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成因及对策研究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成因及对策研究张彤东北师范大学摘要: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却也频频发生。

虚假会计信息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经常使用的财务报告舞弊性手段层出不穷,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方式、成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归纳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的概述并总结了其主要手段,据此出了舞弊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对策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也日趋激烈。

结果,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研究财务舞弊的手段,原因和对策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政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同时,进一步优化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及手段(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通常各有各的目的与手段,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粉饰报表以求得更多更好的融资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

2011年到2017年12月末为止,中国证监会一共发出了13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尚未正式做出处罚的对象。

而在这些处罚案例中,有近乎半数案子同时处罚了中介机构(券商、会计师、评估师等),近2/3涉及收入造假。

举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万福生科在2013年3月2日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2008年到2011年里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这家于2011年9月27日才挂牌上市的公司,从2008年到2012年上半年这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累计已披露的虚增收入已高达将近9.28亿元。

雅百特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雅百特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雅百特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雅百特公司是一家知名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

然而,最近该公司陷入了财务舞弊的丑闻中。

本文将对该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出财务舞弊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2. 财务舞弊的定义和表现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进行虚假记录、误导性披露或其他欺诈行为,以获得不当的经济利益或掩盖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在雅百特公司的案例中,财务舞弊表现为虚报销售收入、夸大利润、隐瞒负债等。

3. 财务舞弊的原因3.1. 高压目标和激励机制:雅百特公司设定了过高的销售目标,并以销售业绩作为员工激励的依据,导致员工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了财务舞弊的手段。

3.2. 弱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审计和监督机制,给了财务部门机会进行舞弊行为。

3.3. 高管失职:公司高管对财务舞弊问题缺乏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力,或者甚至参与其中,为财务舞弊提供了便利。

4. 财务舞弊的影响4.1. 经济影响:财务舞弊导致公司财务数据失真,投资者和股东的信任受到损害,可能引发股价下跌,甚至导致公司破产。

4.2. 市场影响:财务舞弊案例曝光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客户流失,难以恢复正常经营。

4.3. 法律影响:财务舞弊涉及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公司将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高管和相关人员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5. 应对财务舞弊的措施5.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设立独立的审计和监督机构,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

5.2.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让员工明白财务舞弊的后果和法律风险。

5.3. 强化监督和审计: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5.4. 加强公司治理:公司高管应加强对财务舞弊问题的重视,确保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财务舞弊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而且复杂的角色,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舞弊一旦发生,所造成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信息使用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作出错误的投资,融资等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次序。

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维护会计的发展,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

因此,对财务舞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所以本文献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方法,舞弊预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讨论。

用于披露和解决一定的财务舞弊上的问题。

关键字:财务舞弊,舞弊报表,不当披露前言:近十年来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顾雏军创造的格林柯尔“神话”;绿大地放心的隐瞒费用,虚增利润。

财务舞弊充斥着整个经济市场,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财务舞弊及其常用的舞弊方法。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财务舞弊”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为我们所熟知,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中对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财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

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二.财务舞弊的方法1,舞弊报表(1)虚增销售收入。

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

(1)提前确认收入;(2)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

(3)通过三角交易虚增收入(2).多计应收账款。

通常债权人比较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直接决定着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分析与治理研究——以南纺股份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分析与治理研究——以南纺股份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分析与治理研究——以南纺股份为例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屡禁不绝,给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南纺股份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研究。

一、动因分析1. 利益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而财务舞弊往往是企业为达到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

这些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扩大规模或维持股价,不惜通过虚报利润、滥发股利等手段进行欺诈,达到自己的私利。

2. 监管不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是监管的不力。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地位获得的法律与监管优势,通过利用监管漏洞、人为操纵信息披露等手段来逃避监管的制约。

加之相关监管机构在审核过程中的疏忽和不严厉,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内部管控不善上市公司内部管控机制是防范财务舞弊的基础和核心。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导致公司内部职员可以随意操作财务数据。

此外,内部控制缺陷和腐败行为也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温床。

二、治理研究1. 完善监管体制要解决财务舞弊问题,首先需要完善监管体制,增加监管力度和监管层级。

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舞弊行为。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舞弊的打击力度,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2. 加强内部管控要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公司治理体系的建设,提高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团队的监督和约束力度。

其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加强人员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3. 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市场透明度是有效防范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当建立多方参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确保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

同时,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倡导社会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和监督,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信誉度。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实施财务活动中,通过欺诈、隐瞒、篡改财务数据等手段,以获取私利或者规避责任的行为。

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隐患,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带来严重损失,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的秩序。

对财务舞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开展防范和治理工作,对于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财务舞弊问题日益凸显,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许多企业在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机制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财务舞弊问题。

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舞弊问题的根源和特点,找出防范控制的有效策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财务舞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讨财务舞弊的定义、种类、影响以及常见手段,进一步总结防范财务舞弊的策略,为企业有效应对财务舞弊风险提供有效建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秩序稳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财务舞弊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为各类企业提供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策略。

通过研究财务舞弊的定义、种类、影响以及常见手段,可以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措施,减少财务损失和信誉风险。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推动财务舞弊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研究财务舞弊及其对策,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透明度,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

1.3 研究意义财务舞弊是企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声誉。

深入研究财务舞弊,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财务舞弊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财务舞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引言:财务舞弊是企业中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和市场竞争的行为,给企业、员工和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舞弊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昆机财务舞弊案例。

本文将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昆机公司在财务方面的舞弊案例进行研究,以期从中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和监控措施。

一、案例背景昆机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销售。

该公司在行业内迅速崛起,并上市交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二、舞弊三角理论舞弊三角理论由Donald Cressey在1953年提出,主要包括三个因素:机会、动机和合理化。

机会是指舞弊者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能够实施舞弊行为的可能性。

动机是指舞弊者追求个人利益或克服个人困境的动力。

合理化是指舞弊者追求个人利益的道义辩解。

三、昆机财务舞弊案例分析1. 机会因素:昆机公司初期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监控薄弱,为财务舞弊的实施提供了机会。

财务部门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资金流失难以追踪和监控。

2. 动机因素:昆机公司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和盈利要求的增加,高层管理人员存在获取更多资金的动机。

一些负责财务的高管个人利益偏重,以个人利益为先导,为自己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3. 合理化因素:昆机公司鼓励快速增长和高收益,开展财务舞弊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扭曲业绩数据和虚假报表来达到合理化的辩解。

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公司及员工的利益。

四、财务舞弊的具体案例1. 虚增营收:昆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捏造交易和虚构客户订单等手段,逐渐虚增了公司的营收数据,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好。

2. 资金挪用:昆机公司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私自挪用公司资金用于个人开支,通过虚构的项目和冒名行骗等手段掩盖资金流向。

3. 虚假报表:昆机公司在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中夸大了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能力,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股东。

五、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司财务活动和流程的监控,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的关系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的关系研究

1研究背景近年来,企业财务造假频发,例如,蓝山科技、康美药业、乐视网等,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多数学者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虽然学者对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他们最终的研究结论是各不相同的。

究其原因,发现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企业高管是异质的,而不是同质的。

财务重述通常被看作是企业高管选择的激进的会计政策,所以说企业发生了财务重述,高管人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在研究企业财务重述行为时,对高管的异质性特征不加以考虑,其研究结果是值得怀疑的。

2研究假设高管人员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财务重述产生影响,因为其代表着高管人员的阅历和风险承担倾向。

Bloom,et al.[1]在研究中发现群体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受到年龄的影响。

年轻高管的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更强,反应速度更快。

年轻的高管人员会更加倾向于风险,所以说年龄大的高管人员会采取稳健的会计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务重述的发生。

随着高管人员年龄异质性的增加,在团队内部就越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小帮派”,造成成员之间的沟通会越来越少,内部凝聚力会骤然下降,从而造成高管人员之间大小冲突不断,长期如此会给企业的财务重述造成巨大的压力。

在Zenger,et al.[2]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与财务重述之间成负相关关系。

H2:高管团队年龄的异质性与财务重述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教育可以改变高管人员的认知能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行为,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Lee,et al.[3]认为高管人员的教育水平越高,他们处理信息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就越强。

为了发挥高管团队的“战斗力”,他们会把自己学到的优秀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整个团队里进行传播。

孙海法等[4]认为高管团队的教育水平的异质性与他们的文化与认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为他们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很难达成一致,就会造成沟通与交流的障碍,致使高管团队凝聚力的下降,企业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而通过篡改财务数据、虚构交易等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税务机关的行为。

财务舞弊在各个行业和规模的企业中都存在,并且对公司的经济利益、声誉和市场信任造成巨大的损害。

财务舞弊不仅危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正常秩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诱惑和压力,或许会因为贪图一时之利而采取不道德的手段。

了解财务舞弊的定义、形式、危害以及常见手段,以及如何防范和监督财务舞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惩罚机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财务舞弊行为。

本研究将对财务舞弊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对策,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市场信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财务舞弊现象,分析其危害和常见手段,以及探讨有效的防范和监督机制。

通过研究财务舞弊的定义与形式,可以更好地认识财务舞弊的本质及其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

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的危害,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财务舞弊对企业、员工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了解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识别财务舞弊行为。

研究防范财务舞弊的对策和监督与惩罚机制,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防止和打击财务舞弊,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参考,为有效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财务舞弊的定义与形式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采取欺骗性手段,以谋取个人私利或公司利益的行为。

财务舞弊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虚假销售额、资产贬值不当、利润操纵、虚构支出等。

最常见的形式是利用会计政策漏洞或法律漏洞,编造虚假信息来误导外部投资者、股东和监管机构。

财务舞弊的定义并不仅限于涉及会计数据的欺诈行为,还包括管理层对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千
来源:《时代金融》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选取2006年至2015年间发生财务舞弊且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为自变量,分析这些变量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企业高管团队建设、会计事务所审计关注点、利益相关者这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财务舞弊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财务舞弊案件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股东、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干扰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但仍不足以有效防止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

从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看,企业的高管团队在事件中都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公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高管团队行为的结果,根据“高层阶梯理论”又知高管团队的个体行为受到其个人背景特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
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发现高管团队的不同背景特征会对公司的盈余质量管理、财务风险、过度投资行为、财务重述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财务舞弊
国内外学者在寻找能帮助上市公司准确识别财务舞弊行为的指标、信号、征兆,财务舞弊的诱因和手段,以及存在财务舞弊的公司在某些方面存在异常有广泛的研究,不仅如此,已有研究证明财务舞弊是企业管理层所为。

本文将高管团队定义为企业年报中公布的除独立董事以外的高管人员,将财务舞弊对象定义为因舞弊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国内外学者对高管团队背景特征的研究起始于“高阶理论”的提出,对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各自相关的研究也不少,但对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相关性进行的研究却不算多,在变量的选择上也有所差异,且结论不尽相同。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年龄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会减缓,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会降低,同时,对职位升迁和薪酬增涨的需求也会减弱,因此,年长的高管团队会选择更加稳健的经营战略。

而年轻的高管,学习能力强,对外部反应速度快,对晋升的需求大,因此会更加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战略。

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高管团队的年龄特征与财务舞弊负相关。

(二)性别特征
男女高管在价值取向、风险偏好以及管理理念上有所不同,处理事件时的行为方式也存在差异,研究证实,男性高管比女性高管更喜欢冒险,更倾向于获取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

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2:高管团队中男性比重与财务舞弊正相关。

(三)学历特征
学历影响着个人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模式,学历越高的高管在决策时,更有能力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更理性、更全面的考虑各方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决策行为的后果,更好的规避风险。

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3:高管团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比重与财务舞弊负相关。

(四)CFO的性别
财务总监负责编制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和相关会计资料,而以往关于舞弊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CFO的性别;有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在行为上更加激进,女性则更加稳健。

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4:女性CFO会抑制财务舞弊的发生。

(五)任职期限
高管团队任期越长,对企业越熟知,就越有能力摆脱企业内外相关制度的约束,此外任期越长,高管团队成员间关系越紧密,当机会、压力、借口同时存在时,就为高管团队串通舞弊提供了条件。

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5:高管团队任职期限与财务舞弊正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6年至2015年间发生财务舞弊且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于在研究期间多次发生舞弊行为的公司以第一次发生舞弊年度计入样本,最终获取53个舞弊样本。

配对样本的非舞弊公司选择标准为:一是属于证监会划分的同一细分行业;二是舞弊发生年度的总资产或者净资产规模相差不超过30%;三是配对公司当年未被ST且当年财报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相关数据来源于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中财网、以及上市公司官网的公司财报中,部分信息来源于问财财经百科网站,并进行手工收集和整理。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财务舞弊行为(FFRAUD)为因变量,发生则取值为1,反之则为0。

2.解释变量。

根据研究假设,得到本文的自变量如下:高管平均年龄(AGE)、高管平均任期(ARQ)以平均数计算,高管中男性比重(MALE)、本科及以上学历比重(UGEDU)和CFO性别(CFO)采用虚拟变量处理。

3.控制变量。

影响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提高回归的准确性,文章借鉴了一些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通过控制变量来减少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如下:资产负债率(ALR)衡量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SCALE)用总资产表示、企业性质(CXZ)用虚拟变量表示,国有企业取值为1。

(三)构建模型
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经验,建立如下模型:
FFRAUD=β0+β1AGE+β2MALE+β3UGEDU+β4CFO+β5
ARQ+β6ALR+β7ROE+β8SCALE+β9CXZ+ε
五、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初步判断文章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舞弊样本与配对样本的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差异并不显著,舞弊样本男性比重高出3%,团队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成员的比重少11%,CFO为女性的概率更低,平均任期更长,这与本文假设基本相符。

本文采用参数检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来检验两组样本之间差异性是否显著,从表2可知,高管团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重、CFO性别、任期在舞弊样本组和配对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假设3、4、5得到验证。

(二)相关性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如表3所示,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5,因此可以判断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逻辑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到高管团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与舞弊行为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单独回归在1%的水平上显著,整体回归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学历越高,知识储备就越多,越懂得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规避风险,进而抑制舞弊的发生,验证了本文的假设3;当CFO为女性时与舞弊行为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无论单独回归还是整体回归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女性CFO在工作中更加谨慎,使得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降低,验证了本文的假设4;高管团队的平均任职期限与舞弊行为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单独回归和整体回归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高管团队任职期限越长,高管团队关系就会越紧密,越有能力不受到企业相关制度的监督,进而为舞弊行为创造了条件,验证了本文的假设5。

此外,无论单独回归还是整体回归,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与是否发生舞弊行为均呈负相关,高管团队中男性比重与舞弊行为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假设1、2未得到验证。

六、结论及建议
(一)公司高管团队建设
公司在建设高管团队时,应当考虑女性CFO在团队中的作用,女性耐心、谨慎的特质使其具有更强的长远生存能力;高管的学历和任职期限也是值得关注的,本科以下学历人员的比重越少越适宜,高管的学识越丰富,规避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公司应当完善高管任期相关的制度,明文规定,以免发生串通舞弊行为,通过以上几点来对高管团队进行优化,最终使得企业的舞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二)会计事务所审计
事务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可以通过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来对企业舞弊的可能性形成初步判断,当企业高管团队满足本科以下学历的管理者较多、CFO为男性、平均任职期限较长中的一条或几条时,应当提高警觉,并考虑修改或增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三)利益相关者
当企业的高管团队符合本科以下学历的管理者较多、CFO为男性、平均任职期限较长中的一点或几点时,作为外部投资者可以考虑降低对企业财务报告、会计资料以及相关数据的信赖程度,以防资本有去无回。

参考文献
[1]李晓翠.高管团队特征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6,21:69-72.
[2]高管团队特征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卢馨,李慧敏,陈烁辉.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0(06):58-68.
[4]Tihanyi,L.E.?A.E.RC.,position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Firm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6):1157-1177.
[5]Wiersema M F,Bantel K A.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5(1):91-121.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17ycx056),受“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Fund Project by So 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简介:王千(1993-),女,汉族,四川达州人,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财务舞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