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资料
北京作家肥猪老李简介资料

北京作家肥猪老李简介资料
摘要:
1.肥猪老李的个人背景
2.肥猪老李的文学成就
3.肥猪老李的代表作品
4.肥猪老李的写作风格
5.肥猪老李的文学影响
正文:
肥猪老李,原名李明,是一位来自北京的著名作家。
他生于20 世纪60 年代,自幼喜爱文学,青年时期开始发表作品。
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肥猪老李的文学成就斐然。
他的作品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被誉为当代文坛的风云人物。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肥猪老李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猪圈》、散文集《岁月》等。
其中,《猪圈》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佳作。
肥猪老李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他的作品语言简练、质朴,善于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肥猪老李的文学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还激发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同时,他的创作经验也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为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肥猪老李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家简介资料

作家在个人成长与教育中的价值
作家在个人成长中的价值
• 通过作品传达深刻的思想观念,启迪思想 •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陶冶情操
作家在教育中的价值
• 提供丰富的审美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 改变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继承和发扬古代作家的创作成果 •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学的优秀传统 • 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文学表现形式
近现代作家的创新
• 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 • 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
当代作家的多元化趋势
• 当代作家的多元化趋势 -文学创作题材多样化,涉及政治、经 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 文学表现手法创新,融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元素 • 作家风格多样化,各具特色,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
小说家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
小说家的故事情节
• 紧张激烈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深刻揭示社会现实,反映时代风貌 • 寓意丰富,引人深思
小说家的人物塑造
•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个性和深度 • 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展现人物成长 • 人物之间的关系,构建复杂的社会画卷
诗人的意象与修辞技巧
诗人的意象
02
作家的发展历程
古代作家的贡献与成就
古代作家的贡献
• 传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 丰富文学形式,创新文学表现手法 • 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古代作家的成就
• 如古希腊荷马、古罗马维吉尔、中国古代屈原等 • 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近现代作家的传承与创新
近现代作家的传承
• 丰富的意象,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意象与主题 相结合,深化诗歌内涵 • 诗意化的意象,体现诗人的审美追求
作者资料

作者资料性别:男出生年月:1927年籍贯:山东济宁市职务: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简介中共党员。
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
历任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专业创作干部,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编剧。
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
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歌词集《小船儿轻轻》,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
上列歌曲均获全国大奖。
生平写歌人生多磨练乔羽,待人敬而不疏,近而不谑。
浓厚的乡音铿锵有致,言词幽默有趣,加上他言语间的手势动感明快,第一眼就给人留下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的印象。
乔羽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来不觉费劲。
小时苦读,很早便懂得了格律诗、乐府和古今民歌,由于博闻强记又有来自民间的禀赋,这些为他的歌词写作夯实了基础。
乔羽青年时立志,写作小有名气。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给了他最大的学问,他常说,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
他将自己的才华用于写歌,但是在他眼里,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
乔羽经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
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
有人说乔羽玩“土气”极为地道。
他的知识结构,可说是从民间奠基而又遍读古书搭起了架子,且又以古今中外各种“杂书”填充门墙。
于是乎,人们听到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歌词,“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是多么的朴素精练!乔羽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
”其实,他的歌词看似极普通的语言,但是只有乔老才深刻体会到它们是“容易写,写好难”。
当年创作故事多说到乔羽老先生的词,其间的故事一抓一箩筐。
山西作家百合资料

山西作家百合资料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百合的个人简介
2.百合的文学创作
3.百合的作品特点
4.百合在文学界的影响
正文
百合,原名李晓梅,出生于我国山西省太原市,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影响力的山西作家。
她的创作领域广泛,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体裁,是我国当代文坛的佼佼者。
自幼喜爱文学的百合,对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
她的文学创作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先后在《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知名文学刊物发表作品。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山西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
百合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
她的小说多以山西为背景,描绘了山西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散文则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她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验。
报告文学则以真实生动的手法,展现了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深刻思考。
百合在文学界的影响深远。
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如山西省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她的创作不仅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起的山西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同时,百合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学活动,为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百合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影响力的山西作家。
她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山西画卷。
作家介绍PPT资料优选版

孤寂的翠翠
•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 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并 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 情怀。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思春少女的 感情。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 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
• 天保和傩送为了她而唱歌“决斗”, 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 的实现,现实似乎与她无关。
母亲的朦胧美)。
风景
环境描写 风 俗
人情
翠翠与傩送
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
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象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
——沈从文
特点: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人情美 翠翠与爷爷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
人物分析
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 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 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快速阅读课文, 思考:
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 人们,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作为封 闭的农业文明的社会的湘西,人们 的身上也流露出孤寂的色彩,试以 翠翠为例,作具体分析。
纯朴的翠翠
如白塔、虎耳草等,使文章具备了浓厚的湘 西乡土气息。
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小说喜欢用草蛇灰线的技法,前 后情节往往有一定的照应,前文为后文埋下伏 笔,如:
1、翠翠梦见自己在山崖摘虎耳草—— 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故事
2、翠翠问外公“万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外公寻找
3、最后翠翠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翠翠梦见摘虎耳草“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 4、外公所唱的歌便是那晚上听来的——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作者简介相关资料

相关课外阅读
作者
西蒙若夫
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
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
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写作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
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老舍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人物生平个人经历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
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
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中国十大诗人资料

中国⼗⼤诗⼈资料中国⼗⼤诗⼈资料NO.1胡适(已故)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因提倡⽂学⾰命⽽成为新⽂化运动的领袖之⼀。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当时盛⾏的达尔⽂学说“物竞天择适者⽣存”典故。
⼀、新⽂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由主义的先驱。
⼆、拥有三⼗六个博⼠头衔。
三、胡适著作很多,⼜经多次编选,⽐较重要的有《胡适⽂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集》《胡适⾃传》等。
多部作品⼴为流传。
胡适历任北京⼤学教授、北⼤⽂学院院长、辅仁⼤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部名誉顾问、北京⼤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普林斯顿⼤学葛思德东⽅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胡适因提倡⽂学⾰命⽽成为新⽂化运动的领袖之⼀。
NO.2艾青(已故)艾青(1910年3⽉27⽇-1996年5⽉5⽇),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笔名曾⽤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华⼈。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之⼀。
主要作品有《⼤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贯特点。
艾青的作品⼀般是描写太阳、⽕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如既往地歌颂⼈民,礼赞光明,思考⼈⽣。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鱼化⽯》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NO.3徐志摩(已故)徐志摩(1897.1.15~1931.11.19),浙江海宁市硖⽯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描写: 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 是……”不慌不忙地讨论,声音总是
很平静,很温和。 行动描写: 爬了楼梯累得呼呼直喘。
歪在一把沙发上,用眼光观察每人。总 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住自己 的脚腕,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福楼拜
肖像描写: 大胡须。蓝色大眼睛。
语言 描写: 嗓音特别洪亮,时而 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行动描写: 亲自开门,拥抱客人。送客时作着 大方的动作,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 : 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语言描写:只用几句话,就勾画 出某人滑稽的轮廓。用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 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一切。 行动描写: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手势 生动,,举止活跃,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左拉
肖像描写: 中等身材,微胖,一幅朴实而固执 的面庞。不漂亮,但表现聪慧和坚强性格。前额 竖立短发,鼻直挺,,短须,黑眼,近视,目光 尖锐。微笑时像在嘲讽。上唇高翘,显得滑稽。
肖像描写 白皙的脸 语言描写
屠 格 涅 夫
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的讲。 2 讲无论什么事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 味。谈话很少涉及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 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的翻译一些歌德和普 希金的诗句。
都德 肖像描写:头很小却很漂亮, 浓密卷发和胡须连成一片近视,
眼光有时很模糊。
随 堂训练
试用记叙、描写中加 入主观感受的写法对莫泊 桑作简要的肖像描写
描写莫泊桑的肖像
示例:莫泊桑一副严肃 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 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 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 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 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 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 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 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 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 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 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福楼拜
(1821-1880)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
代表作
《包法利夫人》
代表作 《父与子》
屠格涅夫 (1818~ 1883)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都德
(1840—1897)
19世纪下半叶法 国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 《最后一课》
代表作为 《小酒店》 《萌芽》
左拉 (1840-1902)
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莫泊桑 (1850-1893) 19世纪法国最杰出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之一 成名作《羊脂球》 一生创作6部长篇小 说,356篇中短篇小 说,被誉为“世界 短篇小说之王”。
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简陋 lò u 白皙 滑稽 jī 轮廓 捋胡子 lǚ 头颅 脚踝 huá 荒谬 i 义愤填膺 yīng
说一说
这几位作家分别具 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热情奔放、和蔼可亲 福楼拜 好客、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老年持重、博学多识 都德
活泼、开朗 幽默、健 谈
温和、寡 言 坚毅、聪慧
左拉
议一议
你认为作者为何能 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 得如此鲜明,将人物刻 画得那么栩栩如生?
*抓住了四位作家不同的特 点, 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 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和以往的纯客观描写不同, 作者在记叙、描写的中加入了 自己的主观感受,插入了恰切 的议论和抒情
读一读,猜一猜
• 他五十岁上下,很消瘦,但精 神很好。头发寸把长,一根 根直竖着。从他耸立的头发 到他的有力的头骨,无不洋 溢着坚决和刚毅。前额之下, 双眼是坚锐的,而又是忧郁 的。眼睛和嘴都呈露出他的 仁慈心和深切的同情心。一 抹隶体一字的胡须却好像把 他的仁慈掩盖过去。
作业
以班级某位同学为模 特,抓住人物的特征,加 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写一个 描写人物的片段( 200字 左右)
xī kuò lú miù
读一读
浏览课文,找出故事 发生的时间、地点、核心 人物、依次出场的人物以 及出场的标志性词语。
时间: 星期天 地点: 福楼拜家
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核心人物: 福楼拜 依次出场的人物:
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标志性词语:
第一个、 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
划划填填
细读课文,从课文中划出四人 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从中体 会人物性格特点,然后设计一份表 格并填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