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印度》导学案(1)

七年级地理《印度》导学案(1)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导学案(一备)学校:年级科目:班级:组别:姓名:学案编号编写人:审核人:上课时间:201 年月日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陆上邻国、首都、主要城市。

2、在地图上找出印度主要地形和河流,掌握印度的地形特点。

3、说出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理解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3、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

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学法指导:读图法讨论法【预习案】1、印度是南亚面积的国家,2011年,人口已经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认真观察30页图7.32 “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带和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大陆南部,南临,东部濒临湾,西临海。

③邻国众多:北邻尼泊尔、不丹、,东北邻、缅甸,西北与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3、三大地形区:北部山脉,中部平原,南部是高原4、印度的气候类型是以为主,此气候的特点是。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所以印度的频繁。

【检测案】1、读教材33页“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_月至____月,风向是,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易发生灾。

(3)孟买降水量较少的是从_____月至_____月,风向是,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易发生灾。

(4)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分配状况,可以判断这是属于气候,这种气候除了在南亚分布很广外,还在东南亚的 _____________分布很广。

(5)总结:印度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受影响;与西南风的变化有关系,当(风向)时易形成水灾,当(风向)时易形成旱灾。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初中地理的导学案能让课堂进行地更顺利,看看这套印度部分的导学案吧!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与人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知识,来分析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关系;接着讲述了印度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教材还安排了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分布图以及学生课堂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法指导】1、研读教材2、结合教材完成预习案。

3、完成预习的同时在课本做好勾画及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地理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4、分析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及其发展的优势。

5、客观的认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自主导学】一、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基础梳理1. 印度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仅次于,居世界第二位,有著名的建筑:2. 印度的地形: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3.读印度图填写图中的地理事物:邻国:A B地形区:① 山地(北)② 平原(中)③ 高原(南)海、洋:C 湾D 海E 洋河流:F 河,主要流经 (国家名)G 河,主要流经 (国家)是印度的母亲河(圣河)合作探究印度的自然环境和人口问题1、印度的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主要邻国)2、印度的自然环境(地形特点、主要河流)3、印度人口的特点4、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5、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基础梳理1.印度的气候以气候为主,该气候特征:全年,一年分两季,旱季盛行风,雨季盛行风,印度灾害频繁与季风有关。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

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

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

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没错,就是中国。

但是你知道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是哪个吗?没错,就是印度。

印度是一个奇奥而又充满魅力的国家,它拥有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俗。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个奇奥国家——印度。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2. 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特色;3. 了解印度的宗教崇奉和风俗习惯;4. 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

三、进修过程1. 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临孟加拉国、不丹和缅甸,西接巴基斯坦,北邻中国、尼泊尔和不丹。

印度的面积约为328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七大国家。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过13亿,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 历史和文化特色印度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代印度有着许多宏伟的建筑,如泰姬陵、金色寺庙等。

印度也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佛陀就是在印度诞生的。

此外,印度还有许多古老的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这些作品对印度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3. 宗教崇奉和风俗习惯印度是一个多元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信徒浩繁。

印度人有着丰富多彩的宗教节日和仪式,如排灯节、哈里·希库节等。

此外,印度人还有许多奇特的风俗习惯,如穿戴彩色的斯里兰卡、戴红点的文身等。

4. 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近些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新兴经济体之一。

印度有着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快速增长的科技产业,吸引了浩繁外国投资。

但与此同时,印度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对等等。

四、进修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印度这个奇奥而又充满魅力的国家。

印度拥有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俗,让人们无法轻忽它的存在。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了解印度,探索更多有趣的事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复习03印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复习03印度

姓名 ,是指每年的( 6~9)月。
风(风向) ,是从
7.在 20 世纪 60 年代,印度实行“
”使粮食供应壮况得到改善, 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8. 1999 年,印度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的产量居世界 第二位。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同时发展 工业; 是 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印度的首都是 。 9.在高科技领域:计算机软件,核技术,航天等领域有一定成就。印度 是世界第二 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 南部城市 。 (P39 页) 1、阅读 39 页课本图 7.42 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说明印度水稻、 小麦的分布于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对照图 7.41 和图 7.3,说出印度水稻、小 麦的分布于地形的关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P39 页) 农作物 分布地区 降水量 地形 水稻 典 型 引 领
小麦 提示: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因为水 稻生产需要较多的水,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 小麦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德干高原西北部,因为小麦耐旱能力强, 而这 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少,光照条件好。 2、仔细读课本 40 页图 7.43 内容,并复习印度的钢铁工业、棉纺织工 业、 麻纺织工业的分布和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 (P40 页) 反 思 小 结、完 善 双 基 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国家:① ② ⑧ ⑦ ⑨ A B A B 临海③ ④ B 河流:⑤ ⑥ ⑦ 岛 丁 丙 ⑧ 半岛 ⑨ 山脉 甲 平原:⑤ _______高原:⑧▁▁▁▁▁ ⑵、把印度的首都、缅甸填在图中 乙 ⑶、印度地形特点:北部是高大的____________山, 中部是_____河冲积而成的 平原,南部是______ 高原。 ⑷、写出主要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甲 乙 丙 钢铁工业中心________ ,我国位于印度_____方向。印度西邻______, 东临_________世界第二软件大国___________⑸、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丁 处______,丙处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1-2课时)制作教师:付晓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自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位置、地形、气候;说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与降水、地形的关系。

简述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2、分析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及其发展的优势。

3、客观的认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印度的自然地理、经济特点。

【自学过程】: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知识梳理】:1、读图7.31说出印度的位置。

(参考课件P4-6页)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东部濒临湾,西面临海,南部临洋。

2、读图7.34“印度的地形”,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北部与、、国家相邻,西邻,东邻国、,南面与、隔海相望。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图上。

③从上面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2、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右图可以看出,印度大体上位于①山脉和E 洋之间。

(2)邻国:AB地形区:①山地(北)②平原(中)③高原(南)海、洋:C 湾,D 海,E 洋河流:F 河,主要流经(国家名),G是河,主要流经(国家),是印度的母亲河(“圣河”)。

3、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居世界第位。

有著名的建筑。

(参考课件P9页)4、阅读36页活动4的表7.1内容,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参考课件P10-12页)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印度的气候以气候为主,该气候特征:全年,一年分两季,旱季盛行风,雨季盛行风,印度灾害频繁与季风有关。

(参考课件P14-17页)2.读右图填空:①图A表示南亚的季,图中箭头表示风(风向),是从吹向,是指每年的月到次年5月。

②图B表示南亚的季,图中箭头表示风(风向),是从吹向,是指每年的~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7.3 印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7.3 印度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课题7.3印度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降水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频的原因。

学习重点印度的地形、气候特点;水旱灾害贫乏的原因学习难点地形气候对水旱灾害的影响与它们之间的联系预习案1.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湾,西临________海。

2.相对位置:印度位我国的________面(填位),是________(填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3.纬度位置:大部位7°N和34°N之间。

4.读课本P31图7.34,填空:印度的地形区分为北部________山脉、中部________平原,南部________高原。

5.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仅次__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推行________。

6.气候:绝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_带和v带,以________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为全年________,有明显的________两季。

7.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得印度降水量的________,________频发。

8.________和________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使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9.印度是南亚面积________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过________亿,仅次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位。

10.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印度位________至________(纬度)之间,大部分位________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________大陆南部,________洋以北,东濒________湾,西滨________海。

11.陆上邻国: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国家相邻,西邻________,东邻________、________。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印度,这个奇奥而古老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元的民族风情。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度。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文化特色;2. 了解印度的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3. 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现状;4. 培养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三、进修内容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2. 印度的宗教、语言和文化;3.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4. 印度的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

四、进修过程1. 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南与斯里兰卡相望。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恒河流域和南部的高尔庞格平原。

2. 宗教、语言和文化印度是一个多元宗教国家,主要宗教有印度教、印度教、锡克教、基督教等。

印度有上百种语言,其中印地语是官方语言,英语也被广泛应用。

印度文化源遥流长,以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为主要文化基础,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

3. 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工业和效劳业。

印度的社会结构复杂,存在着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公平现象,但政府平昔在尽力改善社会福利和教育水平。

4. 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印度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排灯节、哈里·帕齐节等。

印度人民热情好客,喜欢穿着色彩艳丽的传统服饰,喜欢跳印度舞和唱印度歌。

五、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2. 观看纪录片或视频,深入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3. 参与印度文化活动或交流,亲身体验印度的文化魅力;4. 与印度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同砚们应该对印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英国B、美国C、日本D、中国
5、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
A、乞拉朋齐B、加尔各答C、新德里D、班加罗尔
6、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沙漠是:()
A、塔尔沙漠B、卡拉库姆沙漠C、撒哈拉沙漠D、维多利亚沙漠
7、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8、西南季风常给印度带来的自然灾害是:()
四、知识拓展:
1、印度是:()
A、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B、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C、世界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D、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2、被印度人称为“圣河”的是:()
A、印度河B、恒河C、布拉马普特拉河D、讷尔默达河
3、印度著名的古代建筑是:()
A、金字塔B、吴哥窟C、大金塔D、泰姬陵
4、18世纪,印度沦为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对比分析归纳。






一、自学环节:
1、()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目前人口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3、古代印度人在()河、()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4、印度三面临水,西临(),东临(),南临()。
5、印度首都是()。
4、对照“亚洲的气候类型图”,看看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以图7.38为例,分析该类型气候的特点。
5、对照图7.38,7.39,7.40,完成P37页活动题2。
三、检测环节:
1、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巴基斯坦C、印度D、孟加拉国
2、从纬度位置看,印度主要位于:()
A、热带和亚热带B、亚热带和温带
C、中温带和暖温带D、寒带和寒温带
3、印度濒临:()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4、下列关于印度水旱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B、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是造成水旱灾害的根本原因
C、每年6~9月是印度的旱季,10月~次年5月是印度的雨季
D、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足以应付该国的水旱灾害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些环节。
课后
反思
检查
签字
A、泥石流B、火山、地震C、旱涝灾害D、台风、海啸
9、当东北季风吹来时,南亚地区气候表现为:()
A、温热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凉爽宜人上
学法指导:
仔细阅读课文,观察图,注重培养自己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把自学环节的相关内容在书上画下来。
相信同学们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
6、与印度接壤的国家有()()()()()(),()与印度融水相望。
7、印度的三大地形区有:北部的()山地,中部的()平原,南部的()高原。
8、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以()气候为主。
二、展示环节:
1、读图7.34,完成P35页活动1问题。
2、读图7.35,完成P36页活动2、3问题。
3、阅读表7.1,完成P36页活动4问题。
初一地理导学案
学科
地理
时间
第三课时
年级
初一年级
课题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
备课
地理组
备课人
授课
模式
双主高效目标导航
课型
预展型
学习
目标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重难点
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5、读孟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孟买全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以上,________月气温最高。
(2)孟买每年________月降水多,________月降水少。
(3)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