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6个月随访

合集下载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摘要】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作用机制和物理因子治疗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评价了联合治疗的疗效。

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表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该联合治疗的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案,为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临床效果。

【关键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物理因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临床效果、安全性评估、疗效、临床实践、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承担了支撑和平衡身体重量的重要功能。

踝关节的损伤非常常见,特别是运动员或者进行高风险活动的人群。

踝关节损伤包括扭伤、骨折以及其他软组织损伤,这些都可能导致踝关节炎的发生。

踝关节炎是由踝关节损伤或慢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炎,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关节僵硬等。

踝关节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限制其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甚至导致残疾。

目前,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和物理因子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玻璃酸钠可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同时促进关节液的恢复,缓解关节炎症状。

物理因子治疗则可以通过热疗、冷疗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

对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在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和观察,评价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及疗效评价。

(完整版)关节炎随访记录表

(完整版)关节炎随访记录表

甘肃省关节炎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表说明1.本表为关节炎患者在接受健康管理人员入户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表格编号为健康档案号后8位。

巡回健康体检结果填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如果是超重或是肥胖的患者,要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导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

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

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

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

即“××次/周,××分钟/次”。

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健康教育:填写统一编写的健康教育处方号。

如未使用统一健教处方,应填写主要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在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检查日期。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责任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

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3例临床观察

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3例临床观察

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3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

方法:2004~2010对我院15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ml(20mg),每周1次,5周为1个疗程。

结果:随访3个月~1年,优87例(57%),良41例(27%)。

改善17例(11%),无效8例(5%),总有效率95%。

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53例,所选病例均符合1991年美国风湿学会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

男50例(32.5%),女103例(67.5%);年龄43~76岁,平均59.5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年。

双膝发病62例,左膝发病38例,右膝发病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功能障碍。

依据病史、体征、x线,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40例46膝,中度102例102膝,重度11例18膝。

1.2方法: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选好穿刺点(一般在髌骨中点平面的髌骨两侧缘),确认进针入关节腔,有积液者尽量抽尽,回抽无血,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ml(20mg),术后活动膝关节5~10分钟,使药物均匀润滑膝关节,每周1次,5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减少关节活动,不使用解热镇痛药、抗菌药及激素类药物。

1.3疗效判断标准:①优:膝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②良: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稍受限,能维持正常生活及工作;③改善: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有所改善,下蹲起立、上下楼梯能坚持一定时间;④无效:治疗无效果。

2.结果治疗结果:本组153例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随访3个月~1年。

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及功能改善进行观察。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

研究对象为患有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减少关节内炎症水肿、改善关节润滑作用和促进软骨修复。

物理因子治疗在该治疗方案中发挥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临床疗效观察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程度,安全性评价结果也表明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结论显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治疗方案的应用和机制,以提高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物理因子、踝关节、关节炎、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机制探讨、优势、研究展望、实际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关节之一,经常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容易受伤。

而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效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玻璃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具有润滑关节、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如热疗、超声治疗等物理因子都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分析其优势和机制,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促进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在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的机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促进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的影响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的影响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疾病,主要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创伤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常见于运动员、老年人和肥胖人群。

传统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但效果有限,并且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寻找一种既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近年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和中药熏洗在治疗关节炎中备受关注。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以提高关节液黏度、减轻关节摩擦,从而减少关节炎症状。

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热疗作用促进局部循环、消肿止痛,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这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的影响。

通过该研究,我们旨在验证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和中药熏洗联合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和缓解炎症等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方法及操作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并分析临床试验结果,我们希望为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升。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照实验数据,全面评估治疗效果,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创伤性膝关节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疾病,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然而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并不总是理想。

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俞 玮(江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江阴 214400)[摘要]目的:观察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

为这些患者均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其膝关节的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血浆及膝关节滑液IL-17的水平。

结果:1)治疗后,这些患者的各项膝关节评分(包括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和上下楼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

2)治疗后,这些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

3)治疗后,这些患者膝关节滑液IL-17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其血浆IL-17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 >0.05。

结论: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膝关节滑液IL-17的水平。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8-0041-032.2 治疗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血清钠水平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 评分、血清钠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血清钠水平的对比(s ±)组别GCS 评分(分)APACHE Ⅱ评分(分)血清钠(mmol/L)观察组(n=32)14.32±0.548.54±3.27146.23±2.39对照组(n=32)8.95±0.6318.34±4.62130.64±3.74t 值36.60989.794319.8697P 值0.00000.00000.0000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GFR 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玻璃酸钠论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玻璃酸钠结合高乌甲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2例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论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玻璃酸钠结合高乌甲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2例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论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玻璃酸钠结合高乌甲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结合高乌甲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高乌甲素,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

结果全部病例至少随访6个月,其中优12例(占37.5%),良16例(占50%),差2例(占6.25%),无效2例(占6.25%) 。

结论玻璃酸钠结合高乌甲素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关键词】玻璃酸钠;高乌甲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或恢复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玻璃酸钠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

在关节腔内起润滑作用,具有保护滑膜,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消炎镇痛等作用[1]。

高乌甲素是为非成瘾镇痛新药,并且有显著抗炎消肿降温解热和局部麻醉作用[2]。

我们应用玻璃酸钠结合高乌甲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32例膝oa 患者,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2例均为膝oa患者符合美国风湿学会膝oa诊断标准[3]。

男9例,女23例,其中8例为双膝关节,皆为女性。

年龄50~78岁,平均64岁。

全部病例均有活动性膝关节疼痛,有劳累、受凉加重、休息后减轻的特点。

临床检查压痛点多分布在膝关节两侧及髌骨周围。

膝关节x线显示均有骨质增生,13例有不同程度关节间隙狭窄,5例伴有关节积液。

实验室检查:抗链“o”及血沉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膝下垫枕,取膝内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周缘软组织压痛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关节穿刺,有落空感后回抽无血,推注无阻力,如有关节积液,应抽尽并保留针头位置,先注入高乌甲素8mg (如为双侧,则一边注入4 mg),再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 ml (施沛特),拔针后在穿刺部位无菌敷料覆盖保护针孔,然后缓慢被动活动膝关节数次,使玻璃酸钠均匀分布在关节软骨和滑膜表面,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足踝外科 电子杂志 2 0 1 5 年 9月 第 2卷第 3 期

临 床 研 究 ・
体 外冲击波联 合玻璃 酸钠注射 治 疗踝 关 节 骨 性 关 节 炎 的疗 效
姬 维娜 ,梁晓军 ,赵宏谋 ,李毅 ,石 海花 ,许琳 ,权秭 (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院 附属红会 医院足踝 外科诊 疗中心,陕西 西安
踝 ) 患 者 中 ,男 l 0例 ,女 2 0例 , 年龄 3 9~7 3岁 , 平均年龄 ( 5 6 . 2 0 ±3 . 2 0)岁 ,病 程 5 ~3 8个 月 , 平 均病 程 ( 1 1 . 0 ±4 . 7)个 月 ;左 踝 1 8例 ,右 踝 2 3 例 ,双踝 5例 。 两 组 患 者 的 性 别 、年 龄 、病 程 等 般 资料 对 比差异 无 统计学 意 义 ( P > O . 0 5),具有
内侧 三 角 韧 带 、外 侧 副 韧 带 及 下 胫 腓 韧 带 采 取 旋
1 . 1 一般 资料 选 取西 安交 通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红会 医 院足踝 外 科诊 疗 中心 2 0 1 3年 8月 至 2 0 1 4年 8
转、 纵 向治疗 , 同时 在胫 骨平 台给 予活 动定 点治 疗 。 治疗 频率 1 3 1 5 Hz ,冲击 剂量 3 0 0 0 ,一周 1 次, 共 治 疗 5次 。 1 . 3评 定标 准 ① 两 组 患 者治 疗 前 及 治疗5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及治疗结束后 1 个月关节 疼痛 (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一 V A S)、关节活动范 围
( R O M )、美 国骨科 医师协 会 ( A O F AS )踝与后足评分 ,并记 录患 者治疗后有效 率。结果 治疗前 两组 患者 V A S 评 分 、关 节活动范 围及 A O F A 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 P > 0 . 0 5) 。试 验组 与对 照组 患者的 V A 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 P < 0 . 0 1 ), 试验组 患者治疗后 的 V A 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 P < 0 . 0 1) 。两组患者的 R O M和 A O F A S 评 分均较治疗前 显著改善 ( P < O . 0 5) , 组间 R O M 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 义 ( P > 0 . 0 5),A O F A S 评 分在试验 组显著优 于对照组 ( P < O . 0 5)。两组有效 率对 比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5 1 )。结论 踝关节 骨性关节 炎应 用玻璃 酸钠关节腔 内注射与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效果满意 ,安全性高 。 [ 关键词 1 体外冲击 波 ;踝关 节 ;骨 l 生关节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6卷第8期2012–02–19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February 19, 2012 Vol.16, No.8 ISSN 1673-8225 CN 21-1581/R CODEN: ZLKHAH150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Chengde 067000, Hebei Province, ChinaJu Zhi-qing,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Chengde 067000, Hebei Province, Chinaahju2000@Correspondence to: Yang Xiao-hua, Master,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Master’s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 Chengde 067000, Hebei Province, China cyfyyangxiaohua@ Received: 2011-11-15 Accepted: 2012-01-06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省承德市067000鞠智卿,男,1972年生,满族,河北省承德市人,承德医学院毕业,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与癌痛的研究与治疗。

ahju2000@ 通讯作者:杨小华,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承德市067000 cyfyyangxiaohua @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225 (2012)08-01501-04 收稿日期:2011-11-15修回日期:2012-01-06 (20111031008/WJ·C)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6个月随访鞠智卿,杨小华,姜贵云,杨晓莲A 6-month follow-up of hyaluronate sodium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arthritis after ankle fractureJu Zhi-qing, Yang Xiao-hua, Jiang Gui-yun, Yang Xiao-lianAbstractBACKGROUND: Hyaluronate sodium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the traumatic arthritis after ankle fractureis mainly the degenera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yaluronate sodium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arthritis after ankle fracture.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arthritis after ankle fracture were sele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ffiliated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from July 2009 to June 2011;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yaluronate sodium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The ankle pain, range of motion and traveled distance without pain were evaluated at 1 and 6 monthsafter treatment.RESULTS AND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1);the range of motion was increased, including angles of extensor expansion, plantar flexion, adduction, abduction, enstrophe (P <0.01), as well as angles of extroversion (P < 0.05); traveled distance without pain was increased (P < 0.01). Hyaluronate sodium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raumatic arthritis after ankle fracture and the ankle function.Ju ZQ, Yang XH, Jiang GY, Yang XL.A 6-month follow-up of hyaluronate sodium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traumatic arthritis after ankle fracture.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2;16(8): 1501-1504.[ ]摘要背景:玻璃酸钠主要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主要也是关节软骨的退变。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07/2011-06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踝关节骨折修复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0例行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分别于治疗后、治疗后1,6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及无痛行走距离等方面改善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60例患者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关节活动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其度数明显增加(背伸、跖屈、内收、外展、内翻与治疗前比较P < 0.01,外翻与治疗前比较P < 0.05;无痛行走距离比治疗前增加(P < 0.01)。

结果证实,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以明显改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与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生物材料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8.038鞠智卿,杨小华,姜贵云,杨晓莲.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6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8):1501-1504. [ ]0 引言创伤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继发于骨折或创伤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与继发软骨增生及骨化为病理特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主要以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及步行能力受限为主。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约占全部骨折4%[1]。

许多踝关节骨折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最终发展成为创伤性关节炎。

保守治疗局限于休息、固定、物理治疗、活动度训练、非类固醇类药物、镇痛药、减轻体质量、行走辅助器具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2]。

但是这些方法只能短期缓解症状,而不能延缓关节炎的发展或逆转关节的破坏,此外,还有引起系统性不良反应的可能。

关节内注射黏弹性材料于1997被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主要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治疗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研究较少。

Salk等[3]认为,与先前的在其他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相一致,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提供持续的疼痛缓解,并能改善踝关节功能。

文章将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设计:自身对照,回顾性调查分析。

时间及地点:于2009-07/2011-06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完成。

鞠智卿,等. 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6个月随访P .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1502www.CRTER .org对象:选择本室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共计78个踝关节,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38~72岁,平均(56.87±8.23)岁,病程最短术后2周,最长5年。

诊断标准:有明确的踝关节骨折史,踝关节关节区肿痛不适,经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关节炎。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及手术史。

②具有典型的踝关节疼痛与僵硬,活动后疼痛加重。

③关节活动受限,表现在背屈、趾屈、内外旋、内、外翻受限。

④X 射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光整,软骨下可有硬化。

排除标准:①踝关节肿瘤,踝足部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②穿刺点局感染者。

③凝血功能异常者。

④其他不能合作者。

在治疗前向患者告知治疗方案及风险,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材料:玻璃酸钠又名透明质酸钠,是由N -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

采用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玻璃酸钠注射液(商品名:施沛特)。

主要成分为玻璃酸钠,辅料含氯化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

药物注入关节腔内24 h ,即进入滑膜、软骨表面和相邻的部分肌肉组织以及肌间空隙,且在滑液、半月板及软骨表面的浓度达到峰值。

给药72 h ,在关节腔内的残留量约为投药量的10%,此时在血浆的浓度达到峰值,并且在肝、脾以及肾脏中均有分布,在以上脏器中的浓度可高于血浆浓度的2~6倍。

给药9 d 后,可发现极少量的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绝大多数参加呼吸氧化产生二氧化碳而代谢。

无论是单次给药还是多次给药,玻璃酸钠在体内的清除速率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