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妙用故事
标点的故事

标点的故事1. 一天,李明在家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赶紧跑到窗户前看了看。
他惊讶地发现,一个热气球正悬浮在他家的后院!他打开门,看到了一个戴着太阳镜的女士站在热气球篮子里。
她笑着说:“你好!我迷路了,请问你可以告诉我现在我们在哪里吗?”李明指了指地图,女士感激地点头,然后飞走了。
2. 张磊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他拼尽全力跑了二十六英里,终点就在眼前,但他突然摔倒了。
他的父亲立刻跑过来,将他扶了起来。
看着他那满是泪水的双眼,父亲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把他背在了背上。
张磊脚步蹒跚,但最终凭借着父亲的支持,他跨过了终点线,所有人都为他鼓掌。
3. 一个夜晚,大卫突然听到了树林里的奇怪声音。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发现一个小小的生物正在哭泣。
大卫走过去,心里充满了善意,轻轻地抚摸着小生物的背,试图安慰它。
小生物抬起了头,发现大卫在帮助它,它的眼睛闪烁着感激的泪光。
两个陌生的生物因为温柔的触摸而成为了朋友。
4. 星期五晚上,玛丽打电话给她的闺蜜莉莉,希望和她去看一场新电影。
莉莉非常兴奋地答应了。
她们在电影院门口碰面,排队买票时,突然下起了大雨。
两个女孩咬紧牙关,决定相互搀扶着奔跑到电影院的大厅。
虽然他们湿透了,但是一旦坐在座位上,他们的笑声立刻填满了整个房间。
5. 一只小鸟孤独地站在地上,它的一只翅膀受伤了,无法飞翔。
一个小女孩看到了它,怜悯地走过去。
她小心翼翼地弯下腰,将小鸟抱在手中。
渐渐地,小鸟安静下来,好像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意图。
她轻轻地放下小鸟,它用剩下的翅膀迟缓地试图飞起来。
女孩眼睛亮起来,幸福地看着小鸟重新飞向天空。
6. 周末的时候,小王和他的父亲一起去了公园。
他们带上了风筝,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放飞。
小王兴奋地拽着风筝线,而风筝则迎着微风高高飞起。
他的父亲站在他身边,微笑着望着天空中的风筝。
他们两个人静静地享受着风的拥抱,渐渐地,他们的身边聚集了一群看风筝的人。
古今标点趣闻

古今标点趣闻不要以為標點符號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沒多大的重要性。
只要稍為改動其用法,就會使文字內容的意思,產生極大的轉變。
不信?那就看看以下的趣聞,便可領略到標點符號的「威力」。
一、魯迅巧难出版商某出版商向魯迅約稿,但不想多付稿酬。
於是,出版商事先向魯迅聲明,標點符號不當字數計算,魯迅欣然答應。
後來,當文章撰寫完畢後,魯迅向出版商交稿。
當中一個標點符號也沒有,全篇文章滿佈密麻麻的字。
出版商收到稿子,根本看不懂,亦不知如何斷句。
結果,出版商只好特意請魯迅重新標上標點符號。
由此可見,標點對於闡釋文章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二、闊少爺斷錯句娶错妻以前,有一位闊少爺,常希望找個漂亮妻子。
某天,他收到媒人寄來的提親信,並描述那女子的樣貌「腳不大好頭髮沒有麻子」。
闊少爺認為自己將會娶到一位「腳不大,好頭髮,沒有麻子。
」的美人,非常高興。
拜堂之日,闊少爺發現其妻屬醜女,便找媒人算帳。
媒人說「我沒有說謊,一早就告訴你,這女子'腳不大好,頭髮沒有,麻子。
'是你自己斷錯句,怎可怪我呢?」三、标点巧用一例抗日戰爭時期,有些漢奸在街頭巷尾的牆壁上,寫上一條巨型標語:「有糧食不賣給八路軍吃!」過了不久,這條標語上,忽然多出一點逗號,使這條標語變成:「有糧食不賣,給八路軍吃!」只消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就使意思完全相反。
四、标点留客一位潦倒書生,到友人家中作客。
剛巧連日下大雨,書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幾天。
其友人想趕他走,就寫了一張字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字條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書生看後,腦筋一轉,在字條上加工,使之變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其友人見狀,便無可奈何讓書生繼續住下去。
五、夥計氣坏飯店老闆有一位飯店老闆,為招攬生意,於店門外掛了一副對聯:「釀酒缸缸好做醋罈壇酸養豬大如山老鼠支支亡」原意是指店內的酒質量好,醋很酸,所養的豬肥大如山,店內清潔,沒有老鼠。
然而,一位經常被他虐待的夥計,悄悄將對聯加工,變成:「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養豬大如山老鼠,支支亡」老闆看到氣得發抖,說不出話來。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1.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2.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
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3. 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
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于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
遗书上写着:「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
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
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么?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4. 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
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
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标点符号的故事一、无标点请假条某单位一女士,因小孩夜间得病,早上要去医院诊治。
她急急忙忙赶在上班之前到达单位,匆忙地在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张纸条。
纸条是请假条,上面写着:“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那位女士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由于这张请假条上没有标点符号,差点儿闹出大误会。
因为在她走开后,人们才开始上班。
有个好心的同事,想在请假条上加个逗号,使意思明白一些。
可是这位同事高度近视,他拿起笔走过去写,却将逗号加到了“故”的后面。
这样,纸上的意思就成了: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同事们来到单位后,议论纷纷。
大家怎么也弄不明白,那孩子一两天前还蹦蹦跳跳的,怎么会这样呢?另外,孩子病死只请假一天也不太合适,真是奇怪。
于是,同事们派了几名代表前往慰问。
很快,事情就清楚了,误会就出在,那个逗号点错了位置。
二、标点符号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完《悲惨世界》后,就把手稿寄给外地的一个出版商。
可是,过了好久也没有接到是否采用的消息。
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
雨果的信上写着:“?———雨果。
”不久,出版商来了回信。
信上写着“!———编辑部。
”再不久,《悲惨世界》这一轰动世界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
这就是成为语文教学界美谈的标点符号信。
三、标点符号写成的“自传”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
要求行文用的词句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
于是大家凝神苦思,铺纸拿笔。
有一名神情沮丧的青年,很快就交给巴尔肯一张通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第一个是“———”,破折号;第二个是“!”,叹号;第三个是“。
”,句号。
巴尔肯问那名青年,这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凄然地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写下三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大问号“?”。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在远古时期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
小明非常喜欢学习,尤其对标点符号特别感兴趣。
有一天,小明看到了一堆闪闪发光的标点符号,他好奇地走过去看了看。
这些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等等。
他们在阳光下闪烁着各自的光芒。
小明好奇地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句号笑着回答:“我们是标点符号,用来给句子增加停顿和表达不同的意思。
”小明兴奋地问道:“那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用法吗?”标点符号们乐呵呵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句号主动走上前来,说道:“我是句号,当句子结束时,就用我来表示。
”小明点点头,他记住了句号的用法。
逗号接着说:“我是逗号,用来将句子中的内容分开,或者用来列举。
”小明开心地大声说:“明白了!”问号迫不及待地说:“我是问号,当句子是问句时,就用我来表示。
”小明忍不住抬起手问:“那我能问一个问题吗?”大家都笑着说:“当然可以!”小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有些句子后面放句号,有些句子后面放问号呢?”叹号轻轻地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当一个句子是陈述句或者感叹句时,就用句号来结束。
但当一个句子是疑问句时,就用问号来表示。
”小明点点头,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感叹号兴奋地说:“我是感叹号,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者惊讶的事情。
”小明兴奋地大叫:“哇!太棒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冒号推开大家,说:“我是冒号,我常常用来引出列举、解释或者引用的内容。
”小明听后悚然一惊,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小明问号着急地说:“还有我,我是引号,用来引用别人的话或者文字。
”小明眼前一亮,他觉得引号像是一座大门,可以引导自己进入更深入的学问世界。
小明感激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你们教给了我很多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
”句号微笑着说:“不客气,我们很高兴能帮助你。
”小明决定将这次的经历写下来,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们。
从那以后,小明开始更加用心地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他发现标点符号就像是一把魔法的钥匙,可以打开写作的大门,让他的文字更有道理和情感。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中国自古以来,都没有定出标点符号来分清文章句意,只是自行断句而念诵出来,因而往往出现意思上的偏差和争拗。
直至清末年间,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甚密,以标点符号断句的特性,才被国人认识。
断句不当造成意思上的偏差常引来不少笑话。
我们来看看几个有关“断句”的有趣故事。
1、雨果的电报维克多 .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在写完伟大的名著《悲惨世界》之后,很快把稿子寄给了一家出版社。
过了一段时间,他想知道这部书稿有没有被接受,于是就给出版社发了一份电报,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落款为“雨果”。
出版社的编辑收到后,也立即给雨果回了一份电报,内容是这样的:“!——编辑室。
”不久,这部震惊文坛的巨著就出版面世了,雨果和编辑之间的电报也被传为佳话。
2、王勇智斗财主王勇聪明而且勇敢。
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
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
一天,财主和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咱们赌个输赢。
你猜这盘棋谁赢?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
”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
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
王勇念道:“你赢她?输!”财主无话可说。
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
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你赢,她输。
”财主也没有办法,既没有打成王勇,又赔了元宝。
3、妙用标点保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
那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随后当场重新断句并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
危急时刻,这位书法家妙用标点,保住了自身性命。
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4篇)

最新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4篇)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篇一分号说:“我是特意来感谢你的。
”在这喧哗声中,我生气地说:“不要吵了,错的和甩掉的把原因说来我听,我再向你们抱歉,行吗?”逗号说:“你可真是的,在你昨天的作文本上,本来那句话已经说完了,你却把我放在了那里。
”我听了这些话,火冒三丈地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用错了,不给你抱歉,你也拿我没方法。
”逗号更加生气了,气得脸红得像太阳。
尽管如此,他还是笑着说:“我只想告诉你,我应该用在一句话中间停顿的地方。
”旁边的句号插嘴了,并指手画脚的对逗号说:“我不会和你逗号作对,虽然昨天在他作文里的那句话你占了我的位置,我也不和你急,不和你吵。
我是来告诉你我应该放在一句完好的话的末尾。
”分号挤了过来快乐地对我说:“你对我分号是那么的熟悉,每次都用的很对,我感谢你没有把我用错。
”众多的标点符号向我诉说他们的苦与乐。
真让我哭笑不得。
此时,着重号走过来,语气沉重地对我说:“我们标点符号,很重要!”梦醒后,我回味着……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好标点符号。
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篇二夜里,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可是,还是从这静静的夜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吵闹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标点符号们在争吵。
句号出来生气地说:“哼,没有我,人类读书就像探究宇宙,永无止境。
”接着,感慨号站了出来愤怒地说:“没有我,人们想表达兴奋与激情就表达不出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色无味!”在一旁睡大觉的省略号被吵醒了,于是也参加到争吵的行列之中,它骄傲地说:“假设没有我,人们人们那些数不清的例子怎么办?”听了它们说的话,问号终于抑制不住了,它竖着“大耳朵”,跳出来自以为是地说:“没有我,人类就没有疑问,人们的知识就永远不会有长进。
”逗号毫不谦虚地说:“没有我,人们读句子时,气儿就喘不过来,人们就会憋死了!”这时,书爷爷醒了,它们就过去找德高望重的书爷爷评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标点符号。
书爷爷听了它们各自的自述后,摸了摸自己的长胡子,笑着说:“呵呵,孩子们,你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趣味标点趣味小故事

趣味标点1.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那行字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仅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
”原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渭的想法)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的意思)不留: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凝问: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第二天,当富翁端上来一桌素菜时,教书先生大喊大叫,说:“为什么一个荤菜都没有”富翁拿出字据,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字据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教书先生也不甘示弱,说出了自己对字据的理解。
原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富翁的理解)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
(教书先生的理解)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
3.从前,有个财主,好在人前买弄,以显富有。
有一年过春节,他请了一位秀才,让他写副对联。
这位秀才想了想,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滴滴酸。
财主非常满意,立即叫人贴在大门上,结果引起人们的嘲笑。
原来,这位秀才巧藏标点,故意讽刺这位财主。
如果把逗号放在“山”和“好”后,这副对联则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滴滴酸”,正合财主之意。
而如果把逗号放在“鼠”和“醋”后面,则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处处酸”,如此,难免引人嘲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妙用故事
1.某一条巷子里的一户人家,在靠路边的一面墙角下,常常有人在那里小便,于是主人在墙上写了一句话:「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没想到,过了几天,逗号小精灵跑到这句话里,变成了「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主人一看,气得脸色都变白了。
2.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其实这一句可以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4.有一个小朋友带了两个便当来上学,同学们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他说:「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后来有一个同学故意把标点弄错,就变成了:「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惹得他说不出话来。
试论标点符号的活用(一)
•语言文字•
标点符号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有时由于句子结构的繁简不同,或者由于说话人当时的语气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当然也要随着结构和语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活用。
标点符号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舒缓,不读急降调,应用句号。
例如:
1.请您再说一遍。
2.请您稍等一下。
二、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应用叹号。
例如:
1.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三、选择疑问句的分句之间,一般用逗号,但在有意强调各分句的内容时,可以用问号。
例如:
1.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2.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四、偏正关系的复句,它的分句之间一般是用逗号,但在偏句的独立性较强,而且偏句或正句内部又用上了逗号的情况下,偏句后边可以用分号。
例如:
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自然,这些阶级之间仍然是有矛盾的,例如劳资之间的矛盾,就是显著的一种;因此,这些阶级各有一些不同的要求。
五、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用逗号。
例如:
1.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空话连篇,拖泥带水,言之无物,是党八股的重要特征。
3.我们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4.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5.有些人写起文章来,空话连篇,拖泥带水,言之无物。
6.水果摊上有橘子、苹果、香蕉。
7.空话连篇、拖泥带水、言之无物的文章必须废止。
8.米、麦、棉花,化肥、煤炭,这些都是要加紧生产的。
这8个例句中都有并列的词语,但在这些并列的词语之间所用的点号并不一样。
从这8个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A.凡是并列的词语作定语,都用顿号:作主语、谓语、宾语时,如果是词组(短语),用逗号;否则,用顿号。
B.并列的各项如果有层次,有些顿号就要升为逗号。
C.停顿较长时,用逗号;停顿较短时,用顿号;难以分清长短时,一般用顿号。
(待续)
妙用标点符号的故事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律诗《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把标点一改,变成了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就《清明》一诗,不增减一字,只加标点,变成了电影的一个镜头,时间、地点、场景、对话皆有:〔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标点的正确运用,不仅使文章语言通顺、脉络清楚,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语言起不到的作用,《红楼梦》中在描写林黛玉临终时,作家是这样运用标点的:“宝玉!宝玉!你好……”两个“!”写出黛玉用生命在呼喊;一个“……”将黛玉百感交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复杂心情和神态刻划了出来。
句子省略的部分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这样更能打动人的心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省略号起到了许多文字不能起到的妙用。
下面每句句子都表示一標點符號,你知道是甚麼嗎?按答案看一看你想的是否正確。
一句話說完,畫個小圓圈
中間要停頓,圓點帶尾巴
並列語詞間,點個瓜子點、
並列句子間,圓點加逗點;
總結說話前,上下各一點:
發問或疑問,耳下附一點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簷!
引文特殊詞,前後加直角“”
補充或解釋,前後加彎月()人名或地名,下面畫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