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_3_TiO_2改性竹炭催化降解甲醛_张文标
Ce-TiO_2光催化涂料对室内甲醛气体的降解效果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Ce-TiO_2光催化涂料对室内甲醛气体的降解效果及预测模型
的准确度
王海涛
【期刊名称】《材料保护》
【年(卷),期】2013(46)5
【摘要】为了有效降解室内甲醛气体,自制了Ce-TiO2光催化涂料。
分析了Ce-TiO2光催化涂料在可见光源下对甲醛气体的降解效果。
根据甲醛气体浓度的实测值,采用3次指数平滑法模型建立了Ce-TiO2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气体的模型,并对其催化效果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Ce-TiO2光催化涂料可以提高对可见光源的响应,对甲醛气体的降解效果为82.9%;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000 75 mg/m3,平均相对误差为-0.006 80。
【总页数】3页(P17-19)
【关键词】光催化涂料;Ce-TiO2;甲醛气体;降解效果;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法
【作者】王海涛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35.52
【相关文献】
1.光催化防火涂料的制备及对甲醛气体降解实验研究 [J], 张小良;陈建华;刘英学;蔡少华
2.共掺杂Cu-Ce/TiO2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气体的研究 [J], 赵江平;刘加平;张浩
3.纳米TiO2涂料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气体的研究 [J], 崔耀军;王浩;张国宣
4.无光催化涂料的制备及其甲醛降解效果研究 [J], 盛健; 罗祎玮; 傅华康; 梁静静; 付晓美
5.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气体的研究进展 [J], 彭丽婧;李宗伦;李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掺杂Fe3+纳米TiO2膜光催化降解VOCs

掺杂Fe3+纳米TiO2膜光催化降解VOCs
梁文俊;赵春禄
【期刊名称】《工业催化》
【年(卷),期】2010(018)004
【摘要】利用玻璃弹簧负载TiO2膜光催化降解VOCs,以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丙酮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自制反应器,分析了初始浓度、空气湿度和气体流量对甲苯降解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三种物质混合的降解效果,对比了在相同条件下单一甲苯和VOCs中甲苯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气体流速5 L·min-1时,甲苯的降解效率为74.6%,空气湿度为30%时,甲苯降解率为81.6%,初始浓度为0.173 mg·L-1时,甲苯降解率为94%,在这三种情况下,甲苯降解效果较好;对VOCs中甲苯和单一甲苯的降解效果进行对比,发现混合气体中甲苯的降解率在反应205 min后高于单一甲苯.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梁文俊;赵春禄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124;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3.36;TQ034
【相关文献】
1.超声波-Fe3+掺杂TiO2纳米管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研究 [J], 王慧娟;陈金媛
2.掺杂Fe2O3纳米TiO2膜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废水中甲基橙 [J], 曹广秀;马淮凌;姜芳婷;王磊
3.纳米TiO2膜光催化降解废水中阿特拉津的研究 [J], 霍爱群;谭欣
4.自然光下Fe3+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J], 苏碧桃;白洁;慕红梅;佟永纯;敏世雄;佘世雄
5.掺杂Fe3+的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氮氧化物研究 [J], 赵联芳;傅大放;钱春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用于催化去除甲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催化去除甲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6661de7bed5b9f3f80f1c66.png)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催化去除甲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长斌,陈学燕,秦晓晓,陈敏
申请号:CN202010382087.9
申请日:20200508
公开号:CN111450846A
公开日:
202007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去除甲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催化剂以TiO为载体,所述载体表面负载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为Ag,所述助剂为Ni、Fe或Co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催化剂中助剂、载体及活性组分银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所述催化剂催化去除甲醛的性能显著提升,且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巩克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TiO_2粉末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

TiO_2粉末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
沈杭燕;唐新硕
【期刊名称】《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8(25)4
【摘要】本文制备了一系列TiO2粉末催化剂,用光催化法降解室内空气中各
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最终降解率接近100%.考察了晶型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锐钛矿型TiO2的催化性能最好.最后。
【总页数】4页(P55-58)
【关键词】室内空气;光催化法;有机污染物;二氧化钛
【作者】沈杭燕;唐新硕
【作者单位】杭州大学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4.8;X51
【相关文献】
1.TiO2粉末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 [J], 沈杭燕;唐新硕
2.有机染料及聚合物敏化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J], 韦慧
3.气相有机化合物在改性TiO_2/AC复合光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英文) [J], 杨青山;廖永进;毛玲玲
4.Ag/TiO_2对几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J], 金振兴;刘守新
5.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g-C_3N_4/TiO_2光催化剂的性能增强(英文) [J], 宋改雪;储震宇;金万勤;孙红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e_TiO_2光催化涂料对室内_省略_气体的降解效果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_王海涛

S( 1) 0
=
S( 2) 0
=
S( 3) 0
=
x1
+
x2 3
+
x3
代入数据可得:
S( 1) 0
=
S( 2) 0
=
S( 3) 0
= 0. 857 7
Ce -TiO2 光 催 化 涂 料 对 室 内 甲 醛 气 体 的 降 解 效 果 及 预 测 模 型 的 准 确 度
从表 1 可以看出,甲醛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稳定, 同时将近期( 300 ~ 450 min) 的变化趋势充分考虑在 内,经过多次反复计算,确定取平滑指数 α = 0. 42 进 行预测。 3. 2. 2 预测数据
300 330 360 390 420 450 0. 341 0. 329 0. 304 0. 274 0. 243 0. 165 0. 015 - 0. 006 - 0. 015 - 0. 017 - 0. 009 0. 006 0. 042 - 0. 018 - 0. 052 - 0. 066 - 0. 038 0. 035
1试验
1. 1 Ce -TiO2 光催化涂料的配制 以溶胶 -凝胶法制备 Ce -TiO2 光催化剂[4]: 采用
78 -1 型磁力加热搅拌器将 Ti( C4 H9 O) 4 剧烈搅拌后滴 加到 2 /3 C2 H5 OH 中,搅拌,得到均匀、透明的溶液; 将溶有 Ce( NO3 ) 3 ·6H2 O[含 1. 5%Ce( 摩尔分数) ] 的稀盐酸于剧烈搅拌下缓慢加入,剧烈搅拌,缓慢滴
Ce -TiO2 光 催 化 涂 料 对 室 内 甲 醛 气 体 的 降 解 效 果 及 预 测 模 型 的 准 确 度
17
Ce -TiO2 光催化涂料对室内 甲醛气体的降解效果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Ti02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条件优化

Ti02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条件优化作者:张红美,孔德国,罗华平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张红美,孔德国,罗华平(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针对甲醛污染的问题,以锐钛矿型TiO2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对甲醛进行光催化降解,主要研究了光照时间、甲醛稀释倍数及H2O2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甲醛的降解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二者表现为近似线性的关系;当甲醛稀释倍数为2000,H2O2浓度为300mg/L时,甲醛的降解率最高。
关键词: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甲醛;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X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800-03Optimization of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Condition of Formaldehyde by TiO2 NanoparticalsZHANGHong-mei,KONGDe-guo,LUOHua-ping(CollegeofMechanicandElectricalEngineering,TarimUniversity,Alar843300,Xinjiang,China)Abstract:Inviewoftheformaldehydepollution,anataseTiO2nanoparticalswereusedasphotocatalysttodegradateformaldehyde.Theeffectsofilluminativetime,dilutionratioofformaldehydeandtheconcentrationofH2O2onthedegradation rate offormaldehydewerestudi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degradationrate offormaldehydeandtheilluminativetime was linear.Whenthedilutionratioofformaldehydewas2000andH2O2was330mg/L,thedegradationrateofformaldehydewas the highest.Keywords:TiO2nanoparticals;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formaldehyde;conditionoptimization甲醛是室内装修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改性竹炭污水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性竹炭污水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天衣
【期刊名称】《浙江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6)6
【摘要】日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名誉校长张齐生教授领衔完成,
浙江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和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总投资经费超过150万元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高效微生物-改性竹炭(KIC—BCM)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在杭州通过了专家的验收和成果鉴定。
【总页数】1页(P773-773)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竹炭;改性;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林学院;进水;国际
【作者】天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4;X703
【相关文献】
1.我国海水淡化能力2015年要达到220万~260万立方米/日,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的研制能力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J],
2.我市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世界水平微生物芯片/纯电动汽车开发又有新突破/危险
废物处理又添新技术/高容量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研究提高我国电池技术能力/获取高温太阳热研究将在我市形成太阳能应用产业长链/嵌入式数据库天津市技术占先/"MEMS设计环境原形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市公路路网GIS信息系统研究获得突破 [J],
3.西山矿务局镇城底矿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J], 顾纬英;蔡新
4.我校“生物改性竹炭对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示范”成果通过鉴定 [J],
5.“生物改性竹炭对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示范”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J], 吕志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竹炭对溶液中铅(Ⅱ)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竹炭对溶液中铅(Ⅱ)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张启伟;王桂仙
【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7)005
【摘要】研究了不同竹炭产品对溶液中Pb2+的吸附能力,以及pH值、投料量、吸附作用时间、温度、再生方法、再生效果等因素对吸附剂除铅效果的影响.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式,认为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铅吸附材料.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张启伟;王桂仙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丽水,323000;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4.33
【相关文献】
1.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J], 王玲玲;闫永胜;邓月华;李春香;徐婉珍
2.竹炭对溶液中微量铬离子的吸附研究 [J], 刘芳;秦紫馨;符霜;李尊华;王琼
3.竹炭对溶液中Zn2+的吸附行为研究 [J], 王桂仙;张启伟
4.竹炭对溶液中汞(Ⅱ)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J], 张启伟;王桂仙
5.As(Ⅲ)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J], 李晗晟;邓天天;张领军;陈纳;王洋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1 - 08 - 30; 修回日期: 2011 - 10 - 2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10GB2C200175) ;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 2006C13052) 。 * 徐一飞、张杨洋、闫国祺、章敏为本试验做了部分工作,特此致谢。
114
林业科学
1. 2. 1 单因素试验 1) 不同负载层数: 固定 Fe3 +
( School of Engineering,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
Abstract: In this study,bamboo charcoal was modified with Fe3 + / TiO2 through percolation and high-temperature roasting treatments,and the final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XRD. In the above-mentioned process,bamboo charcoal powder was used as carrier,and TiO2 sol was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 and then intermingled with Fe3 + . Both a single factor test and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ere applied in the investigation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baking temperature,the Fe3 + content and the number of loading layers on the removal rate of formaldehyde.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an optimum process of Fe3 + / TiO2 modified bamboo charcoal was then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mboo charcoal,TiO2 sol and Fe3 + can be well compounded according to SEM observation and XRD analysis. Among the three chosen factors,baking temperature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ormaldehyde removal rate.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modified bamboo charcoal were as follows: the baking temperature was 450 ℃ ,the number of load layers were 2,and the Fe3 + content was 1% to achieve the highest formaldehyde removal rate of 61% . This rate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bamboo charcoal itself,and modified bamboo charcoal with TiO2 only,which indicates that bamboo charcoal,Fe3 + and TiO2 have a synergistic reaction driving the degradation of formaldehyde. Key words: bamboo charcoal; TiO2 ; Fe3 + ; sol-gel method; formaldehyde
甲醛发生器: 用试管盛装一定量的甲醛溶液在 电热套中加 热 产 生 蒸 汽 ( 由 橡 皮 管 导 入 玻 璃 箱,严 格控制蒸发温度和 时 间,使 玻 璃 箱 内 甲 醛 达 到 一 定 浓度) 。
自制玻璃箱: 自制 1 m3 的玻璃箱作为试验空 间,模 拟 室 内 环 境。 在 玻 璃 箱 右 侧 离 底 部 20 cm 处 开 2 个小孔,分别 用 橡 皮 管 接 入 甲 醛 发 生 器 和 采 样 设备。在箱子正面中间开 40 cm × 40 cm 口并安装 一 扇 滑 动 门 ,箱 内 放 一 小 型 风 扇 ,顶 部 安 置 一 个 功 率 30 W 的紫外灯。试验装置示意如图 1 所示。 1. 2 Fe3 + / TiO2 改性竹炭制备工艺
改性竹炭,并用 SEM 和 XRD 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 组 合 试 验 探 究 焙 烧 温 度 、Fe3 + 掺 杂 量、负 载 层 数 三 因 子
对改性竹炭去除甲醛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制备 Fe3 + / TiO2 改性竹炭的最优工艺。从 SEM 和 XRD 图 谱 表 征 可 知,
竹炭、TiO2 溶胶和 Fe3 + 三者之间 能 够 较 好 地 复 合 在 一 起。 三 因 子 中 焙 烧 温 度 因 子 最 为 显 著 ,其 次43; 掺杂量。制备 Fe3 + / TiO2 改性竹炭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 450 ℃ 、负载层数 2 层、Fe3 + 掺杂量 1% ,其对甲醛
的去除率达到 61% ,均高于单一竹炭或 TiO2 / 竹炭复合对甲醛的去除率,表明三者复合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关键词: 竹炭; TiO2 ; Fe3 + ; 溶胶 - 凝胶法; 甲醛
甲醛是室内空 气 最 主 要 的 污 染 物 之 一,室 内 装 饰 装 修 中 常 用 的 胶 合 板 、细 木 工 板 、中 密 度 纤 维 板 等 木质人造 板 中 存 在 残 留 的 和 未 参 与 反 应 的 游 离 甲 醛 ,在 一 定 的 温 湿 度 环 境 条 件 下 会 逐 渐 向 室 内 释 放 , 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当空气中甲醛含量达到 30 mg·m - 3 时可致人死 亡,且 甲 醛 释 放 周 期 长,一 般 为 3 ~ 15 年,是一种潜在致癌物( 朱迪迪等,2010) 。
试验前称取 1 kg 上述备用竹炭,经 去 离 子 水 洗 涤数遍后过滤 于 恒 温 鼓 风 干 燥 箱 中,200 ℃ 下 焙 烧 2 h。将竹炭按质量比 1 ∶ 4 与 去 离 子 水 混 合,微 波 加 热 10 min,过滤后于马弗炉 中 400 ℃ 下 焙 烧 2 h,放 置待用( Li et al.,2008) 。在 60 mL 无水乙醇中加入 1 mL水,用硝酸调节 pH 值至 2 ~ 3,按要求加入适量 硝酸铁,在磁力搅拌 器 强 烈 搅 拌 下 将 12 mL 钛 酸 四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竹炭: 自 制,灰 分 含 量 2. 3% , 固 定 碳 含 量 88. 6% , 比 表 面 积 377. 6 m2·g - 1 ,粉碎后过 200 目筛备用。
主要试剂: 无 水 乙 醇、九 水 硝 酸 铁、甲 醛、钛 酸 四 丁 酯 、硝 酸 、去 离 子 水 、甲 苯 、氨 、钛 酸 四 丁 酯 、氢 氧 化 钠 、碘 、碘 酸 钾 、碘 化 钾 、乙 酰 丙 酮 溶 液 、淀 粉 、乙 酸 铵、盐酸 溶 液、冰 乙 酸、乙 酰 丙 酮、碘 溶 液、碘 化 钾 溶 液 、碘 酸 钾 溶 液 ,均 为 分 析 纯 。 1. 1. 2 主要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X 射线 衍射 仪 ( XRD) 、微 波 炉、恒 温 鼓 风 干 燥 箱、水 浴 锅、 分析天平、磁力搅 拌 器、紫 外 分 光 光 度 计、大 气 采 样 器( 流 量 0 ~ 1 L·min - 1 ) 、多 孔 筛 板 吸 收 管、具 塞 比 色管 25 mL、马弗炉、小型风扇等。
中图分类号: S78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488( 2012) 04 - 0113 - 06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Formaldehyde with Fe3 + / TiO2 Modified Bamboo Charcoal
Zhang Wenbiao
48 卷
影响,负 载 3 次 较 佳; 黄 正 宏 等 ( 2004 ) 和 Kim 等 ( 2008) 系统总结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各种制备方法, 指出炭与 TiO2 的 复 合 呈 现 多 样 化 的 特 征。 但 目 前 为 止 ,这 方 面 的 技 术 并 未 在 实 践 中 广 泛 应 用 ,主 要 原 因在于光催化剂 TiO2 的 活 性 和 寿 命 不 能 完 全 满 足 实际需求。为此,本试验运用 Fe3 + 对 TiO2 进行表面 修饰来提高它的光 催 化 活 性 及 延 长 寿 命,同 时 以 竹 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 胶 法 制 备 TiO2 溶 胶,并 掺 杂 Fe3 + ,经 浸 渍 过 滤 和 高 温 焙 烧 制 备 Fe3 + / TiO2 改 性 竹 炭 ,进 行 催 化 降 解 甲 醛 的 试 验 ,增 强 改 性 竹 炭 对 甲 醛的去除率。
竹炭 是 一 种 多 孔 性 物 质,具 有 吸 附 室 内 甲 醛 效 能( 杨 磊 等,2005; 张 文 标 等,2006; Asada et al., 2002; 江泽慧,2001 ) ,但 普 遍 存 在 吸 附 饱 和 问 题,
使用一段时间后其 吸 附 活 性 慢 慢 降 低,还 易 出 现 脱 附,造成二次污 染。 如 何 提 高 竹 炭 的 吸 附 效 率 和 使 用 寿 命 ,日 渐 成 为 研 究 的 焦 点 ,许 多 学 者 相 继 开 展 了 利用光触媒 TiO2 和 竹 炭、活 性 炭、活 性 炭 纤 维 等 多 孔材料复合 吸 附 甲 醛 的 研 究。黄 彪 等 ( 2005) 发 现 超临界乙醇条件 下 制 备 的 TiO2 光 催 化 剂 - 活 性 炭 复合材料具有很好 的 光 催 化 活 性 与 吸 附 作 用,而 且 具有的协同效应 优 于 活 性 炭 与 Sc-TiO2 样 品 的 简 单 混合形式; 朱 文 炎 等 ( 2007 ) 利 用 竹 炭 负 载 TiO2 进 行吸附甲醛研究,发现 TiO2 负载 次 数 对 甲 醛 吸 附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