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要求2
学校大课间活动规范要求

学校大课间活动规范要求一、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长为30分钟。
2. 地点:学校操场、体育馆、各专用教室及指定户外活动区域。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 内容: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文化娱乐(如舞蹈、合唱、戏剧表演等)、科学知识实践(如观察、实验、制作等)等。
2. 形式:集体组织、小组合作、个人自由活动相结合。
三、学生参与要求1. 全体学生须参加大课间活动,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
2. 学生应按照指定区域和活动项目进行活动,不得随意更换。
3. 活动期间,学生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四、教师指导职责1. 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专业课教师负责指导相关活动项目的进行,提供技术支持。
3. 教师需关注学生安全,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五、安全保障措施— 1 —1. 活动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器材安全无隐患。
2. 活动期间,设置安全警戒线,确保学生活动安全距离。
3. 配备专职医护人员,处理突发意外情况。
六、活动效果评价1. 通过学生参与度、活动表现、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七、特殊情况处理1.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活动将调整至室内进行或暂停。
2. 如有大型活动或其他特殊安排,大课间活动将相应调整。
八、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不遵守活动规定、扰乱活动秩序的学生,将进行批评教育。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将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请全体师生共同遵守本规范要求与安排表,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安全有序的大课间活动氛围。
— 2 —。
大课间活动流程及要求

大课间活动流程及要求1、上午第一节课后各班应把不能随身携带的体育器材由体育委员带领本班同学送到本班活动场地;2、第二节课结束后各班应以紧急疏散演练的队形,速度;快速地到集合场地集合。
队形:两两自然一排,小跑进入入场。
队列:六个纵队,尾队只能有一队。
集合:要求快、静、齐;左右间距15厘米,前后间距50厘米。
3、跑步乐曲响起时,领队同学下跑步走口令,全班同学一起跑动。
要求:排面整齐,匀速、速度不要太快。
趁着音乐的节拍,左脚落在鼓点上。
喊口号时,1的口令也是落在左脚上。
4、跑步结束时,各班在做广播操的位置站好,做原地踏步走,原地踏步走时应调整好队列、队形。
保证队列前后左右间距两臂侧平举的距离,能使班级队列或年级队列都在一条线上。
5、广播操、五步拳要求:(1)姿势准确,动作有力、到位、协调、优美,节拍和乐曲一致、不抢拍不拖拍,做操时保持队形整齐,前后左右始终成列成行,各班必须严格按照音乐开展来做,不得延迟或拖延各项活动时间。
(2)手型、手位、步型、步法要准确,手眼要结合,形神要统一。
6、跳绳要求:学生要快速地拿出跳绳,整理好,随着音乐节拍跳动轻盈、快速,失败后及时补救,重新再来。
7、自由活动要求:变更场地要迅速,转移要有序、两队转移。
活动时务必强调学生的参与率,保证每个人都有活动。
(包括见习同学都应安排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其他同学完成动作或者做一些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活动)8、放松活动各班要快速、有序、就近地站到本班放松活动区域。
整齐有序,按音乐引导程序完成放松练习,放松练习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队形整齐。
不得提前结束,放松后,各班要迅速集合,以班级为单位退场,退场时队形整齐。
退场时退到狭窄路口或楼梯道口时要变成两队前进。
退场时要有先后顺序,不能一拥而上。
9、班主任及科任到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活动时,都应在分配好的班级的活动区域活动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维持纪律、保障安全、指导练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应与学生一起跑步、活动督促班级同学活动)。
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范本(2篇)

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范本一、活动时间安排1. 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10:00-10:20,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15:00-15:20。
2. 活动时间不得延长或提前,严禁学生提前散出教室,准时返回教室参与活动。
3. 活动时间内,严禁学生个人离开学校或在校外活动。
二、活动内容规定1. 大课间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社交交流等方面。
2. 学校将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运动会、文化节、演讲比赛等,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与。
3. 学生也可以自行组织活动,如棋类比赛、舞蹈表演等,但需提前向班主任或教务处报备,并得到批准。
三、活动场地规定1.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大课间活动场地,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活动。
2. 学生要爱护活动场地,不损坏设施设备,做到文明使用。
3.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注意自身安全,遵守相关规定,不做危险动作。
四、活动安全管理1. 学校将加强对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 活动期间,学生应注意交通安全,不得违反交通规则,不在校内奔跑、拥挤。
3.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做到适度锻炼,避免受伤。
4. 如有突发情况,学生应立即向老师或校务人员报告,配合处理。
五、活动组织与监督1. 活动的组织与监督由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务处将安排相关老师负责每一大课间活动。
2. 监督人员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
3. 学校将建立健全学生大课间活动档案,记录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及表现,并进行奖惩。
六、学生权益与义务1. 学生有权参与大课间活动,享受学校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2. 学生应遵守活动规定,尊重组织与监督人员,遵守活动场地秩序。
3. 学生应积极参与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同时也要注意个人行为的影响。
七、活动效果评估1. 学校将定期评估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与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调整。
2. 活动参与率、活动场地秩序、学生行为表现等都将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
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规范

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规范一、活动时间规定1. 大课间活动时间应安排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课间时段,具体时间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表确定。
2. 每次大课间活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二、活动场地安排1. 学校应根据学生人数和活动需求,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活动场地应平整、安全,无障碍物和危险物品。
3. 学校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场地设施完好。
三、活动内容选择1. 大课间活动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包括体育活动、游戏、舞蹈等。
2. 活动内容应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 学校应定期更新活动内容,保持活动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四、安全保障措施1. 学校应制定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要求。
2. 活动期间,学校应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 1 —有序进行。
3. 学校应定期对活动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安全可靠。
五、学生行为规范1. 学生应遵守大课间活动规则,听从教师指导,积极参与活动。
2. 学生应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确保活动安全。
3. 学生应爱护活动器材和场地设施,不得随意损坏或乱丢垃圾。
六、教师指导职责1. 教师应提前制定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和要求。
2. 活动期间,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和进行活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处理突发状况。
七、器材管理使用1. 学校应建立器材管理制度,明确器材的采购、保管、使用和维护责任。
2.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确保器材使用安全有效。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器材进行整理和归还。
八、意外应急处理1. 学校应制定大课间活动意外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 2 —和责任人。
2. 活动期间,如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3. 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实小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实小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规定范文实小大课间活动是学生课间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管理大课间活动,提高活动的效果和质量,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天的大课间时间为30分钟,其中20分钟用于学生自主活动,10分钟用于活动归纳汇报。
2. 活动内容:每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如体育运动、科学实验、集体游戏、手工制作等等。
活动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
二、活动组织1. 活动组织者:每周选定一名值日生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活动秩序井然、安全无事故发生。
2. 活动分组: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进行分组,活动分组应尽量保证每个小组中的学生程度相当,方便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三、活动监管1. 活动组指导:每个活动小组配备一名活动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活动,及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的目的、规则,避免出现不当行为和意外伤害。
2. 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应选取宽敞、安全的地点。
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防止发生碰撞、跌倒等意外事件。
3. 设备及材料:活动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应事先准备妥善,并做好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活动纪律1. 活动纪律: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时,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纪律,不得出现打闹、推搡、吸烟等不良行为。
活动时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避免打扰其他学生的学习。
2. 活动参与:所有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不因个人原因缺席或懒散态度影响小组其他成员的参与和活动效果。
五、活动评价1. 活动评价标准:每次活动结束后,由活动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合作、规则遵守、安全注意等方面的表现。
2. 活动奖励: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优秀小组、优秀指导教师等,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
(完整版)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规范

(完整版)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规范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规范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的规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安全保障。
时间与地点1. 大课间活动时间为上午10:00至10:20,下午15:00至15:20。
2. 大课间活动地点为学校指定的安全区域。
活动内容1. 学生可自由选择参与以下大课间活动:- 运动游戏:足球、篮球、羽毛球等。
- 休闲娱乐:听音乐、聊天、阅读等。
- 创意手工:绘画、手工制作、拼图等。
- 智力游戏:解谜、棋类、扑克等。
- 课外探索:参观校园、观察大自然等。
2. 学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强迫他人参与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
行为规范1. 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保持安静有序,不发出过大声音。
- 尊重他人,不打闹、不欺负他人。
- 爱护设施和器材,不乱扔垃圾、不损坏物品。
- 注意安全,不进行危险行为或玩具。
- 遵守游戏规则,不采取作弊行为。
2. 如果学生违反行为规范,老师或监管人员有权制止,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安全措施1. 学校会为大课间活动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急救设施。
2. 学生在参与运动游戏时,应穿着适当的运动鞋和服装,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3. 学生在参与手工制作等活动时,应使用安全工具,并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 学校会定期进行课间活动的安全演练,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管理与监督1. 学校老师和监管人员有责任管理和监督大课间活动的进行。
2. 学校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巡查机制,确保大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
3. 学校鼓励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积极参与并监督大课间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结束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的规范,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保障学生的安全。
学校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措施,营造安全和谐的大课间活动环境。
请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共同遵守本规范,并积极参与和监督大课间活动。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2024年初中阳光大课间跑操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二篇)

2024年初中阳光大课间跑操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切实凝聚各班的向心力,进一步规范大课间跑操活动,特制订大课间跑操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
一、课间操跑操要求:1、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大课间,各班按体育组要求,及时迅速地进场;八、九年级学生必须身穿校服跑操,并且拉链拉上,不得出现有上衣敞开现象。
到操场北部中段指定区域集合整队;进场后听从体育老师指挥,各级部一、二、三班从操场西出入口进入,其他班级从东出入口进入;结束后,按原出入口跑步退出操场。
2、跑操过程中各班整体保持队形整齐,中速行进(迈小步,要求30厘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行进途中原则上不准停顿,若前面没有行进空间,相应班级也务必原地跑步;跑步时做到铿锵、整齐、有力,全脚掌着地。
摆臂时前不露肘,后不露手,即前后一臂距离。
弯道时内道跨小步不减步,外道同学加步幅不增步,始终保持横竖排面整齐,整体前进速度不变,无停走、推挤他人和中途离队现象。
如有男女生人数不等,应先补齐排面,切勿空缺。
3、每班方阵原则上六路纵队,均匀分布在跑道上。
安排体育委员或班长负责领跑,与第一排学生对齐,主要控制跑步速度和节奏;班主任主要管理班级纪律、规范跑步行为;领跑者在方阵内侧跑步。
跑操前,班主任要跟班进场;跑操后,班主任要组织有序退场。
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动员教育,规范要求,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
二、课间操跑操检查评分细则:1、学生出勤情况:每班留五名学生清扫校园、教室卫生;班内跑操每缺一人次扣____分。
确有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跑操的,须写个人请假申请,经班主任签字、政教处批准后方可生效、不予扣分。
2、队伍集合情况:主要包括按规定要求集合,及时迅速,队伍整齐,按规定要求有秩序地进退场。
集合不及时、不整齐的酌情扣0.5—____分。
3、跑操整齐情况:班与班之间要保持____米左右的距离。
所有同学必须跑步前进,不得走走跑跑,跑步时双手握拳,两臂曲臂随前后摆动,步幅不宜过大,频幅不宜过快。
学校大课间活动制度(2篇)

学校大课间活动制度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学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大课间活动正常进行,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技能性;注重参与性和竞技性的统一。
特制定专项工作规章制度。
1、体育组教师必须按时做好出操前的准备工作,按时到岗,保证大课间操的质量,有病有事向教导处请假。
2、学校保证每日大课间的正常进行,如遇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不出操),在没有接到通知情况下,大课间活动要照常进行。
3、在眼睛保健操结束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站队,到室外集合地点,由教师带队到整队。
4、每个老师都要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开发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5、大课间期间一律服从学校安排,每位教师不能私自做主,无顾不参加大课间活动,如遇急事请说明情况,需有教导处主任允许方可不参加大课间活动。
6、各班要保证学生的个人出勤,不得私自在班内、办公室内留学生,班主任教师要亲临大课间现场,下课不得拖堂,不占用大课间时间接待家长或做其他事宜,全力负责组织纪律进行大课间活动。
7、班主任教师上操前可站在队前管理秩序,上操时要站在本班队后,在上操期间各教师不能互相扎堆讲话,不做与大课间无关的事情。
8、大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必须管理到位,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学校大课间活动制度(2)是指学校规定的中午或下午课间时间内的活动安排和管理。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规律地参与课间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交交流。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学校大课间活动制度的例子:1. 活动时间:根据课表和校级规定,确定中午或下午的大课间时间,一般为45分钟至1小时。
2. 活动种类: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参与,包括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文化学习等。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一系列的活动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绘画、舞蹈、合唱团等文艺项目,书法、围棋、科技制作等文化学习项目。
3. 活动场地和设施:学校应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如体育场、操场、活动室等,以满足学生进行各类活动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规范大课间活动程序的通知
各年级组、办公室:
为全面落实《通辽市中小学体育艺术1121项目实施方案》精神,按照旗教体局《关于举办全旗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比赛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校大课间活动汇报片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展示乌牧场学校亮丽的大课间文化风景,同时通过参加活动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规范大课间活动的程序,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活动总要求:
1、队列整齐、精神饱满。
2、跑步环节要求小步快频,跟随音乐节拍匀速跑进,不许有停跑现象。
3、广播体操动作要与口令一致,要整齐有力度;广播体操环节,班主任、副班主任整理好本班级队伍后,站在队伍后面,同学生一起做广播体操。
4、集体操展示有入场和退场,其他班级按指定位置进行自由活动,注意有内容有形式,班主任选择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安全问题。
5、集合、跑步、展示、退场等各环节的动作要迅速。
6、退场时按规定线路整齐进入教学楼。
二、跑步具体要求:
1、听到集合铃声,同学们要迅速做出反应,各班在指定位置排成两路纵队。
2、站好队伍后,体委迅速按要求调整队形,不打闹、不说
笑,保持安静。
3、班主任在排头领跑,与排头保持一齐,掌控步伐频率;副班主任在排尾跟跑,与排尾同学一齐,观察班级整体状况。
(领跑者、跟跑者均在队伍内侧)
4、队伍整齐,不松散。
控制班距(4m)、排行距(班内同学前后一臂距离,左右同学一臂距离),迈小步、不停步。
5、跑步姿势要合理:抬头挺胸、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双手抱拳,手臂放至腰部,按跑步要求小幅摆动,要有力到位。
6、队伍里无打闹声、无嬉笑声,要踏出整齐的脚步声。
三、大课间活动视频录制相关要求
1、大课间活动视频录制时间定在7月4日。
2、要求各班级学生统一服装(有校服的班级要穿校服);教师服装为:女教师白色半袖、黑色短裙、肉色丝袜、运动鞋;男教师白色衬衣,蓝色长裤,运动鞋。
3、视频录制过程中,所有教师、学生不可以戴口罩、帽子、围巾、手套。
以上要求,请相关人员认真领会,各负其责,重在落实。
此通知
乌牧场学校
2013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