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3(题后含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B.大楚兴,陈胜王C.邻之厚,君之薄也D.以乱易整,不武正确答案:D解析:A项“军”名词做动词,意为“驻扎”;B项“王”名词做动词,意为“称王、为王”;C项“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变厚”“变薄”。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老君己吾老,以及人之老B.衣君己冠而见之C.军书君己十二卷D.六王毕,四海一君己正确答案:C解析:A项“老”名词做动词,意为“敬老,养老”;B项“衣”名词做动词,意为“穿上衣服”;C项“书”为名词,意为“文书、公文”;D项“一”数词做动词,意为“统一”。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项伯杀人,臣活之B.欲因此时降武C.何久自苦如此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正确答案:D解析:A项“活”意为“使……活”;B项“降”意为“使……投降”;C项“苦”意为“使……受苦”;D项“邑”为名词,意为“封邑、封地”。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4.下列句子中,“壮”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单于壮其节B.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正确答案:C解析:A项“壮”为“认为……豪壮、勇敢”;B项“壮”为“认为……壮美”;C项“壮”为形容词,意为“豪迈”;D项“壮”为“认为……有气魄”。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5.下列句子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会盟而谋弱秦B.渔人甚异之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吾妻之美我者正确答案:A解析:A项“弱”为使动用法,即“使……削弱”;B项“异”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异,对……感到诧异”;C项第一个“亲”“子”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义分别为“以……为亲”“以……为子”;D项“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认为……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7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7(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哪一项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A.参差B.坐C.恨D.走√解析:A项“参差”,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指长短、高低不齐。
B项“坐”,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古代指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今指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C项“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D项“走”,古代为“跑、逃跑”的意思;今义“步行”。
3.下列哪一项古今词义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 )A.复辟B.卑鄙C.窈窕√D.爪牙解析:A项“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为贬义词。
B项“卑鄙”,古代表示出身低微、见识减陋,为中性词;今义多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D项“爪牙”,古代指“勇士,武将”,是褒义词;今义多指“坏人的党羽”,为贬义词。
C项“窈窕”古今都是褒义词。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C.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D.他的心地狭小,连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解析:A项属于扩大夸张,B项属于超前夸张,D项属于缩小夸张。
C项是比喻。
因此本题选C。
5.下列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是( )。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B.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C.蟹总是真诚和友好地与蛇相处,而蛇却阴险卑鄙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解析: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就是反复。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修辭學
2. 詞遣
3. 歇後語
二、填空題
1.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論語》,是____說的。
2. 下列詞語中,哪一個不是比喻?(老鼠愛大米,忍無可忍)
3. 古詩詞“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描寫的是哪位古代詩人對愛情的憧憬?
4. “國破家亡,何辭之芭蕉”這句話是誰說的?
5. 現代詩人__ __在他的詩《錯誤》中寫道:爺爺死後,生活打開了一扇重新開始的窗戶。
三、判斷題
1.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屬於神獸。
2. 詩的創作方法包括選材、寫作、編排等。
3. 古詩中有一句話叫做對仗,是指每句詩的字數必須對稱。
4. “穿越蒸汽時代”的小說屬於科幻文學。
5. “楚天遠鳴蟬,西風何處吹”為形容古代的哪一個節氣?
四、簡答題
1. 為什麼《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
2. 請簡要介紹《木蘭辭》的內容和意義。
3. 什麼是古詩的“詩情”和“詩意”,請舉例說明。
4. 用一句話總結出《全民爺爺》這部小說的主旨。
5. 試解析《臨江仙》這首古詩泛指何物。
以上是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題,請考生按照題目要求回答。
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成為優秀的語文教師!。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B.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确答案:C解析:A项中的“中国”古义为“中原地区”,今义指“全中国”;B项“会计”古义为“聚会商议”,今义指“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或人”;C项“子孙”古今意义相同;D项“烈士”古义为“有远大抱负的人”,今义专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诚宜开张圣听C.先帝不以臣卑鄙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正确答案:D解析:A项“走”古义为“跑”,今义为“步行”;B项“开张”古义为“扩大”,今义为“开始营业”;C项“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D项“殆尽”古今意义相同,意为“几乎全尽”。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风马牛不相及也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正确答案:B解析:A项“远近”在此句中偏义在“远”,“近”为衬字;B项“马牛”意为“马和牛”,不为偏义复词;C项“父兄”偏义在“兄”,“父”为衬字;D项“存亡”偏义在“亡”,“存”为衬字。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4.下列句子中,“兄弟(弟兄)”为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B.凡今之人,莫如兄弟C.婚媾不通,兄弟永绝D.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正确答案:A解析:B、C、D三项“兄弟(弟兄)”都指“哥哥和弟弟”。
A项“弟兄”偏义在“兄”,“弟”为衬字。
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与答案

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与答案1、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下列人物与其诗社的别号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宝玉——护花使者(正确答案)B.林黛玉——潇湘妃子C.史湘云——枕霞旧友D.贾探春——蕉下客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连辟公府不就。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推举,举荐。
D.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知:掌管,管理。
(正确答案)4、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括号前的字注音正确的是,潭柘()寺[单选题] *zhêtuózhè(正确答案)zhé7、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B.李纨C.薛宝钗D.刘姥姥(正确答案)8、“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今宵酒醒何处?”的下两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1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孱头(càn)亘古(gèng)仰之弥高(mí)B.殷红(yīn)龟裂(jūn)濒临(bīn)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篡改(cuàn)倔强(juè)鸢飞戾天(1ì)D.游逛(guàng)倔强(jué)应和(hè)孜孜不倦(zī)(正确答案)12、1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4,分数: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句子中,“为”不是文言特殊句式标志的一项是( )。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何以汝为见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解析:A项是被动句,“为”“见”用于动词前,表示被动;B项是判断句,“为”意为“是”,表示判断;C项是倒装句,“为”用在句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汝”作为“见”的宾语前置;D项是陈述句,“为”是动词,意为“担任”,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
A、B、C三项均是文言特殊句式,故本题选D。
3.下列句子中,不是固定句式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C.宋何罪之有D.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解析:A项“得……乎”连用为固定句式,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能不……吗”;B项“有……者”连用为固定句式,意为“有个……人”;C项“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为宾语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D项“有”意为“掌握、拥有”,“以”意为“用、通过”,不是“有……以”的固定句式。
4.下列选项中,句式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忌不自信B.大王来何操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解析:A项宾语“自”前置;B项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C项“句读”“惑”宾语前置;D项为省略句,“伐”前省略“廉颇”。
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D项为省略句,故本题选D。
二、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总题数:17,分数:60.00)5.文言文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
试题一
题目
请问古代兵器“青龙偃月刀”是哪位名将的标志性武器?
A. 周瑜
B. 关羽
C. 关索
D. 赵子龙
参考答案
B. 关羽
试题二
题目
下列古代著名书法家中,谁被誉为“书圣”?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柳公权
D. 王安石
参考答案
A. 王羲之
试题三
题目
下列哪位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
A. 李白
B. 长歌行
C. 骆宾王
D. 韩愈
参考答案
A. 李白
试题四
题目
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文学家施耐庵创作的名著?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
B. 《水浒传》
试题五
题目
下列成语中,表示得到巨大成功的是:
A. 成千上万
B. 守株待兔
C. 如火如荼
D. 力不从心
参考答案
C. 如火如荼
试题六
题目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由鲁班发明的?
A. 指南针
B. 纸张
C. 火药
D. 木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
D. 木活字印刷术
以上为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的内容。
注意:本文档中的所有答案仅供参考,请以相关考试部门正式发布的考试内容为准。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1、22.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让绿色生活成为时代文明的标签,需要激发出每个人的环保热情,建设美丽中国,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B.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正确答案)C.峰会期间,青岛市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D.精明的行销人员,会尽力让所有的行销元素都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2、“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修辞手法: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单选题] *比喻拟人(正确答案)比拟夸张4、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蠕动(rú)艾蒿(hāo) 聆听(líng)B、残羹(gēng)给予(jǐ) 湍急(tuān)C、悚然(sǒng) 允诺(nuò) 弹丸(dàn)D、侍坐(shì) 徘徊(huí) 凌驾(léng)(正确答案)6、下面对有关名著《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分别写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B.《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宝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科试卷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总分一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全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准考证号和姓名完整填写在规定的密封栏目内,否则视为废卷。
得分 阅卷人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分)1.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依据来设计课程,这类学者倾向把课程看作是( )。
A .知识B .活动C .经验D .学科2.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模式再认策略D .组织策略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A .实践型课程B .研究型课程C .拓展型课程D .知识型课程4. 孔子是教育平等的首创者,针对这一想法,他的论述为( )。
A .因材施教B .有教无类C .性相近,习相远D .禁于未发5.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他倡导的和谐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
A .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昆体良6.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A .系统性B .预见性C .结构性D .实效性7.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 .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 .目标一致的原则C .可接受性原则D .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8.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 .信任感B .自我同一感C .主动感D .勤奋感9. 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
A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B .教育无目的论C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D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0. 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 .面向全体学生B .培养创新精神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1.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C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D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2. 辩证逻辑思维已占据优势地位的时期是( )。
A .小学B .初中C .高中D .大学13. 在教学策略里,情境教学是一种( )。
A .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策略B .以教材为主的教学策略C .个别化教学D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14.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模式或方法,而应结合自己的学生、教材及本人特点来借鉴,并加以运用,也就是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 .复杂性B .示范性C .协作性D .创造性…………………………………………………………………装…………订…………线…………………………………………………………………准考证号 姓名15.教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教师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A.内部动机 B.自我提高内驱力C.理解性 D.附属内驱力16.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17.“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18.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
A.标准化成就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和问卷测验C.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D.认知测验和能力测验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20.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效果最好。
A.10次 B.12次 C.15次 D.20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青少年早期思维的特征是()。
A.有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B.概念的掌握以同化为主C.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D.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22.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成分?()A.给定的条件 B.达到的目标C.存在的限制和障碍 D.解决的方法E.最终答案23.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质量24.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上位学习 B.概念学习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25.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A.独创性 B.活动性C.敏感性 D.定义性E.洞察性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伛.偻囹圄.瘐.毙踽.踽独行 B.虫豸.炽.烈卷帙.栉.风沐雨C.齑.粉跻.身赍.赏有案可稽. D.谱.牒花圃.朴.质返璞.归真2.下列各项中的成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天翻地复食不裹腹一如继往B.烩炙人口死皮癞脸萎糜不振出其不意C.金榜题名滥竽充数旁征博引一愁莫展D.自抱自弃川流不息言简意赅不径而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语境的支离破碎,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5.下列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没有言外之意,这一句是()。
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族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只斑羚羊逼到夏洛山的山崖上C.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D.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6.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7.用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打个比方,学习有点像风,我们肉眼看不见风,而是根据刮风的结果(如树枝摇动)来判断风的强度的。
②同样,我们也只能通过测量学习的结果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以及学习的性质。
③正因为如此,学习与成绩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性。
④也就是说,学习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测量的只是学习结果。
⑤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③②①8.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B.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9.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
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10.对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比喻)B.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对偶)C.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拟人)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反语)0.5分,共5分)1.我国最早的字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3.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4.有对联,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该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_______________岁。
名句填空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6.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