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单元测试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4
高中物理(必修一)章节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3.一同学拿着底部穿孔、每秒滴两滴水的饮料瓶测试自己的行走速度(如图 7 所 示) 。 测 出地 下 各 水 迹间 的 距 离 分别 为 SAB=100.1cm 、 SBC=121.4cm , SCD=142.9cm , SDE=164.2cm。分析地下的水迹可知该同学在 AE 段做 运动,经过 C 点时 的速度为 m/s。
1 s 的闪频相机拍摄下的不同时刻的小 10
球所处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的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如下表,则:
vt v0 at
8.20cm
9.30cm
a
vt v0
10.40cm
a
vt v0
s4
11.50cm (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小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球的运动性质属于 直线运动.
A.p 小球先到 B.q 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11.对于绕轴转动的物体,描述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有角速度 ω 等物理量.类似加速度, 角加速度 β 描述角速度 ω 的变化快慢,匀变速转动中 β 为一常量.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β 的定义式为
B.在国际单位制中 β 的单位为
14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 2 秒内速度增加 1 m/s ,则第五个 2 秒内速度增 加 ,它的加速度为 。 15.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形式,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工 作电源均是 (填交流或直流) ,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 V。 16. (4 分)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 1s 与第 2s 末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 第 1s 内 与第 2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_____。 17.一个物体沿 x 轴的正方向从静止开始运动,在第 1、3、5…奇数秒内的加速度大小 2 为 2 m/s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在第 2、4、6…偶数秒内均以前 ls 末的速度做匀速直 线运动,则物体经_____s 位移为 10m。 评卷人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第2s内、第3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2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D.在这7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9.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 C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D.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10.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二.填空题:(共26分,11题8分,12题10分,13题8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路程是______。
【单元练】2021年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20m 的位移,第一段用时4s ,第二段用时2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4m/s 9B .216m/s 9 C .24m/s 3D .25m/s 3D解析:D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2020324a =+⨯ 解得25m/s 3a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2.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 解析:C 【分析】v —t 图象中v 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A .由题图可知,第1s 内和第3s 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运动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第3内和第4s 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故B 错误;C .在03s ~内物体的路程大小等于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小,为()11311m 2m 2s =+⨯⨯=在3s 4s ~内物体的路程大小等于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小,为2111m 0.5m 2s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1220.5m/s 0.625m/s 4s s v t ++===故C 正确;D .由于—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物体在2~4s 内通过的位移为0,则物体在0~2s 内和0~4s 内通过的位移相等,但所用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大小不等,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v —t 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3.滑雪场游玩中,小明从雪坡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下滑,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个标志点,已知ab =4m ,bc =8m ,通过ab 和bc 所用时间均为2s ,则他通过b 、c 两个标志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2m/s ; 3m/s B .3m/s ; 4m/s C .3m/s ; 5m/s D .4m/s ; 6m/s C 解析:C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通过b 标志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8m/s=3m/s 222b ab bc v T ++==⨯ 由逐差公式2x aT ∆=可得,小明运动的加速度为222284m/s 1m/s 2bc ab a T --=== 则由速度公式可得,通过c 标志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12m/s=5m/s c b v v aT =+=+⨯故选C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记录下的位置。
将该段运动分为5段,则其中平均速度最大与平均加速度最小的运动过程分别为()A.①和②B.②和③C.⑤和②D.⑤和③答案:D由图可知⑤位移最大,各段运动时间相同,由v̅=x t知⑤平均速度最大;③最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最小,平均加速度最小,故选D。
2、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C.t=2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答案:B甲赛车xt恒定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 m/s。
根据x=v0t+12at2可得x t=12at+v0可知乙赛车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 m/s2,故两质点在t=0.5 s时速度相等,此时两者相距最远;当两者相遇时v 甲t=12at2解得t=1s甲、乙相遇,此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在甲的前面,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动手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好,实验室提供以下几种小球,应选择哪种球会使得效果更好()A.空心大铁球B.实心小铁球C.空心大木球D.实心小木球答案:B为了减小实验中空气阻力的影响,应该选密度大、体积小的实心小铁球做实验。
故选B。
4、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 m/s2B.0.06 m/s2C.0.6 m/s2D.1.8 m/s2答案:A由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差x6−x1=(6−1)aT2解得a=360−1805×(60)2m/s2=0.01m/s2故A正确,BCD错误。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事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2022学年高一上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一、单选题1.伽利略以自由落体运动为突破口,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则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驳斥了亚里士多德“重物下落快”的说法B.伽利略猜想v∝x和v∝t两种可能,并通过实验测出v∝x不正确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D.伽利略开创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2.某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v=4+2t,v与t的单位分别为m/s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m/s与2m/s2B.0与4m/s2C.4m/s与4m/s2D.4m/s与03.汽车以5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制动后3 s末的速度和4 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A.-1m/s 6.25m B.-1m/s 4m C.0 6.25m D.以上答案都不对4.课间,一些“弹簧”男常在走廊上跳摸指示牌秀弹跳。
身高1.70m的小宋同学在指示牌正下方原地竖直向上跳起,手指恰好能摸到指示牌的下边沿,经测得指示牌下边沿到地面的竖直距离为2.50m (如图)。
小宋同学双脚离地时速度大小最接近于()A.0. 5m/s B.3m/s C.6m/s D.9m/s5.如图为研究某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21xt t-图像。
已知该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但是不知该动车是处于加速还是刹车状态,请判定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该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B.该动车的初速度为0C.该动车的加速度为大小为6m/s2D.该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18m6.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在0~10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两辆汽车速度方向相同B.甲、乙两辆汽车加速度方向相同C.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D.10s时两车相遇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x0=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t1=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t2=2s,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通过B树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0.5m/s2;5.5m/s B.1m/s2;6.5m/sC.0.5m/s2;6.5m/s D.1m/s2;5.5m/s8.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均为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B.物体通过OA所用时间为0.5sC.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D.OA之间的距离为1m9.甲、乙两车停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4m s =。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质点以某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5s 停止运动。
若质点在这2.5s 内开始运动的第1秒内的位移为x 1,第2秒内的位移为x 2,则x 1 :x 2为( )A .2:1B .3:1C .5:3D .6:52.一辆摩托车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5s 时间经过甲、乙两个标记位置,已知甲、乙间的距离为60m ,车经过乙时的速度为16m/s ,则( ) A .车从出发到乙位置所用时间为10sB .车的加速度为25m/s 3C .经过甲位置时速度为5m/sD .从出发点到甲位置的距离是40m 3.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 - t 图像,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位移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B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C .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的x 0处D .丙的运动比丁的运动快4.某观景台离地高度为320m ,现有一位游客乘坐高速电梯由地面直达观景台,电梯先匀加速之后匀速最后匀减速到达观景台时速度恰好为零,他利用手机自带的计时器测得该过程总共用时82s ,其中电梯匀加速上升和匀减速上升阶段的时间各是2s ,据此计算电梯匀速运行过程中的速度为( )A .3m/sB .4 m/sC .5 m/sD .6 m/s 5.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拿50cm 长的竖直直尺顶端,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30cm ;重复以上实验,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 。
从乙、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比丙小B .乙同学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为4m/sC .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反应时间”刻度是均匀的D .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 ,则用该直尺和上述方法将不能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6.某汽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2 m/s 2 ,加速的最后一秒运动的路程为20米,此后开始匀速运动。
【单元练】2021年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由图可知(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处于静止C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 .乙处于静止A解析:AAB .甲图线平行于横轴,说明物体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错误A 正确; CD .乙图线是向上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D 错误。
故选A 。
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 ,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0.4m/s 2B .前3s 内的位移是6mC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3s 末的速度是4m/s C解析:CAC .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3m/s x υt== 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得,2.5s 的瞬时速度为3m/s ,故物体的加速度为211.2m/s υa t == 故A 错误,C 正确;B .前3s 内的位移为 231 5.4m 2x at == 故B 错误;D .3s 末的速度为33 3.6m/s υat ==故D 错误。
故选C 。
3.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停编队后排成“70”字样飞过阅兵区,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编队做的是往复运动B .0~t 1时间内编队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 .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t 2~t 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t 2~t 3时间内的位移有可能大于0~t 1时间内的位移D解析:DA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由图知该编队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一直沿正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故A 错误;B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知0~t 1时间内编队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 错误;CD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可知t 2~t 3时间内的位移有可能大于0~t 1时间内的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第2s内、第3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2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D.在这7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甲=v乙甲>v乙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9.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C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D.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10.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二.填空题:(共26分,11题8分,12题10分,13题8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路程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位移和加速度反向B.速度和加速度反向
C.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D.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B.北京地面的g值比上海地面的g值略大
C.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都一样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南北两极处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at图象B.乙是st图象
C.丙是st图象D.丁是vt图象
4.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
C .电源频率不稳定
D .振针压得过紧
5.(2009东北师大附中高一期中,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是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 .v 0t -12at 2 B.v 20
2a
C.v 0t 2
D.1
2
at 2 6.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的高度是 A .H/2 B .H/4 C .3H/4 D.
3H
2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 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8.(2008海南高考,8)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共2小题,第9题8分,第10题7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2009湖北黄冈中学高一期中,12)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V ,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 Hz 时,它的打点间隔是____ s .一个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出相邻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 =1.99 cm ,BC =3.01 cm ,CD
=4.00 cm,DE=4.00 cm,EF=4.01 cm,FG=4.98 cm,GH=6.01 cm,HI=3.98 cm,由以上数据可知该小车的运动特点是(需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本题共3小题,11题15分,12题12分,13题18分,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 cm,sBC=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具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甲同学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准备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乙在接力区内必须奔出的距离是多少?
13.(2009湖北黄冈中学高一期中,17)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从224 m的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降落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速度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第3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评
1.D
2.AB 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g 随地球上位置的变化而略有变化,同一位置g 值相同,不同位置g 值不同,且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A 、B 正确.
3.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为s =v 0t +12
at 2
,图象C 是v 0=0时的位移—时间图象. 4.D A 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B 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C 造成各点间距忽大忽小,故D 正确.
5.ABCD
6.C 设物体下落t 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 1,则满足H =12gt 2,H -H 1=12g(t 2)2,联立可得H 1=34H.
7.BD 由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 a 1=v 0t 0,a 2=0-v 03t 0-t 0=-v 0
2t 0
所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由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则位移大小之比为1∶2; 由v =s
t
得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8.BC 前2小时内乙车一直没改变运动方向,前2小时内甲、乙两车位移大小都为30 km ,但相向而行,所以第2小时末甲、乙相距s =70 km -60 km =10 km.由于乙的斜率总比甲的大,所以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的大.第4小时末甲、乙速度相等但未相遇.
9.答案:220 0.02 ① 小车的运动是变速运动,因为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②小车在CF 段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运动,因在同样的计时间隔内的位移近似相等
10.答案:0.986 2.58 5.99
解析: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 C =
AE
4T =14.56+11.15+13.730.4
cm/s =0.986 m/s 由Δs =aT 2
得:a =Δs T 2=CE -AC (2T)2
=11.15+13.73-14.560.04 cm/s 2=2.58 m/s 2 因为v C =
BC +CD
2T
,所以BC =v C ·2T -CD =8.57 cm AB =AC -BC =5.99 cm.
11.答案:(1) 5 m/s 2 (2)1.75 m/s (3)2个
解析:释放后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均为0.1 s ,可以认为A 、B 、C 、D 各点是一个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精 品 试 卷
(1)由a =Δs
T 2知,小球的加速度a =s BC -s AB T 2
=5 m/s 2.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v B =
s AC
2T
=1.75 m/s. (3)设A 点小球速度为v A ,由于 v B =v A +aT ,则v A =v B -aT =1.25 m/s
所以A 球的运动时间t A =v A
a =0.25 s 故在A 球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12.答案:16 m
解析:设乙同学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由推论公式得:v 2=2as (0.8v)2=2as ′ 故s ′=0.64s =0.64×25 m =16 m.
13.答案:(1)99 m (2)8.6 s
解析:(1)设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在自由下落(224-h)m 时,v =2g(224-h),然后匀减速下降h ,v ′2=v 2-2ah. 即25=2g(224-h)-2×12.5h 解得h =99 m. (2)自由下落过程经历时间为t 1 t 1=2(224-h)
g
=2×(224-99)
10
s =5 s
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2 t 2=v -v ′
a
=3.6 s 故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t =t 1+t 2=8.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