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面试题库初中数学完整版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学而思初一数学暑假班第14讲.乘法公式(一).教师版

学而思初一数学暑假班第14讲.乘法公式(一).教师版

基础知识示例剖析常用公式(一):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⑵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2224x x x +-=- ()()()()()()22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2222m n m mn n -=-+常见变形:()()224a b a b ab +--=()()()22222a b a b a b ++-=+()()222222a b a b ab a b ab +=+-=-+2221()2ab a b a b ⎡⎤=+--⎣⎦ 2221()2a b a b ⎡⎤=+--⎣⎦ 221()()4a b a b ⎡⎤=+--⎣⎦ 公式的意义:乘法公式是在学习了单项式乘法、多项式乘法之后来进行学习的.一方面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乘法公式的推导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乘法公式的学习可以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同时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 公式的特征:⑴公式中的a ,b 既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⑵乘法公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⑶这些公式既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因此在解题时应灵活地运用公式,以计算简捷为宜.模块一 平方差公式夯实基础14乘法公式(一)【例1】 计算:⑴ ()()22552516a a a b +-=-;⑵ ()22121453259x y x y ⎛⎫-=-⎪⎝⎭; ⑶ 2211()()22x y x y -+;⑷ (41)(41)a a ---+;⑸ ()()m n m n a b a b +-【解析】⑴ ()()2254542516a b a b a b +-=-;⑵ 221212145353259x y x y x y ⎛⎫⎛⎫+-=- ⎪⎪⎝⎭⎝⎭;⑶ 22222421111()()()()2224x y x y x y x y -+=-=-;⑷ 222(41)(41)(4)1161a a a a ---+=--=-; ⑸ 2222()()()()m n m n m n m n a b a b a b a b +-=-=-【例2】 计算:⑴ 2(3)(3)(9)x x x +-+;⑵ 2244()()()()a b a b a b a b -+++;⑶ (23)(45)(23)(54)a b a b a b b a ++-- 【解析】⑴ 2224(3)(3)(9)(9)(9)81x x x x x x +-+=-+=-;⑵ 原式222244444488()()()()()a b a b a b a b a b a b =-++=-+=-⑶ 原式2222(49)(2516)a b b a =--22442210064225144a b a b a b =--+ 422464244225a a b b =-+-【例3】 ⑴ 如果()()22122163a b a b +++-=,那么a b +的值是⑵ 已知2a b +=,则224a b b -+的值是_______【解析】⑴ ∵()()22122163a b a b +++-=,∴()222163a b +-=⎡⎤⎣⎦,∴4a b +=±⑵ 4【例4】 ⑴ 计算:()()()()2432212121211+++++L能力提升⑵ 计算:2111111111124162562n ⎛⎫⎛⎫⎛⎫⎛⎫⎛⎫+++++ ⎪⎪⎪⎪ ⎪⎝⎭⎝⎭⎝⎭⎝⎭⎝⎭L⑶ 计算:2481632(31)(31)(31)(31)(31)(31)++++++【解析】⑴ 原式()()()()()243264212121212112=-+++++=L⑵ 原式211111************n ⎛⎫⎛⎫⎛⎫⎛⎫⎛⎫=-++++ ⎪⎪⎪⎪ ⎪⎝⎭⎝⎭⎝⎭⎝⎭⎝⎭L4411121222n n -⎛⎫=-=- ⎪⎝⎭⑶ 设2481632(31)(31)(31)(31)(31)(31)S =++++++,两边乘以(31)-,得 2481632(31)(31)(31)(31)(31)(31)(31)(31)S -=-++++++ 224816322(31)(31)(31)(31)(31)(31)S =-+++++=L 6431=-∴641(31)2S =-,即6423231(31)(31)(31)2-+++=L .【备选】求123517.....(21)n -⨯⨯⨯⨯+的值.【解析】观察原式的每一项,均可写成121(1,2,...2)n n n -+=的形式,而1=2-1,故原式1122223517.....(21)(21)(21)(21)....(21)21n n n--=⨯⨯⨯⨯+=-⨯+⨯+⨯⨯+=-.【例5】 计算:9621-有可能被60到7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试求出这两个数. 【解析】()()964848212121-=-+()()()()()661224482121212121=-++++()()()1224486365212121=⨯⨯+++,这两个数是63和65.【例6】 计算:⑴2(4)m n +;⑵21()2x -;⑶2(32)x y -;⑷21(4)4y --;⑸2(811)a b -+;⑹2(23)x y --【解析】⑴22222(4)(4)24168m n m mn n m mn n +=+⨯+=++ ⑵22221111()2()2224x x x x x -=-+=-+⑶22222(32)(3)232(2)9124x y x x y y x xy y -=-⨯⨯+=-+夯实基础模块二 完全平方公式⑷222222111111(4)(4)(4)(4)24()1624444416y y y y y y y ⎡⎤--=-+=+=+⨯⨯+=++⎢⎥⎣⎦⑸2(811)a b -+222(118)12117664b a b ab a =-=-+ ⑹2(23)x y --222(23)4129x y x xy y =+=++【例7】 计算:⑴22(2)(2)x x +-;⑵(59)(59)x y x y +--+;⑶()()a b c a b c ++-- 【解析】⑴ []2222242(2)(2)(2)(2)(4)816x x x x x x x +-=+-=-=-+;⑵ 222222(59)(59)(59)(259081)259081x y x y x y x y y x y y +--+=--=--+=-+-⑶ 原式[][]22222()()()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bc =++-+=-+=---【例8】 ⑴ 若把代数式222x x +-化为2()x m k ++的形式,其中m k ,为常数,则m k +的值为( )A .2-B .4-C . 2D .4⑵ 如果多项式219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为⑶ 若243(2)25x a x --+是完全平方式,求a 的值. ⑷ 如果2249x axy y ++是完全平方式,试求a 的值.【解析】⑴ 根据题意,可知选择A⑵ 参看公式我们可以发现23k =±,学生在此极易少答案⑶ 222243(2)25(2)3(2)5(25)x a x x a x x --+=--+=±即2243(2)2542025x a x x x --+=-+或2243(2)2542025x a x x x --+=++ 故3(2)20a --=或3(2)20a --=-,解得:143a =-或263a = ⑷ 2222249(2)(3)(23)x axy y x axy y x y ++=±++±=±±,故12a =±.【例9】 若整式241x Q ++是完全平方式,请你写一个满足条件的单项式Q 是 【解析】若把Q 视为2ab 这一项,22241(2)1x Q x Q ++=++,那么单项式Q 可以是2214x x ±⨯⨯=±;能力提升若把24x +视为2ab 这一项,222412211x Q x Q ++=⨯⨯++,那么单项式Q 可以是44x ; 若把1+视为2ab 这一项,22141(2)224x Q x x Q x++=+⨯⨯+, 那么Q 可以是2116x,但它不是单项式,所以此答案不符合题意.Q 还可以是24x -、1-.【巩固】 若式子294x M ++是完全平方式,请你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 【解析】若把M 视为2ab 这一项,22294(3)2x M x M ++=++,此时M 可以为12x ±;若把29x 视为2ab 这一项,2229942224x M M x ++=++⨯⨯,此时M 可以为48116x ;若把4视为2ab 这一项,22294(3)233x M x M x x ++=++⨯⨯,此时M 可以为249x,M 还可以是29x -、4-.【例10】 ⑴ 若a ,b 为有理数,且2222440a ab b a -+++=,则22a b ab += .⑵ 若a ,b 为有理数,且2222480a ab b a -+++=,则ab = . 【解析】⑴ 222244a ab b a -+++22222244()(2)0a ab b a a a b a =-++++=-++=,所以2a b ==-,则2216a b ab +=-.⑵ ()()()222222248240a ab b a a b a -+++=-++=,所以4a =-,122b a ==-,(4)(2)8ab =-⨯-=.【例11】 ⑴ 求2615x x -+-的最大值;⑵ 求224243a b a b +--+的最小值.【解析】⑴ 222615(69)6(3)66x x x x x -+-=--+-=---≤-,故最大值为6-.⑵ 22224243(1)(21)11a b a b a b +--+=-+-+≥,所以有最小值1.【例12】 已知无论x ,y 取何值,代数式2222x xy y a +++的值都不小于代数式22x y -+的值,则a 的最小值是 .(2012初一迎春杯复赛)【解析】22222214450x xy y x y y y a ++++++-+-+≥,可得:()()221250x y y a +++-+-≥故5a ≥【备选】设225P a b =+,224Q ab a a =--,若P Q >,则实数a ,b 满足的条件是 . 【解析】由于22(1)(2)0P Q ab a -=-++>,所以实数a ,b 满足的条件是1ab ≠或2a ≠-.【备选】若a 、b 、c 、d 是整数,且22m a b =+,22n c d =+,求证mn 可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 【解析】 ∵22m a b =+,22n c d =+,∴22222222mn a c b d a d b c =+++ 22222()2ac bd a d b c abcd =+++- 22()()ac bd ad bc =++-,∵a 、b 、c 、d 为整数,∴ac bd +,ad bc -是整数, 故mn 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知识模块一 平方差公式 课后演练【演练1】 ⑴ 计算:()()()()()()x y x y y z y z z x z x +-++-++-=________;⑵ 计算 ()()2211ab ab +--=________;⑶ 已知1a b -= ,221a b -=- ,则a b +=_________; ⑷ 已知()()118a b a b +++-=,则a b +=_________【解析】⑴ 0;⑵ 4ab ;⑶ 1-;⑷ 3±【演练2】 已知2431-可能被20至3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求这两个整数.【解析】()()241212313131-=+-()()()()1263331313131=+++-()()12631312826=++⨯⨯所求二整数为28、26.知识模块二 完全平方公式 课后演练【演练3】 计算:⑴222(30.5)a b ab +;⑵2(1113)m n a b -;⑶2(25)(52)(25)x x x ---- 【解析】⑴ 222423324(30.5)930.25a b ab a b a b a b +=++; ⑵ 222(1113)121286169m n m m n n a b a a n b -=-+⑶ 22222(25)(52)(25)(25)(25)2(25)84050x x x x x x x x ----=----=--=-+-【演练4】 计算:⑴(22)(22)x y y x -+-+;⑵()()22a b c b c a --+- 【解析】⑴ 原式222[2(2)][2(2)]4(2)444x y x y x y x xy y =+---=--=-+-⑵ 原式()22b c a =-+-()22222244424442b c a bc ab ac b c a bc ab ac=-+++--=----++【演练5】 如果多项式24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为 【解析】由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可知:4k =±实战演练【演练6】 ⑴ 已知222246140x y z x y z ++-+-+=,求x y z ++的值.⑵ 证明:当a ,b 取任意有理数时,多项式222611a b a b +-++的值总是正数.【解析】⑴ 由22222224614(1)(2)(3)0x y z x y z x y z ++-+-+=-+++-=,知1x =,2y =-,3z =,所以1232x y z ++=-+=⑵ 22222611(1)(3)11a b a b a b +-++=-+++≥,所以当a ,b 取任意有理数时,多项式222611a b a b +-++的值总是正数.。

学而思初一数学寒假班第1讲.实数初步.教师版 (2)

学而思初一数学寒假班第1讲.实数初步.教师版 (2)

实数8级 实数的计算与化简 实数7级 实数初步实数6级 绝对值“实数”的风波漫画释义满分晋级阶梯1实数初步题型切片(三个) 对应题目题型目标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例1;例2;例3;例8;演练1,2,3; 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例4;例5;演练4,5; 实数 例6;例7;演练6考点一:了解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1、49的平方根是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解析】7,4±考点二:了解立方根的概念2、8-的立方根是 ,8的立方根是 .【解析】2,2-考点三:了解无理数的概念3、下列各数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22π20.230.131331333 (7),,,,【解析】有理数:227,0.23,;无理数:3π20.131331333...,,编写思路考点剖析知识互联网题型切片【例1】考察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用根号表示非负数的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 【例2】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题;【例3】要挖掘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隐含条件,确定字母取值范围或取值解题; 【例4】考察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例5】考察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 【例6】考察无理数、实数的概念; 【例7】考察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例8】考察无理数的小数及整数部分.【教师备案】 1、知识点引入:2、老师可以在讲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例子总结:⑴当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2n 倍,它的算术平方根相应地扩大(或缩小)n 倍(0n ≥).定 义 示例剖析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也就是说,若2x a =,则x就叫做a 的平方根.()224±=,2±就叫做4的平方根平方根的表示:一个非负数a 的平方根可用符号表示为“a ±”. 5的平方根可表示为5±总结: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x 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为0.4的平方根是2±,其中2叫做4的算术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表示:一个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可用符号表示为“a ”. 5的算术平方根可表示为5 双重非负性: 在式子a 中,0a ≥且0a ≥.式子1x -有意义,101x x -≥≥, 总结:一个正数有一个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计算: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方),开方运算和平方 运算互为逆运算.()()20,a a a =≥()2(0)||00(0)a a a a a a a >⎧⎪===⎨⎪-<⎩知识导航模块一 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⑵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与被开方数之间的关系:①若0a ≥,则2()a a =;②不管a 为何值,总有()2(0)||00(0)a a a a a a a >⎧⎪===⎨⎪-<⎩⑶若一个非负数a 介于另外两个非负数1a 、2a 之间,即120a a a <<≤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介于1a 、2a 之间,即:120a a a <<≤.利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来估算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致范围.对新概念的理解能力【例1】 ⑴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①4964; ②0.0001; ③5; ④()23-; ⑤16. ⑵ 求下列各式的值:①25; ②0.01±; ③169-; ④()22-; ⑤()26-; ⑥416a⑶ 解关于x 的方程:①2449x =; ②231080x -=;③()225136x -=⑷ 比较下列各数大小:①2___3 ②2___3 ③140___12⑸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1a +和5,则a =_________.【解析】 ⑴ ① 78±和78; ②0.01±和0.01; ③5±和5; ④ 3±和3; ⑤2±和2⑵ ① 5; ②0.1±; ③13-; ④2; ⑤6; ⑥24a⑶①72±;②6±;③111,55-⑷① <;② >;③ <.⑸2-.非负性的考查【例2】 ⑴ 若230x y ++-=,则xy 的值为( )A .8-B .6-C .5D .6 (北京中考)⑵若()24a -与5b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2a b +的平方根是 . ⑶若()22320070a b c -+-+-=,求()22ca b -的值.【解析】 ⑴ B.⑵ 4a =,5b =-,23a b +=,∴平方根是3±.夯实基础能力提升⑶()222,3,2007,1ca b c a b===∴-=-综合应用能力【例3】 ⑴已知225(1)2005x xy x -+-=+-⋅,求x y 的值.⑵已知2211604n m m m-++-=-,则2mn n +-的倒数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⑶已知20102011a a a -+-=,求22010a -的值.【解析】 ⑴∵20x -≥且20x -≥∴20x -= 即2x =,∴5y = ∴2525x y ==⑵ 49m n =-=-,,结果为15⑶∵20110a -≥ ∴2010<0a -∴原式为 20102011a a a -+-= 20112010a -=,两边平方得220112010a -= ∴220102011a -=定 义示例剖析立方根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也就是说,若3,x a =则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328=, 2就叫做8的立方根表示:一个数a 的立方根可用符号表示3a ,3a 读作“三次根号a ”.5的立方根可表示为35总结:任何一个数都有立方根,且只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0的立方根为0.计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是互逆运算.()333333,,a a a a a a ==-=-知识导航模块二 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对新概念的运用能力【例4】 ⑴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①1-; ②8; ③338; ④64; ⑤ ()25-;⑵ 比较大小①310 311; ②9 327 ⑶ 求出下列各式中的a :①若30.343a =,则a = ; ②若33213a -=,则a = ; ③若31250a +=,则a = ;④若()318a -=,则a = .⑷ 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3x -没有意义B 、一个数的某个平方根恰与它的立方根相等,这个数一定是0C 、一个正数有两个立方根D 、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解析】 ⑴ ① 1-; ②2; ③32; ④ 2; ⑤ 325⑵ ①< ②=⑶ ①0.7 ② 6 ③5- ④3;⑷ D考查综合运用能力【例5】 ⑴3311x x -+-中的x 的取值范围是 ,11x x -+-中的x 的取值范围是 .⑵ 若331y -和312x -互为相反数,求xy 的值.【解析】 ⑴ 任意实数;1x =⑵ ∵331y -与312x -互为相反数,∴31y -与12x -也互为相反数, 即(31)(12)0y x -+-=,∴3320,32,2x y x y x y -===夯实基础能力提升注:无理数的四种形式: (1)圆周率π(2)开不尽的方根;325,(3)含有无理数的式子;+13+17π, (4)特殊结构的数. 0.101001000100001......(10)相邻两个之间依次多个对新概念的运用能力【例6】 ⑴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无理数都是实数 ②实数都是无理数 ③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⑤没有绝对值最小的实数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定 义示例剖析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332523-π,,,,…都叫做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5和35都是实数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分类:0⎧⎧⎧⎪⎪⎪⎨⎪⎪⎪⎪⎪⎩⎨⎪⎪⎪⎧⎫⎪⎨⎪⎨⎬⎪⎪⎪⎭⎩⎩⎪⎪⎫⎧⎪⎪⎨⎬⎪⎪⎩⎭⎩正整数整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实数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夯实基础知识导航模块三 实数⑵ 在33320.318127 3.1470.4829 1.020020002...90.523π------,,,,,,,,,,中,无理数有_________个.⑶ 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及绝对值:①6-;② 3.14π-;③312-;④32-⑷ 已知x 是4的平方根,32y =-,25z =,求2x y z +-的值.【解析】 ⑴ A;⑵5个;⑶相反数:①6;②3.14π-;③321-;④23- 绝对值:①6;② 3.14π-;③321-;④23-.⑷ 19,23--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关系【例7】 ⑴如图所示,在点A 和点B 之间表示整数的点共有_________个.5-3B A⑵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1,2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C 到点A 的距离与点B 到点A 的距离相等,则C 所表示的数是( ) A 、21- B 、12- C 、22- D 、22-【解析】 ⑴ 4个;⑵ C近年来对无理数的估算问题考查的越来越多,先给老师们准备几个有关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题,然后再通过一道真题进行详细讲解,并让学生逐步掌握估算无理数范围的方法. 无理数的估算问题【铺垫】⑴ 若404m =-,则估计m 的范围为( )A.1<<2mB.2<<3mC.3<<4mD.4<<5m(实验中学期中)⑵ 若实数k 的整数部分是3,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⑶ 观察例题:∵4<7<9,即2<7<3,真题赏析能力提升B A O 221∴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 请你观察上述的规律后试解下面的问题:如果2的小数部分为a ,3的小数部分为b ,求a b ,的值.【解析】⑴ B; ⑵916k <≤ ⑶2131a b =-=-,.【例8】 (2012海淀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学习了无理数后,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估算13的近似值。

【学ER思】新初一计算700题(题目+答案)

【学ER思】新初一计算700题(题目+答案)

33. (1)8 (1 2) ( 1) [2 (3)2] 1 0.52
23 6
8
34.
1123
(5 8
1 6
7) 12
24
(5)
35.
117
1 32
0.125
1.2
1 3 13
36. 42 ( 2) ( 3) 0.25
34
37. [30 (7 5 11) ( 36)] 5
48
94.
370
1 4
0.25
24.5
5
1 2
25%
95.
3
3 4
1 3 5
96.
2
5
5 6
30
97.
5 12
4 15
1.5
11 3
98.
8
11 3
0.04
3 4
99.
8
8
3 7
7
8
3 7
15 8
3 7
11
100.
9
99
17 18
101.
1 4
7.98
102. 450.258
103.
1 4
0.5
70
3 5
4
104.
3.2
3
7 9
2 21
2
1 3
105. 49 7 4
8
106.
1 5
75
5 6
107.
9
24 25
125
108. 2006 2004
2005
12
学而思初中优秀教学体系
109.
2 3
61. -14- 1 [2―(3)2 ] 6

学而思初中数学题库 平面直角坐标系50题

学而思初中数学题库 平面直角坐标系50题

B.B(2,90°)
C.D(4,240°) D.E(3,60°)
二.填空题
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M(1,3)与点 N(x,3)之间的距离是 5,则 x 的值


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1,1),点 B 的坐标为(11,1),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4,且△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C 有
米.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3.若点 P(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a 与 b 的关系为( )
A.a>b
B.a=b
C.a<b
D.a+b=0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C 是正方形,点 A 的坐标是(4,0),点 P 为边 AB
上一点,∠CPB=60°,沿 CP 折叠正方形,折叠后,点 B 落在平面内点 Bʹ处,则 Bʹ点的坐标
D.2010
32.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 k 棵树种植在
点 Pk(xk,yk)处,其中 x1=1,y1=1,当 k≥2 时,

[a]表示非负实数 a 的整数部分,例如[2.6]=2,[0.2]=0.按此方案,第 2009 棵树种植点的坐
标为( )
A.(5,2009)
同时出发,沿矩形 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 1 个单位/秒匀速运动,
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 2 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 2012 次相遇地点的坐
标是( )
A.(2,0)
B.(﹣1,1)
C.(﹣2,1)
D.(﹣1,﹣1)
31.我校“心动数学”社团活动小组,在网格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

学而思寒假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学而思寒假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目录Contents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1)第2讲实数三大概念 (17)第3讲平面直角坐标系 (33)第4讲坐标系与面积初步 (51)第5讲二元—次方程组进阶 (67)第6讲含参不等式(组) (79)1平行线四大模型知识目标目标一熟练掌握平行线四大模型的证明目标二熟练掌握平行线四大模型的应用目标三掌握辅助线的构造方法,熟悉平行线四大模型的构造秋季回顾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l、平行线的判定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就需要更简单易行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l: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若已知∠1=∠2,则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已知∠1=∠3,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已知∠1+ ∠4= 180°,则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另有平行公理推论也能证明两直线平行: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当它们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也有相应的数量关系,这就是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本讲进阶平行线四大模型结论1:若AB∥CD,则∠P+∠AEP+∠PFC=3 60°;结论2:若∠P+∠AEP+∠PFC= 360°,则AB∥CD.结论1:若AB∥CD,则∠P=∠AEP+∠CFP;结论2:若∠P=∠AEP+∠CFP,则AB∥CD.结论1:若AB∥CD,则∠P=∠AEP-∠CFP或∠P=∠CFP-∠AEP;结论2:若∠P=∠AEP-∠CFP或∠P=∠CFP-∠AEP,则AB∥CD.结论1:若AB∥CD,则∠P=∠CFP-∠AEP或∠P=∠AEP-∠CFP;结论2:若∠P=∠CFP-∠AEP或∠P=∠AEP-∠CFP,则AB∥CD.巩固练习平行线四大模型证明(1)已知AE // CF ,求证∠P +∠AEP +∠PFC = 360°.(2)已知∠P=∠AEP+∠CFP,求证AE∥CF.(3)已知AE∥CF,求证∠P=∠AEP-∠CFP.(4)已知∠P= ∠CFP -∠AEP,求证AE //CF.模块一平行线四大模型应用例1(1)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l+∠2+∠3= .(2)如图,AB∥CD,且∠A=25°,∠C=45°,则∠E的度数是.(3)如图,已知AB∥DE,∠ABC=80°,∠CDE =140°,则∠BCD= .(4) 如图,射线AC∥BD,∠A= 70°,∠B= 40°,则∠P= .练(1)如图所示,AB∥CD,∠E=37°,∠C= 20°,则∠EAB的度数为.(2) (七一中学2015-2016七下3月月考)如图,AB∥CD,∠B=30°,∠O=∠C.则∠C= .例2如图,已知AB ∥DE ,BF 、 DF 分别平分∠ABC 、∠CDE ,求∠C 、 ∠F 的关系.练如图,已知AB ∥DE ,∠FBC =n 1∠ABF ,∠FDC =n1∠FDE . (1)若n =2,直接写出∠C 、∠F 的关系 ; (2)若n =3,试探宄∠C 、∠F 的关系;(3)直接写出∠C 、∠F 的关系 (用含n 的等式表示).例3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求证:∠E = 2 (∠A +∠C ) .练如图,己知AB ∥DE ,BF 、DF 分别平分∠ABC 、∠CDE ,求∠C 、∠F 的关系.例4如图,∠3==∠1+∠2,求证:∠A+∠B+∠C+∠D= 180°.练(武昌七校2015-2016 七下期中)如图,AB⊥BC,AE平分∠BAD交BC于E,AE⊥DE,∠l+∠2= 90°,M、N分别是BA、CD的延长线上的点,∠EAM和∠EDN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则∠F的度数为().A. 120°B. 135°C. 145°D. 150°模块二平行线四大模型构造例5如图,直线AB∥CD,∠EF A= 30°,∠FGH= 90°,∠HMN=30°,∠CNP= 50°,则∠GHM= .练如图,直线AB∥CD,∠EFG =100°,∠FGH =140°,则∠AEF+ ∠CHG= .例6已知∠B =25°,∠BCD=45°,∠CDE =30°,∠E=l0°,求证:AB∥EF.练已知AB∥EF,求∠l-∠2+∠3+∠4的度数.(1)如图(l),已知MA1∥NA n,探索∠A1、∠A2、…、∠A n,∠B1、∠B2…∠B n-1之间的关系.(2)如图(2),己知MA1∥NA4,探索∠A1、∠A2、∠A3、∠A4,∠B1、∠B2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MA1∥NA n,探索∠A1、∠A2、…、∠A 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直线AB∥CD平行,求∠1+∠2+∠3+∠4+∠5+∠6.挑战压轴题(粮道街2015—2016 七下期中)如图1,直线AB ∥CD ,P 是截线MN 上的一点,MN 与CD 、AB 分别交于E 、F . (1) 若∠EFB =55°,∠EDP = 30°,求∠MPD 的度数;(2) 当点P 在线段EF 上运动时,∠CPD 与∠ABP 的平分线交于Q ,问:DPBQ∠∠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其范围;(3) 当点P 在线段EF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DP 与∠ABP 的平分线交于Q ,问DPBQ∠∠的值足否定值,请在图2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第一讲 平行线四大模型(课后作业)1.如图,AB // CD // EF , EH ⊥CD 于H ,则∠BAC +∠ACE +∠CEH 等于( ).A . 180°B . 270°C . 360°D . 450° 2.(武昌七校2015-2016七下期中) 若AB ∥CD ,∠CDF =32∠CDE ,∠ABF =32∠ABE ,则∠E :∠F =( ).A .2:1B .3:1C .4:3D .3:23.如图3,己知AE ∥BD ,∠1=130°,∠2=30°,则∠C = .4.如图,已知直线AB ∥CD ,∠C =115°,∠A = 25°,则∠E = .5.如阁所示,AB ∥CD ,∠l =l l 0°,∠2=120°,则∠α= .6.如图所示,AB ∥DF ,∠D =116°,∠DCB =93°,则∠B =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专业技术资料 7.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 上,a ∥b .∠1=50°,∠2 =60°,则∠3的度数为 .8.如图,AB ∥CD ,EP ⊥FP , 已知∠1=30°,∠2=20°.则∠F 的度数为 .9.如图,若AB ∥CD , ∠BEF =70°,求∠B +∠F +∠C 的度数.10.已知,直线AB ∥CD .(1)如图l ,∠A 、∠C 、∠AEC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2,∠AEF 、∠EFC 、∠FCD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3,∠A 、∠E 、∠F 、∠G 、∠H 、∠O 、∠C 之间的关是 .。

学而思初一数学秋季班第5讲.找规律、程序运算和定义新运算.基础-提高班.教师版

学而思初一数学秋季班第5讲.找规律、程序运算和定义新运算.基础-提高班.教师版

1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生活水平提高了满分晋级阶梯漫画释义5找规律、程序运算 和定义新运算代数式3级 找规律、程序运算 和定义新运算代数式2级整体思想求值代数式1级整式的概念及加减运算2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题型切片(六个) 对应题目题型目标 数列的规律 例1;练习1 数表的规律 例2;练习2 图形的规律 例3;练习3 算式的规律 例4;练习4 程序运算例5、例6:练习5 定义新运算 例7;练习6找规律解题思维过程:从简单、局部或特殊情况入手,经过提炼、归纳和猜想,探索规律,获得结论.有时候还需要通过类比联想才能找到隐含条件.一般有下列几个类型:⑴一列数的规律:把握常见几类数的排列规律及每个数与排列序号n 之间的关系.⑵一列等式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总结规律,注意此代数式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 ⑶图形(图表)规律:观察前几个图形,确定每个图形中图形的个数或图形总数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⑷图形变换的规律:找准循环周期内图形变换的特点,然后用图形变换总次数除以一个循环变换周期,进而观察商和余数.⑸数形结合的规律:观察前n 项(一般前3项)及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常见的数列规律:⑴ 1,3,5,7,9,… ,21n -(n 为正整数). ⑵ 2,4,6,8,10,…,2n (n 为正整数). ⑶ 2,4,8,16,32,…,2n (n 为正整数). ⑷ 2,5,10,17,26,…,21n +(n 为正整数). ⑸0, 3, 8, 15, 24,…,21n - (n 为正整数). ⑹ 2, 6, 12, 20,…, (1)n n +(n 为正整数). ⑺x -,x +,x -,x +,x -,x +,…,(1)n x -(n 为正整数).⑻x +,x -,x +,x -,x +,x -,…,1(1)n x +-(n 为正整数). ⑼特殊数列:①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等于与它相邻的前两个数的和.②三角形数:1,3,6,10,15,21,…,(1)2n n +.【例1】 ⑴ 观察下列一组数:12,34,56,78,…,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 的第k 个数是 .(k 为正整数)数列的规律思路导航题型切片3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⑵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95,1612,2521,3632,…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八个数据是 .⑶找规律,并按规律填上第五个数:357924816--,,,, ,第n 个数为: . (n 为正整数)⑷有一列数12-,25,310-,417,…,那么第7个数是 .第n 个数为 . (n 为正整数)(5)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2b a -,52b a ,83b a -,114b a,…(0ab ≠),其中第7个式子是 ,第n 个式子是 .(n 为正整数)【解析】 ⑴ 212k k -; (2) 10096, ⑶1132-,21(1)2n n n +-;⑷ 750-,2(1)1nn n -+ ;(5)207b a -,31(1)n n nb a --.【例2】 ⑴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换成分数,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称为莱布尼茨三角形,若用有序数对(),m n 表示第m 行,从左到右第n 个数,如()4,3表示分数112.那么()9,2表示的分数是 . 1112211136311114121241111152030205(2) 正整数按图的规律排列. 请写出第20行第21列的数字: .数表的规律4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数表如图所示.①当“X”型框中间数字为15时,框中五个数的和为 .当“X”型框中间数字为-57时,框中五个数的和为 .②如果设“X”型框中间的数为a ,请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X”型框中五个数的和; ③若将“X”型框上下左右移动,所框住的五个数之和能等于-285吗?若能,请求出这-1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解析】 ⑴172⑵ 420;观察可得规律: 第一行第二列的数:212=⨯;第二行第三列的数:623=⨯; 第三行第四列的数:1234=⨯; ……第n 行第1n +列的数:(1)n n +故可得第20行第21列的数为:2021420⨯=.(3)①-45,171 ②-3a ③不能,中间数字应该为95,但是95却在最后一列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第五行 第一列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1 2 5 10 17 ... 4 3 6 11 18 ... 9 8 7 12 19 ... 16 15 14 13 20 (25)232221………5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例3】 ⑴ 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3个图案由 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 (n 是正整数)个 图案由 个基础图形组成.⑵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个★,第n 个图形有 个★.⑶ 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3.图3图2图1① 图2有 个三角形;图3有 个三角形;② 按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第n 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⑷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 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 .【解析】 ⑴ 10,31n +; ⑵;28,3n+1;⑶ ①5,9.② 43n -. ⑷(2)n n +或22n n +或2(1)1n +-;算式的规律图形的规律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 第3个图形 第4个图形6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例4】 观察下列等式:①23a a +=;②65a a +=;③127a a+=;④209a a +=…;则根据此规律第6个等式为 ,第n 个等式为 .【解析】 1342=+aa ; 122+=++n a n n a .一般的以计算机程序为背景的新型求值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计算机程序与数学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例5】 ⑴ 如下图,输入23x =-,则输出值y 是 .y=-x +4(x >1)y=x +4(x ≤1)输出 y输入 x⑵ 如下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1x =-,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YES NO输出结果<-5计算1+x -2x 2输入x 的值⑶ 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 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3次输出的结果为 .x +3x 2x 为奇数x 为偶数输出输入x⑷ 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x 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853,试求出满足条件的x 的所有值.程序运算思路导航7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800输出结果是否将值赋给x ,再次运算计算4x +1的值输入x【解析】 ⑴5-;此程序为选择式,因91x =-≤,故4945y x =+=-+=-.⑵ 9-;经过第一次程序运算得2-,因为25->-,需要返回循环;经第二次运算得9-,因为95-<-,此程序结束,故输出结果为9-. ⑶ 6.(提示:利用循环,多进行几次运算.)⑷ 由题意:()85314213>0-÷=,()2131453>0-÷=,()531413>0-÷=,()13143>0-÷=,()1314>02-÷=∴只有213,53,13,3符合题意.(也可用方程思想理解:∵ x 为正整数, ∴ 415x +≥. 当41853x +=时,213x =. 当41213x +=时,53x =. 当4153x +=时,13x =. 当4113x +=时,3x =.综上所述,213x =或53x =或13x =或3x =).【例6】 阅读右面的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为785,则E=_____________;(2)按框图流程,取不同的三位数A ,所得E 的值都相同吗?如果相同,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同,请求出E 的所有可能的值;(3)将框图中的第一步变为“任意写一个个位数字不为0的三位数A ,它的百位数字减去个位数字所得的差大于..2.”,其余的步骤不变,请猜想E 的值是否为定值?并对你猜想的结论加以证明. 【解析】 ⑴E =1089; ⑵ E 的值都相同.理由如下:设A =100a+10b +c 且a -c =2,则B =100c +10b + a .∴C =A -B =(100a +10b +c )-(100c +10b + a )=99a -99c =99(a -c )=99×2=198. ∴D =891.∴E =C +D =198+891=1089. (3) E =1089.8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证法1:设A =100a +10b +c 且a -c >2,则B =100c +10b + a .∴C =A -B =(100a +10b +c )-(100c +10b + a )=100(a -c )+(c -a )=100(a -c -1)+10×9+(10+c -a ) . ∴D =100(10+c -a ) +10×9+ (a -c -1) .∴E =C +D =[100(a -c -1)+10×9+(10+c -a )]+[ 100(10+c -a ) +10×9+ (a -c -1)]=1089.定义新运算⑴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运算律进行运算.⑵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例7】 ⑴现定义两种新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 、b ,都有:1a b a b ∆=+-, 1b a b a ∇=-.试求:(∆∆∇(34)21)的值.⑵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a b ,,都有a ×b 2a b =-. 例如,4×27479=-=,那么5×3= ; 当m 为有理数时,m ×(1-×2)= .⑶ 对于正整数a ,b ,c ,d ,规定a b ad bc c d=-,若1134bd <<,则b d += .⑷ 定义: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 -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113a =-, ① 2a 是1a 的差倒数,则2a = ; ② 3a 是2a 的差倒数,则3a = ;③ 4a 是3a 的差倒数,则4a = ,…,依此类推,则2009a = .【解析】 ⑴ 6;⑵ 22,21m +;⑶由题意得42bd -=,故2bd =,又b d ,为正整数,所以3b d +=.定义新运算思路导航9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⑷ ①34;② 4;③ 13-;34. 【点评】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定义一个新运算,这个新运算常常不满足加法、乘法所满足的运算律,因此在没有确定新运算是否具有这些性质之前,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律来解题.【选讲题】【例8】 (1)右图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 B C D ,,,.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即A B C D C B A B →→→→→→→C →→…的方式)从A 开始数连续的正整数1234,,,,…,当数到12时,对应的字母是_______;当字母C 第20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是 ;当字母C 第21n +次出现时(n 为正整数),恰好数到的数是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B ,603,63n + . (2)数1234,,,,a a a a 满足下列条件:10a =,211a a =-+ ,322a a =-+,433a a =-+,则2013a 的值为 .【解析】 1006(3)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再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再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此循环进行下去:⑴ 填表:⑵ 如果剪了100次,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 ⑶ 如果剪n 次,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解析】 ⑴ 如表.剪的次数1 23 4 5 正方形个数 47101316⑵ 如果剪了100次,共剪出11003301+⨯=个小正方形; ⑶ 如果剪n 次,共剪出13n +个小正方形.剪的次数1 2 3 4 5 正方形个数 4 710 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训练1. 下面是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02个数应该是( )A .20022B .200221-C .20012D .以上答案均不对【解析】 C.训练2. 根据右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变量y 的值,若输入自变量x 的值为32,则输出的结果是 .(汇文中学期中) 【解析】 72-.训练3. 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将“12345100++++++”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50121n n =-∑(); 又如333333333312345678910+++++++++可表示为1031n n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题.⑴ 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 . ⑵ 计算5211n n =-=∑()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北大附中期中)【解析】 ⑴ 5012n n =∑;⑵ 50,52222221(1(11(21(31(41(5150n n=-=-----=∑))+)+)+)+)训练4. 在某种特制的计算器有一个按键★★★,它代表运算2a b a b++-.例如:输入顺序 1,★★★,2-,ENTER=屏幕显示()1***2-2上述操作即是求()()12122+-+--的值,运算结果为2.回答下面的问题:y=-x -2(1<x ≤2)y=x 2(-1≤x ≤1)y=x -2(-2≤x <-1)输出y 的值输入x 的值11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⑴ 小明的输入顺序为5-,★★★,7,ENTER=,运算结果是 .⑵ 小杰的输入顺序为100101,★★★,165-,ENTER=,★★★,1101-,ENTER=,★★★,6665-,ENTER=,★★★,101100,ENTER=,运算结果是 .⑶ 若在20112012-,20102011-,20092010-,……,12-,0,12,……,20092010,20102011这些数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a 、b 的值,进行★★★运算,则所有的运算结果中最大的值是 .(一零一期中)【解析】 ⑴ 7⑵6665⑶ 2011201212 初一秋季·第5讲·基础-提高班·教师版数列的规律【练习1】 ⑴ 观察一列有规律的数:4,8,16,32,…,它的第2007个数是( )A .20072B .200721-C .20082D .20062⑵ 观察下列单项式,2x ,25x -,341017x x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5个式子是 ,第8个式子是 ,第n 个式子是 .(n 为正整数)【解析】 ⑴ C . ⑵ 582665x x -, ,12(1)(1)n n n x +-+.数表的规律【练习2】 下面是由自然数排成的数表,分为A ,B ,C 三列,按这个规律,1999在第 列。

学而思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学而思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 与相交有关概念及平行线的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1.了解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2.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内错角、中旁内角的定义,并能用图形或几何符号表示它们.3.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一共构成哪几对对顶角一共构成哪几对邻补角 【解法指导】⑴对顶角和邻补角是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图角.⑵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⑶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有6对对顶角. 12对邻补角.【变式题组】01.如右图所示,直线AB 、CD 、EF 相交于P 、Q 、R ,则:⑴∠ARC 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⑵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 02.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2对对顶角; 当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6对对顶角; 当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12对对顶角. 问:当有10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 对顶角.【例2】如图所示,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E 、OF 分别平分∠BOC 、 ∠AOC .⑴求∠EOF 的度数;⑵写出∠BOE 的余角及补角.【解法指导】解这类求角大小的问题,要根据所涉及的角的定义,以及各角的数量关系,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从而求解; 【解】⑴∵OE 、OF 平分∠BOC 、∠AOC ∴∠EOC =∠BOC ,∠FOC=∠AOC ∴∠EOF =∠EOC +∠FOC =∠BOC +∠AOC =()AOC BOC ∠+∠21又∵∠BOC +∠AOC =180° ∴∠EOF =×180°=90° ⑵∠BOE 的余角是:∠COF 、∠AOF ;∠BOE 的补角是:∠AOE.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且∠EOC =100°,则∠BOD 的度数是( ) A .20° B . 40° C .50° D .80°02.(杭州)已知∠1=∠2=∠3=62°,则∠4= .【例3】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 ,A 、B 分别是l1、l2上的点,试用三角尺完成下列作图:⑴经过点A 画直线l2的垂线.⑵画出表示点B 到直线l1的垂线段. 【解法指导】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变式题组】01.P 为直线l 外一点,A 、B 、C 是直线l 上三点,且PA =4cm ,PB =5cm ,PC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 .4cmB . 5cmC .不大于4cmD .不小于6cm02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 、N 为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⑴设汽车行驶到路AB 上点P 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AB 上点Q 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P 、Q 的位置.AB C D EF A B C D EF PQ R CEF E A AC D O (第1题图) 1 4 3 2 (第2题图)l 2⑵当汽车从A 出发向B 行驶的过程中,在 的路上距离M 村越来越近..在的路上距离村庄N 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例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CD ,OF ⊥AB ,∠DOF =65°,求∠BOE 和∠AOC 的度数.【解法指导】图形的定义现可以作为判定图形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该图形具备的性质,由图可得:∠AOF =90°,OF ⊥AB .【变式题组】 01.如图,若EO ⊥AB 于O ,直线CD 过点O ,∠EOD ︰∠EOB =1︰3,求∠AOC 、∠AOE 的度数. 02.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BOC =3∠AOC ,OC 平分∠AOD . ⑴求∠AOC 的度数; ⑵试说明OD 与AB 的位置关系. 03.如图,已知AB ⊥BC 于B ,DB ⊥EB 于B ,并且∠CBE ︰∠ABD =1︰2,请作出∠CBE 的对顶角,并求其度数.【例5】如图,指出下列各组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和∠2:∠1和∠3:∠1和∠6:∠2和∠6:∠2和∠4: ∠3和∠5: ∠3和∠4:【解法指导】正确辩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思路是:首先弄清所判断的是哪两个角,其次是找到这两个角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即截线,其余两条边所在的直线就是被截的两条直线,最后确定它们的名称.【变式题组】01.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A .4对B . 8对C .12对D .16对F B A OC D EC D B A EO B A CDO A B AEDC F EBA D 1 42 3 6 5 A B DC HG E F02.如图,找出图中标出的各角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03.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3和∠4是内错角C .∠5和∠6是同旁内角D .∠5和∠7是同旁内角【例6】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⑴∠CBD =∠ADB ; ⑵∠BCD +∠ADC =180°⑶∠ACD =∠BAC【解法指导】图中有即即有同旁内角,有“ ”即有内错角.【解法指导】⑴由∠CBD =∠ADB ,可推得AD ∥B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由∠BCD +∠ADC =180°,可推得AD ∥BC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⑶由∠ACD =∠BAC 可推得AB ∥D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变式题组】 01.如图,推理填空.⑴∵∠A =∠ (已知) ∴AC ∥ED ( ) ⑵∵∠C =∠ (已知)∴AC ∥ED ( ) ⑶∵∠A =∠ (已知) ∴AB ∥DF ( )02.如图,AD 平分∠BAC ,EF 平分∠DEC ,且∠1=∠2,试说明DE 与AB 的位置关系.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 ∴∠BAC =2∠1(角平分线定义) 又∵EF 平分∠DEC (已知) ∴ ( ) 又∵∠1=∠2(已知) ∴ ( ) ∴AB ∥DE ( ) 03.如图,已知AE 平分∠CAB ,CE 平分∠ACD .∠CAE +∠ACE =90°,求证:AB ∥CD .04.如图,已知∠ABC =∠ACB ,BE 平分∠ABC ,CD 平分∠ACB ,∠EBF =∠EFB ,求证:CD ∥EF. 【例7】如图7 1 5 6 8 4 1 2 乙丙 3 2 3 4 56 1 2 3 4甲 1 AB C 2 34 56 7 A B C D O A BDE FCA B C D E A B C E 1 2 ABC D E F l 1 l 2 l 3 l 4 l 5 l 6图⑴ l 1 l 2 l 3l 4 l 5 l 6 图⑵⑴,平面内有六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解法指导】如图⑵,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直线移动后,使它们相交于同一点,此时的图形为图⑵.证明:假设图⑵中的12个角中的每一个角都不小于31° 则12×31°=372°>360° 这与一周角等于360°矛盾所以这12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 【变式题组】01.平面内有18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11°.02.在同一平面内有2010条直线a1,a2,…,a2010,如果a1⊥a2,a2∥a3,a3⊥a4,a4∥a5……那么a1与a2010的位置关系是 .03.已知n (n >2)个点P1,P2,P3…Pn.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设Sn 表示过这几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所作的所有直线的条数,显然:S2=1,S3=3,S4=6,∴S5=10…则Sn =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如图,∠EAC =∠ADB =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的余角只有∠B B .α的邻补角是∠DAC C .∠ACF 是α的余角 D .α与∠ACF 互补02.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为(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0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B .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 .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 .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04.如图,∠BAC =90°,AD ⊥BC 于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AB ⊥AC ②AD 与AC 互相垂直 ③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④线段AB 的长度是点B 到AC 的距离 ⑤垂线段BA 是点B 到AC 的距离 ⑥AD >BD A .0 B . 2 C .4 D .605.点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点,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且PA =4cm ,PB =5cm ,PC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A .4cm B .5cm C .小于4cm D .不大于4cm 0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所示的方法旋转(直角顶点重合),则∠AOB +∠DOC = .07.如图,矩形ABCD 沿EF 对折,且∠DEF =72°,则∠AEG = . 08.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1∥a2,a2⊥a3,a3∥a4,…则a1 a10.(a1ABCDOABCDEFG H abc第6题图第7题图第9题图1 2 3 4 5 6 7 81A E BCF DABC D FEMNα第1题图 第2题图ABDC第4题图与a10不重合)09.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11.如图,已知BE 平分∠ABD ,DE 平分∠CDB ,且∠E =∠ABE +∠EDC .试说明AB ∥CD12.如图,已知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1=∠2,那么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如何13.如图,推理填空:⑴∵∠A = (已知)∴AC ∥ED ( ) ⑵∵∠2= (已知) ∴AC ∥ED ( )⑶∵∠A + =180°(已知) ∴AB ∥FD .14.如图,请你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D ∥BC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平面图上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A .1,3B .0,1,3C .0,2,3D .0,1,2,3 02.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4条是互相平行的,那么这10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部分. A .60 B . 55 C .50 D .45 03.平面上有六个点,每两点都连成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来的6个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有( )个交点. A .35 B . 40 C .45 D .5504.如图,图上有6个点,作两两连线时,圆内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_交点. 05.如图是某施工队一张破损的图纸,已知a 、b是一个角的两边,现在要在图纸上画一条与这个角的平分线平行的直线,请你帮助这个施工队画出这条平行线,并证明你的正确性.A CDEB AB C DE F 12AB CD EF第14题图a b06.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3 B .1或3 C .1或2或3 D .不一定是1,2,3 07.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好与另三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08.平面上有10条直线,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要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怎么安排才能办到09.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2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 、AC ,那么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A .60°B . 75°C .90°D .135°10.在同一平面内有9条直线如何安排才能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⑴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 ⑵总共有29个交点.第13讲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方法·破译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初步了解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3.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角的计算与证明,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 BC ∥AD ,∠A .【解法指导】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性质是推导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的特征,看清截线,识别角的关系式关键. 【解】:∵AB ∥CD BC ∥AD∴∠A +∠B =180° ∠B +∠C =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C ∵∠A =38° ∴∠C =38°【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D ∥BC ,点E 在BD 的延长线上,若∠ADE =155°,则∠DBC 的度数为( ) A .155° B .50° C .45° D .25°02.(安徽)如图,直线l1 ∥ l2,∠1=55°,∠2=65°,则∠3为( ) A . 50°B . 55°C . 60°D .65°03.如图,已知FC ∥AB ∥DE ,∠α:∠D :∠B =2: 3: 4, 试求∠α、∠D 、∠B 的度数.AB ∥CD ∥EF ,GC ⊥CF ,∠B =60°,∠AB C EA FG D CBEFC =45°,求∠BCG 的度数.【解法指导】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和角平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的角的度数,但注意看清角的位置.【解】∵AB ∥CD ∥EF ∴∠B =∠BCD ∠F =∠FCD(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 =60° ∠EFC =45° ∴∠BCD =60° ∠FCD =45° 又∵GC ⊥CF ∴∠GCF =90°(垂直定理) ∴∠GCD =90°-45°=45° ∴∠BCG =60°-45°=15°【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F ∥BC, 且AF 平分∠EAB ,∠B =48°,则∠C 的的度数=_______________02.如图,已知∠ABC +∠ACB =120°,BO 、CO 分别∠ABC 、∠ACB ,DE 过点O 与BC 平行,则∠BOC =___________03.如图,已知AB ∥ MP ∥CD, MN 平分∠AMD ,∠A =40°,∠D =50°,求∠NMP 的度数.【例3】如图,已知∠1=∠2,∠C =∠D . 求证:∠A =∠F. 【解法指导】因果转化,综合运用.逆向思维:要证明∠A =∠F ,即要证明DF ∥AC . 要证明DF ∥AC, 即要证明∠D +∠DBC =180°, 即:∠C +∠DBC =180°;要证明∠C +∠DBC =180°即要证明DB ∥EC . 要证明DB ∥EC 即要 证明∠1=∠3.证明:∵∠1=∠2,∠2=∠3(对顶角相等)所以∠1=∠3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 +∠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 =∠D ∴∠DBC +∠D =180° ∴DF ∥A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C∥FG ,∠1=∠2,求证:DE ∥FG02.如图,已知∠1+∠2=180°,∠3=∠B . 求证:∠AED =∠ACB03.如图,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θ,入射光线AO 平行 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O′B 平行 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_.【例4】如图,已知EG ⊥BC ,AD ⊥BC ,∠1=∠3. 求证:AD 平分∠BAC .【解法指导】抓住题中给出的条件的目的,仔细分析 条件给我们带来的结论,对于不能直接直接得出结论 的条件,要准确把握住这些条件的意图.(题目中的: ∠1=∠3)证明:∵EG ⊥BC ,AD ⊥BC ∴∠EGC =∠ADC =90°AB CDOE FAEBC (第1题图) (第2题图) BA MCD N P (第3题图)C DA BE F13 2GB 3C A 1D 2EF (第1题图) A 2 CF 3 E D1B(第2题图) 31ABG D CEDA2E1B C B F E AC D α βP B A∠P =α+β3 21 γ 4αβEB AFH (垂直定义)∴EG ∥AD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1=∠3 ∴∠3=∠BAD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D 平分∠BAC (角平分线定义) 【变式题组】01.如图,若AE ⊥BC 于E ,∠1=∠2,求证:DC ⊥BC .02.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DF ⊥AB 于F, AC ∥ED ,CE 平分∠ACB . 求证:∠EDF =∠BDF.3.已知如图,AB ∥CD ,∠B =40°,CN 是∠BCE 的平分线. CM ⊥CN ,求:∠BCM 的度数.【例5】已知,如图,AB ∥EF ,求证:∠ABC +∠BCF +∠CFE =360° 【解法指导】从考虑360°这个特殊角入手展开联想,分析类比, 联想周角.构造两个“平角”或构造两组“互补”的角. 过点C 作CD ∥AB 即把已知条件AB ∥EF 联系起来,这是关键. 【证明】:过点C 作CD ∥AB ∵CD ∥AB ∴∠1+∠AB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AB ∥EF ,∴CD ∥EF (平行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CFE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 +∠1+∠2+∠CFE =180°+180°=360° 即∠ABC +∠BCF +∠CFE =360°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CD ,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和∠PAB 、∠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如图,已知,AB ∥CD ,则∠α、∠β、∠γ、∠ψ之间的关系是 ∠α+∠γ+∠ψ-∠β=180° 【解法指导】基本图形BAPCAC CDAA PCBDPBPD BD ⑴⑵⑶⑷A D M CN E B F E D 21 A B CF γ D α β E B C A F D E B C A西30°A 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运用基本图形的规律打开思路. 【解】过点E 作EH ∥AB . 过点F 作FG ∥AB . ∵AB ∥EH ∴∠α=∠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FG ∥AB ∴EH ∥FG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3 又∵AB ∥CD ∴FG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ψ+∠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α+∠γ+∠ψ-∠β=∠1+∠3+∠4-ψ-∠1-∠2=∠4+ψ=180° 【变式题组】 01.如图, AB ∥EF ,∠C =90°,则∠α、∠β、∠γ的关系是( )A . ∠β=∠α+∠γB .∠β+∠α+∠γ=180°C . ∠α+∠β-∠γ=90°D .∠β+∠γ-∠α=90°02.如图,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E =140°,求∠BFD 的度数.【例7】如图,平移三角形ABC ,设点A 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解法指导】抓住平移作图的“四部曲”——定,找,移,连. ⑴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⑵找: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⑶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⑷连: 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 【解】①连接AA/ ②过点B 作AA/的平行线l ③在l 截取BB/=AA/,则点B/就是的B 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C 的对应点C/.连接A/B/,B/C/,C/A/就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01边形ABCD 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21cm ,形. 02.如图,已知三角形ABC 中,∠C =90°, BC =4,AC =4,现将△ABC 沿CB 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3, 求△ABC 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03.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BC 方向平移BE 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垂直.其中的真命题的有( )B B / AA / C C /A.1个B.2个C.3个D.4个03.一个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左拐120°0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顶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D.同旁内角互补05.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⑴—⑷]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6.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A.北偏东52°B.南偏东52°C.西偏北52°D.北偏西38°07.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有()①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②笔直的高诉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忽略车轮的转动);③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④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A.1种B.2种C.3种D.4种08.如图,网格中的房子图案正好处于网格右下角的位置.平移这个图案,使它正好位于左上角的位置(不能出格)09.观察图,哪个图是由图⑴平移而得到的()10.如图,AD∥BC,AB∥CD,AE⊥BC,现将△ABE进行平移. 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 平移距离为线段BC的长,则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是图中()图的阴影部分.1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⑴对顶角是相等的角;⑵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⑶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⑷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AB CEDB CED AB CED AB CEA B CP.P.P.P.⑴⑵⑶⑷150°120°DBCE湖4321ABEFC D4P231A BEFC D1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真假.⑴互补的角是邻补角;⑵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⑶直角都相等.13.如图,在湖边修一条公路.如果第一个拐弯处∠A=120°,第二个拐弯处∠B=150°,第三个拐弯处∠C,这时道路CE恰好和道路AD平行,问∠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14.如图,一条河流两岸是平行的,当小船行驶到河中E点时,与两岸码头B、D 成64°角. 当小船行驶到河中F点时,看B点和D点的视线FB、FD恰好有∠1=∠2,∠3=∠4的关系. 你能说出此时点F与码头B、D所形成的角∠BFD的度数吗15.如图,AB∥CD,∠1=∠2,试说明∠E和∠F的关系.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等边△ABC各边都被分成五等分,这样在△ABC内能与△DEF完成重合的小三角形共有25个,那么在△ABC内由△DEF平移得到的三角形共有()个02.如图,一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点A处看到足球从B点沿着BO方向匀速滚来,运动员立即从A处以匀速直线奔跑前去拦截足球.若足球滚动的速度与该运动员奔跑的速度相同,请标出运动员的平移方向及最快能截住足球的位置.(运动员奔跑于足球滚动视为点的平移)03.如图,长方体的长AB=4cm,宽BC=3cm,高AA1=2cm. 将AC平移到A1C1的位置上时,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_,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04.如图是图形的操作过程(五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均为a,竖直方向的边长为b);将线段CB1AA1C1D1BD... AF E BA C G D 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⑴];将折现A1A2 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 A3B3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⑵]; ⑴在图⑶中,请你类似地画出一条有两个折点的直线,同样的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1个封闭图形,并画出阴影.⑵请你分别写出上述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S1=________, S2=________, S3=________.⑶联想与探究:如图⑷,在一矩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在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草地面积是多少05.一位模型赛车手遥控一辆赛车,先前进一半,然后原地逆时针旋转α°(0°<α°<180°),被称为一次操作,若5次后发现赛车回到出发点,则α°角为( ) A .720° B .108°或144° C .144° D .720°或144° 06.两条直线a 、b 互相平行,直线a 上顺次有10个点A1、A2、…、A10,直线b 上顺次有10个点B1、B2、…、B9,将a 上每一点与b 上每一点相连可得线段.若没有三条线段相交于同一点,则这些选段的交点个数是( ) A .90 B .1620 C .6480 D .200607.如图,已知AB ∥CD ,∠B =100°,EF 平分∠BEC ,EG ⊥EF. 求∠BEG 和∠DEG.08.如图,AB ∥CD ,∠BAE =30°,∠DCE =60°,EF 、EG 三等分∠AEC . 问:EF 与EG 中有没有与AB 平行的直线为什么09.如图,已知直线CB ∥OA ,∠C =∠OAB =100°,E 、F 在CB 上,且满足∠FOB =∠AOB ,OE 平分∠COF. ⑴求∠EOB 的度数;⑵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⑶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 =∠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FEBACGD 100°⑶⑷F E B A C O10.平面上有5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都不平行,那么在这5条直线两两相交所成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36°,请说明理由.1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把它的对角线AC角线作小正方形,这n 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多少12.如图将面积为a2的小正方形和面积为b2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第06讲 实 数 考点·方法·破译 1.平方根与立方根:若=a(a ≥0)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为:a 的平方根为x =±,其中a 的平方根为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若x3=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为:a 的立方根为x =.2.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pq (p 、q 是两个互质的整数,且q ≠0)的形式. 3非负数: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偶次方根)都是非负数.即>0,≥0(n 为正整数),≥0(a ≥0) . 经典·考题·赏析【例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m 的值.【解法指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m 4与=l . ____. ____. y 是____.【例2】(全国竞赛)已知非零实数a 、b 满足24242a b a -+++=,则a +b 等于( ) A .-1 B . 0 C .1 D .2 有意义,∵a 、b 为非零实数,∴b2>0∴a -3≥0 a≥3 ∵24242a b a -+++=∴24242a b a -++=,∴20b ++=.∴()22030b a b +=⎧⎪⎨-=⎪⎩,∴32a b =⎧⎨=-⎩,故选C .【变式题组】0l3b+=0成立,则ab=____.02()230b-=,则ab的平方根是____.03.(天津)若x、y为实数,且20x+=,则2009xy⎛⎫⎪⎝⎭的值为()A.1 B.-1 C.2 D.-204.已知x1xπ-的值是( )A.11π-B.11π+C.11π-D.无法确定【例3】若a、b都为有理效,且满足1a b-+=+a+b的平方根.【解法指导】任何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还是有理数,但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不一定是无理数.∵1 a b-+=+∴1a b-=⎧⎪=1a b-=⎧⎪=,∴1312ab=⎧⎨=⎩,a +b=12 +13=25.∴a+b的平方根为:5==±.【变式题组】01.(西安市竞赛题)已知m、n是有理数,且(+2)m+(3-2)n+7=0求m、n.02.(希望杯试题)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123π+)x+(132π+)y4=0,则xy=____.【例4】若a为2的整数部分,b1是9的平方根,且a b b a-=-,求a+b的值.【解法指导】一个实数由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组成,2=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估算可得2,则小数部分=2 2=4.∵a=2,b1=±3 ,∴b=-2或4∵a b b a-=-.∴a<b ,∴a=2,b=4,即a+b=6.【变式题组】01.若3+的小数部分是a,3的小数部分是b,则a+b的值为____.02.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则(+a)·b=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是(-2)2的算术平方根B.3是-9的算术平方根C.16的平方根是±4 D.27的立方根是±302.设a=b=-2,2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a<c<b C.b<a<c D.c<a<b0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9与81的平方根B.4与C.4与D.3与04.在实数,,0.1•5•,5,,3.1•4•,83125中无理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05.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b>a B.a b >C.-a<b D.-b>a06.现有四个无理数,,,,其中在+1与+1之间的有( ) A.1个B.2个C.3个 D .4个07.设m是的平方根,n=()23.则m,n的关系是( )A. m=±n =n C .m=-n D.m n≠08.(烟台)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A.-2 B.-1 C.-2 +D.l +09.点A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个单位,点B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且点B在点A左边,则A、B之间的距离为____.10.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2,3 (19)20.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要选____个数.11.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a b+,如3※2=32+=.那么12.※4=____.12.(长沙中考题)已知a、b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 <b,则a+b=____.13.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22a b a bab a b⎧⎪⎨⎪⎩≥<,已知3*m =36,则实数m=____.14.设a是大于1的实数.若a,23a+,213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三点在数轴上从左自右的顺序是____.15.如图,直径为1的圆与数轴有唯一的公共点P.点P表示的实数为-1.如果该圆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后与数轴的公共点为P′,那么点P′所表示的数是____.16.已知整数x、y满足+2=,求x、y.17.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b+1的立方根.18.小颖同学在电脑上做扇形滚动的游戏,如图有一圆心角为60°,半径为1个单位长的扇形放置在数轴上,当扇形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时,当B点恰好落在数轴上时,(1)求此时B点所对的数;(2)求圆心O移动的路程.19.若b 315a - 153a -+3l ,且a +11的算术平方根为m ,4b +1的立方根为n ,求(mn2)(3mn +4)的平方根与立方根.20.若x 、y 为实数,且(xy +1)2533x y --22x y +值.培优升级 奥赛检测 01.(荆州市八年级数学联赛试题)一个正数x 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 +1与a3,则a 值为( )A . 2B .-1C . 1D . 002.1x -2x -( )A .0B . 1+C .1D . 20353x +2的最小值为____.04.设a 、b 为有理数,且a 、b 满足等式a2+3b +b =215,则a +b =____. 05.若a b-=1,且3=4,则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数对应点的距离为____.06.已知实数a 满足20092010a a a--=,则a 20092=_______.m 满足关系式3523199199x y m x y m x y x y +--+-=-+--g ,试确定m 的值.08.(全国联赛)若a 、b 满足35a b=7,S =23a b,求S 的取值范围.09.(北京市初二年级竞赛试题)已知0<a<1,并且123303030a a a ⎡⎤⎡⎤⎡⎤+++++⎢⎥⎢⎥⎢⎥⎣⎦⎣⎦⎣⎦2830a ⎡⎤+++⎢⎥⎣⎦g g g 2930a ⎡⎤++⎢⎥⎣⎦,求[10a]的值[其中[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 .10.(北京竞赛试题)已知实数a 、b 、x 、y 满足y+21a =-,231x y b -=--,求22x ya b +++的值.第14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 考点.方法.破译1.认识有序数对,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2.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3.会根据点的坐标特点,求图形的面积. 经典.考题.赏析【例1】在坐标平面内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A(2,1),B(1,2),C(-1,2),D(-2,-1),E(0,3),F(-3,0)【解法指导】从点的坐标的意义去思考,在描点时要注意点的坐标的有序性.【变式题组】01.第三象限的点P(x,y),满足|x|=5,2x+|y|=1,则点P得坐标是_____________.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0,那么(m, |n|)一定在____________象限. 03.指出下列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A(-3,0),B(-2,-13),C(2,12),D(0,3),E(π-,-π)【例2】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法指导】∵P(a,b)在第四象限,∴a>0,b<0,∴-a<0, b-1<0,故选C.【变式题组】01.若点G(a,2-a)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2 C.0<a<2 B.a<0或a>2 02.如果点P(3x-2,2-x)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03.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第______________象限.04.已知点P(2a-8,2-a)是第三象限的整点,则该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例3】已知A点与点B(-3,4)关于x轴对称,求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法指导】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横坐标(x)相等,纵坐标(y)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y)相等.【变式题组】01.P(-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2.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3.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4.点A(-3,2m-1)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05.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内,那么点N(a,b) 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______象限.【例4】P(3,-4),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解法指导】P(x,y)到x轴的距离是| y|,到y轴的距离是|x|.则P到轴的距离是|-4|=4【变式题组】01.已知点P(3,5),Q(6,-5),则点P、Q到x 轴的距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P到y轴的距离是点Q到y轴的距离的________倍.02.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03.如果点B(m+1,3m-5) 到x轴的距离与它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m的值.04.若点(5-a,a-3)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05.已知两点A(-3,m),B(n,4),AB∥x轴,求m的值,并确定n的取值范围.【例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两点.(1)它们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A、B为相邻两个顶点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3)求正方形的其他两个顶点C、D的坐标.【解法指导】平行x轴的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个点的横坐标的差得绝对值,平行y轴的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个点的纵坐标的差得绝对值.即:A(x1,y1),B(x2,y2),若AB∥x轴,则|AB|=|x1-x2|;若AB∥y,则|AB|=|y1-y2|,则(1)A(2,2),B(2,-1);(2)3;(3)C(5,2),D(5,-1)或C(-1,2),D(-1,-1).【变式题组】01.如图,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且AD∥x轴,说明,A、D两点的___________坐标相等,请你依据图形写出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已知:A(0,4),B(-3,0),C(3,0)要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请根据A、B、C三点的坐标,。

学而思寒假八年级尖子班讲义第4讲四边形综合

学而思寒假八年级尖子班讲义第4讲四边形综合
图1 图2 图3

四边形ABCD为矩形,G是BC上的任意一点,DE⊥AG于点E.
(1证:AF-BF=EF;
(2)如图2,在(1)条件下, ,求 ;
(3)如图3,连EC,若CG=CD,DE=2,GE=1,则CE=.(直接写出结果)
图1图2图3
例7
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cm,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AB方向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E从点D出发,向点A以1cm/秒的速度移动(不到点A).设点E、F同时出发移动t秒.
图1图2图3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M、N分别为射线CB和射线DC上的点。
(1)如图1,M、N分别为射线CB和射线DC上的点, MAN=45°,延长CD到E,使DE=BM,连接AE,则△ABM≌△ADE(SAS),请证明:△NAE≌△NAM;
(2)如图2,若DN=BM+MN,求证: MAN=45°;
(1)求∠EAF的度数;
(2)如图2,连接FC交BD于M,交AD于N;
①求证: ;
②若 ,AN=12,则MD的长为.
图1 图2
第4讲课后作业
1、如图,△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F、G分别为OB、OC的中点。
(1)求证:EG和FD互相平分;
(2)当图中的线段OA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EFG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1)在点E、F移动过程中,连接CE、CF、EF,则△CEG的形状是,始终保持不变;
(2)如图2,连接EF,设EF交BD于点M,当t=2时,求AM的长;
(3)如图3,点G、H分别在边AB、CD上,且 cm,连接EF,当EF与GH的夹角为45°,求t的值.
例8
如图1,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一点,EF⊥EC,且EF=EC,连接A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