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归类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聚集〔含答案〕一、一般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问题〕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根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行程问题根本类型〔1〕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二、环行跑道与时钟问题:三、行船与飞机飞行问题: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四、工程问题1.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即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型1.两车站相距275km,慢车以50km/一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1h时后,快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那么慢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快车相遇?设慢车开出a小时后与快车相遇50a+75〔a-1〕=27550a+75a-75=275125a=350a=2.8小时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车行3h后,因遇雨,平均速度被迫每小时减少10km,结果到乙地比预计的时间晚了45min,求甲乙两地间隔。

设原定时间为a小时45分钟=3/4小时根据题意40a=40×3+〔40-10〕×〔a-3+3/4〕40a=120+30a-67.510a=52.5a=5.25=5又1/4小时=21/4小时所以甲乙间隔40×21/4=210千米3、某车间的钳工班,分两队参见植树劳动,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 2倍,从甲队调16人到乙队,那么甲队剩下的人数比乙队的人数的一半少3人,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解:设乙队原来有a人,甲队有2a人那么根据题意2a-16=1/2×〔a+16〕-34a-32=a+16-63a=42a=14那么乙队原来有14人,甲队原来有14×2=28人如今乙队有14+16=30人,甲队有28-16=12人4、某商店3月份的利润为10万元,5月份的利润为13.2万元,5月份月增长率比4月份增加了10个百分点.求3月份的月增长率。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题目及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题目及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题目及答案一、问题类型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开了8小时后,行驶了多远?答案:汽车行驶的距离 = 60 公里/小时 * 8 小时 = 480 公里二、问题类型2某种蔬菜每斤售价5元,某人准备买3斤,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购买3斤蔬菜需要支付的钱数 = 5元/斤 * 3斤 = 15元三、问题类型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3厘米,求其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 2厘米 * 3厘米 = 6平方厘米四、问题类型4甲乙两人总共抓了123只昆虫,其中甲抓了30只,求乙抓了多少只。

答案:乙抓的昆虫数 = 总数 - 甲抓的数 = 123只 - 30只 = 93只五、问题类型5一家商店原价售货价格为120元,现进行7折优惠,优惠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折扣后的价格 = 原价 * 折扣 = 120元 * 0.7 = 84元六、问题类型6一个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它自身的一半等于10,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则 1/3x + 1/2x = 10 化简得到5/6x = 10,x = 10 * 6 / 5 = 12七、问题类型7甲乙两人合作种了一块地,甲种了2小时,乙种了3小时,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种1/3亩,求地的面积。

答案:设乙每小时种的亩数为x,则甲每小时种的亩数为 x + 1/3 根据时间和亩数的乘积相等,得到方程 2(x + 1/3) + 3x = 地的面积化简得到 2x + 2/3 + 3x = 地的面积化简得 5x + 2/3 = 地的面积八、问题类型8A、B两地相距360公里,两车分别从A、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A车速度每小时40公里,B车速度每小时60公里,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答案:将两车的速度相加,得到每小时的相对速度为 40公里 + 60公里 = 100公里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得到时间为距离 / 速度 = 360公里 / 100公里/小时 = 3.6小时以上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题目及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例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例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例题
类型一:物品价格
1.某商店连续3天在降价促销,第一天一种水果的价格为x元,第二
天降价10%,第三天再降价20%,最终第三天的价格为16元,求第一天水
果的原价。

类型二:工作效率
2.甲工人单独工作需要5小时完成某项工作,乙工人单独工作需要7
小时完成同样的工作,如果两人一起工作,需要2.5小时完成,请问他们一起
工作的效率是单独工作的几倍?
类型三:平均分配
3.分别有甲、乙两个人一起捕鱼,如果甲一个人用4小时捕到12条鱼,乙一个人用3小时捕到9条鱼,现在如果两人分配捕到的鱼,每个人平均分
得多少条鱼?
类型四:钱币问题
4.小明有一些1元、2元、5元三种面值的硬币共30枚,共计80元,且5元硬币的数量是1元硬币数量的两倍,求1元硬币的数量。

类型五:行程问题
5.一辆自行车骑行4小时可以到达甲地,同样的路程乘汽车只需要1
小时,如果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公里,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公里,
问这段路程的长度是多少?
类型六:温度问题
6.有一加热器每小时的加热量是50瓦,现在将加热时间缩短为原来的
2/3,加热器每小时的加热量增加到了75瓦,求原来的加热器每小时的加热
时间。

类型七:混合物问题
7.有两桶水,一桶水中含有60升的纯净水,另一桶水中含有40升的
纯净水,现从第一桶水中取出x升加入到第二桶水中,使得第二桶水中纯净
水的含量降低为50%,求x值。

类型八:年龄问题
8.某家庭中父亲现在年龄是儿子的7/5倍,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
的5/3倍,求现在儿子的年龄。

以上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例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分类全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分类全

(一)和差倍分问题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3、两筐鸭梨共重154千克,其中第一筐比第二筐的2倍少14千克,求两筐鸭梨各有多少千克?4、初一(1)班举办了一次集邮展览。

展出的邮票比平均每人3张多24张,比平均每人4张少26张。

这个班级有多少学生?一共展出了多少邮票?5、初一(4)班课外乒乓球小组买了两副乒乓球板,如果每人付9元,那么多了5元,如果每人付8元,那么还缺2元,请你根据以上情境提出问题,并列方程求解.6、某校住校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5人,则有2人无处住;如果每间住6人,则可以多住8人。

问该校有多少住校生?有多少间宿舍?7、学校准备拿出2000元资金给22名“希望杯”竞赛获奖学生买奖品,一等奖每人200元奖品,二等奖每人50元奖品,求得到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分别是多少人?8、有某种三色冰淇淋50克,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的比是2:3:5,•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克?(二)调配问题1、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有80人和60人,为了支援乙队,需要从甲队调出一部分人进乙队,使乙队的人数比甲队人数的2倍多5人,问从甲队调出的人数应是多少?2、甲乙两运输队,甲队32人,乙队28人,若从乙队调走一些人到甲队,那么甲队人数恰好是乙队人数的2倍,问:从乙队调走了多少人到甲队?3、甲处劳动的有29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7人,现在赶工期,总公司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人数的2倍,应分别调往甲处、乙处各多少人?4、甲、乙两书架各有若干本书,如果从乙架拿100本放到甲架上,那么甲架上的书比乙架上所剩的书多5倍,如果从甲架上拿100本书放到乙架上,两架所有书相等。

问原来每架上各有多少书?(三)配套问题1、现有白铁皮28张,每张白铁皮可做甲件5个或乙件6个,若3个甲件及2个乙件配套,问如何下料正好使机件配套2、某车间22名工人参加生产一种螺母和螺丝。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全部类型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全部类型

1、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例1、某单位今年为灾区捐款2万5千元,比去年的2倍还多1000元,去年该单位为灾区捐款多少元?分析:相等关系是:今年捐款=去年捐款×2+1000。

解:设去年为灾区捐款x元,由题意得,2x+1000=250002x=24000∴ x=12000答:去年该单位为灾区捐款12000元。

例2、旅行社的一辆汽车在第一次旅程中用去油箱里汽油的25%,第二次旅程中用去剩余汽油的40%,这样油箱中剩的汽油比两次所用的汽油少1公斤,求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公斤?分析:等量关系为:油箱中剩余汽油+1=用去的汽油。

解:设油箱里原有汽油x公斤,由题意得,x(1-25%)(1-40%)+1=25%x+(1-25%)x×40%去分母整理得,9x+20=5x+6x∴ 2x=20∴ x=10答:油箱里原有汽油10公斤。

2、等积变形问题:“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例3、现有直径为0.8米的圆柱形钢坯30米,可足够锻造直径为0.4米,长为3米的圆柱形机轴多少根?分析:等量关系为:机轴的体积和=钢坯的体积。

解:设可足够锻造x根机轴,由题意得,π()2×3x=π()2×30解这个方程得x=x=×10×==40答:可足够锻造直径为0.4米,长为3米的圆柱形机轴40根。

3、劳力调配问题: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例4、有两个工程队,甲队有285人,乙队有183人,若要求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分析:此问题中对乙队来说有调出,对甲队来说有调入。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一、已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已知x+3=10,求x的值。

解:由x+3=10得x=10-3,因此x=7。

二、已知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已知3x+5=14,求x的值。

解:将3x+5=14移项得3x=9,然后除3得到x=3。

三、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题1. 一辆商场购物车的空重是15千克,装满后重达50千克,假设购物车里的物品重量都相等,求购物车里的物品的总重量。

解:设购物车里装的物品的总重量为x,根据题意可得:15 + x = 50x = 50 - 15所以购物车里的物品的总重量为35千克。

2. 某人在商场买了3件衣服,总共花费了300元,其中每件衣服的价格相同,求每件衣服的价格。

解:设每件衣服的价格为x,根据题意可得:3x = 300x = 100所以每件衣服的价格为100元。

四、已知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解,求方程已知方程x+3=10有解7和解p,求p的值。

解:由x+3=10得x=10-3,因此x=7。

因为7是方程的一解,所以我们可以将7代入方程来求另一个解p:7+3=10p=7所以p的值为7,方程为x+3=10。

五、已知一元一次方程,求该方程的图像已知方程2x+3y=6,画出该方程的图像。

解:将方程变形为y=-(2/3)x+2,横坐标可以取任何值,代入方程得到各个点的纵坐标,例:x = 0, y = 2x = 1, y = 4/3x = 2, y = 2/3x = 3, y = 0将这些点连起来就是该方程的图像:六、已知一元一次方程,求该方程的解析式已知方程2x-3=5-x,求该方程的解析式。

解:将方程变形为3x=8,因此x=8/3。

将求出来的x代入原方程中,发现方程成立。

所以该方程的解析式为2x-3=5-x。

七、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题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E=10cm,BE=8cm。

求矩形BCDF的面积。

解:设矩形BCDF的长为x,宽为y。

由于矩形是由直角三角形ABC和ADE组成的,所以可以列出下面的方程:xy = S(BCDF)1/2 xy + 8y = S(ABC)1/2 xy + 10x = S(ADE)其中S(ABC)和S(ADE)是由直角三角形的公式求得:S(ABC) = 1/2 x 8 = 4xS(ADE) = 1/2 x 10 = 5x将这些值代入方程,可得到:xy = S(BCDF)1/2 xy + 8y = 4x1/2 xy + 10x = 5x再将方程式化简得:2xy = 8x + 16y2xy = 10x两式相等,得到:8x + 16y = 10x移项得到:8x = 16y再除以8得:x = 2y将x代入方程1中,得到:2y^2 = S(BCDF)所以矩形BCDF的面积是2y^2,其中:y = BE = 8cm所以矩形BCDF的面积是2 x 8^2 = 128平方厘米。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归类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归类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类型归类第一类:简单的线性方程的应用题这类题目基本上是直接套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得到答案。

这类问题比较简单,适合入门阶段的学生练习。

第二类:带有关系的线性方程应用题这类题目常常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建立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量的关系,然后通过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学生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来解决。

第三类:工作时间线性方程应用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时间推导出方程,然后解决问题。

这类问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有一定要求。

第四类:比例关系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整合这类题目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比例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拓展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范围,对学生的推导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类:几何问题与线性方程的结合这类题目结合了几何图形中的关系与线性方程的解法,通过建立图形中的几何关系,以方程的形式呈现并求解,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数学抽象能力。

第六类:消耗量的线性方程应用题这类问题常常涉及到消耗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下物质的消耗速度和产出速度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第七类:时间速度距离的线性方程题型这类题目涉及了时间、速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情况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较为灵活,需要学生综合考虑多个变量间的关系。

第八类:经济问题的线性方程应用题这类题目常常涉及到金钱的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建立方程,解决经济问题。

这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经济思维。

以上就是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8种典型类型,不同类型的题目反映了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深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和意义。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买卖问题:涉及到购买和销售商品的成本和收入,需要求解方程来确定盈利或亏损的情况。

2. 行程问题:涉及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需要求解方程来确定行程中的相关参数。

3. 混合物问题:涉及到将不同成分的物质混合以达到一定浓度或含量的问题,需要使用方程来确定混合物的成分和比例。

4. 比例问题:涉及到两个量的比例关系,需要使用方程来确定两个量的具体数值。

5. 水池问题:涉及到水的流入和流出速率,需要使用方程来确定水池中水的变化情况。

6. 年龄问题:涉及到人的年龄,特别是涉及到几个人的年龄之间的关系,需要使用方程来确定各个人的年龄。

这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常见归类,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的应用题,但它们大体上都可以归类到以上几种类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归类
一、数字问题
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0≤b≤9,0≤c≤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1.若三个连续的偶数和为18,求这三个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
3.有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为百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1,若将此数个位与百位顺序对调(个位变百位)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2倍少49,求原数.
二、日历问题
日历中的规律:横行相邻两数相差____,竖行相邻两数相差____.
1.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一年(365天)以后的今天是星期
___________.
2.在日历表中,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2个数,则它们的和一定能被
___________整除.A.3B.4C.5D.6
3.如果某一年的5月份中,有5个星期五,且它们的日期之和为80,那么这个月的4号是星期几?
三、等积变形问题
常用等量关系为: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1.用直径为4cm的圆钢,锻造一个重0.62kg的零件毛坯,如果这种钢每立方厘米重7.8g,应截圆
钢多长?
2.用直径为9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已装满水)向一个由底面积为125
125
mm2内高为81mm的长方体铁盒倒水时,玻璃杯中的水的高度下降多少mm?(结果保留整数314.)
四、和、差、倍、分问题
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1)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
1.某厂一车间有64人,二车间有56人.现因工作需要,要求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一半.问需从第一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二车间?
2.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若干,如果从乙车间调100人到甲车间,那么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剩余人数的6倍;如果从甲车间调100人到乙车间,这时两车间的人数相等,求原来甲乙车间的人数.3.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2)配套问题:
1.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应如何分配生
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
2.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
(3)分配问题:
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
1.学校分配学生住宿,如果每室住8人,还少12个床位,如果每室住9人,则空出两个房间.求房间的个数和学生的人数.
2.三个正整数的比为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4)年龄问题:
1.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两倍,乙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岁?
2.小华的爸爸现在的年龄比小华大25岁,8年后小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多5岁,求小华现在的年龄.
(5)分段计价问题
1.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千瓦时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 千瓦时,则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
(1)某户八月份用电84千瓦时,共交电费30.72元,求a.
(2)若该用户九月份的平均电费为0.36元,则九月份共用电多少千瓦?•应交电费是多少元?
五、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1.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2.在西部大开发中,基础建设优先发展,甲、乙两队共同承包了一段长6500米的高速公路工程,两队分别从两端施工相向前进,甲队平均每天可完成480米,乙队平均每天比甲队多完成220米,乙队比甲队晚一天开工,乙队开工几天后两队完成全部任务?
六、市场经济问题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2)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
×100%
商品成本价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
1.一件衣服标价是200元,现打7折销售.问:买这件衣服需要多少钱?若已知这件衣服的成本(进价)是115元,那么商家卖出这件衣赚了多少钱?利润是多少?
2.某商场售货员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售出,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赢利25%,另一件亏损25%,问这次售货员是赔了还是赚了?
七、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可以采用画示意图的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并注意两者运动时出发的时间和地点.要掌握行程中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1)相遇问题(相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2)追及问题(同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
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3)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一圈的路程.
(4)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解行程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甲、乙两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走法)的时间关系或所走的路程关系,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并且还常常借助画草图来分析,理解行程问题.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2.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
3.A、B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地出发,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B地出发,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30千米?4.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5.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顺风要2小时45分,逆风要3小时,已知风速是20千米/小时,则两城市间的距离为多少?
6.一列火车以每分钟1千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400米的桥,用了半分钟,则火车本身的长度为多少米?
7.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求列车的长度.
八、银行储蓄问题
⑴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
⑵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20%)
注:利率有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
本息和=本金+_____=本金+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本金(不考虑利息税);本息和=本金+_____=本金+_____×_____×_____×(1-_____)(考虑利息税)1.张先生于1998年7月8日买入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5年期国库券20000元,若在20XX年7月8日可获得利息数为2790元,则这种国库券的年利率是多少?
2.小明的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25%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以一只价值576元的CD机,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钱?
3.教育储蓄年利率为1.98%,免征利息税,某企业发行的债券月利率为2.15‰,但要征收20%的利息税,为获取更大回报,投资者应悬着哪一种储蓄呢?某人存入28000元,一年到期后可以多收益多少元?
4.肖青的妈妈前年买了某公司的二年期债券4500元,今年到期,扣除利息税后,共得本利和约4700元,问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精确到
0.01%)
5.某人将20000元钱分成两部分,按两种不同方式存入银行,其中10000元按活期方式存一年,另10000元按定期存一年,一年后共取回21044元,又已知定期一年存款约利率为0.63%,求活期存款月利率是多少?
6.某同学把25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存期为半年.半年后共得本息和252.7元,求银行半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不计利息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