5% SDS 1mM EDTA);其余同前三:操作1.5ml 对数生长期细菌细胞离心,12000rpm,1-2min沉淀溶于590ulSE缓冲液中混匀+10ul溶菌酶37℃,1hr离心,12000rpm,8-10min沉淀溶于100μL,0.5μl蛋白酶K,混匀,37℃,1hr加入1.2ml的CTAB/NaCL,200μl20%PVP 混匀 65℃,30min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匀,离心,12000rpm,4-5min上清,以下操作与方法一中有机溶剂抽提、沉淀、干燥、除RNA 、复溶等步骤一致。
酵母抽提物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调味料,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对国内和国外酵母抽提物的发展状况做了分析,综述了酵母抽提物应用新进展酵母DNA的提取酵母DNA的提取 1. x新鲜的菌体中加入150ul(200ul)bufferiI25(30)ul蜗牛酶(30mg/ml),37度,10Min(可以30min水浴,中间隔5分钟,振荡一次,避免细胞沉到管底。
2. 离心10000rmp,10min,去上清,沉淀中加入bufferII250ul 3. 加入25ul,10%SDS。
65度,30min水浴。
4. 加入25ul5mol/lKAC,冰浴60分钟(4度冰箱放置就可以) 5. 12000rmp,15min,取上清,在上清中加入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放置-20度一小时(可过夜,取出后不要振荡,直接离心) 6. 12000rmp,15min,弃上清。
7. 150ul,bufferIII 溶液沉淀,12000rmp,15min 8. 将上清溶液转到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6ul (10ug/ul),ran酶,37度,30min 9. 加入等体积异丙醇,4度静止10min,10000rmp,5min,溶于50ulbufferIII中 10. 如果有蛋白质可以使用酚氯仿抽提 11. bufferI:0.9mol/l 山梨醇,0.1mol/l EDTA 12. bufferII:50mmol/l Tris,20mmol/l EDTA 13. bufferIII:10mmol/l tris,1mol/l EDTA 14. 筛选AD/BD可以直接使用抗生素筛选的方法酵母菌落PCR 1. 酵母质粒和基因组DNAPCR模版的制备取对数生长期酵母菌株1.5ml,13000r/min,离心15s,去上清,双蒸水洗涤一次,13000r/min 离心15s,沉淀悬浮于200ulTE缓冲液中,在沸水上煮1-10min,冰浴10min,13000r/min,离心5min,将上清液储存于-20度取1ul用于PCR 2. 从平板上调取长势良好的菌落少许,悬浮于含20ul无菌水的0.5ml eppendofff离心管中(离心管中央预先用注射器针头扎一个小孔,放置盖子因受热膨胀)水浴煮沸0.2.5.10min 3. 利用微波炉快速制备酵母治理以及菌落取直径大于3mm的酵母干菌落,至于EP管中盖上盖子,在微波炉中加热,加入30ulTE振荡,13000r/min,离心2-5min,上清储存浴-20度,取1ul 来作PCR 真菌DNA的提取方法改良 1. 酵母活化后加入YEPD培养基,25-28度培养16-24小时,收集菌体 2. 取少许新鲜的菌体,加入0.6ml缓冲液I(0.9mol/l 山梨醇,0.1mol/l EDTA)1ml。
0.1ml蜗牛酶(30mg/ml),37度温浴60min 3. 3000r/min离心10s,去上清,沉淀加入加入bufferII150mmol/l Tris,20mmol/l EDTA 1ml 10%SDS0.1ml65度,30min水浴。
4. 加入0.3ml ,5mol/lKAC冰浴60分钟 5. 10000rmp,15min,取上清,在上清中加入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放置-20度一小时(可过夜,取出后不要振荡,直接离心)在5000-6000r/min离心15s 6. 沉淀用0.6ml缓冲液III10mmol/l tris,1mol/l EDTA溶解1000r/min,离心15min 7. 上清液转移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6ul10ug/ul),ran酶,37度,30min 8. 加入等体积异丙醇,4度静止10min,10000rmp,5min,溶于50ulbufferIII中 9. 如果有蛋白质可以使用酚氯仿抽提实验一酿酒酵母总DNA的提取【实验目的】了解酿酒酵母基因组DNA提取的原理,掌握将基因组DNA从细胞各种生物大分子中分离的技术。
【实验原理】从各种生物材料中提取DNA(包括质粒DNA的提取)是基因工程实验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高质量DNA的获得是基因组文库构建、基因克隆、序列测定、PCR及DNA杂交等实验的基础。
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依实验材料和实验目的而略有不同,但总的原则都是首先将细胞破碎,然后用有机溶剂及盐类将DNA与蛋白质、大分子RNA及其它细胞碎片分开,用RNA酶将剩余的RNA降解,最后用乙醇(或异丙醇)将DNA沉淀出来。
本实验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细胞(图1)为材料提取DNA。
酵母具有较厚的细胞壁,所以先用溶壁酶如Zymolyase将细胞壁溶解,然后用SDS将细胞裂解并使蛋白质变性,再用醋酸钾(KAc)溶液将DNA与其它细胞成份分开,最后用乙醇或异丙醇将DNA沉淀。
此法的优点是各种操作条件较温和,可获得较完整的基因组DNA。
图1. 酵母细胞。
(A)电镜切片横切面;(B)扫描电镜图。
【试剂与器材】1.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303a:单倍体菌株。
2.培养基:YPD (酵母粉 10 g, 蛋白胨20 g,葡萄糖 20 g, 加水至1000mL,溶解,自然pH值,121℃灭菌20分钟,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加入2%的琼脂粉溶解灭菌。
3.试剂: 1mol/L 甘露醇,0.1mol/L Na2EDTA (pH7.5),10% SDS,5mol/L 醋酸钾(pH5.5),50mmol/L Tris-Cl (pH7.4),20mmol/L Na2EDTA (pH7.5),100% 异丙醇,TE (pH8.0):10mmol/L Tris-Cl(pH8.0), 1mmol/L Na2EDTA;3M NaAc (pH7.4),Zymolyase 100,000溶液:配成2.5mg/mL [溶于1mol/L甘露醇,0.1mol/L Na2EDTA (pH7.5)中。
] 4. RNase A溶液(备择):称取一定量RNase A溶于50mmol/L 醋酸钾(pH5.5)中配成1mg/L浓度,煮开10分钟,-20℃保存(2)。
【操作方法】1.用接种环(或无菌牙签)从YPD平板上刮取新鲜的单菌落,接种在含5mL YPD的大试管中,30℃振荡培养过夜(3);2.测培养液在OD600的值,然后将培养液转至10mL离心管中,于室温下以2,000r/min 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液;3.加入0.5mL的1mol/L甘露醇,0.1mol/L Na2EDTA以悬浮细胞,然后用移液枪将悬浮液转至1.5mL的Eppendorf离心管中;4.加0.02mL的溶壁酶,37℃水浴反应60分钟(4);5.于台式离心机上以10,000r/min 离心30秒;6.去上清,将沉淀悬浮在0.5mL的50mmol/L Tris-Cl和20mmol/L的Na2EDTA中;7.加0.05mL的10% SDS,充分混匀;8.65℃保温30分钟(以裂解细胞膜和将蛋白质变性);9.加0.2mL的5mol/L醋酸钾,将管置冰上60分钟;10. 12,000r/min 离心5分钟;小心地将上清转入一新鲜的离心管中(切勿吸到下层沉淀!),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混匀并置室温5分钟,然后12,000r/min离心10秒,小心吸去上清,将核酸沉淀物晾干(5);11.将沉淀重新悬浮在300μL的TE(pH8.0)中;12. (12/13/14为选做) 加15μL的1mg/L RNase A 溶液,37℃水浴反应20分钟;13.加30μL(1/10体积)的3mol/L醋酸钠,混匀,再加入0.2mL 100%异丙醇沉淀,同步骤10离心,收沉淀,室温晾干。
14.将沉淀重新溶于0.1-0.3mL的TE中。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度和质量(参见本书实验二)。
【注意事项与提示】(1) 酿酒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的低等真核模式生物,培养简单,遗传背景清楚,基因操作简便,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各方面的研究。
(2) RNase A来自小牛胰腺,特异性地在C和U位点处降解单链RNA。
此酶非常耐热,100℃加热15分钟,也不能将其灭活;而DNase在此温度下已完全失活。
(3) 在此条件下酵母大约每1.5个小时增殖1代,过夜培养后菌液将达到饱和。
(4) 此时可在显微镜下观测酶解的效果。
做法是:取数微升菌液加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10%的SDS,放显微镜下观察。
消化完全的酵母菌呈透明的圆形。
(5) 切勿晾得过干,否则难于溶在TE缓冲液或水中。
以沉淀边缘变透明而中间尚为白色(未完全干燥)为宜。
【实验安排】第1天配好各种试剂和培养基,下午接酵母菌至试管中培养过夜,第二天完成DNA 提取和鉴定实验。
【实验报告要求与思考题】1. 上交总DNA电泳图;2. 为什么要在操作步骤2中测培养液OD600的值?3. 加0.2mL的5mol/L醋酸钾的作用是什么?4. 沉淀DNA时加1/10体积的3mol/L醋酸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