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正式
七年级上册 课内文言文原文+译文 1.《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展示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全文翻译咏雪在一个寒冷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子侄辈谈论文章义理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太傅哥哥女儿谢道韫说:“比不上柳絮随风飞舞样子”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阅读理解1《咏雪》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古人家庭生活情趣?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情景屋外天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感情和把玩诗句雅兴2对于胡儿和谢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才气?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身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是后者才气3陈元方反驳“客”话精彩在何处?陈元方反驳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表述得很清楚;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说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表现有根据有结论;最后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性格特点?由“怒”到“惭”走下车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体现了他知错能改特点5《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给我们怎样启示?通过陈太丘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人;通过元方言行举止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人;通过友人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知错就改人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其中有二则文言文,饶有趣味,发人深省。
其一为《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更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谢太傅大笑起来,感到十分快乐。
这位女子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这则故事通过对谢家子女咏雪诗句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学才华和想象力。
胡儿将雪比作撒盐,虽然形象,但略显直白。
而兄女把雪比作柳絮,更具诗意和美感,展现出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谢太傅的“大笑乐”,既体现了他对孩子们机智回答的赞赏,也反映出家庭氛围的轻松和谐。
其二为《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世说新语原文二则:一、郭员外与贾谊共游洛阳郭员外和贾谊去洛阳旅行,到了洛阳,美景无限,鸟语花香,但他们上了御书楼,也没能看见一本书籍就出来了。
贾谊问道:“连一本书都看不到就出去了,你真不客气。
”郭员外说:“况且御书楼多闻书香,书自有其香;何必看见书才晓物,此言差矣。
”二、贾谊凌览元明诗洛阳之行,郭员外曾和贾谊一起凌览元明之诗,贾谊读完有余,问道:“诗词之能表达浩如烟海,岂有此诗?”郭员外说:“范仲淹的《塞下曲》能表达出‘深深苦难暗中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绝美图景,昭昭示人,远远好于此诗。
”世说新语是一部仿史诗体裁的古典名著,记载了一系列声名显赫的文人历史活动及其精彩言语,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中的郭员外和贾谊洛阳之旅别有风味的两段对白。
郭员外和贾谊一起旅行洛阳,御书楼多闻书香,贾谊希望能多看几本书,但郭员外却及时发出“书自有其香,何必看见书才晓物”的金句,让其得以脱离桎梏,迎接自由。
在洛阳之行不仅可以看见山川水榭,如鸟语花香,而且更关注文化传统、拓展知识面。
贾谊凌览元明之诗时,郭员外推荐了范仲淹的《塞下曲》,从“深深苦难暗中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笔绘出书香茶香之外常人难以触及的“诗香”,他们跃跃欲试,一同勾勒出一幅洛阳之歌的精妙画卷。
郭员外和贾谊的两段洛阳之行,古拙之韵诱人生发,在今日依然发人深省、有教又有乐。
他们对旅行的热忱,以及不畏任何困难、尽情享尽这一座城市本土文化和精神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在郭员外和贾谊洛阳之旅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了他们“以古为鉴”、赋却百代情怀,“书自有其香”、诗香伴爱憎,结合自然,成就新语,就在他们对人类文明的承载中,爱憎情仇、绽放出一系列美丽的文学花火。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怅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1.刘义庆(403—444)南朝宋鹏程(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喜爱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内集:家庭聚会。
3.讲论文义:讲授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甚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期行:相约同行。
期,商定。
期日中:商定的时间是中午。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舍去:再也不等候就走了甚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fǒu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初一世说新语二则原文

初一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
”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
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初中语文文言文《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原文和译文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原文和译文原文:《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
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
”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附:《世说新语》二十则·原文和译文《世说新语》二十则1、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
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注释】①咨:询问。
②“元方”两句:指两人论排行有长幼之别,论功德就难分高下。
按:这两句不会是陈寔的原话,因为父亲不会称呼儿子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 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从 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谢 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交代背景:时、地、人、事、环境 ( (融洽欢快温馨气氛) 内 容 咏 叙述事件:一问二答
和 线 索 )
雪
补述身贵:暗示赞赏道韫才气(衬托)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 比喻吗?
•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 • 韩愈 :白雪却嫌春色暖,故穿庭树作 飞花。 • 金圣叹:六出飞花处处飘,漫山遍野 尽琼瑶。 • 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 辕台。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 /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1.作者描绘百草园的景物,其中的乐趣溢于言表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离开百草园呢? • 2.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 章讲了什么? • 3.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4.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 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父亲的病》
• 1.本文作者通过哪些生活场景表现父子关系 ? • 2.作者通过追忆父病中与临终时的痛苦,着 力于追述这一切给自己少年生活中留下的 伤痛,揭露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
《琐记》
• 1.本文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它的核心是什么 ? • 2.文中“众矢之的”指的是什么意思?
《藤野先生》
• 1.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想 一想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 思想? • 2. “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 ”为何感到“不安”?
二、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要求:疏通文意,圈点勾画的方法, 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展示你认为 重要的词语。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参考:
A:不失礼,因 为是“友”失 礼在前,先不 尊重元方之父 B:失礼,因为“友” 毕竟是与父亲平辈, 不应不尊重长辈。应 该始终有礼貌,不能 对客人置之不理,要 给人以改错的机会, 允许人家道歉。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 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刘义庆
(403~444),南朝宋
文学家。彭城人。宋 宗室,袭封临川王, 曾任南兖州刺史。爱 好文学,招纳文士。
准确读出下列生字。
fù
谢太傅 雪骤
cha nǐ
xù
柳絮
差可拟
yì
无奕女
zhò u
咏 雪
一、自读课文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 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范爱农》
• 1.找出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并分析范爱 农与辛亥革命有什么联系? • 2.本文是怎样来描绘范爱农这个人物的?尤 其抓住了哪些细节特征进行描绘的? • 3.本文开头明明回忆旧友,为何不直接写范 爱农,却从“电报”写起?对“中国不革命 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一句的含义和作用,你怎么理解?
翻译课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 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 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 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 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 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 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 子。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 热闹的家庭氛围。 3、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 定,只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没有 表态。你认为作者赞赏哪个呢? 作者虽没表态,却在文章后面补 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有力的 暗示暗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 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 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 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 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 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的笔 记体作品影响颇大。(“志人小说”主 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就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你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拉
感到惭愧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 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 称谓有什么不同?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女
家庭聚会 子侄辈
讲论文义。 俄而
讲解诗文 不久,一会儿
雪骤, 公欣然
紧,急速 高兴的样子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
什么 像 凭借
“撒盐空中差
大致,差不多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公大笑乐。即
是,就是
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判断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比拟“大雪纷 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 妙在这是个比喻句,本体是大团大团的雪花。 从文中“俄而雪骤”可以得知。首先,柳絮 团状与雪花相似。其次,柳絮轻盈,漫天飞 舞,与雪花相似,取喻柳絮,十分传神。再 次,柳絮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柳絮是春天 才会见到的,事实上是在暗示春天就要来临, 给人想象和美感。一般认为“柳絮因风起” 更好。因此 “咏絮才”成为典故,谢道韫被 称为才女。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爸爸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 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在不
您的父亲
(对别人父亲的 一种尊称)
君与家君
您 我的父亲 (有礼貌地 谦词,对别人称 称呼对方) 自己的父亲)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 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用原文句子回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或): 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同行。期,约定 正午时分
到达 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正 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他走后那人才到。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才七岁, 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词 语 古 义 今 义
儿女
子侄辈 的人
文义
诗文 文章 意思
因风起 凭借
拟 相比 准备, 打算
子女
因为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 哪些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里。“内” 兄子胡儿。 人物: “谢太傅、儿女” 兄女(无奕女)。 事情: 文章主旨:讲东晋谢家子弟咏 雪,讲论文义的事,赞扬了谢 道韫的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