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项目方向2

合集下载

王爽课程设计2不用软盘

王爽课程设计2不用软盘

王爽课程设计2不用软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了解计算机软盘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掌握软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格式化、复制、粘贴等操作。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程序运行等基本操作,能够独立解决软盘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2.软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格式化、复制、粘贴等操作;3.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程序运行等基本操作;4.软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以及软盘的使用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软盘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等相关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以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根据作业质量给予评分。

3.考试:安排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形式可以是闭卷或开卷。

课程设计实施的步骤 (2)

课程设计实施的步骤 (2)

课程设计实施的步骤概述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和运用知识的机会。

为了成功实施课程设计,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指导,可以帮助您规划和管理整个过程。

步骤一:确定目标和目标受众在开始任何课程设计之前,您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受众。

确定这些目标将有助于您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目标设置过程:•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考虑目标受众的背景和需求•确定期望的学习结果步骤二:制定教学计划制定一个清晰的教学计划是成功实施课程设计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建议的步骤:1.确定课程的总体结构,包括模块和每个模块中的主题。

2.确定每个主题的教学活动,包括讲座、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

3.制定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所需资源。

4.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

步骤三:准备教材和教具准备好适当的教材和教具对于实施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选择合适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和在线资源。

•确保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一致。

•准备教具,如幻灯片、视频、模型等。

步骤四:实施教学活动在实施课程设计时,确保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讲座、小组讨论等。

•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并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步骤五: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使用多种评估形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结果,制定评估标准和评分规则。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与他们讨论他们的强项和改进空间。

步骤六:课程总结与改进在成功实施课程设计后,总结并评估整个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进行课程回顾和反思,评估目标的达成程度。

钢结构课程设计(2)

钢结构课程设计(2)

目录一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1)二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3)1 支撑布置 (3)2 荷载计算 (4)3 内力计算 (6)4 杆件设计 (7)5 节点设计 (18)三附图1钢屋架施工图2钢屋架节点详图和材料表一、 钢 结 构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一、设计资料 1、结构形式某厂房跨度为21m ,总长90m ,柱距6m ,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为10:1 i 。

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 ,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 (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 。

2、 屋架形式及选材屋架形式、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如附图所示。

屋架采用的钢材及焊条为:1班学号为单号的同学用235Q 钢,焊条为43E 型,学号为双号的同学用345Q 钢,焊条为50E 型;2班学号为单号的同学用345Q 钢,焊条为50E 型,学号为双号的同学用235Q 钢,焊条为43E 型。

3、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① 永久荷载: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4 KN/m 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 2保温层 0.65KN/m 2(按附表取)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 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3 KN/m 2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 2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L=计算: KN/m212.0+.0q11悬挂管道: 0.15 KN/m2②可变荷载: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7.0mkN/雪荷载标准值: 0.35KN/m2积灰荷载标准值: 1.0 KN/m2(按附表取)二、设计内容1、计算书部分进行桁架支撑布置,画出屋架结构及支撑的布置图;选择钢材及焊接材料,并明确提出对保证项目的要求;进行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设计各杆件截面;设计一个下弦节点、一个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弦中央节点。

《位置与方向(二)》课标 解 读

《位置与方向(二)》课标 解 读

《位置与方向(二)》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的“图形与几何”中提出“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课标解读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使用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位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已经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明确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学习的是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提供多种探究途径,让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意识。

利用教材呈现“台风来袭”的现实情境,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提出“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从而回顾旧知,引出认知冲突,并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生长点。

项目2:信息编码 课堂设

项目2:信息编码  课堂设

教学设计项目名称:信息编码项目时长:3课时学科:信息技术教师:陈小凤年级:高一年级项目目标:1.理解编码的概念、编码的方法及编码的意义。

2.自主设计编码规则对数据进行编码。

3.熟练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特征及其数制转换方法4.了解字符、音频、图像和视频等数字化编码方法。

项目四大结构图:项目简述: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

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除了数值数据以外,还有各类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非数值数据。

然而计算机只能识别两个数字--0和1,我们如何能让计算机认识各类非数值数据呢?这个项目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究信息编码的问题。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通过“我给运动员编码”和“探秘计算机中的编码”两个活动,学习数据编码的基本知识,熟悉数据编码的方法和思想,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数据处理与应用夯实理论基础。

教材和相关资料:1.列出这一单元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尽可能的全部列出,不要有遗漏)2.提炼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将小技能整合成大技能,将零散的知识提炼成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1.本质问题(将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转化为本质问题)①编码概念、编码方法、编码意义②数字、字符、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数字化编码规则。

2.驱动性问题(将本质问题转化为合适的驱动性问题、情境、任务)计算机中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成果与评价个人成果:理解数据编码,自己设计一份编码方案评价的知识和能力:编码概念、编码方法、编码意义团队成果:探究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方式,完成字符、音频、图像和视频的常见编码方式的梳理表格评价的知识和能力:数字、字符、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数字化编码规则。

课堂学习过程设计课题名称:我给运动员编码第1课时本节课的项目分析运动会的举办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小红所在的学校准备要举办一次大型的运动会,涉及到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学生。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学校成立以学生会为基础的学生运动委员会。

课程设计报告_2(新)

课程设计报告_2(新)
Web技术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学生学籍和考试信息管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2011
指导教师
二O一四年一月三日
一 概述
1.1 学生学籍和考试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随着我国教育产业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水平和教学管理软硬件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对一个学校能够具有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软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形式,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不仅首先要有坚实的硬件基础,还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软件管理系统。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配备一套高效的教育管理网络系统,以便在学校内实施良好的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且以最快地速度响应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环境。学生学籍和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对学生档案和考试信息管理进行规范管理的软件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台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数据一致性好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高的。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可读性好,易操作,易维护,界面友好美观。该系统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密码修改
publicpartialclassADMIN_PWDEdit:PageBase
{
protectedvoidPage_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
{
if(!IsPostBack)
{
if(Session["LoginUser"] ==null)
{
ResponseMessage(this,"请您重新登录!");
的内容。HTML文档不区分大小写,所有HTML命令标志用<>括起。由标志和带斜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2位置课程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2位置课程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2位置课程设计1. 前言“位置与方向”是六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篇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2位置的概念,并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区分和描述位置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了解2位置的概念并准确使用位置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2.能够区分相邻的、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3.能运用已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中的方向判断。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用准确的位置语言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2.左右、前后、上下的概念及其区分。

难点1.利用已知信息判断位置;2.将位置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思路与方法思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认识2位置的概念,培养学生描述“左右”、“前后”、“上下”及其相邻位置之间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识:老师通过问题、游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知识;2.演示讲解:通过实际物品演示和动画演示等形式讲解位置与方向的概念和相关知识;3.课堂练习:包括小组活动、讨论、填空、连线、选择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加深理解和掌握待学知识;4.生活应用:通过案例剖析、实地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5. 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1.介绍和回顾: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2.2位置的概念:通过实际物品演示和动画演示等形式,讲解2位置的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位置语言的概念和重要性;3.左右:介绍“左右”及其区分方法;4.课堂练习: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形等形式练习区分左右的方法。

进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0分钟 ~ 5分钟介绍和回顾5分钟 ~ 15分钟2位置的概念15分钟 ~ 30分钟左右30分钟 ~ 40分钟课堂练习第二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1.前后:介绍“前后”及其区分方法;2.上下:介绍“上下”及其区分方法;3.相邻位置:介绍相邻位置的概念;4.课堂练习:填空、连线等形式,巩固“前后”、“上下”及相邻位置的区分。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点和8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点和8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点和8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在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两个关键点:点2和点8。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牛头刨床的机械原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点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常见的木工机械设备,主要用于木材表面的修整和刨削。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刨床刀具的旋转和移动来达到刨削木材的目的。

在刨床的机械原理中,刀具的运动是关键。

刀具由主轴带动,以高速旋转,同时朝前或朝后移动,切削木材表面。

机械原理中的传动装置可以通过提供动力和控制刀具的运动速度来调节刨削过程的效果。

刨床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进给机构的设计。

进给机构可以控制刀具的移动速度和切削深度,以适应不同木材的处理需求。

在牛头刨床的设计中,进给机构的原理常常包括滚珠丝杠和伺服电机等元件。

滚珠丝杠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调整,而伺服电机则可通过控制电流和速度来达到精确的切削效果。

点8:使用方法 了解牛头刨床的机械原理后,正确的使用方法也至关重要。

在使用牛头刨床时,首先需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刨床应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并固定好,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情况。

在使用前,人们还需检查设备的刀具是否安装正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根据所需要的刨削效果,调整进给机构,以控制刨削深度和移动速度。

刨床的开关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方便随时启动和停止。

操作牛头刨床时,需要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耳塞等。

这将有效保护使用者免受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噪音和可能的伤害。

同时,操作者也需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工作造成的疲劳和不适。

在使用牛头刨床时,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洁机械零件、加油润滑,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刨床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结语 通过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我们学习了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牛头刨床凭借其高效的刨削能力和方便的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木工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向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项目方向 光源的相干性分析和应用 分光计调节的分析与应用 光的偏振特性实验研究 利用布儒斯特角技术和反射率拟合测定材料的折射率 助视仪器的设计与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器探测环境变化 晶体电光效应实验和应用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和应用 磁致旋光效应实验与应用 声光效应实验和应用 光学图像微分、相减实验 傅立叶空间滤波实验 θ 调制实验 图象微分实验 傅立叶光学的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实验 阿贝成像原理与空间滤波 信息光学综合实验 双棱镜干涉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与改进 圆偏振光干涉的设计与应用 低相干技术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质 衍射现象的研究 偏振现象的研究 利用椭偏术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 姓名 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