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 精品

合集下载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测试题 2019.91,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20世纪4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取得的功绩就是有力的证明。

请回答:(1)指出联盟形成后采取的四次重大的反法西斯军事行动。

(2)概括联盟形成后,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共同举行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及成果。

(3)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2,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

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 )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A.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 B.中途岛战役日军惨败C.阿拉曼战役德意军队惨败 D.意大利1943年9月投降5,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和英美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B.英美对日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改变C. 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D.英美为了中国的领土而对日作战6,“……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这段话中的“三国”是指()A.苏、美、英B.中、美、英C.中、美、苏 D.中、苏、英7,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是()A.北非登陆B.海湾战争C.诺曼底登陆D.西西里登陆8,下列各项,发生在二战期间意大利投降至诺曼底登陆之间的是()A.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B.苏军攻人德国境内C.英军取得阿拉曼战役胜利 D.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开罗会议9,1944年,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选择题1.以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有名战斗表示图,该战斗()A.发生在1943 年 7 月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岸战C.将开罗会议的详细决定付诸行动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场面分析:联合资猜中的“英吉利海峡”可判断为诺曼底登岸,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

答案: D2.有学者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是经过珊瑚岛海战、半途岛海战、瓜岛海战等数场战斗达成的。

依此看法来审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拥有与瓜岛海战相像转折意义的战斗是()A.莫斯科战斗B.斯大林格勒战斗C.库尔斯克战斗D.柏林战斗分析:瓜岛海战攻击行动的开始致使日本最后投诚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斗。

莫斯科捍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属于防守战,与瓜岛之战意义不符,故 A 项错误;斯大林格勒战斗是苏德战场转折点战斗,但德军仍拥有主动权,故 B 项错误;库尔斯克战斗以后,德军完整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光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攻击,和瓜岛之战意义同样,故 C 项正确;柏林战斗属于德国投诚的战斗,故 D 项错误。

答案: C3.1943 年 7 月,德军集中精锐队伍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攻击。

苏军召集重兵严阵以待,两方睁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深重并此后失掉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战斗是 ()A.莫斯科战斗B.库尔斯克战斗C.阿拉曼战斗D.斯大林格勒战斗分析:联合资猜中“ 1943 年 7 月”“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等信息,可知为库尔斯克战斗。

答案: B4.二战期间,英美盟军互相配合的军事行动加快了二战的顺利结束。

以部下于英美盟军配合的军事行动的有()①西西里岛登岸②易北河会师③诺曼底登岸④冲绳岛战斗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分析:西西里岛登岸是1943 年 7 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岸,致使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故①正确; 1945年易北河会师是美英盟军和苏联军队会师,故②错误;诺曼底登岸是1944年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岸,使盟军两面夹攻德军,加快了德国的败亡,故③正确;冲绳岛战斗主假如美军对日作战,故④错误,选择 A 项切合题意。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学案6: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学案6: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自主学习】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瓜岛战役(1942年8月~1943年2月):美军从此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2)马里亚纳战役(1944年6~8月):完全丧失了太平洋战争的制空制海权。

(3)菲律宾战役(1944年10月~1945年7月):切断日本掠夺南洋战略物资的海上运输线,为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了条件。

2、北非地中海战场:(1)登陆战(1942年11月):使德意军队处于东西两线夹击之中,为最后消灭德意在北非的军事力量创造了条件。

(2)北非战事的结束(1943年5月):1945年5月,被困于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二战中最先结束战争的战场)(3)西西里岛登陆战(1943年7月):美英盟军虽然没能消灭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但达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政治目的。

(4)意大利的投降(1943年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二战中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3、苏德战场:(1)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8月):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德军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标志着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

(2)苏军的十次突击(1944年1~11月):基本收复苏联的全部国土。

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开罗会议:(1)时间:1943年11月(2)参会国及领导人:美——罗斯福;英——丘吉尔;中——蒋介石(3)内容:签署《》,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4)意义:《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的公认。

2、德黑兰会议:(1)时间: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2)参会国及领导人: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3)内容:①决定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②还就战后处置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3、诺曼底登陆:(1)时间:1944年6月(2)指挥:艾森豪威尔(3)影响: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战场,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加速走向灭亡。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与练习:第三单元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与练习:第三单元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标要求]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时间:1942年8月开始。

(2)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菲律宾战役。

(3)影响: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到1945年初,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

(2)战况①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

②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

北非战事结束。

③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3)影响①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②意大利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3.苏德战场(1)时间:1943年7月开始。

(2)战况①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

②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

③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

(3)影响①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②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知识点拨] 1942年8月,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展开反攻,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在北非战场,盟军两线夹击德意军队,德意军队投降;在地中海战场,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在苏德战场,普罗霍罗夫卡地区的坦克战使德军损失惨重,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

(1)开罗会议①召开: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

②内容:《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2)德黑兰会议①召开: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又在德黑兰举行会议。

②内容:决定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三国还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4: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4: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练习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下列战场,反法西斯力量转入反攻的先后顺序是() ①太平洋战场②苏德战场③北非战场④中国战场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答案 A解析太平洋战场是在1942年8月开始反攻的,苏德战场在1943年转入反攻,北非战场在1942年11月转入反攻,中国战场是在1944年开始反攻的。

2.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

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

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④诺曼底登陆成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发生于1943年,④发生于1944年。

3.“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该文献资料最早见于()A.《开罗宣言》B.《波茨坦公告》C.《德黑兰宣言》D.《雅尔塔协定》答案 A解析给出的四个文件中,最早的是A项。

它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和材料的意思是相符的。

4.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是因为()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③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小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①②③⑤B.①②C.①③④⑤D.①②③答案 B解析本题应从苏德战场是二战中三大战场的主战场角度思考分析。

③④⑤不能说明题干的要求。

5.某国际公约上有“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的文字,该条约是()A.《九国公约》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 B解析“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表明此时战争已进入到最后关头,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由此可判定B项是正确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三单元第7课一、选择题1.代号为“火炬”的登陆计划是盟军实行的重大行动,该行动()A.使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B.使欧洲战场的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C.使北非德意军队处于东西夹击之中D.直接导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解析:“火炬”计划是指英美军队在西北非实行的两栖登陆,登陆后,盟军向东发动进攻,与自东向西的英军遥相呼应,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

答案:C2.1943年,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前提是()A.北非战场取得胜利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解析:从教材中的“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示意图不难判断,在西西里岛登陆的英美盟军是从北非方向过来的。

答案:A3.作为世界大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这次行动()A.加速了北非战场的胜利进程B.导致了意大利法西斯的溃灭C.使法西斯德国处于夹击之中D.改变了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解析: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武装力量处于东西两面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溃灭。

答案:C4.下面这幅漫画《榜样》(图中站立者为一个日本将军,柱子上写着“墨索里尼”)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所作,其主要寓意是()A.墨索里尼死有余辜B.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投降C.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D.蒋介石独裁统治不得人心解析:漫画《榜样》运用跨越时空的手法,将倒吊在米兰街头的墨索里尼改画在绞架上,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寓示日本侵略者将与墨索里尼有同样的下场,预示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

答案:C5.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解析:英法并没有操纵开罗会议,开罗会议参加国是美、英、中,没有苏联,当时的美国总统是罗斯福,并非杜鲁门,故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C项是开罗会议的内容,正确答案为C。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一、选择题1.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

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2.某同学编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整理了二战中某年发生的如下事件:“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这一年应是()A.1941年B.1942年C.1943年D.1944年3.二战后期,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指()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形势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库尔斯克战役影响的是() A.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B.使苏德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深刻变化C.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D.增强了反法西斯联盟的信心,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出现转折5.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

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像。

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④诺曼底登陆成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7.有学者认为,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

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业

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业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 )A.北非战事胜利结束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C.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解析:选A 从地理位置上看,只有北非战事取得胜利,才能使西西里岛登陆无后顾之忧。

2.下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解析:选A 图片反映的是1943年欧洲和北非战场的形势,A项发生在1944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下图),其中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发生于(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A 二战中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分别为:开罗会议(图中的②)、德黑兰会议(图中的③)、雅尔塔会议(图中的①)、波茨坦会议(图中的④)。

二战后所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影响最为深远,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阶段的步伐以及对战后国际和平的维护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会晤,这时(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已开始瓦解B.欧洲第二战场刚刚开辟C.法国已经获得解放D.中国战场的战事基本结束解析:选A 意大利法西斯于1943年宣布投降,是德、意、日三国轴心中第一个退出的国家。

因此,这一事件应是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故选A;B是1944年6月,排除;法国是在诺曼底登陆后解放的,排除C;D是1945年春,排除。

5.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

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习
一、选择题
1.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

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
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2.某同学编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整理了二战中某年发生的如下事件:“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这一年应是()
A.1941年B.1942年
C.1943年D.1944年
3.二战后期,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指()
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
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
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形势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库尔斯克战役影响的是() A.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
B.使苏德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深刻变化
C.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增强了反法西斯联盟的信心,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出现转折
5.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

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像。

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6.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7.有学者认为,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

其中的“根本好转”主要表现为()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③北非战事结束④德军失去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8.二战期间,某次国际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该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
C.开罗会议D.德黑兰会议
9.这次会议是二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

其内容主要是讨论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包括战后肃清纳粹主义,重建德国经济,以及德国战争赔偿等问题。

据此判断,这次会议还讨论了()
A.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B.重申《开罗宣言》的必要性
C.协同对意作战的问题
D.签署《大西洋宪章》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的务实性。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
(2)结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CCCB CDDB
10. (1)说明:《大西洋宪章》中“所有国家”的表述,表明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推动了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说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年1月,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成员国,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

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

二战后期,中国加强了与盟国间的合作,签署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