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沉思默写喧哗铁轨B. 融洽慷慨装帧铺张C. 演绎联系颠簸震颤D. 调剂聚焦纠葛精炼答案:D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n)答案:A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C. 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大收获。
D.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答案:D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C.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A5. 下列关于诗歌鉴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表现豪放情怀的诗歌。
B.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
C.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
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绘壮丽山河的诗歌。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其中“风”“雅”“颂”三个部分。
请分别写出其中一个部分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雅、颂7. 请补全下列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共6套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注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计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1. 下列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的是:A. 大家一起,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B. 小明问:“你去吗?”C. “明天有考试吗”小红问.D. 他喜欢游泳上网和打篮球.答案:B2. 下列诗句表达的是自然景观的是:A. 春雨纷纷,玉砌纤纤柳.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A. 我买了水果,牛奶和面包.B. 他显得很激动,因为考试得了满分!C. 她问:“你参加明天的会议吗?”。
D.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雷电交作映红蓝,晴空万里无云翰。
D. 开门放山鹧鸪飞,奇花异卉展田园。
答案:B5. 下列短文中,使用了正确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吹绿江南岸,花开花落依然暖。
B. 你的微笑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温暖着我的心田。
C. 乖乖女是她的标签,调皮玩伴是我最爱。
D. 病床前悲情的音乐,如泪水般缓缓流淌。
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叙述《红楼梦》的作者和简要剧情。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小说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友谊和家族纷争等故事。
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复杂性,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2. 请叙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学”及其特点。
答案: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探究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请您联系教学实际,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语文能力目标为重点,谈谈达成目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0分)——1、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您以往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
(10分)答:(1)开放性(2)自主性(3)实践性(4)探究性3、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对月贾平凹月,夜愈黑,您愈亮,烟火熏不脏您,灰尘不能污染您,您就是浩浩天地的一面高悬的镜子不?您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您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
您照出来了,悲哀的盼您丰满,双眼欲穿;您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您立即又要缺陷去了。
您就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就是帝王,不管就是布衣,还就是学士,还就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就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您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您对于人就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您就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就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不?这就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就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就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就是勃然而起,将您骂杀起来,说就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就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就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就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就是冤枉了您,就是曲解了您。
您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
您的存在,您的本身就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就是您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就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就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就是圆的,弹动起来也就是圆的旋转。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执拗(niù)B. 踌躇(chú)憎恶(zēng)瞠目结舌(chēng)C. 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拮据(jié)D. 蹑手蹑脚(niè)缄默(jiān)剽悍(p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还会拉小提琴。
D. 这种新药的疗效很好,但副作用较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巴黎的悲惨爱情故事。
C.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
D. 《草房子》是曹文轩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B.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天气凉了,人们穿上了厚衣服。
C.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班的榜样。
D. 夜空中的星星,像无数颗钻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C.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的《关雎》。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恣意(zì)矜持(jīn)剽悍(piāo)荼毒生灵(tú)B. 箴言(zhēn)叱咤(chì)蹊跷(qī)呱呱坠地(gū)C. 拮据(jū)缱绻(qiǎn)蹒跚(pán)栩栩如生(xǔ)D. 瞠目(chēng)囫囵(hú)踟蹰(chí)锲而不舍(qiè)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他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
B. 这次比赛,他的表现真是出人意料,令人刮目相看。
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B. 《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D. 《聊斋志异》是明代作家蒲松龄所著,是一部以鬼怪故事为主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圆规和直尺。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指的是复习旧知识。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指的是三个人。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指的是迷惑。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他学习非常刻苦。
B. 这本书非常有趣。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语是错别字?A. 纷纷B. 混混沌沌C. 睁开D. 说说笑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们为什么会反反复复地争吵呢?B. 姑娘每天漂漂亮亮地穿过广场。
C. 他对这个问题一点也不不在乎。
D. 这部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兴高采烈B. 颠三倒四C. 艰辛D. 形影不离4. 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说:“这话我都听听见了。
”B. 姑娘正正经经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C. 他对这个问题毫毫不不在乎。
D. 姑娘漂漂亮亮地走过了广场。
5. 下列句子语法错误的一项是:A. 事情发展的真真切切,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B. 眼看着比赛结束,他把头头伸了出去。
C. 我们到达目的地,下车之后才才发现包包丢了。
D. 那家饭店很有特色,食物也美美味味的。
二、填空题1. 诗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出自哪一首诗?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3. 著名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者是谁?4. 下列古代诗人中,不属于唐代的是(填写一个姓名):5. 散文《呐喊》的作者是(填写一个姓名)。
三、简答题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辞藻华丽,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就“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A4. C5. A二、填空题1. 《静夜思》2. 汉代3. 曹雪芹4. 李白5. 鲁迅三、简答题辞藻华丽是指运用辞藻华美、优美、形象化的词语来进行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度。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句就展现了辞藻华丽的特点。
四、论述题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诗歌,从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其次,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的生平来增进学生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写诗、朗诵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亲近感和热爱度。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请您联系教学实际,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语文能力目标为重点,谈谈达成目标得教学策略与方法。
(10分)——1、答:(1)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得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得新得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得语文课程2、课程标准编写得教材与原教材得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您以往得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得功能。
(10分)答:(1)开放性(2)自主性(3)实践性(4)探究性3、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对月贾平凹月,夜愈黑,您愈亮,烟火熏不脏您,灰尘不能污染您,您就是浩浩天地得一面高悬得镜子吗?您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您就全然会照了出来得。
您照出来了,悲哀得盼您丰满,双眼欲穿;您丰满了,却使得意得大为遗憾,因为您立即又要缺陷去了。
您就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就是帝王,不管就是布衣,还就是学士,还就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就是,便在这无穷无尽得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您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您对于人就就是那砍不断得桂树,人对于您就就是那不能歇息得吴刚?而吴刚就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得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这就是一个多么奇妙得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就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就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就是勃然而起,将您骂杀起来,说就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就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就是一个面慈心狠得阴婆,就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得渊潭。
月,我知道这就是冤枉了您,就是曲解了您.您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您得存在,您得本身就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就是您得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得完成啊!试想,绕太阳而运行得地球就是圆得,运行得轨道也就是圆得,在小孩手中玩弄得弹球就是圆得,弹动起来也就是圆得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四项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 荸荠苹果完璧归赵无精打采B. 恫吓茄子无动于衷歇斯底里C. 悱恻讹诈再接再励宏伟蓝图厉D. 奇葩瘸子处心积虑奋发图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A.7月2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购买到《哈利·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B.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C.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安土重迁,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
①空间的想象,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③想象的空间,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③⑤④①②D.①⑤④③②4.“飢”和“餓”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B)。
A. 语法功能不同:“飢”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餓”则只能做谓语。
B. 程度深浅不同:“飢”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餓”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C. 范围广狭不同:“飢”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餓”只能用于人。
D. 侧重的方面不同:“飢”侧重于内在感受;“餓”侧重于外在表现。
5.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 A )A.成长纪录袋B.考试成绩C.学习习惯评价D.结果评价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中的一项是(C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写作D.文化论著研读二.填空题(共10分)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6分)⑴柳永在《雨霖铃》一词中感慨:“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轼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解嘲:“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⑵杜甫在《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煜则在《虞美人》词中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一声长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⑶荀子在《劝学》中说:“吾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韩愈在《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 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9.义务教育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20分)10. 简析《神曲》的艺术特征(8分)11.试分析丁玲早期作品《沙菲女士的日记》中沙菲的形象。
(6分)12.请简述你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问题的认识。
(6分)四.鉴赏题(26分)13.赏析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易卜生是挪威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揭露社会现实,苦于找不到拯救社会的办法,在《玩偶之家》中对娜拉出走以后往何处去未能解答。
因此,列维陀夫说:“易卜生是天才的问号。
”萧伯纳是英国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揭露资本主义的特征常用幽默讽刺的手法。
平民看了为之感叹,统治者看了感到吃惊和不安。
因此,列维陀夫评论说:“萧伯纳却是一个伟大的惊叹号。
”我国著名作家唐弢在分析鲁迅的一生和他的作品后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句号。
”唐弢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句号”?请从鲁迅的一生和鲁迅的作品两个方面分别作出简要的回答。
14.赏析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①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花吴融不斗秾花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注]①永丰:洛阳附近的一个地方。
②秾花:盛开的花朵。
(1)这两首诗都以什么为写作对象,都表达了自己的什么样的感情倾向?(2分)(2)请分别赏析两首诗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内容。
(8分)15.试赏析《离骚》的开篇艺术。
(10分)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案例分析题(12)16.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实施《荷塘月色》教学时的开头导入环节,试针对此设计作一评析。
(6分)教师: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
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17.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中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断。
请根据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于文言文教学问题的看法。
(6分)在正式的内容讲完之后往往要组织一些活动课,它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翼。
当年杭州二中的著名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曾对我说过:学生最讨厌什么样的课?——公开课;最喜欢什么样的课?——七扯八扯的课。
我理解,所谓“七扯八扯的课”,其实就是活动课,就是教学内容向课外、向生活的延伸。
由于能扩展视野,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没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它倍受学生欢迎。
活动课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
别忘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在这一课组织的活动是:1.网上拜访孔子。
点击进入:(1)“中国孔子”网站,(2)孔子博物院,(3)孔子箴言名句。
这些网站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2.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节目之《孔子》(我这里有一套“千秋史话”的光盘)。
电视往往是很有吸引力的。
3.探究性学习。
这一项最有价值。
我这样安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你有疑,特别是“无疑之疑”吗?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提出自己准备的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可能不可能没什么联系?先对学生交代,这个问题,是许多人不解的问题,几个语文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可惜结论都不能让人信服。
你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创见。
六、技能应用题(14分)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⑴如果要请你来为九年级学生命制试题,请以这首诗为阅读材料,设计二道阅读理解测试题,并注明参考答案及分值。
(8分)⑵如果要你用一课时讲授这篇课文,学生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请你为这堂课设计一份板书。
(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C(该项中“再接再励”的“励”应写作“厉”)C(“安土重迁”意为“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不合语境,应换作“搬离家园”。
)A(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③想象的空间,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①空间的想象,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B。
A6.C。
二.填空题(共10分)7. ⑴便纵有千种风情;早生华发。
⑵不尽长江滚滚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怎一个愁字了得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师之所存也。
(写对1空给1分,出现错别字则不给分)8.《文心雕龙》9.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简答题(20分)10.①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惯用的梦幻形式和象征手法,表现的是“精神发展”、“精神漫游”的框架与主题。
②在象征和梦幻的框架下,但丁大量使用了写实手法,整部作品的造型艺术感非常强烈,许多人物、场面、细节取材于现实生活。
③《神曲》的结构宏大、严谨、匀称。
诗人按神学的“三位一体”学说建构整部作品,它克服了中世纪文学特有的结构松散的不足,对近代长篇作品产生影响。
④《神曲》抛弃拉丁文,用意大利语这一民族语言进行写作。
(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8分,大意对即可)11. ①沙菲,五四落潮以后的反叛、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型。
②大胆追求个性解放,并以情爱的“灵与肉”的统一为寻求的主要目标。
后最终未能如愿的悲剧,凸现了一个负着时代苦闷和心灵创伤的叛逆女性形象。
③最突出的特点是,青年女子在**上的矛盾心理和大胆反叛,这就使得“五四”时期争取个性解放的女性文学创作有了新开拓。
(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 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③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四.鉴赏题(26分)13.①从鲁迅的一生来看,说他是一个句号,意为他的一生是完美的无憾的,完全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②从鲁迅的作品来看,说他是一个句号,意为他的作品是冷静的,理性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答对一项得3分,满分6分。
)14.(1)①杨柳(或柳树)②赞美(或褒扬)(答出一点给1分,满分2分)(2)①白诗采用了双关(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面上看抒发的是对永丰柳独处荒园、无人观赏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又借此表达了人才不被欣赏和任用而遭埋没的感慨和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