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同步测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选择题1.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
这是因为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互相尊重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它的实质是()①宽容他人②歧视他人③尊重他人④换位思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的是()A. 扶残疾人上车B. 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C. 随便给他人起绰号D.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4.漫画《谁丢了“公德”》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②要尊重他人和社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③要注重举止文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④要依靠法律严惩违反公民道德的行为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5.某校规定:“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的地方,并有五人以上在场的原则;男女同学距离至少保持45厘米以上;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你想对该校说A. 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B. 这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性别意识C. 这符合自然适度的异性交往原则D. 这不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6.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交往礼仪的是()A. 小伟穿着拖鞋,光着膀子进教室上课B. 小勇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要对帮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C. 小宇进老师办公室之前先敲门、喊报告,经允许后才进入D. 小玲上学和放学回家都与父母打招呼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话启示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应该A. 讨好别人,说假话B. 认真学习C. 仪表整洁D. 语言文明、诚恳8.《2017开学第一课》,主持人董卿采访从事翻译工作已经70多年的翻译大师许渊冲期间为了能够与老人更好地进行交谈,曾在节目中三次跪在地上采访,被网友们称为跪出“最美的中华骄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 尊重他人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何危 害?
①共同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尊重他人的现象。②危害:侵犯他人的人格尊 严,可能会使其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严重者还会引发矛盾,产生摩擦,导致 悲剧的发生,破坏和谐融洽的社会生活。
(2)为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平等 对待他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学会换位思考,设 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包容他人;学会欣赏他人,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 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等等。
A.自信的人更能赢得未来 B.没有主见的人难于自立 C.帮助他人理应获取回报 D.彼此尊重才会人际和谐
4.据媒体报道,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接到了来自小区的电话,让他们不 要回家,先到别的地方暂住一段时间;还有的出院患者回到小区,被邻居“另眼 相看”……对上述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C )
A.是遏制病毒传播的正能量行为 B.体现了对公共利益的积极维护 C.违背了平等原则,是不尊重他人的体现 D.说明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服务于集体利益
2.一些家长经常埋怨孩子“你看你,每次都做不好”“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小 孩”“你就是比不上某某某”。对这些言行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C )
A.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 B.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 C.能使孩子找到学习的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D.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2020·浙江嘉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我说了算”成 了班长小明的口头禅,这引起其他班委成员的反感。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 D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一天早上,我乘地铁去上班,因为下午要去外地出差,我背着一个大包,站 在一个农民工模样的小伙子旁边。他浑身沾满泥土,手里抱着一个脏兮兮的包裹, 车上的乘客都远远地躲着他。过了一站后,我面前的座位空了出来,我正要坐下, 旁边的年轻女乘客却抢先坐下了,我只能无奈地退回去站着。这时,小伙子旁边 的一个座位也空了出来,只见小伙子立马把包裹放在座位上。我正疑惑着,小伙 子却伸手拽了拽我的衣角,拿开包裹,拍了拍那个空座让我坐下。我这才明白过 来,小伙子是给我占座呢,我轻声道谢后坐下了。他的举动让我感动,同时也让 我惭愧。我只是站在他旁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躲着他,无意中的“尊重”,竟 换来了他有心的义举。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们有亲人,有同学,未来还会有同事,这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小明最喜欢的名句,请你帮他填上各自体现的社会关系。
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社会关系血缘关系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这反映了________是________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4.右图是唐小军的部分日常生活情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三个情境中能给唐小军提供物质支持的是________;能让他获得精神滋养的是________;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________。
(填写序号)5.小华每年利用寒假去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这有利于培养他的________________行为。
二、简答题(共10分)6.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欣赏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除漫画中的行为外,请你再举一例亲社会行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幅漫画体现的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三张图片。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学案: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节尊重他人一、道德的重要性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2.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主要社会规则之一。
二、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的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
2.尊重的重要性(或: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三、尊重从我做起(或:尊重他人的具体要求或表现)续表1.规则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规则之一,是规则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2.平等的含义(两个方面):人格上的平等、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一、判断并改错1.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2.学会换位思考是尊重他人的要求之一。
二、选择题1.(衢州中考)“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的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应该()A.恃才自傲,特立独行B.尊重人格,平等待人C.敬业乐群,公而忘私D.坚持己见,绝不妥协2.对右边漫画中开车人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①没有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②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③既违背了道德,又触犯了法律④缺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绍兴中考)小杨经常辱骂同学,对老师视而不见,对长辈爱理不理。
小杨的行为()①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②是个人私事,不值得一提③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④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右面漫画《公交车上来了个赤膊汉》告诉我们() A.公共场所不能多管闲事B.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C.迎合他人才能赢得尊重D.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必须()①懂得不尊重他人就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②关注他人尊严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等角度来善待他人④不做有损他人尊严的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嘉兴中考)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然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平等地创造了人。
”这里的“平等”主要是指()A.人格平等B.法律平等C.经济平等D.政治平等7.为营造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某校八(2)班举办了一场“原来我的同学这么有才!”专题班会,大家纷纷为身边的同学点赞。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基础巩固练
1.在微信朋友圈地我明白了,
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
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C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②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 _文__明__有__礼__ 的社会风尚。P40
知识点过关
第三框 诚实守信
知识点1 诚信无价 1.诚信的含义:
含义:诚信就是诚实、___守___信__用____。P41
2.诚信的地位: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__公__民__个__人__层面的
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也是一项____民__法____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 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P41
____人__格______,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2)社会生活中,我们__不__能____以家境、身体等方面
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P35
知识点过关
第二框 以礼待人
知识点1 待人礼为先 1.礼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
____与__人__为__善____等良好品质。 (2)表现: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
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 桥梁。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 爱,有利于形成__安__定__有__序____、文明祥和的社会。 P38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_____形__象_____。 ①我国素来有“__礼__仪__之__邦____”的美誉。 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
A.鹦鹉和猩猩都有它们的语言 B.每一种生命都有自身独特性 C.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礼”的主要表现是语言文明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材习题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材习题答案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课时尊重他人(P32·运用你的经验)1.(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参考答案】(1)左侧场景中的两位运动员在比赛之后相互握手,是尊重对手的表现;右侧场景中的学生随手乱扔垃圾,是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表现,反映了该学生素质偏低,缺乏修养。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P33·探究与分享)2.(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我赞同左边两位同学的观点。
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即可。
(2)我认同这个观点。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帮助或许可以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但良好的心理体验更重要,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P34·探究与分享)3.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参考答案】①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权利进馆阅读,但是衣冠不整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表现,进馆读书会影响其他人的阅读体验,也有损图书馆的形象。
②穿戴整齐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也是文明的体现,尤其是图书馆这样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③如何穿着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穿着不当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也容易引起其他读者的反感,不利于社会和谐。
④图书馆不允许衣冠不整者进馆读书,体现了管理者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的理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能够促进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减少摩擦。
(P34·探究与分享)4.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第二框 以礼待人》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框以礼待人一、夯基达标1.著名作家歌德说:“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令人愉快的礼貌。
”这句话告诉我们( )A.文明有礼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唯一因素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C.文明有礼在文明社会中是可有可无的D.一个人只要有爱就一定表现出文明有礼2.《晏子使楚》中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 )A.贵人一定是有礼貌的人B.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C.没礼貌的人如同禽兽D.讲礼貌是所有人都做得到的3.礼貌待人是一种美德。
下列有关礼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形式B.礼貌是社会交往的“通行证”,是人们在交往中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C.是否礼貌待人不能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D.文明礼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通往友好交往的桥梁4.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国家的脸面。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作为城市的小主人,讲文明、有礼貌就要做到( )①语言要文明,使用礼貌用语②宽恕他人的任何错误言行③态度要谦和,提高交往魅力④举止要端庄,做到彬彬有礼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 )①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②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③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④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举止端庄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一个年轻人要去王庄,但是他走了很久都没走到,也不知还有多远的路,心里十分焦急。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于是这个年轻人大声问道:“喂!老头!去王庄还有多少里路?”这位老者答道:“还有200 丈!”年轻人纳闷道:“怎么论丈不论里啊?”老者道:“论里(理),你该叫我爷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尊重他人》_36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小组代表实行展示)
(1)尊重他人是什么?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尊重他人的含义,知道了什么是尊重他人,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两张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大家看到这两张图片的心理感受一样吗?
【合作探究】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甲:图书馆这么做,秩序就无法保障。
乙:应该尊重每个公民的读书权利……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进馆读书,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陈述理由。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1分钟,小组讨论2分钟,互相交换想法,组织语言,随后实行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2、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质
水平目标
1、培养注重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水平,做到尊重他人
2、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保护环境
知识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小组代表实行展示)
(二)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师:了解了尊重他人的原因,我们再来看两张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
评价材料中女士的做法有什么危害?
学生自由回答。
随后展示参考答案:
答:1、女士的做法是不尊重他人的做法,给他人带来自卑感、挫败感等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选择题
1.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
这是因为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互相尊重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它的实质是()
①宽容他人②歧视他人③尊重他人④换位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的是()
A. 扶残疾人上车
B. 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
C. 随便给他人起绰号
D.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4.漫画《谁丢了“公德”》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②要尊重他人和社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③要注重举止文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④要依靠法律严惩违反公民道德的行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某校规定:“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的地方,并有五人以上在场的原则;男女同学距离至少保持45厘米以上;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你想对该校说
A. 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 这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性别意识
C. 这符合自然适度的异性交往原则
D. 这不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
6.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交往礼仪的是()
A. 小伟穿着拖鞋,光着膀子进教室上课
B. 小勇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要对帮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
C. 小宇进老师办公室之前先敲门、喊报告,经允许后才进入
D. 小玲上学和放学回家都与父母打招呼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话启示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应该
A. 讨好别人,说假话
B. 认真学习
C. 仪表整洁
D. 语言文明、诚恳
8.《2017开学第一课》,主持人董卿采访从事翻译工作已经70多年的翻译大师许渊冲期间为了能够与老人更好地进行交谈,曾在节目中三次跪在地上采访,被网友们称为跪出“最美的中华骄傲”。
这一细小动作传递出的主要道德品质是( )
①诚信待人②尊重他人③宽容待人④以礼待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一位成绩优异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因为他的银行信用记录中有三次恶意透支,最终未被用人单位录用。
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有()
①失信行为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②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后果
③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只看重人的道德品质
④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要与银行建立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晓明的学校开展一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漫画比赛,晓明画了如下
一幅漫画,你认为她要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A. 爱国
B. 法治
C. 诚信
D. 文明
11.某校八年级二班开展“ 实干小明星” 评选活动,你会推选
①小敏得知白芳礼老人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从此默默地收集各种空矿泉水瓶子和废纸等物品,把卖了的钱捐给需要的人
②初中三年,小华按照语文老师的建议,每天认真阅读并记诵古诗词,到初中毕业时已经积累了千首古诗词
③卫生班长小强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督促并帮助同学值日
④学校举行征文大赛,小娟特别想得一个大奖让妈妈开心,于是在网上搜集了一篇好文章,下载打印后投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中国人民银行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八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对法院判决后有钱不还的人,实施出入境、银行贷款限制等信用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这告诉我们()
A. 不诚信的人必然要受到经济制裁
B. 诺言很难实现,不要对人许下诺言
C. 社会是复杂的,不诚心是正常现象
D.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二、简答题
13.【亲愿亲好邻愿邻好】
某居民小区开展“好邻居”评选活动,大家一致推荐十三栋五单元一楼的王阿姨为候选人。
下面是王阿姨的几个生活片段:A.王阿姨爱唱卡拉OK,她每次在家里播放歌曲,声音都开得很低,尽量不影响邻居生活。
B.王阿姨家的门窗多次被爱玩足球的小孩踢坏,但她从不责备小孩,而是耐心教育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C.王阿姨经常帮邻居照看小孩,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家务,照料生活起居。
D.王阿姨对待小区里的大人、小孩儿从不倚老卖老,总是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1)请你说说她被推荐的理由。
(2)我们应该怎样向王阿姨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孙今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小公民”,老师和同学们郝说他无愧于这个荣誉称号。
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小孙语言文明、待人和气、举止端庄,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有困难,他都乐于帮助,以真诚、友善之心关爱身边的人,同学们都乐于与他交朋友。
(1)小孙具有哪些与人交往的素养?
(2)这些素养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作用?
三、分析说明题
15.材料一: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提倡的人格境界,为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慕。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今社会需要君子人格。
材料二:教养主要指文化和品德修养,它可以浸润人的其他所有美德而使之光彩夺目。
亚米契斯说:应当重视你在街上的行为。
你在街上的表现,说明了你的教养。
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自动取票机前,让赶时间的旅客先取票......一个“让”字包含着浓浓的暖意,体现着一种教养。
排队加塞、大声喧哗、车窗抛物、污言秽语......人们总是对这类挑衅公共秩序的行为“嗤之以鼻”,这是对教养的一种呼唤。
某校学生围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1)你认为拥有“君子品格”的人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2)有教养的人必定是公共秩序的维护者。
简要说明维护公共秩序的必要性。
(3)请你就“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提出建议。
温馨提示:可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13.(1)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2)宽以待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3)亲社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4)态度谦和,文明有礼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14.(1)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2)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态度亲和能为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髙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
15.(1)宽容、友善、诚信、与人为善,懂礼节,有礼貌,有责任心等
(2)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条件,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懂礼节,有礼貌,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懂得尊重别人。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抽烟、吐痰等;
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手处理垃圾。
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
孝亲敬长,主动分担家务。
尊敬师长,平等对待同学,帮助弱小。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