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金森工厂

合集下载

2009人物传记阅读积累表

2009人物传记阅读积累表

(人物分类: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姓名:邓小平人物类别:政治传记名:《在哈金森工厂》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语句概括传主性格特点邓小平是一个在困难中依然执着、乐观、好学而且聪慧手巧的人。

你对传主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最感兴趣的是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里的艰苦经历和他是怎样去面对的。

摘抄你认为最好的语句并加以赏析(不少于两句)1、“父亲这时已经失学……做工的机会”赏析:邓小平并没有因为失学失工没钱,面临生活绝境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努力寻找工作的机会。

2、“1922年10月17日……回到了夏莱特”赏析:虽然在哈金森工厂的工作生活相对稳定,但是为了不放弃继续学习的志向,宁愿舍弃这种相对安逸的生活。

从中可看出他坚持理想,做工其实为实现理想服务。

3、“他曾经开玩笑地跟我们说……锻炼而来的。

”赏析:只有中学水平,却终身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知识经验,获得了超越学位文凭的智慧。

终身学习,自觉坚持自我成长。

人物有哪些具体的事迹,可提炼哪些观点(不少于3例)1、正是法国哈金森工厂的艰苦生活,使得年轻的邓小平获得意志的锻炼,并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可提炼“磨难”“考验”“逆境”“锻炼”的观点)2、在法国哈金森工厂做工的那种困难艰苦之中尚能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他保持了终生。

(可提炼“乐观”的观点)3、邓小平的学历也不高,他曾对子女们说,他只有中学文化水平,他的知识,主要是在靠日积月累地自学而来。

他的智慧,也都是在革命斗争中和切身实践中锻炼而来。

(可提炼“自学成才”的观点)(人物分类: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姓名:李大钊人物类别:政治传记名:《铁肩担道义》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语句概括传主性格特点李大钊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你对传主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对生于死的看法摘抄你认为最好的语句并加以赏析(不少于两句)1、“生与死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生同死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虚词8个用法及意义、默写答案

虚词8个用法及意义、默写答案

《传记选读》第一至六课字、词及成语《在哈金森工厂》藏污纳垢cáng gòu 间或jiàn 间不容发jiān 登记簿bù什物shí着落zhuó不着边际zhuó给以gěi 给予jǐ自给自足jǐ《铁肩担道义》埋伏mái 通缉令jī标榜bǎng 京畿jī卫戍 shù绞刑jiǎo 巨魁kuí和暖hé暖和huo 战栗lì曲饰qū矢志shǐ《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小豚tún 神龛kān 拨剌là石碾niǎn 石罅xīà咋碎zé铁砧 zhēn 扳罾zēng 田塍 chéng 茨棚cí糜碎 mí疹子Zhěn 竹簟diàn 发喘chuǎn庚子gēng 凝眸móu 手肘zhǒu 作揖yī鳜鱼guì腆出tiǎn 头颅lú破篾miè泅水qiú琅琅上口láng 土窑yáo 骡子luó《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祁山Qí心无旁骛 wù畸形jī归宿sù雾霭ǎi 矻矻kū熨帖yùtiē粳稻Jīng 啃噬shì分蘖niè伫立zhù籼稻Xiān 跋涉bá袅袅清风niǎo 功勋Xūn《遨游建筑天地间》嗤之以鼻chī追溯sù服膺yīng 矜持jīn 云鬓bìn幕僚liáo 噩耗è撒手人寰huán 南辕北辙zhé庶母shù《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浩瀚无垠yín 茅塞顿开sè不吝lìn7、为世界工作生字(多音字)荒埠bù抨击pēng 教唆suō炽烈chì倘若tǎn g 纵情zòng 酸渍菜zì俾斯麦bǐ柏林bó(柏树bǎi、黄柏bò)中风zhòng (中间zhōng)显著zhù(执著zhuó)强壮qiáng(勉强qiǎng、倔强jiàng)匀称chèn(称砣chèng、称谓chēng)散步sàn(懒散sǎn)癖好pǐ hào(美好hǎo)慰藉jiè(狼藉jí)朝气zhāo(朝廷cháo)荷马hé(负荷hè)淡薄bó(薄饼báo、薄荷bò)宁静níng(宁愿nìng)随和hé(唱和hè、和稀泥huò、和药huò、和牌hú、暖和huo)沉重zhòng(重复chóng)8、幸福从细小处开始碾出niǎn泥淖nào 卓越zhuó扫帚zhǒu 恼火nǎo羸弱léi 懊悔huǐ喘息chuǎn泥泞nínìng(拘泥nì)便士biàn(便宜pián)首创chuàng(创伤chuāng)过分 fèn(分裂fēn)仆人pú(前仆后继pū)冲力chōng(冲劲chòng)水量liàng(测量liáng、打量liang)度日dù(揣度duó)9、一个学派的诞生搜罗sōu 栗色lì鬈发quán湖畔pàn 橄榄油gǎnlǎn 皈依guī琢磨zhuómó(磨坊mò)终了liǎo(le)10、扼住命运的咽喉骨骼gé犷野guǎng酗酒xù羞惭cán 轻佻tiāo抚爱fǔ慵懒yōng湍急tuān矗立chù废圮pǐ譬如pì缄默jiān栖身qī诅咒zǔ悲怆 chuàng 唐璜huáng 咽喉yān(吞咽yàn、哽咽yè)挣取zhèng(挣扎zhēng)瘦削xuē(削皮xiāo)避难nàn(难关nán)厌恶wù(恶心ě、恶毒è)11、远行希腊乳酪lào 阿佛洛狄忒 tè缪斯miù酣睡hān 腓力二世féi 契合qì剥落bō(剥花生bāo)剥落luò(落枕lào、丢三落四là、大大落落luō)差忒 tè(忒煞tēi)撒播sǎ(撒口sā)供奉gòng (供求gōng)拾级而上shè(捡拾shí)混杂hùn(混水摸鱼hún)诡谲g uǐ jué:12、电脑神童盖茨规模mó(模样mú)静悄悄qiāo(悄怆qiǎo)尽情jìn(尽管jǐn)《传记选读》重点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强化落实一、则:(可做副词、连词、动词、名词、)1.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连词,则/即…则…并用,加强对比。

学生作品_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与积累表

学生作品_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与积累表

08学年高二级传记选修之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与积累表
班别:二(2)班座号:40 姓名:陈思静(人物类别: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
08学年高二级传记选修之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与积累表班别:二(1)班座号:36 姓名:阮丽兵(人物类别: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
08学年高二级传记选修之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与积累表
班别:二(2)班座号:39 姓名:王贞贞(人物类别: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
班别:二(1)班座号:10 姓名:关肖媚(人物类别: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
班别:二(2 )班座号:13 姓名:赖群英(人物类别: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
班别:二()班座号:姓名:
(人物类别:政治思想文艺文学体育科学其他)。

哈金森工厂

哈金森工厂

多元化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哈金森 工厂逐渐扩展产品线,涉足汽 车、航空、建筑等多个领域。
国际化战略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厂开 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先后在欧 美、亚洲等地设立分公司和生
产基地。
工厂规模与产能
01
02
03
员工数量
哈金森工厂全球员工超过 1万名,其中技术研发人 员占比超过10%。
生产设施
环境保护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保 护生态环境。
社会责任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安全生产,加强与社区和政府的沟通与合作,促 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中,推动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 利用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原料储存
将检验合格的原料按照种 类、规格和批次进行分类 储存,确保原料在储存过 程中不受损坏或变质。
生产计划与调度
生产计划
根据销售订单和产品库存情况,制定 详细的生产计划,明确生产批次、数 量和交货期。
生产监控
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 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按照计 划进行。
生产调度
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情况,合理 安排生产资源和时间,确保生产顺利 进行并按时完成。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 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要求 ,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 污染排放。
04
技术研发与创新
技术团队与研发实力
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
01
哈金森工厂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研发团队,具备丰
富的行业经验和创新能力。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哈金森工厂》是一部由美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小说,小说以极其严谨的逻辑和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黑暗面和独裁统治的恐怖。

通过对工厂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奥威尔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谎言、欺骗和压迫的社会,让人深思和反思。

小说以工厂为背景,描绘了工人们在压迫和剥削下的生活。

在这个工厂中,人们的思想被严格控制,言论受到限制,甚至连个人的自由也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工厂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自己的权力,甚至不惜牺牲工人的生命。

这种残酷的统治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让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工厂中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恐惧和压迫下的心理变化。

工人们在面对压迫和剥削时,他们的精神逐渐变得麻木和消沉,他们失去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变得越来越顺从和听话,甚至主动地去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这种心理变化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让人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通过对工厂中的故事情节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黑暗面和独裁统治的恐怖。

在这个工厂中,人们的生活被严格控制,他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受到了限制,他们甚至失去了对生命的掌控。

这种恐怖的统治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让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通过对《哈金森工厂》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黑暗面和独裁统治的恐怖。

这部小说通过对工厂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谎言、欺骗和压迫的社会,让人深思和反思。

在这个工厂中,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他们的生活被严格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受到了限制,他们甚至失去了对生命的掌控。

这种恐怖的统治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让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这个工厂中,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他们的生活被严格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受到了限制,他们甚至失去了对生命的掌控。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

它通过描写哈金森工厂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工厂背后的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现代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哈金森工厂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着机械化的生产线,进行重复性的劳动,而他们的工作条件却十分恶劣。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工厂工人的处境,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忍受着辛苦和压迫。

这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公平,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忽视。

此外,书中还描写了工厂主人哈金森的行为举止。

他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牺牲工人的利益,甚至在工人们发起罢工时,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来镇压。

这让我对于商业利益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现代社会,商业利益往往被凌驾于一切之上,而道德责任却往往被忽视。

这种现象让我深感忧虑,也让我思考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利益和道德时应该如何抉择。

然而,尽管书中描绘了许多负面的情景,我却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

在书中,工人们团结一致,勇敢地面对着压迫和不公。

他们发起了罢工,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最终取得了一些胜利。

这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以及在困境中的团结和勇气。

这也让我明白,只要人们团结一致,就能够改变现状,实现自己的诉求。

通过阅读《在哈金森工厂》,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工人们的辛苦和压迫,商业利益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以及团结和勇气的重要性。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得到启发,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600字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600字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600字
也许生在和平时代,感受到继父疼爱的我们,这一辈子都无
法体会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过日子混乱。

假如可以穿越,大概没多少人
想要穿到那个时期前半期吧。

如今我们生活美满,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

然而,邓小平爷爷却表哥没有我们那么幸运了。

1920年,他赴法勤工俭学,每天都领取五个九个法郎的保障金,每日只吃两餐——自来水和面包,有时佐以粗制的巧克力糖,连
蔬菜亦很难得,还时常去寻找工作。

而我们现在呢?父母赚钱并供我
们读书,不用边读书,边工作;每天有好的米饭给我们补充营养,然
而我们时常嫌弃饭菜难吃,不合胃口。

我们所做的,都不可能需要我
们操心,爸爸妈妈早就帮我们铺好路,尽力让我们“一路顺风”。

也许,在不同时代,很难比较。

就像我们无法体会到胡耀邦
爷爷的苦痛,很难寂静彻底了解当时旧中国的黑暗;邓小平姐姐表哥
无法体会我们的学习压力,寻找工作激烈的竞争。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
自己的苦痛,有的人会勇敢面对,把苦痛作为自己成长的垫脚石,有
的人却优先选择逃避,害怕所反观的一切。

认为自己无能为力。

文革时期,邓小平爷爷很不幸地陷入其中,面对着我们领会
的苦痛,只用做我们也许早存死的念头,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勇敢
生存下去,能屈能伸,最终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很大的贡献,成为我
国伟大人物形象之一。

苦痛,每个人都会有。

但是面对苦痛时,不要一味埋怨,像
我们学习一样,学习是一件家境清寒的事情,如果我们一直埋怨,只
会给卫冕冠军进步的机会。

我们理应踩着苦痛,脚踏实地,开拓未来。

[K12学习]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1在哈金森工厂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K12学习]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1在哈金森工厂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第一单元今朝风流1 在哈金森工厂革命战斗七五年,道路坎坷志不移;绵里藏针胸坦荡,柔中有刚闪光辉。

市场经济中国式,改革开放总设计;港澳回归垂千古,一国两制史无例。

综合国力速增强,人民生活天天变;国富兵强立世林,世界和平是中坚。

饮水不忘掘井人,十三亿人齐悼念!1.少年邓小平,远离故土,漂洋过海,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哈金森工厂担任学徒工,工作努力,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学习,乐观向上,工作比任何人干得出色,不气馁,不放弃,最后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为后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革命生涯。

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

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写作运用]适合“磨难”“考验”“责任”“成功”“榜样”等话题。

示例一:勾践,亡国之君,为夫差灭国,留下退路,来到吴国,十年磨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崛起,灭夫差,兴越国。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盖世英雄,被刘邦打败,未留退路,来到乌江,面江而泣,自断退路,“无颜对江东父老”,终不渡河,拔剑自刎,成为失败的英雄,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留下千年一叹。

邓小平,改革舵手,被撤职迫害,留下退路,虽三起三落,屡遭挫折,但为自己为革命,却矢志不移,哪怕最后只是保留党籍,也决不放弃,最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统一祖国大业、通向幸福的康庄之路。

可见,无论古今,为人处事,留有退路,海阔天空;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退路》示例二:1919年秋,15岁的邓小平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

在法国期间,青年邓小平一直坚持勤工俭学,曾先后在克鲁梭市施奈德钢铁总厂当轧钢工、在香布朗工厂做工、在哈金森橡胶厂做工、在雷诺汽车厂做钳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哈金森工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常识。

2、了解邓小平的一些历史事迹,掌握人物性格。

3、学习人物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传记文学常识。

2、学习人物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传记中引用各种资料的作用。

四、教学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设想:学生对邓小平十分熟悉,其事迹不须详细讲述,所以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培养。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传记文学常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

(2)传记的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

(3)按照作传的对象分:自传、他传。

(4)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性质:
1、历史性、真实性、科学性;
2、文学性、艺术性。

功能:
1、社会功能;
2、教育认识;
3、审美作用。

(5)传记的形式:
文学性传记评论性传记考据性传记回忆录日记
(6)当代传记文学的分类:
1、现当代政治人物传;
2、作家、艺术家和著名学者传;
3、各种名星传;
4、历史人物传;
5、海外人物传;
6、现当代企业家传;
7、普通人物传。

(二)人物介绍:
邓小平(1904~1997)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三)整体把握:
通过阅读课文,制作邓小平同志1921—1923年的年谱
时间事件
1921年4月23日来到巴黎
1921年10月22日进入香布朗工厂
1922年2月14日进入哈金森工厂
1922年6月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10月17日离开哈金森工厂
1923年2月2日重新回到哈金森工厂
1923年3月7日又离开哈金森工厂
(四)传记中引用的资料有:
相关历史资料、相关人物的回忆、后人重游故地的见闻。

1、传记中引用资料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相关历史资料作为佐证,可以增强传记的真实性;相关人物的回忆往往都是故事或细节,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厚;重游故地的见闻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在传记中,引用资料有什么标准呢?
明确标准:客观事实
(五)作业。

通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课文研读。

作为传记作者,能否在所写的传记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再次阅读本文,看看在女儿眼中,邓小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明确:邓小平是一个执着、乐观、坚强、好学、智慧手巧、不畏困难的人。

(三)课外拓展。

我们还能够列举出哪些像邓小平同志那样乐观坚忍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物(或者名人名言),并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他们的事迹。

(第一节课布置预习)
(四)主题归纳。

本文讲述了邓小平1921年来到巴黎一直到1923年离开哈金森工厂的打工经历,表现了邓小平坚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的品质和开朗乐观的性格,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作业。

第二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