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4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精选(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1.教学XXX《我用残损的手掌》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渗透爱国教育,下列不合适的是()。
A.XXX《芦花荡》B.XXX《我爱这土地》C.XXX《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XXX《土地的誓言》2.教学XXX《鹿柴》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五言绝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A.XXX《登鹳雀楼》B.XXX《凉州词》C.XXX《夏日绝句》D.XXX《塞下曲》3.设计《乡愁》教学方案时,教师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重点,下列挖掘本诗“美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利用海峡两岸山水的自然之美反衬诗歌情感的凄美B.抓住夸张手法探讨诗人内心隐藏的多年企盼C.经由过程诗歌意象体会作者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D.体会诗歌节奏,品味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乡愁4.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古今异义阋”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XXX,XXX(《爱莲说》)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D.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5.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谪问题,指点学生正确发音,以下可以作为案例利用的是()。
A.洗手一般B.朋友异同C.统一五个D.今年六天6.《纪念XXX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后练题是“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体会XXX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对该练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引导学生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B.提高学生概括文本大意的本领C.增长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D.通过朗读和背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7.某教师在九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多彩的戏曲世界”展开阅读。
2014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4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对于准备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非常重要,易公教育独家为您整理了2014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小学语文真题、小学数学真题乃至小科目初中语文真题、初中数学真题、初中英语真题也完备齐全。
以上真题解析全部第一手出自于易公教育,如有转载用于商业,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更多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登陆易公教育官网。
【注意】下载文档后,点击【鼠标右键-打开超链】接即可看到2014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汇总·小学部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幼教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汇总·初中部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解析在线估分2014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英语真题解析在线估分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拓展练习: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 洛克的《教育漫话》C. 卢梭的《爱弥尔》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素质教育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 应试教育D. 著名学者的学说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 教育哲学B. 教育心理学C. 教育学D. 教学论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和源泉B.现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C.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D.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正确答案:B解析: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大多数,故B项说法错误。
2.能正确表明普通话音节构成的三个要素的一项是( )。
A.声母韵母声调B.音高音色音长C.韵头韵腹韵尾D.平声上声去声正确答案:A解析:普通话音节构成的三要素为:声母、韵母、声调。
3.下列各项中,注音隔音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安(xī’ān)B.名额(míng’é)C.皮袄(pí’ǎo)D.踌躇(chóu’chú)正确答案:D解析:D项词语的注音不需要隔音符号。
4.下列汉字起笔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师草句总B.为必精门C.独迎兆丹D.君丑民书正确答案:A解析:A项四个汉字,“师”起笔为竖,“草”起笔为横,“句”起笔为撇,“总”起笔为点,这四个字的起笔均不同。
5.下列汉字按笔画数从多到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爆魄挪逛雅B.挪逛雅魄爆C.雅逛挪魄爆D.爆魄雅逛挪正确答案:D解析:“爆”的笔画数为19,“魄”的笔画数为14,“挪”的笔画数为9,“逛”的笔画数为10,“雅”的笔画数为12,上述五个字按照笔画数从多到少排列顺序应为:爆、魄、雅、逛、挪。
故本题答案为D。
6.下列词语不属于双声词的一项是( )。
A.澎湃蒙昧B.参差淋漓C.翻覆忐忑D.玫瑰弹簧正确答案:D解析:双声词是指声母相同的双音节词。
D项“玫瑰”和“弹簧”两个音节的声母不相同,因此不属于双声词。
7.下列各项词语不属于合成词的一项是( )。
A.葡萄芙蓉疙瘩B.意义胖子语言C.学院手机学生D.团体进步世代正确答案:A解析:合成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历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书面语是口语的原始形态的记录B.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C.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D.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2.下列字的结构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火”:其结构形式为象形,像火焰向上的样子.B.“本”:其结构形式为指事,在象形字“木”的根部加上符号.C.“看”:其结构形式为会意,手放在目的上方,挡住光以便望远.D.“病”:其结构形式为形声,内形外声.3.指出下列不全属于单纯词的一项是()A.芙蓉疙瘩法西斯B.葡萄玫瑰布尔什维克C.匍匐乒乓俄罗斯D.忐忑参差拖拉机4.下列合成词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语言图画阅读红旗B.热爱晚会春耕心细C.眼花头痛性急年轻D.举重看透吹牛动员5.关于音节的拼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阶界限发生混淆,可用隔音符号( ')隔开,如“西安”写成 xi'an,“方案”写成 fang'anB.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成 yu、yue、yuan、yun,ü上两点省略C.两个音节相连,只有当第二个音节开头音素 y,u,ü时,才使用隔音符号D.ü行韵母跟声母 jqx 拼的时候,写成 ju、qu、xu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粗犷./空旷.随声附和./心平气和.B 泛滥./门槛.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C 塑.造/追溯.贻.笑大方/百战不殆.D 急躁./燥.热鞠躬尽瘁./出类拔萃.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流传于我省兴国县等地方的山歌,歌声优雅婉转,叩人心弦。
B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志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容易辩识。
C 面对汶川大地震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丹。
D“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人的舞月之旅指日可待。
江西省2014年教师招聘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江西省教师招聘中学语文笔试真题答案解析欧阳洵客观题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8.【答案】A。
解析:题干中句子为判断句,A项也为判断句式。
9.【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采或不采”可知,所填的词语应该与“糟蹋”意思相反,“珍惜”、“珍爱”都可以;第二空,“施舍”含有怜悯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A、D项;第三空,“妆扮”侧重打扮,“妆点”侧重点缀,根据题意,“华丽的语言”对“神系”起到点缀的作用,排除B项。
故本题答案为C。
10.【答案】C。
解析:C项四部作品都是戏剧。
A项,《天狗》、《荒原》属于小说,《致大海》属于诗歌,《文化苦旅》是散文集;B项《湘行散记》《绝对信息》《朝花夕拾》属于散文集,《大淖记事》是小说;D项《沙莱达罗》属于雕塑作品,其他三部作品都是小说。
故本题答案为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B项“狡”应为jiào(三声),C项“懑”应为mèn(四声),D项“更”应为gēng(一声)。
15.【答案】16.【答案】A。
“灿烂”属于单纯词中的叠韵词。
18.【答案】B。
19.【答案】A。
解析:作者郁达夫。
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篇小说集。
20.【答案】B。
21.【答案】D。
24.【答案】C。
解析:《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是曹七巧。
25.【答案】C。
解析: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26.【答案】B。
解析:A、C、D都是褒义词,“理由”是中性词。
27.【答案】D。
28.【答案】C。
解析:“臼”为6笔。
29.【答案】C。
解析:“休息”是动词,“一会儿”是对“休息”的补充说明,所以为后补短语。
30.【答案】C。
31.【答案】D。
解析:“资”是资助的意思。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年代及主题思想。
A项孙犁的《芦花荡》,B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D项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C选项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流露出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但本文的主题更侧重于强调毫不放弃的精神。
故选择C选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绝句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绝句,中国诗体,是近体诗的一类。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
也偶有六绝。
A选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选项李清照的《夏日绝句》,D选项卢纶的《塞下曲》都是五言绝句。
B选项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很显然是一首七言绝句,故选B选项。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审美教育的具体运用。
审美教育有两层含义: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本诗没有体现出反衬,故A项不选;B、C选项都是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进行阐述,D选项从诗歌的节奏美、语言美等审美角度展开,故选择D选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词义的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A选项“中间”的古意是“其中夹杂着”,“中”是“中间”之意,“间”则是“夹杂”的意思,这是两个词;而“中间”如今的意思为“在……中”,表示方位。
C选项有两处出现古今异义。
第一处,“肉食者”的古意是指当权的达官贵臣,今意则是吃肉的人或动物。
第二处,“间”在文中是“参与”的意思;现在则表示“房间、缝隙”等多种意思。
D选项“垄断”在题中是两个同。
2014年5月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完整打印版)

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教育综合知识第一部分客观题一、选择题(1题-20题每小题0.5分,31题-6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中国宋朝以后,( A )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A.四书五经B.六艺C.三科D.四学2、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 D )。
A.《理想国》B.《学记》C.《大教学论》D.《论演说家教育》3、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的( A )。
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D.安全的权利4、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B )。
A.思想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5、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文献研究法6、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是( A )。
A.成熟B.家庭教育C.社会舆论D.教师的榜样作用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A )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审美的需要D.认知的需要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 D )。
A.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9、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 A )。
A.记过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认识的10、在《小学德育纲要》中( C )处于核心的地位。
A.理想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 .爱国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11、( D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D )。
A.关键B.源泉C.内容D.途径13、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 A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使学生更快乐的学习C.使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14、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e2426afc4ffe473368abfa.png)
(B)连<u>累</u>lěi笑<u>靥</u>yè <u>韶</u>光shào插科打<u>诨</u>hùn
(C)信<u>笺</u>jān罪<u>愆</u>qiān计<u>较</u>jiào <u>泾</u>渭分明jìng
(A)国风
(B)乐府诗
(C)楚辞
(D)五言诗
9下列作家属于婉约派的是( )。
(A)李白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
10 “江西诗派”的创始人是( )。
(A)黄庭坚
(B)曾巩
(C)杨万里
(D)陆游
11下列不属于古代“四书”的是( )。
(A)《大学》
(B)《荀子》
(C)《中庸》
(D)《论语》
12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
(C)善刀而藏之
(D)若属皆且为所虏
30下列句中对“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驱赶)之
(B)齐师败绩,逐(追逐)之
(C)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放逐)
(D)一兔走,百人逐(追赶)之,非兔也
3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u>脱身</u>独骑
(B)<u>秋天</u>漠漠向昏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欧阳洵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A.对峙(zhì)沉湎(miǎn)鞭挞(tà)惴惴不安(zhuì)B.蹒跚(pán)狡黠(jiǎ)市侩(kuài)饮鸩止渴(zhèn)C.愤懑(mèng)商榷(què)游说(shuì)瞠目结舌(chēng)D.湍急(tuān)执拗(niù)笑靥(yè)万象更新(gèng)2、下列属于单体字的是(B)A.烂漫B.善良C.方圆D.摧毁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D)A.模型、炫耀、笨绌、孜孜不倦B.诸侯、漫骂、鞭笞、向隅而泣C.掂量、瞻仰、恣态、首屈一指D.和睦、诀窍、讴歌、匪夷所思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D)A.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B.他读过诗塾,年长后外出创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了做了信课。
C.绿荫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定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D.阅读对一个人成长,对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形成所起的中重要作用是不可名状的。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是(B)A.积极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C.努力建设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程D.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7、有关综合性学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B.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C.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是有现代社会的学弟特征D.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重点提供。
8、下列关于语文课程标注中识字与写字的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不属于7-9年级学段的是(C)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人数汉字3500个左右。
B.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C.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D.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9、下列关于语文课程标注中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正确的是(D)A.应在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基础上,在教学中去体味把握。
B.语法修辞的指导和点播的目的是形成相关知识系统的记忆。
C.教学中要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D.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文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10、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B)A.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B.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C.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11、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常识的数错误的一项(B)A.文学研究会以《小说月报》《文学句刊》为阵地,强调文学表现人生,提倡写实主义。
主要作家有冰心、王统照、叶绍新和许地山等。
B.创造式的小说以表现自我,直抒胸臆的鲜明特色,在“五四”新文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代表作家有郁达夫,张资平。
C.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对新风格律诗的倡导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诗人是徐志摩。
D.1908年话剧传入上海,出现了胡适、丁西林、郭沫若和田汉等众多优秀的剧作家,曹禺的《雷雨》,《日出》标志菏泽话剧创作走向成熟。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A)A.《沉浮》B.《呐喊》C.《霜痕》D.《未厌集》13、下列属于“七月诗派”的诗人是(B)A.顾城B.胡风C.郭沫若D.戴望舒1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写文章时特意强调:“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针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A.强调写文章要有真实情感,要能表现深刻的内涵,注意深情并茂。
B. 强调写文章要语言优美,主题深刻。
C. 强调写文章要动真情、语言简洁。
15、下列作家不属于左联执行常委的是(D)A.沈端先B.马乃超C.鲁迅D.刘半农1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出自那部书籍(C)A.《史记》B.《战国策》C.《国语》D.《淮南子》17、下列不属于茶陵诗派的诗人是(D)A.李东阳B.彭明望C.何孟春 D于谦18、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D)A.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B.马尔克斯—《百年孤独》C.果戈里—《钦差大人》D.大仲马—《茶花女》19、一下关于作者、作品以及主要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C)A.田汉—《关汉卿》—朱帘秀B.老舍—《茶馆》—王利发C.张爱玲—《金锁记》—白流苏D.白先勇—《游国惊梦》—钱夫人20、下列不属于九叶诗人的是(B)A.郑敏B.陈敬荣C.田间D.穆旦21、词语除了有其核心意义外,还可以有一些附着在理性义上的色彩义,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B)A.健康B.理由C.和气D.敦实22、在普通话中,有些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下列词语中不需要变读轻声的选项是(B)A.云彩脑袋B.稀罕消息C.钥匙包袱D.发酵干涸23、汉字的历史悠久,下列有关汉字形体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甲骨文一般是用刀刻的,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方笔,外形参差不齐,结体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B.楷书把隶书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C.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比大篆自行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了。
D.盆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从商、周到秦、汉都有金文。
24、下列字的笔画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母(5笔)B.凹(5笔)C.臼(5笔)D.鸟(5笔)25、“休息一会儿”属于(C)A.主谓短语B.动宾短语C.后补短语D.偏正短语2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知史、明志、感恩、亢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教育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省形成。
B.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C.老头子穿了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和一个破草帽,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D.浏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要每个角落都注意画图美。
27、下面各项中改句与原句想必,意思发生明显变化的一项是(D)A.原句: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能更深刻认识和把握江南文化及其精神。
改句:不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则不能认识和把握江南文化及其精神。
B. 原句:闻名遐迩的江西彩灯以精巧和浑朴见长。
改句:不以江南自古“盛产”的各类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则不能认识和把握江南文化及其精神。
C.原句:展现井冈山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旅游宣传片近日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改句:展现井冈山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旅游宣传片近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亮相。
D.原句:江西省有一些生物品种搭载“神八”遨游太空。
改句:江西省怎么可能会没有生物品种搭载“神八”遨游太空呢?28、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①几星萤火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想在原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阴里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眼睛。
②他靠纱窗望出去③一梳月光想形容来长城的女孩子,但见人一步找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
④小圆草地里小虫琐琐屑屑地在也谈,不知哪里来的蛙群齐心协力的干号,像声浪给火煮的发沸。
⑤满天的星又密又忙,他们生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
A.②⑤③④①B.①②⑤④③C.④①⑤③③D.②⑤④③①29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B)(小山村)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巴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来给主人家的小院,使小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的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测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快意的笑起来……(迟子建《泥泞》)A.小山村里泥水遍布B.积雪消融后,小山村里满是泥泞,事物在泥泞中的情景C.人们在泥泞中的各种表现D.积雪消融后,事物在泥泞中的不适之感30、在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修辞手法使用不同的一句是(A)A.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B.大学的时候,他老远看见我们脸色就涨红,愈走脸愈红,红的我们瞧着都身上发红难过。
(钱钟书《围城》)C.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有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镇。
(鲁迅《祝福》)D.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常常留在记忆里。
(吴伯萧《歌声》)31、下列古文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句是(A)A.余/闻之也久B.夫/鼾声起。
(《口才支》)C.其一犬/坐于前。
D.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3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奔:奔跑B.欲倾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治:研究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闻:使…听到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资:给予3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C)A.皆指陈胜。
(《陈涉世家》)B.亲小人,远贤臣。
(《出师表》)C.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D.该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34、下列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句式不同的是(B)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B.下视其辙,虚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D.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C)果树,有他自己的道理,人们()或糟蹋,都无碍于它像一个懂得()的老人在路旁摆设的流水席……人们能够多说什么呢?华丽的词汇无法()他的神采,()的形容也无损于它的坚强。
A.珍惜施舍妆点苛刻B.珍爱布施妆扮刻薄C.珍惜布施妆点苛刻D.珍爱施舍妆扮刻薄36、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D)A.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B.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书的能力C. 良好的语感和读书的能力D.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整体把握的能力37有关语文课程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