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期浇水施肥后为啥还黄化

合集下载

麦苗发黄怎么补救?

麦苗发黄怎么补救?

麦苗发黄怎么补救?
在小麦苗期经常出现长势弱、心叶小、根系差、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情况,小麦苗期发黄的原因是什么?小麦苗发黄如何补救?小麦苗期发黄喷施什么肥料好?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1、由于整地粗放引起的黄苗应及时镇压,粉碎坷垃,或浇水中耕,踏实土壤,补施肥料,促使转绿壮长。

2、由于脱肥缺素引起的黄苗缺氮应在麦苗三叶期及时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千克;缺磷则亩追过磷酸钙25千克或用3%~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在叶面喷洒;缺钾时亩追氯化钾8~10千克,或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75千克,在叶面喷洒。

3、由于大播量的稠密黄苗“苗挤苗胜似草荒苗”,应对局部稠密处进行人工疏苗。

4、由于土壤盐碱重的黄苗应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

也可采用灌水或开沟排盐法,降低土壤含盐量。

5、由于倒春寒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应根据苗情、墒情加强肥水管理。

6、由于麦苗悬根导致的黄苗秸秆还田要结合增施氮肥、播前造墒、播后镇压等措施。

7、由于虫害造成的黄苗在小麦拔节前后每亩用40%氧化乐果60~7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

8、由于除草剂中毒造成黄苗要及时喷施调节剂、叶面肥或解毒药物如赤霉素,每亩用药2克对水50千克均匀喷洒麦苗,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

有条件的可以灌一次水,增施分蘖肥,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危害。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小麦苗期发黄的原因及补救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治?倒春寒、肥水不足、污水中毒等原因都会造成小麦叶片发黄。

在防治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底肥要充足,返青、起身或拔节期及时追施尿素。

并且田间不能太干旱,同时还要注意浇水前需要施肥,并且以速效肥料为主,比如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并加入适当的增加钾肥,从而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

一、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是什么1、倒春寒造成小麦叶片发黄:一般冬季降水量会比较小,小麦容易受旱,这时会降低小麦的抗逆性。

越冬后小麦会把自身储存的养分供给心叶生长,由于干旱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尤其是暴露在空间的叶片会缺乏糖分,这时小麦遇到寒流就会受冻害变得发黄。

2、肥水不足导致叶片发黄:如果小麦的底肥不足,尤其氮肥缺乏,这时麦苗就会瘦小、黄化。

缺肥水导致的麦苗发黄不象冻害那样突然发黄,它发黄的程度极其不均匀。

3、污水中毒造成麦苗发黄:目前地表积存流淌的水大多数是企业、居民排放的污水,这些水里面化学成分特别复杂。

尤其企业污水,这些水里面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如果用同一个污水源浇灌小麦田,有些麦苗会很明显看出受害,但有一些会不明显。

二、小麦叶片发黄该如何防治1、平时一定要对小麦加强肥水管理,如果底肥充足,田间不太旱,可以以中耕划锄为主,这样能促进麦苗生长。

如果底肥不足,田间干旱比较严重,这时一定要及时加强肥水管理。

2、给小麦浇水前一定要施肥,肥料以速效肥为主即可,比如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还可以适当的增加钾肥,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3、小麦在返青期一定要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起身或拔节期每亩可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

必要时也可结合叶面喷肥,亩喷施2%浓度的尿素溶液30-50公斤,间隔7天左右再喷1次即可。

小麦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

小麦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
小麦缺磷 次生根 极少 分蘖少 叶色暗绿 叶尖黄 新叶蓝 绿 叶尖 紫红 如 不及时补救 将导致 穗小粒少 子 粒不 饱满 千 粒重下 降 麦苗 缺磷 每亩可沟 施过磷 酸钙 45 50 kg 也可叶面喷施补肥 每亩喷施 3%过磷酸钙水溶 液 60 kg 间隔 7 10 d 连喷 2 3 次 3 缺钾型发黄
19 盼五谷丰登 播秋乐良种 0371- 67996508 67996502
主要表现在新生叶片上 上部叶片明显缩小 叶脉间黄 化 近生长点叶片 叶缘枯死 叶尖常弯曲呈钩状 幼叶不能 展开 叶 片发黄 等 缺钙时 可每亩叶 面喷施 0. 3%氯化 钙溶 液或 1%过磷酸 钙浸出液 每 7 10 d 一次 连喷 2 3 次 效 果显著 5 缺铁型发黄
主要表 现在 新生 叶上 但顶 芽并 不死亡 其 特点是 新 生叶 叶肉 组织 出现黄 化 或长期 极度 缺铁 上部 叶片可 全 部变 黄白 色 叶 尖 叶 缘也 会逐 渐枯 萎并向 内扩 展 缺 铁 时 可 用 0. 2%硫酸亚 铁喷 洒麦 苗叶面 每 7 10 d 一 次 连喷 2 3 次 即 可缓解 症状 6 缺镁型发黄
缺钾发黄的麦苗常先从老叶的尖端开始 然后沿着叶脉 向下延伸 黄斑部分明显 呈镶嵌状发黄 黄叶下披 后期 贴地 病苗茎秆 细小而瘦弱 易早 衰 易倒伏 缺钾麦田 可在小麦 苗期 每亩 沟施氯化钾或 硫酸钾 7. 5 10 kg 也 可每亩施 草木灰 30 50 kg 在小麦生 长中后期 每亩叶面
喷 施 10%草 木灰 浸出 液 或 0. 2% 0 . 3%磷酸 二氢 钾水 溶 液 60 kg 连喷 2 3次 间隔期 7 10 d 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4 缺钙型发黄
小麦缺镁时中下部叶片叶缘组织逐渐失绿变黄 叶脉仍 呈现绿色 叶缘向上或向下卷曲 后期叶片常枯萎 出现这种 情况 可用 0. 3%硫酸镁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碧护——小麦倒春寒与除草剂药害的终结者

碧护——小麦倒春寒与除草剂药害的终结者

11/719 据悉,全国冬小麦已经陆续进入返青期,全面进入春季苗期生长阶段。

苗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麦田管理应以促为主,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因地制宜,采取应变管理措施,力争实现大面积春季壮苗,为小麦高产打下基础。

近日,记者在华东、华北等地区走访时发现,小麦田里出现黄化现象的地块频频皆是。

详细调差后得知,小麦发生黄化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除草剂药害造成的;另一原因则是由冻害导致。

针对除草剂药害问题,记者专门向全国除草剂专家、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协会研究员王险峰老师进行了咨询,王老师告诉我们说:“通常受药害的小麦表现有干尖黄叶型、畸形和萎蔫干枯3种类型。

除草剂残留问题与其他灾害如线虫、病毒病、肥害、旱灾、低温、盐碱等一样,农作物都表现为缺乏营养,抑制生长。

植物自身根据需要可在体内合成酶,但植物营养不良或不平衡导致体内酶不足或不平衡,这成为发病诱因,从而使得对除草剂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弱而中毒。

解决除草剂残留药害是采用植物营养免疫学的理论。

植物免疫以营养为基础,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

为此,选用功能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激活植物免疫系统功能,使其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抗灾减灾,恢复正常生长发育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处理方式。

记者从全国农技服务中心2014年农药械重点推荐产品名录中看到,“碧护”是唯一推荐给广大农户选择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产品。

据江苏省植保站高级农艺师田老师介绍: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低温冷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

今年,江苏省也将“碧护”作为小麦防倒春寒、解药害、预防赤霉病的推荐用药。

作物施用碧护后,植物呼吸速碧护——小麦倒春寒与除草剂药害的终结者率增强,并能够有效激活作物体内的甲壳素酶和蛋白酶,极大地提高氨基酸和甲壳素的含量及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同时激活并提高ATP 的生成和转运速度,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小分子物质积累,增加细胞渗透势,以及增加细胞膜的自我保护作用,有效促进了植物抗冻害的能力和冻害后的恢复能力。

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

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

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冬小麦返青期是指小麦生长发育进入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加,小麦叶片开始迅速生长和变绿,俗称“返青”。

返青期的管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

本文将从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生长调控等方面介绍冬小麦返青期的管理方法。

一、肥水管理1.施肥:返青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在冬小麦返青初期可适量追施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还可适量追施磷、钾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满足小麦返青期的营养需求。

但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因施肥过量导致生长不均匀或者病虫害的滋生。

2.灌溉:返青期小麦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要注意及时合理地进行灌溉。

一般来说,冬小麦返青期每亩需水量为150-200立方米。

但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来合理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

在冬小麦返青初期要确保土壤湿润,但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积水。

二、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冬小麦返青期是病害易发的时期,尤其是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频率较高。

因此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和病虫害防治药剂喷洒等。

对于已经发生病害的小麦地块,可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虫害防治:返青期也是冬小麦发生虫害的时期,主要有麦蚜、蚜虫、小麦蚜等。

对于麦蚜等害虫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综合手段进行防治。

在选择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来稀释和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生长调控1. 科学管理:在冬小麦返青期,要科学管理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特别是返青后的第一轮和第二轮追肥要及时,确保小麦的营养供给,促进生长。

2. 喷施生长调节剂:在返青初期可以进行生长调节剂的喷施,通过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小麦的光合效率、抗逆性和产量。

但喷施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小麦的生长状态来合理选择剂型和喷施时间,以取得最佳的调节效果。

小麦黄化原因及防治方法

小麦黄化原因及防治方法

小麦黄化原因及防治方法小麦黄化是小麦在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近几年来呈加重趋势,给农户带来力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小麦黄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黄化原因1、土壤肥力不足当土壤肥力不足,植株小麦黄化是小麦在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近几年来呈加重趋势,给农户带来力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小麦黄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黄化原因1、土壤肥力不足当土壤肥力不足,植株因为缺水养分而导致逐渐黄化,具体表现为次生根少、分蘖少,叶片暗绿,叶尖较黄,整块地都有表现,但是临近地块没有这个症状。

2、种植方式不标准播种时整地质量较差,尤其是秸秆还田过浅、播种时镇压不实或者播种过深,会出现根系发育不良、分蘖节裸露现象,到后期时黄化现象严重。

3、土壤板结土壤环境恶化,比如酸化、板结等现象时,小麦的根系发育困难。

如果冬小麦的抗寒力较弱是,在返青后根系营养运输跟不上,就会到叶片发黄。

4、缺铁小麦在幼苗缺铁时叶脉会失绿黄化,逐渐整叶失绿呈黄白色。

5、花叶病毒病又名梭条斑花叶病,属个别年份偶发性病害,改病在苗期侵染,秋冬低温时症状不明显,来年返青是症状明显,染病后一般减产10%-30%左右,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二、防治方法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根据发病症状找出原因,并采取效应的措施防治。

1、肥力不足引起的黄化应该在返青期每亩施入尿素5-10根据,在拔节期再每亩施入尿素12-15公斤,或者沟施磷酸二铵10公斤。

2、种植方式不标准引起的黄化应该及时冬灌,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分蘖质量,达到生根、壮根的目标,还能提升根系输送养分的能力和新陈代谢的频率。

3、土壤板结引起的黄化等气温回升稳定后,在返青期喷施叶面肥,待新根生长出来后在浇水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同时中耕破除,促进后期小麦生长,将损失降到最低。

4、缺铁引起的黄化可以喷施0.1%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能及时的补充铁元素,效果较好。

麦苗发黄巧辨别 找准原因定管理

麦苗发黄巧辨别 找准原因定管理

6平 3 缺 钾 型 发 黄 :小 麦 缺 钾 茎 秆 细 小 枯 。补救 措施 :每6 7 方米 追施 硫酸 . 千 . %的硫 而 瘦 弱 ,先 从 老 叶 的 尖 端 开 始 发 黄 , 然 锰 1 克 ,或叶面 喷施浓度 为0 1
~3 ~1 天 次 后沿着 叶脉 向下延伸 ,黄健部 位分界 明 酸 锰 溶 液 2 次 ,7 0 1 。
素 ,严 重 阻碍 小 麦 的 生 长 发 育 而 出 现 黄 4. 钙 型 发 黄 : 主 要 表 现 在 新 叶 缺 上 部 叶 片 明 显 缩 小 , 叶 脉 之 间 黄 化 , 生
苗 。要 根据 麦苗长相 ,辨别 发黄原 因 ,
及 时 采取 补救 措 施 ,尽 快 促 进 麦 苗 复 长点 叶缘枯死 ,叶尖 常弯 曲呈 钩状 ,幼 叶不 能展开 ,叶片 发黄 。补救 措施 :每 壮。
~l天 次 施 :每 6 7 方米追 施磷 酸二 铵 1 6平 0~1 7 0 1 。 5 7. 锰 型 黄 苗 :小 麦 缺 锰 叶 片 柔 缺 千克或 过磷酸钙 4 ~5 千克 ,或喷施 浓 5 0 度 为3 %的 过磷 酸 钙 水 溶 液6 千 克 ,每 隔 软 下 披 ,新 叶 脉 间 条 纹状 失 绿 , 由黄 绿 0 到 黄 色 ,有 时 叶 片 呈 浅 绿 色 , 叶 尖 易 焦 7 l天 喷 1 ,连 喷 2 次 。 ~ 0 次 ~3
1 . 旱 型 黄 苗 :主 要 表 现 基 部 叶 干 5
部分 变褐 。补救 措施 :叶面 喷施浓度 为 片发 黄 ,逐渐 干枯 ,心 叶迟迟 不长 ,次
0.%的 钼 酸 铵 溶 液 l 2 , 7 l 天 1 生根 少 ,分 蘖 困难 。补救措施 :及 时浇 1 ~ 次 ~ 0 次。 水。 l . 害 型 黄 苗 :施 用 没 有 腐 熟 的 0肥 l 盐 害 型 黄 苗 :植 株 瘦 弱 矮 小 , 6. 有 机 肥 ,或 种 肥 施 用 过 多 ,幼 苗 、种 子 分 蘖 很 少 , 叶 片 狭 窄 ,基 部 叶 片 变 黄 , 接触 到这些肥 料后易 被烧伤 ,致使 叶片 叶梢 呈紫红 色 ,生 长缓慢 。补 救措施 : 或 叶 尖 发 黄 。 补救 措 施 :浇 水 淋 溶 , 及时 中耕 松土 ,减少地 面蒸发 ,防止返

小麦返青期水分管理制度

小麦返青期水分管理制度

小麦返青期水分管理制度一、小麦返青期的水分需求小麦返青期的水分需求与生长发育的阶段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小麦在返青期需要较多的水分,以促进叶片生长、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为后期的拔节生长和抽穗分蘖奠定基础。

根据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通常在返青期每公顷地需要5000~6000m³的水。

二、小麦返青期的水分管理原则1.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灌溉在返青期,小麦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需要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及时的灌溉补水。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和小麦种植品种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以及时补充土壤水分。

2. 着力保证返青期小麦的土壤水分返青期水分管理的重点是要保证土壤的水分,促进小麦的早期生长。

通过提前进行土壤蓄水、改善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确保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充足,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条件。

3. 科学合理施用灌溉水返青期的小麦对灌溉水质和水量要求较高。

要科学合理地施用灌溉水,避免过量浇水或者干旱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同时要注意选择水质优良、对小麦生长有利的灌溉水源。

4. 综合利用降雨水返青期适逢春雨时节,需要合理利用降雨水资源,采取措施加以收集、储存和利用,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水分。

同时,要注意避免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水分的浪费,确保雨水的充分利用效果。

5. 加强田间水分监测和管理依靠土壤水分传感技术和遥感监测手段,实时监测和分析返青期小麦的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计划和措施,确保小麦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三、小麦返青期的水分管理措施1. 合理施用基肥在返青期,应合理施用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墒能力,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条件。

一般来说,可适量增施磷钾肥、有机肥等,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2. 采取断田和保田措施在返青期,要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水分状况,采取断田和保田措施,适时控制田间水分,避免过量浇水或者干旱,保持土壤的适宜湿润状态。

3. 合理进行灌溉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和土壤的水分状况,合理进行灌溉,适时补充土壤水分,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返青期浇水施肥后为啥还黄化?
时下正值北方小麦返青期,是浇返青水施返青肥的最佳时机,但有些田块浇水施肥后会出现暂时返青,而后继续黄化。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现在将小麦不同原因引起的黄化给予分析,及早对症下药。

原因之一:浇水量过大,且地势低洼引起的盐渍,相对渍水状态在5天以上。

有机质分解缓慢,养分不能及时吸收,致使麦苗叶色发黄,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受阻,扎根浅,严重的还会出现烂根死苗现象。

补救措施:对地势低洼田少量浇水,以轻松拔出麦苗为准,对于已经超量浇过水的田块,应开沟排水,加深疏通田间排水沟。

原因之二:缺钾黄苗,且大量施氮。

与缺氮苗弱不同,缺钾发黄常发生在砂质土壤的田块,而且畦边重于畦中,发黄的麦苗一般先从叶尖开始,然后沿着叶缘向下伸展,黄斑与正常部分界线明显,成为镶嵌型黄化,黄叶往往软化,后期贴于地面。

补救措施:缺钾麦田一般每亩可用追施5~10斤钾肥。

由于之前施过氮肥,再追施可不用氮或氮钾类肥,也或者结合病虫害防治,用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即可。

原因之三:缺镁或缺铜,缺镁小麦中下位叶脉失绿,残留绿斑成串。

缺铜小麦上位剑叶黄化、变薄、扭曲披垂成顶端黄化病,老叶片弯折,叶尖枯萎成螺旋状,叶鞘下部有灰斑。

补救措施:重施氮肥会引起中微量元素吸收障碍,应减少氮肥使用量,注意中微量元素的使用。

原因之四:小麦根腐病或是小麦黄矮病发生,小麦根腐病全生育期均
可发生,苗期引起根腐病会伴随叶斑出现,小麦后期发生根腐病会引起小麦早衰瘪粒多、穗腐、黑麦胚,严重时会减产。

补救措施:小麦连作田土壤内积累大量病菌,在下季深翻一次。

种子带菌率越高,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

播种时用三唑酮或立可秀包衣处理。

返青期结合浇水,用恶霉灵或是甲霜恶霉灵灌根。

原因之五:小麦黄矮病,又叫黄叶病、嵌边病,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

叶片颜色为金黄色到鲜黄色,黄化部分占全叶片的30%~50%。

补救措施:小麦黄矮病在冬暖春寒时节发病几率高,主要做好麦叉蚜和飞虱防治。

重点在近路边、沟边、场边等麦田。

原因之六:天气异常,巧遇倒春寒,没有浇透水引起低温冻害。

麦拔节前遇到-5℃至-8℃的低温、拔节后遇到0℃左右的低温都容易造成冻害。

补救措施:小麦在寒流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保证墒情充足,可以减轻低温冷害危害程度。

没有浇透水的的受害田,等寒流过后,及时再浇一次水,要浇足浇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