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2资料
2型糖尿病指南全文

WHO 1999(mmol/L)
FBG
2hPBG
<6.1
< 7.8
6.1~<7.0
<7.8
<7.0
7.8~<11.1
≥7.0
≥11.1
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 (200 mg/dl)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 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
起病迅速 明显体重减轻
体型消瘦
酮尿或酮症酸中毒
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 低
出现免疫标记(谷氨酸脱羧
酶(GAD)抗体,胰岛细胞抗 体(ICA),胰岛抗原(IA2)抗体
不能依据血糖水平或酮症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 年轻糖尿病患者对1型、 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 疫性糖尿病(LADA)的鉴别尤为困难 血清C肽和GAD抗体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不确定时,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以指导治疗, 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 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 或苯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均应行 OGTT 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 2小 时血糖 OGTT 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1994 年 25 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 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70%,远高于美国的48%
2型糖尿病科普宣传PPT

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因及危险因素
饮食偏高糖、高脂肪 缺乏体力活动
病因及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肥胖或超重
病因及危险因素
高血压
症状及常见并发症
症状及常见并发症
症状:饥饿、口渴、多尿、疲劳、视力 变化等 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肾病、眼部疾病 等
预防和管理
预防和管理
健康饮食: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 蔬果和全谷类食物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度强度 的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科普宣传PPT
目录 前言 什么是2型糖尿病 病因及危险因素 症状及常见并发症 预防和管理 结论
前言
前言
欢迎来到本次科普宣传PPT,我们将为 您介绍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 施。
什么是2型糖尿病
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与胰岛素 的分泌不足和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关 。
预防和管理
保持健康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 腰围
定期检查:定期测量血糖和血压,定期 进行眼部和肾脏检查
预防和管理
药物治疗:按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
结论
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日益增高的慢性疾病 ,预防和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和定期 检查,我们可以减少患病风险,并提高 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2型糖尿病病历

2型糖尿病病历1. 病人基本信息病人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60岁职业:退休工人婚姻状况:已婚,有子女2. 病史回顾2.1 既往病史张三既往无大病史,仅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2.2 现病史2018年10月,张三因体检发现血糖偏高,为8.9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开始口服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调整和锻炼。
但由于控制不佳,血糖一直在7-11mmol/L之间波动。
2020年3月,张三出现胸闷、气促等心脏不适的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
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2021年5月,张三的血压突然升高至180/110mmHg以上,并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感觉。
前往医院紧急就诊,被诊断为高血压危象。
进行了紧急降压治疗,并调整了原有的抗高血压药物。
2.3 家族史张三的家族中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但无明显遗传倾向。
3. 诊断和治疗3.1 诊断根据张三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
3.2 治疗3.2.1 糖尿病治疗张三目前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控制血糖。
医生建议他加强饮食控制,避免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此外,医生还建议张三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3.2.2 冠心病治疗张三目前接受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贝伐单抗、他汀类药物等。
此外,医生还建议他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2.3 高血压治疗张三目前接受药物治疗,包括ACEI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
医生建议他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4. 随访和预后4.1 随访情况张三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包括检查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指标。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健康建议。
4.2 预后评估由于张三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预后较为复杂。
如果能够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计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延缓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姓名×××出生地xx 省××县(市)性别X性民族×××年龄×岁入院日期×××年×月×日×时婚姻×婚记录日期×××年×月×日×时职业××病史陈述者×××年×1 月×日×时工作单位×××地址×××主诉: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七年、现病史:患者于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多,饭量大增,夜尿频多,平均10次/晚左右,当时无排尿困难,无尿路刺激症状,体重在七年间由80公斤渐降至70公斤,尤以近二年体重下降明显。
曾外院查血糖偏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曾口服消渴丸、达美康、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平素监测血糖较少,控制情况不详,三天前我院测空腹血糖11。
51mmol/l,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稍感乏力、倦怠,食欲较好,大小便尚可、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
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否认有手术、外伤史。
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
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
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婚外性行为。
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婚育史:X岁结婚,爱人体健,关系与睦,育有X子X女,均健康。
月经史:初潮年龄X岁,月经周期X天,经期X天,末次月经(或绝经年龄)XXX年X月X日、经量一般,无痛经史,白带量不多,无异味,足—早—流—存—。
ADA糖尿病2讲课文档

第十一页,共49页。
表2 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及联合用药治疗推荐方案
年龄 < 40 岁 40 ~ 75 岁
> 75 岁
危险因素
推荐他汀类药物治疗强度*
无
无
有 ASCVD 危险因素**
第十九页,共49页。
院内糖尿病管理
➢ 对于危重患者,且血糖持续>10.0 mmol/L 的高血糖患者, 应及时启动初始胰岛素治疗, 并推荐大多数危重患者将血 糖控制在 7.8 ~ 10.0 mmol/L。
➢ 在无明显低血糖发生的前提下,可对一些患者采取更严格 的目标,如 6.1 ~ 7.8 mol/L。
10 年 ASCVD 风险< 5%的患者(年龄< 50 岁且不伴其 他危险因素者)不应予以阿司匹林治疗 ;
年龄< 50 岁且伴多项危险因素者(10 年心血管风险为 5% ~ 10%)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予以阿司匹林 治疗。
第十五页,共49页。
表 4 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推荐方案
年龄 < 50 岁
72.4%
对521例经糖尿病筛查的老年高危人群(平均年龄70.8岁)进行OGTT, 评估糖代谢异常检出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情况
胰岛素测定结果发现72.4%的新诊断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第二十五页,共49页。
正常
350
300
250
血浆葡萄糖
(mg/dL)
200
150
100
50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 (IFG、IGT)
≥ 50 岁
第十六页,共49页。
糖尿病2讲课文档

历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
1991年 糖尿病走向社会公众
1992年 糖尿病:一个所有国家所有年龄的 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1993年 与糖尿病一起成长 1994年 糖尿病与老龄化 1995年 糖尿病无知的代价
第八页,共152页。
历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 急性并发症 • 慢性并发症
第四页,共152页。
糖尿病具有毁灭性和致死性
成年失明的主要因素
心血管疾病 和卒中 2 - 4x
截肢
15 - 40x
晚期肾脏疾病的
主要因素
糖尿病是全球第四位致死性疾病 中国第3 位致死因素
第五页,共152页。
联合国关于糖尿病
• 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12月20日通过决议案,将11月14 日世界糖尿病日作为联合国糖尿病关怀日
2004年 糖尿病与肥胖
2005年 糖尿病与足底护理
第十页,共152页。
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 (11月14日)
Diabetes Care for every one
(关心每一个糖尿病患者)
第十一页,共152页。
2007年联合国糖尿病日
一、活动主题
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二、宣传口号
1、防治糖尿病,从儿童青少年做起 2、运动健身、避免肥胖,减少糖尿病危害
5. Most RS, Sinnock P. Diabetes Care 1983. 6: 67-91.
第十四页,共152页。
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
危险增加2–4倍3*
截肢的危险增பைடு நூலகம்15 倍4,5
糖尿病诊断时合并微血管病变的情况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 4.6亿。
作为一种重要的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T2DM)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我国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旨在为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防治指南。
1. 糖尿病基础知识1.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1.2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有关。
1.3 糖尿病临床表现糖尿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血管、肾脏等多系统并发症。
2. 2型糖尿病诊断与评估2.1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
2.2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肾脏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下肢血管病变)。
评估方法包括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心脏超声等)和临床症状。
3. 2型糖尿病治疗与管理3.1 糖尿病治疗目标糖尿病治疗目标包括: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3.2 糖尿病治疗策略糖尿病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3.2.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2.2 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胰岛素治疗。
3.2.3 并发症防治并发症防治包括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肾脏、心脏功能检查)。
3.3 糖尿病管理糖尿病管理包括患者自我管理、医生指导和管理以及糖尿病教育。
2型糖尿病课件

少食多餐
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有 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和 高盐的食物,如糖果、蛋糕、
油炸食品等。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加身体代谢率。
力量训练
通过器械训练或自重训练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作用
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从而提高治疗 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生活压力,提 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增加身体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 。
运动强度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强度 和频率方案。同时,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 ,避免运动损伤。
05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
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干预
风险评估因素
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 控制情况,吸烟史,家族 史等。
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措 施,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 的发病风险。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新型治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
一些新型治疗技术,如胰岛素泵、干细胞 移植等,也在不断探索中,为改善胰岛素 抵抗提供了新的可能。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2型糖尿病可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其中肥胖型 患者占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治疗要点
1.饮食治疗: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 措施,目的在于维持标准体重,饮食治疗应以 控制总热量为原则,实行低糖、低脂、适当蛋 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饮食治疗特别 强调定时、定量。糖类占饮食总热量的 50%~60%。 2.体育锻炼: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促 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下降,为 本病的有效疗法之一。每周定期测体重,如果 体重改变>2Kg,应立即报告医生。
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 代谢紊乱综合征:“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 多食和体重减轻;皮肤瘙痒,麻木,腰痛,便秘 等。 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 常见的并发症) ②、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③、乳酸酸中毒 ④、低血糖。 3.慢性并发症:侵犯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主要包括 大血管(心血管、脑血管、四肢大动脉、尤其是 下肢)、微血管(肾小球、眼底及心肌)、神经 (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皮肤及骨关节等。
⑤ 每晚用温水泡脚,水温在37-38º c。 ⑥ 切忌用热水袋。 ⑦ 发生足部外伤或感染时,应及时去医院 治疗,切忌思想麻痹,延误病情。
3、各种感染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为易感人群,应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保持皮肤、口腔、会阴等清洁, 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 胃肠道、泌尿系统及皮肤等感染。
四、辅助检查
1.尿糖测定:在肾糖阈正常的情况下,当血糖 达到8~10mmol/L时,尿糖出现阳性,尿糖阳 性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2.血糖测定:血糖测定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 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 3.9~6.0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 餐后两小时≥11.1mmol/L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
尿 病
主讲:晏彩荣
一、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的多病因的代谢疾病,是由胰岛素分 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的以高 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
二、糖尿病的分类
1. Ⅰ型糖尿病:胰岛受病毒、自身免疫等因素 破坏,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分泌不 足)。主要见于年轻人,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2. Ⅱ型糖尿病:主要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 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超过体重者占多数, 常对胰岛素发生抵抗。
谢谢观赏
~The End~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自我救治:①饮一杯糖水或一杯果汁②吃6 颗糖块或饼干2块③如果在院,立即告之 医护人员,给予口服5O%葡萄糖和推注高 糖。 注意:处理低血糖后,保持病人的饮食计 划。
2、糖尿病足的防护: 足部监护: ① 趾甲前端应剪平锉光,防止其向皮肤内 生长。 ② 穿清洁、松软的袜子,袜子上不可有破 洞或补丁。 ③ 穿合适、松软的鞋子,尽量少穿皮鞋, 最好穿布鞋,切勿赤脚行走。 ④ 养成穿鞋前检查类、双胍类、噻唑烷 二铜类等。 4.胰岛素治疗: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 注射,可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 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发生局 部硬结,影响药物吸收。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 中应定期监测尿糖、血糖。
六、健康教育
1.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使病人基本掌握糖尿病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各种预防措施,治疗是 终身的,以使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 作。 2.告知病人饮食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防止并发 症的重要性,帮助病人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 求和方法。 3.让病人了解体育锻炼在治疗中的意义,帮助 其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4.教会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并讲解胰岛素 和各种降糖药的药理作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 项。 5.指导病人学会尿糖或血糖的测定,了解测定 结果的意义。 6.定期随访,一般要求每2~3个月复查,以了 解病情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七、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
1、低血糖的症状: 典型症状:①饥饿感②出冷汗③心悸,心 跳加快④头晕或头痛⑤软弱无力或双手颤 抖。 不典型症状:①口唇麻木感②出汗多③夜 间多梦④情绪暴躁或焦虑⑤注意力不集中。 严重症状:①言语不清②意识不清或定向 障碍③抽搐④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