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聚焦货币

合集下载

什么是“一篮子货币”?

什么是“一篮子货币”?

什么是“⼀篮⼦货币”?我国现⾏的汇率机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货币进⾏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其中,就提到了“⼀篮⼦货币”,在平时的新闻⾥,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某某货币对“⼀篮⼦货币”的汇率。

“⼀篮⼦货币”对我们来说已经毫不陌⽣,但是,如果问你究竟“⼀篮⼦货币”是什么,包括哪些货币,⼜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个概念的时候,很多⼈可能就要摇头了。

今天,⼩编就给⼤家说说什么是“⼀篮⼦货币”。

【什么是“⼀篮⼦货币”】指的就是在设定某⼀货币的汇率时,所参考的⼀个外币组合,这个组合中,每种外币所占的⽐重⼀般是“⼀篮⼦货币”是⼀个经济学术语,指的就是在设定某⼀货币的汇率时,所参考的⼀个外币组合以这种货币在该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为基准,简⽽⾔之,“⼀篮⼦货币”就是多种外币按照⼀定⽐重所构成的⼀组货币。

举个例⼦,假设A国的进出⼝贸易当中,有20%是以⼈民币计价的,那么⼈民币在该国家的“⼀篮⼦货币”当中所占⽐重就可能是20%。

举个例⼦,⽽是将已有的货币按照⼀定的⽅法组合⽽成的复合货币。

它不能⽤于直接交易,只是⼀种记账单所以说,“⼀篮⼦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是将已有的货币按照⼀定的⽅法组合⽽成的复合货币。

位和计价标准,被⼀些国家⽤在汇率管理上,中国就是其中之⼀。

【“⼀篮⼦货币”的构造⽅法】既然知道了“⼀篮⼦货币”的定义,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它既不是某⼀种货币,也不是固定的货币组合,⽽是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构造的。

⽽构造“⼀篮⼦货币”主要就是确定篮⼦货币当中的币种和权重:选币种:货币篮⼦内的币种选择⼀般是根据⾃⼰国家的贸易往来情况决定的,由于考虑到计算时的复杂程度,选择的币种不适宜太☞☞☞选币种:多,当然,也不能过少,过少的币种会失去其参考性。

定权重:货币篮⼦构成的两⼤要素就是币种和权重,在币种确定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每个币种的权重。

为了稳定有效汇率,☛☛☛定权重:这个权重⼀般是以双边贸易为计算基础,再合理结合其他因素,⽐如我国的构造原则就是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适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适当考虑经常项⽬中⼀些⽆偿转移类项⽬的收⽀。

金融时政知识点总结

金融时政知识点总结

金融时政知识点总结1. 央行政策央行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利率、外汇政策等手段,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央行政策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有着深远的影响。

央行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

具体来说,央行政策体现在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利率的调整、外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央行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总供给和总量。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再贴现率的确定等。

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和充足,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汇率稳定。

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外政治因素、金融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权衡各种利益,以达到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健康。

3. 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来影响信贷活动和经济运行的政策。

利率水平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货币供应量及货币需求,进而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

利率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利率水平的稳定和适度,同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利率水平,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在执行利率政策时需要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通货膨胀情况、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制定出合适的利率政策。

4.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政策。

外汇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国家货币的汇率稳定,防止外汇市场波动对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外汇政策的执行包括外汇市场干预、汇率政策制定、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

中央银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可以影响国家货币的汇率水平,以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外汇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5. 资本市场政策资本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管的政策。

第一节 聚焦货币PPT演示课件

第一节 聚焦货币PPT演示课件
1元纸币= 1 元 货币购买力
纸币的发行量是2000亿元
1元纸币= 0.5 元 货币购买力 购买力降低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53
1937—1949年民国时期100法币购买力的变化
年 份 可购买商品数量 1937 黄牛2头 1938 黄牛1头 1939 猪1头 1941 面粉1袋 1943 鸡1只 1945 鸡蛋2个 1946 固本肥皂1/6块 1947 煤球1个 1948.8 大米3粒 1949.5 大米2.45/10000000粒
12
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一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
第二阶段: 扩大的物物交换
第三阶段: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第四阶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3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等价物 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商品
14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15
第三阶段: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一般等价物 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 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 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 品价值的商品
C. 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同时产生
D. 商品货币同时存在,
答案:B
2、 货币的本质是( )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答案:C
57
3、 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 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A
4、广东今日集团以1200万元重金聘请洋顾问——专门 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麦肯锡跨国公司,为其制定发 展战略。1200万元在这里是执行货币的( )职能。
43
1999年10月1日第五套人民币(8 枚)
2019/11/16

聚焦货币1.1

聚焦货币1.1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使用价值) B.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价值) 问题: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 品?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关系如何?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泉水)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产生: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商品。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信用卡:由银行或信 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 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 卡人,持卡人持信用 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
金,待账单日时再进
行还款。
用途:直接消费、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信用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⑴ 信用卡的种类 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 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准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 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规定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
1. 信用卡 银行卡:商业银行等金融 机构及邮政储汇机构向社会发 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 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 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包括信用
卡和借记卡两种。因为各种银
行卡都是塑料制成的,又用于 存取款和转账支付,所以又称
之为“塑料货币”。

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1.4 论文结构 (6)二、数字金融概述 (7)2.1 定义和特点 (9)2.2 发展历程 (10)2.3 当前应用领域 (11)三、企业创新概述 (12)3.1 定义和重要性 (14)3.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3.3 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 (16)四、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17)4.1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8)4.2 促进企业内部创新 (20)4.3 提高企业对外创新的效率与效果 (21)4.4 风险与挑战 (22)五、实证分析 (24)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5)5.2 模型设定与估计结果 (25)5.3 结果解读与讨论 (27)六、结论与建议 (28)6.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29)6.2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30)6.3 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31)一、内容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数字金融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金融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和金融服务方式,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便捷化的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

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数字金融如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以及企业在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利用这一新兴领域实现持续增长和竞争优势。

本文将对数字金融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概述,以便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出发,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数字金融如何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从而实现企业创新的目标。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成功实践,以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1 研究背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一篮子货币

一篮子货币
人 民 币 与 其 他 货 币 汇 率 变 化 率
中国的篮子货币
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相应地,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也自然会成为主要的篮子 货币。(另要考虑外债构成、外资投资、权重等)
汇率制度
国际上现行的汇率制度大约五种,包括 1.以其他国家货币作为本国法偿货币的“美元化”制度; 2.将本国货币与某一主要国际货币维持固定兑换关系的 “联系汇率制度”;
03
采用货币篮子以后,汇率 会更加具有弹性,会经常 波动,这样有利于向更加 灵活的汇率制度过渡。而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
汇率的相对稳定
度有助于稳定汇率预期。
、 缺 陷
01
严格的盯住一篮子货 币会丧失调整汇率的 主动性,本币汇率变 化是根据篮子中货币 的汇率被动进行调整

03
本币的汇率变动不 盯住一篮子货币不 反映本币的市场供 能规避非汇率因素 求状况。 对国际收支的冲击。

适用情况
一般来说,将货币盯住一篮子货币或某一特定货币(如 美元),都是属于可调整盯住汇率制度的一种。 如果该国是属于对单一国家贸易比重极高(像中国过去对 外贸易九成是与美国),就适合采取盯住单一货币; 反之,往来贸易对手国多的国家,可盯住一篮子货币。 采取可盯住汇率制度的国家,必须定期检讨经济金融情势 变化,重新制定固定汇率目标。
02
总结一句话即: 货币当局对调节汇率的主动权与稳定的汇率预期之间的矛盾
盯住一篮子货币
优 点
01
能够有效规避世界上 其它货币的汇率变动 带来的冲击和引发的 结构失衡,实现本币
02
盯住的货币对货币篮子的汇 率是不变的,但对各种单一 货币的汇率都会有一些波动, 有利于居民和企业形成比较 强的汇率风险意识,也有利 于远期市场的培育和外汇市 场避险工具的产生。

1.1货币第二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2018.2

1.1货币第二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2018.2
B、顾客买了3斤苹果,三天后付款 C、顾客用20元钱可以购买10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10
斤苹果
4、商店里的商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 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5、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
A金银天然是货币 B货币能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C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D货币是由国家发行的
如果再多的话呢?银子数量的众多给我们的生 活又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为了减少上述麻烦,人们开始使用其他简单 的办法来替代数量和重量过多的足值货币,这就 是后来各种各样的货币形式,铜钱、纸币、支票 等等。
到了这个时候,货币不一定就是足值的了。而 只是用数字符号来代替同价值的货币。
比如今天的100元的纸币,并不是说这张纸的 价值是100元,而是它代表了100元的价值。
(1)这个过程,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 没有
(2)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尺度)
(3)3元一斤表示的是什么? 表明商品的价格
(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
含义: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大小的职能。
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价格: 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 出来的商品价值。
6、黄金长期被作为国际支付手段,
这说明 ( ) A .黄金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自由 流 通
B.黄金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取代了纸币 C.作为货币的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D.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
7、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 是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 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量成正比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③ ④

教案1-1:聚焦货币

教案1-1:聚焦货币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新学期讲话:一、新学期要求:略二、学习经济与政治常识的必要性1、经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政治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教师设置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回顾、感知,得出结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

新课讲授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问题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问: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产生: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概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二)货币的职能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的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价格: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讨论:1、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2、货币再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

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说明: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人们常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是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种职能。

3、贮藏手段。

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贮藏起来,就是货币贮藏手段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不仅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且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目前,只有金银铸币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就是货币产生经历的四个阶 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 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 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意思是说金银天 生并不是货币。是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 说的,在货币产生以前,金银已经存在 ,那是它们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商品。 还没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也 就是说只有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金银才成 为货币,它即不是生来就是货币,也不 会永远作货币,将来共产主义社会商品 生产不存在了,金、银也不再是货币了 。列宁曾风趣的说:“那时也许我们用 黄金修建公共厕所呢!”
什么是一般等价物呢?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和其它一 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第一、一般等价物是商品。 一般等价物是商品,意味着它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正是具备这一特点,它才能与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 并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但一般等价物又不同于其 它商品,它具有特殊性。 第二、一般等价物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 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比如羊,当它从整个商品 世界中分离出来时,它的地位一下子就变得与众不 同,它可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了。其价值 形式为:

刀币一看知是实用的刀演变过来的,是当时 的一种渔猎工具。刀币的流通范围没有布币 广,偏于东部的齐、燕等国。这是因为古代 西部地区的人多以农殖为主,所以用农具为 货币。东部地区为近海,河流亦多,人民多 从事渔猎生活,所以用刀币为货币。

环钱是圆形的,中间有一圆孔。旧石器时期 有过钻孔的石珠,新石器时代有石环、石珠。 在我国仰韶古文化遗址上,曾发掘出许多土 制、石制的纺轮,都是圆形中间穿孔,和早 期的环钱相似,所以,环钱极可能是由纺轮 演变而来的。古代的璧就是玉环。环钱大小 不等,上面的文字有多有少,它流通的范围 比起布币、刀币要小得多,据专家们考证, 环钱是秦国早期的货币。 刀币、布币、环钱都是有形的金属货币,信 形货币最初是减其重量而存其形态,到后来 则改变形态而仅存其名,这类货币是从贝币 等自然形态货币向金属铸币过渡的一种倾向

在秦统一中国前的西周、东周时期。 由于各部落(国家)生活居住环境不 同,其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 后开始,并以其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 型进行铸币。据考证,有四个主要的 起源:生活在森林区的,以刀斧、戈 等削、利器为原型的仿形铸币,这些 铸币根据地域的不同,多少出现了以 地名为主的文字或字符号,这种标名 铸地的作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及民 国时期。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 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 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 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 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 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 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 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 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 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 的必然产物, 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 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 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 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 期,中国货币从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 货币文明史。 金属货币的起源,应是殷商,中国先民掌 握了冶炼金属技术之后的事,在一些殷商 墓葬中曾出土青铜块,这些也许是最早的 金属货币。
一般等价物为什么固定到金银身上? 人们逐渐发现金、银作为一种价值大、体积小、便 于分割、易于携带、还能长时间保存的商品最适宜 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 物,成为所有商品交换的媒介。当金、银用来固定 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商品交换就 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了。商品交换就进入了第四阶 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4)商品流通 阶段。货币产生后 , 商品交换的形式又发生了变化 , 商品生产者先拿自己的商品同金银交换 ,然后再用 金银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其价值形式可以表示为 :商品——货币——商品。

金属货币:(一)青铜工具:自西周到春秋 ,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青铜制作 的生产工具大量出现,青铜工具的重要性已 经在于作为装饰品用途的贝壳,所以在交换 、贸易的过程中,有些生产工具如刀、铲、 纱轮就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发展成为一 般等价物。青铜工具取代贝壳成为货币,其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用作货币的贝壳实际数 量并不多,已不能应付日益增加的市场需要 。第二是因为生产工具的实用价值要比仅能 用作装饰品的贝壳要大。
物物交换有缺点吗? 请思考:物物交换必须是交换 双方恰好同时需要对方的商品 , 否则 , 交换就不能 成功 ;若一方情愿 , 另一方不情愿 , 交换便不能成 功(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在某一市场上,必有一种大家乐意接受的商品 ,人 们可以先和这种商品相交换 , 然后就较容易换到自 己所需的商品。人们在无数次的商品交换中认识 到 , 某一地区的市场上 , 人们比较乐意接受羊 , 人 们就先拿自己的商品换回羊 , 然后再拿羊换自己需 要的商品 , 这样羊就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随着 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 逐渐出现了各种商品共同 的等价物,也叫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帮助人们解决了交换的困难 。
中国古钱币种类 贝类货币:贝壳、贝币可以说是我国使用时间最早 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实物货币,直到明朝末期 和清朝初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在沿用这种货币。 贝壳成为货币的条件有以下几个:第一是本身有实 用的功能(如其装饰品的用途);第二具有天然的 单位;第三是坚固耐用;第四是便于携带。尤其是 其天然的单位,在熔解金属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 具有他独到的天然优势。古代人民使用贝币,多用 绳索将它们穿成一串,所以一串也成一单位。贝币 最早的货币单位为“朋”,即十枚成一串,两串为 一朋。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贝朋两字常连在一 起,贝字的意义,和现在的“财”字差不多。至今 中国的文字中,许多与货币意义有关的字,象财、 贵、贫、贱等等,都是以贝字作为偏旁。

在原始社会末期 , 受当时自然条件的 制约 , 生产水平极其低下 , 很少有多 余产品 ,发生在人们当中或部落之间 的交换 , 只能算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 物物交换。如 :2 只 羊 =l 把斧子。这 个等式说明了 ,2 只羊的价值量同 1 把斧子的价值量相等 , 羊的价值量是 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的 , 石斧是表现羊 的价值的手段。人们把石斧看作为价 值的代表 , 或者说与价值等同 , 我们 称之为等价物。




反映古代奴隶社会生活的《荷马史诗》就提到 ,长 发的希腊人在卖酒 ,有的人用青铜去换 ,有的人用铁 去换 , 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换 , 更有的人用奴隶去 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10克青铜 20克铁 一坛酒=3张牛皮 1头牛 2个奴隶 此时,一种商品可能把它的价值表现在许多种商品 身上,这许多种商品都成为了这一种商品的等价物 。



1袋米 1把斧子 10尺布 =2只羊 (一般等价物 ) 20斤盐 1壶酒 其它商品 同学们仔细看这一阶段的价值形式, 与物物交换相比,一般等价物出现后 ,商品交换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以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和卖同时进行,没有任 何媒介。一般等价物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分成了两 步:第一,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 ,然后用一般等价物换自己需要的其他东西,这时 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了。可见,这时的商品 交换是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 商品交换的发展。在历史上,有许多种商品曾经成 为一般等价物。比如, “贝”就是我国最早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商品之一,我国的汉字中有许多与商品 交换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如:账、赚、赔等。除 了贝以外,牛羊、粟帛、珠玉等也都充当过一般等 价物。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和它出现以前的一般 等价物的异同点:不同点:(1)含义不 同(2)产生时间不同:货币出现的时间 比一般等价物晚,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 的早。(3)特征不同:货币价值大、易 于分割、易于保存;一般等价物的自身特 征给交换带来不便。(4)程度不同:货 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 不固定,是灵活的。相同点:(1)都是 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都 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 展。

(二)青铜货币:从春秋到战国时期,青铜制 作的工具渐渐演变为青铜货币,因为把工具当 作市场流通的一般等价物,太过笨重了,交换 太不方便。人们开始接受形似工具的青铜货币 。战国时期的货币主要有三大体系:布币、刀 币、环钱。布币不是用布制作的货币,那时没 有布,而是仿农具铲类演进而成一种金属铸币 。最早的布币,完全保留着铲的形状。布币的 流通区域非常广泛,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 赵、韩、魏等国都使用布币。
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 聚焦货币



(1)偶然的物物交换 这是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两个部落之 间的商品交换 , 这种交换的发生很偶然 , 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只有当 偶尔有了剩余产品时 , 双方才拿去交换。 至于交换的比例 ,一袋米是换两只羊还是 三只羊 , 也是偶然的。因为此时商品交换 在双方的经济生活中占极小位置 , 彼此都 不十分在乎和计较。例如 : 人们偶然地 用两只羊换一把石斧 , 用等式表示就是: 两只羊 = 一把石斧

体系。在我国,它们的出现,具有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三)秦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秦 国的币制推行于全国,以黄金为上币,单位 为镒,即二十两,以铜钱为下币,即“半两 ”钱。黄金之所以为上币,是限于大数目的 支付,如帝王的赏赐。而日常的民间交易, 则用“半两”钱,秦代“半两”钱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 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统一的记重货币。 (四)汉代五铢钱:汉王朝建立以后,于武 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五铢钱 。一直到隋灭唐兴,五铢钱才消亡。五铢钱

(2)“货币天然是金银” 意思是说 货币天生应该由金银来充当 ,是从金 银自身所具有的属性来说的,金银自 身的属性决定了它们最适宜充当一身 等物,这是其它商品所不具备的。人 们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发现了 金银的属性,金银具有体积小 , 价值 大 ; 容易分割 , 质量均匀 ; 不会腐烂 , 久藏不坏等优点。金银的自然属性决 定了把它固定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金银才转化为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