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超人”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

合集下载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涉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领域。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构想。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模式,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团结。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对自由人联合体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剥夺了自由。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导致了阶级对立和剥削,工人没有充分的劳动权和社会权利,从而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相互竞争,而不是相互合作。

马克思提出了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构想,即消灭阶级对立和私有制,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自由人联合体的构想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人联合体的构想并不是一个空想,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当代社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剥削,很多人依然缺乏充分的劳动和社会权利,面临贫困和失业的困境。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构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构想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

马克思认为,通过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自由人联合体而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构想。

【2000字】。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组织形式的设想。

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的社会性将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社会将不再有阶级对立和剥削,人们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自由人联合体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个体在不受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自由地合作共同劳动,共同管理生产,实现个性自由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社会性被剥夺,个体的劳动成果被剥夺和私有化,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阶级对立的产生。

而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劳动的社会性将得到充分发展,个体劳动将成为社会共同财富的一部分,个人的劳动成果将得到公正合理的分配。

这样,人们的劳动受益将大大增加,社会的资源分配将更加公平合理。

马克思强调个人的实现与社会的实现可以辩证统一。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人将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而是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个体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既能够个性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也能够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社会的实现将与个人的实现相互促进和统一,实现了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自由人联合体还意味着社会的民主化。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决策权。

个体在生产中将共同管理和决策,实现了劳动的民主化。

这样,自由人联合体将摒弃了资本主义中的专制和剥削,实现了劳动的民主和自主。

这种民主的实现也将推动社会的民主发展,实现社会的民主化。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他提出了许多引领世界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其中,“自由人联合体”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协作的关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自由人联合体”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在其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一定会向最高阶段发展,这个最高阶段就是“自由人联合体”。

马克思认为,这个自由人联合体是一个极为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形态,由自由的个人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和平等。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人联合体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形态。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是自由与权利的关系。

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完全自由发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居住地点和生活方式。

而这种自由主要来自一个不可分割的“人权”概念——人类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

此外,在自由人联合体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协作。

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但他们之间可以适应对方的需求完成自己的任务,这需要他们之间的协作和互助。

这种协作是全心全意的,没有任何不实现完美和全面的地方。

这种完美的协作意味着一个无限大的协作空间。

由于每个人都被看作是平等的个人,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成为协作中本体以外的局外人。

总之,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经验总结。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应当努力实现这种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使所有的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与自由,彼此互相协作,实现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马克思与尼采人性论之比较研究

马克思与尼采人性论之比较研究
比 。马 克 思 和 尼 采 , 两 个伟 大 人 物 的 历史 境遇 却 颇 有 相 似 之 说, 这 在选择何种方式来实现人的本质是不能确定的。 处 。 者 的 理 论 与许 也 正如 他 在 《 产党 宣 言》 前 共 中形 容 工 人 阶级 运 动 的那 样 一 开 始 是‘ 欧洲 游 荡 的幽 灵 ” 而后 来 却 改变 了世 ‘ 在 , ( 人 与 社会 的互 动 二)
属性 ( 社会性) 就是我们所说的人 性。 , 而尼采认为, 要揭示人的 勃 。但是 需要 指 出 的是 马克 思 的“ 自由人 ” 的理 想 显然 带 有 时代 本质 实际上就 是寻求人 生的意义 , 的本 质就蕴藏在寻求“ 人 人 共同的某些规定性, 但尼采的“ 独特个人” 是完全不需要这些共
生如 何 才 有 意 义 ” 的过 程 之 中 。这 种 观 点 的深 层 就 是 尼 采 所 说 同规 定 性 的 的 :人 是 尚 未定 型 的动 物 。” 因 为人 的 本质 的“ 定 型 ”所 以 “ 正 未 , 人 就 需要 不 断 自我 超 越 : 因 为人 可 以 自我 超 越 , 以人 有 了 正 所 自由选 择 的空 间 和不 断 创 造 的潜 力 。 ( 人 的 意识 与理 性 三)
马克思认为人 的发展 是人 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 一的过
界的模样 ; 后者 的思想也许正如给他深刻影 响的叔本 华 自我解 程 ,所谓 人的个性 , “ 是指 个人特殊 品质的思想 、 感情 、 行为和 自 嘲的那样“ 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但是他却“ 属 , 给西方哲学 我意识的方式 ”人 的个性化的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 、 , 社会关系 带来了颤栗 ” 前者为了实现人类 的解放, 。 孜孜不倦, 终其一身; 中才能进行 , 并且只有在 消除了人剥削人、 人压 迫人的社会制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一种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进行浅析。

马克思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的个人通过合作的方式彼此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人不再为了个体利益而与他人竞争,而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马克思强调了个人的自由。

他认为,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人能够真正实现自由,不再受到私有制的束缚。

私有制将社会分成了一小部分占有生产资料和资源的寡头,和广大无产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大多数。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阻碍了人的自由发展,剥夺了人们对自己生产所得的支配权,使得人们成为了商品的奴隶。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将被废除,人们将可以真正实现自由,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强调了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人之间不再以竞争为主,而是以合作为主。

个体的利益与全体的利益相统一,个人的发展与整体社会的进步相一致。

个人通过合作,共同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正是通过这种合作和共同发展,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自由,因为个人的能力和潜力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实现。

马克思还强调了平等的重要性。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平等不仅是指个体之间的平等,也包括对待不同个体的平等。

马克思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不同个体由于种种原因,如性别、种族、阶级等,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待遇。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这种不平等将被彻底消除,个体将不再受到不平等的限制,得到平等的参与和发展。

尼采“超人”思想与马克思“自由人”思想比较探析

尼采“超人”思想与马克思“自由人”思想比较探析

The Direction of Human Being: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uperman" and "Free man"作者: 丁新宇;谢鸿昆
作者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出版物刊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6-4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超人;自由人;人的去向;马克思;尼采
摘要:尼采和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指向都是“人”,“超人”和“自由人”分别是他们构想出来的理想人,两种理想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尼采拒斥普遍性,马克思则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尼采和马克思学说这种整体指向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超人”和“自由人”在具体特征、具体追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不同。

马克思的“自由人”设想更具现实性,“自由人”的发展更全面;尼采的“超人”体现了精神的解放与生命本能的释放,对人的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浅析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他对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马克思对“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分析。

马克思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指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享有充分的个人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不再受到阶级压迫和经济剥削的影响。

这种社会形态的实现,需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并且建立起一个没有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核心要义是消灭私有制和建立共产主义。

他认为,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源,是阶级斗争和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差异巨大,这种不平等和剥削关系造成了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摒弃个人私利,实现社会财富和资源公有化,从而消除社会分化和压迫。

马克思对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态和运作机制也有所思考。

他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个体在这个整体中实现了自己的自由与个性发展。

这种自由体现在个体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和活动,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这种自由并非是个体的任性和自私,而是在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的。

在“自由人联合体”的运作机制方面,马克思认为,在没有私有制的社会中,物质和资源公有化,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公共分配,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福利。

个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和公正的,不存在压迫和剥削的关系。

个体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是基于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而不是出于利益追求的动机。

马克思对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争议。

他对于具体的建设路径和实现方法并未给出明确的方案。

虽然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念和目标,但具体实现的路径仍然存在争议和困惑。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利益集团,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目标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虚无主义及其克服_尼采_海德格尔和马克思

虚无主义及其克服_尼采_海德格尔和马克思

第38卷第6期2011年11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Sichuan No rm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 ion)Vo l.38,N o.6No vember,2011虚无主义及其克服:尼采、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唐 忠 宝(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摘要:尼采通过 上帝死了 、 重估以往一切价值 、 强力意志 以及 超人 等宣言对基督教信仰和柏拉图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海德格尔则将虚无与存在并列考察,试图通过追问存在、颠覆形而上学来克服虚无主义。

在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理论陷入困境之处,马克思找到了一条克服虚无主义的现实路径,即从 现实的个人 出发,以实践来建构其立足于 人类社会 的 新唯物主义 ;同时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对资本、私有制以及异化进行彻底的批判和积极的扬弃,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

关键词:虚无主义;尼采;海德格尔;马克思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6-0038-06收稿日期:2011-03-17作者简介:唐忠宝(1983 ),男,河北秦皇岛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如何看待虚无主义的问题上,尼采、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理论深层上进行了颇具历史意义的对话。

他们都认为虚无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密不可分,克服虚无主义必须清算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将尼采称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认为尼采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又建立了新的形而上学,即价值重估之后的强力意志。

事实上,海德格尔对尼采的指责反过来也适用于其自身的理论,因为海氏以 此在 为基础的存在论,本质上仍是形而上学,即 此在的形而上学 。

两位思想狂人在清算形而上学上的不彻底,也注定了其克服虚无主义的不成功。

与尼采和海德格尔不同,马克思找到了一条拒斥形而上学的现实道路,即从 现实的个人 而不是抽象的 超人 和 此在 出发,以 实践 来建构其立足于 人类社会 或 社会化的人类 的 新唯物主义 ;同时立足现实,尤其是资本主义的现实,对资本、私有制以及异化进行彻底的批判和积极的扬弃,最终实现人类真正历史的开启以及人性的复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人的“ 联合体 ” 。尼采提 出“ 超人 ” 学说 的动机是 想用独裁专制 对抗逐 渐来 临的大众社会 与 民主社会 。与此相对 , 马克 思的
自由人“ 联合体 ” 设想却是 充分肯 定大众化与 民主化的历 史发展 趋 势的 , 它要彻 底埋 葬传统 的独裁 专制政治 制度。 当代社 会
发展 趋势越来越证 明马克思的 自由人 “ 联合体 ” 设想是正确 的。
裁专制的兴起 , 并不一定单单是政治 的原因 , 它们还 间摇摆 , 却离 两 者 的调 和有 着 相 当远 的距 离 。 ” _ l 这 表达了个人的需求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明显的父亲 就是“ 父亲 的悖沦” ( t h e p a r a d o x o f t h e f a t h e r ) 。“ 父 的缺失 , 还有 父性 权威 的继续 衰退 , 助长 了人 们将 对 亲的悖论 ” 在当代世界具有一种基本发展趋势 , 即从
尼采的“ 超人" 与 马 克 思 的 自由人 “ 联合体"
白新 欢 , 张树 旺
( 1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 ; 2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6 4 0 )

要: 尼采认为 , 未来理想社会是“ 超人 ” 统治的社会 , 唯有“ 超人 ” 才是人 类的 目的。马克思则认 为 , 未 来理想社会 是 自
作者简介 : 白新欢 ( 1 9 6 7 一) , 男, 河北行唐人 ,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 治学院副教授 , 哲学博士。
关 于未来 理想 社会 , 尼采曾提出“ 超人” 学说 , 马 “ 父亲 ” 。从 心 理 学 上 说 , 父 亲 原 型 的 第 一 位 特 征 是
克思曾提出 自由人“ 联合体” 设 想。从人 的发展层面 权力、 强力 , 其次才是公正、 道德 , 道德与公正是第二 上看 , 未来 理想 社会 状态 究竟 是 “ 超人 ” 统治 “ 末人 ” , 位的 、 次要 的特征。“ 我们的传统屡屡认为 , 一位行 还是 自由人“ 联合体” ?人的发展 目标是少数独特 的 为公正但未能在外界取得成功的父亲 , 远不及那些不
2 0 1 4年 4月
延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Ap r, 2 01 4
第3 6卷第 2期
Vo 1 . 3 6 Nn 2
学说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
为它 的无 意识 化 , 即父 亲意 象逐 渐从 理论 与意识 层 面
从心理意象 上说 , “ 超人 ” 其实 就是父 亲 , 这是 退居隐秘的无意识 中。父亲意象的这一衰退过程在 “ 超人 ” 的本质、 原型。因为 “ 超人 ” 的所有特点都 可 历史上表现为现代 民主制度对古代专制制度 的埋葬 , 以及现代 民主与平等观念对父权 观念 的逐渐消弭 。 归结为父亲的特质 , 有些特点则是父亲特质 的夸张式
关键词 : 尼 ; 马克 思 ; “ 超人 ” ; 自由人 “ 联 合 体 ”; 父 性
中图分类号 : B 5 1 2 . 6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 — 0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9 9 7 5 ( 2 0 1 4) 0 2— 0 0 2 9—0 5
发展 目标不是少数个体?如果是少数个体又意味着 象 , 如把 “ 超 人” 隐喻为 “ 狮 子” 、 “ 金 发野 兽” 、 “ 大 什 么 ?本文 试 图在对 比尼 采 与 马 克 思 关 于 人 的 发 展 海” 、 “ 闪电” 等, 这些都是更为隐晦的父亲意象 , 主要
学 说 中澄清 这个 问题 。
变形 。“ 超人 ” 最重要 的特质 即“ 强力” 、 “ 权力 ” , 以 在政 治意 义 上 , 尼采 “ 超人” 哲 学 的 隐秘 动 机 正 是 对
及相关 的特质 如力量 、 暴 力等 , 都证 明“ 超人” 就是 这种逐渐远逝 的父权独裁专制的怀旧, 这种政治 目的
2 9
的无意识 心 理动机 则是 消除 不安全 感 的需 要 , 因为父 必须遵 循一 个道 德 的正 直 的 准 则 ; 但在 社 会 方 面 , 他 【 1 1 6 。作为 “ 个体 亲的主要 功 能就是 提供 秩 序 与 安全 感 。这 一 点从 近 的行为 首先 必须 与力量 的法 则相符 ” 代 政治变 迁 的历 史 中会 看 得更 加 清楚 。“ 2 0世 纪独 的父亲 , 这种 父权 制在遵 守爱 的法 则和力 量 的法则 之

隐 喻父 亲 的强力 特质 。 尼采 对古 希腊 罗 马文 化 的 推 崇从 心 理 学 上 说就 是对 父亲 意象 的推 崇 。 因为 古 希 腊 罗 马文 化 的核 心

“ 超 人” 的心 理学 意义 及其 矛盾
( 一) “ 超人 ” 的 心理 学意 义
“ 超人” 是 尼 采 精 心 塑造 的一 个 “ 人物 ” 形象 , 是 就是父权制。黑格尔在《 法哲学原理》 中也 曾论及古 [ 2 ] 1 舛因 而 , 西 方 文 化 的衰 落 , 同 尼采 作 品 中的 一 个 “ 主角 ” , 揭示 这 个 “ 主角” 的 心 理 罗 马的绝 对 父 权 。 学本 质 、 原型、 意义 , 对于恰切地理解尼采 的“ 超人” 时表 现为 父亲 意象 的衰落 , 而父 亲意 象 的衰落 又表现
个 体还 是 每一个 个 体 ? 这个 问题 的答 案 在 马克 思 看 公正但却胜利加顶的父亲更可取。 ” _ 】 可见 , 对于父 来 是非 常确 定 的 , 即人 的发 展 是 每 一 个个 体 的 发展 , 亲 意象来 说 , 强力 与 权 力 是 本 质 属性 , 道 德 与 公 正 则 其最 终 目标 是 自 由人 “ 联 合体” 。然 而 , 为 什 么人 的 是非 本质 属 性 。另 外 , “ 超人” 还 具 有 一些 相关 的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