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总神经解剖及损伤后临床表现
腓总神经损害的检查

腓总神经损害的检查一、简介腓总神经是下肢主要的神经之一,负责脚背和足趾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腓总神经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伤、压迫、炎症等。
及时准确地检查腓总神经损害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二、神经系统检查1.感觉检查:–用棉棒或尖锐物轻轻触碰腓总神经支配区域,观察患者是否有感觉异常。
–询问患者对于不同类型刺激的感觉反应,如疼痛、冷热等。
2.运动检查:–观察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重点检查踝关节和足趾的活动度。
–让患者行走、跳跃等动作,检查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三、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是评估腓总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和肌电图检查。
1.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通过在特定部位刺激神经并记录刺激信号的传导速度来评估神经功能。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常见于腓总神经受损或受压情况下。
2.肌电图检查:–通过在特定肌肉区域插入电极检测肌肉活动,反映腓总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情况。
–肌电图检查可评估肌肉收缩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协调性。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腓总神经损害的具体原因和范围非常重要。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神经的结构和周围组织情况,并评估是否有炎症、肿瘤等影响神经功能的因素。
–腓总神经超声检查是常见的无创检查方法,操作简便,无辐射。
2.MRI检查:–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显示更为详细的神经解剖结构、病变情况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对于复杂或难以确定的腓总神经病变,MRI检查通常能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五、其他检查除了神经系统和影像学检查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检查方法,如活检、腓总神经运动学检查等,可以辅助诊断和评估腓总神经损害的情况。
六、结语腓总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及时准确地进行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电生理和影像学的综合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腓总神经的功能和病变情况,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腓总神经损伤

1、新入院的下肢骨折患者,因骨折疼痛掩盖, 入院后及时妥善摆放患者患肢,放置护垫。
2、石膏或夹板固定时,选择合适尺寸、长度, 石膏固定时严格塑形,应在腓骨头处加棉垫 保护,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感觉、运动、血运。
3、骨牵引,牵引重量适当,避免过度牵拉导致 肢体张力增大,引起腓总N损伤,骨突出部位 处加棉垫保护。提高医护人员对病患健康教 育及有效沟通。
腓总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自体压伤
2019.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收到伤害,医疗机构 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 赔偿责任。
一、腓总神经应用解剖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 四、医源性损伤的预防及反思
下肢骨骼
腓总神经应用解剖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内侧缘 斜向外下
• 4、膝部周围手术后,弹力绷带、敷料包扎 过紧和平整性,应加厚棉垫或软垫,起到 加压包扎的效果,防止腓总N肢体压伤。
• 5、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术中、术后,应腘 窝下垫海绵垫架空腓骨小头,务必将肢体 摆放为正确体位,避免下肢外旋,必要时 穿抗外旋鞋。
腓总N自体压伤总结及反思
导致腓总N自体压伤因素较多,应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掌 握局部解剖结构及临床实践制定入院后科学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方案,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医护间配合,加强责任心,严密观察 病情,做好床头交接班,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多总结、多 思考。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耐心细致的做好有效沟通,科普 腓总N自体压伤原因及严重后果的深入了解,从而使其得到重视,并 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腓总神经自体压伤的严重程度与疾病被发现的迟早有 密切的关系,尽早的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的 恶化,并能促进其恢复。
腓总神经损伤的康复

(4)完全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电活动 ,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电刺激神经干相应肌肉测 不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精品课件
3、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在单位时间内传导 神经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
望诊 肢体周径测试 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精品课件
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恢复等级
评定标准
0级(M0)
肌肉无收缩
1级(M1)
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级(M2)
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4级(M4) 5级(M5)
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称。
精品课件
(二)感觉障碍
u 局部麻木、刺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 u 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一趾间隙皮肤感觉
减退或缺失。 u 跟腱反射不受影响。
精品课件
(三)疼痛
灼性、刺激性神经痛,幻觉痛
(四)皮肤营养性改变
无汗、光泽消失 粗糙、皮肤破损
(五)血管功能障碍 血管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弱
(六)骨质疏松
最常见于周围神经 的高位完全性损伤
精品课件
四、诊断
病史 外伤史、注意易损伤的部位、询问 有无障碍。
体征 有无畸形 扣击试验(Tinel征) 汗腺功能的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精品课件
五、神经损伤的分类
(一)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障碍,神经纤维不发生
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运动功能明显而无肌萎缩,痛觉
医源性神经损伤:小腿石膏固定太紧、术中直 接切割、牵拉、长时压迫等缺血性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PPT

预防与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
适当休息
保持良好的 坐姿和站姿, 避免过度弯
曲或拉伸
穿合适的鞋 子,避免高 跟鞋或过紧
的鞋子
定期进行腿 部按摩和拉 伸,促进血
液循环
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肥
胖
定期进行体 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
05
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
肌肉萎缩: 腓总神经损 伤后,小腿 肌肉萎缩, 影响行走能
运动疗法: 包括步行、 跑步、游 泳等
心理治疗: 包括心理 咨询、心 理辅导等
药物治疗: 包括止痛 药、抗炎 药、神经 营养药等
生活方式 调整:包 括饮食、 睡眠、运 动等
康复计划 制定:根 据患者具 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 康复计划
康复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力
并发症处理方法
神经损伤:及时进行神经修复手术,恢 复神经功能
疼痛:使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症状
肌肉萎缩: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 力量
感觉异常:进行感觉训练,恢复感觉 功能
关节僵硬: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恢复 关节活动能力
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心理 压力
并发症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腓总神 经损伤的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足部、小腿肌肉力量、感觉和反射情 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诱发电位 等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了解神经损伤的部位 和程度
腓总神经损伤常见原因及预防护理

骨科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常见原因及预防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是医疗治疗中因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的损伤,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病残,因此必须严加防范。
一腓总神经损伤的内在原因。
1解剖学原因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分支,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穿过窝上方达腓骨颈,绕其前方,穿过腓骨长肌起始端,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
在进入腓管之前,紧贴于窝外侧沟内,其外侧为股二头肌肌健,前内侧为腓肠肌外侧头,后方为致密的窝筋膜及髂胫束的移行部,在腓骨颈下进入腓管,即少许筋膜和腓骨长肌纤维与腓骨颈所形成的骨纤维隧道,长度约1 cm,此狭窄的纤维隧道较厚且不易变形,紧紧环抱着腓总神经。
所以腓总神经在进入腓管之前及在腓管内的区域,行走位置表浅,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一旦受伤害,没有躲避、退让的余地,这是压迫因素容易伤及腓总神经的解剖学基础.2 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原因神经组织娇嫩,对牵拉及压迫损伤的耐受力较差.神经受到极度牵拉后,会引起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狭窄乃至栓塞,神经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造成神经广泛缺血与坏死变性,神经受30mmHg压力时,功能即发生变化,导致远侧轴突运送蛋白功能丧失,长时间压力达30~80mmHg时,则能引起神经内水肿,纤维疤痕形成,神经功能严重障碍或消失。
有报告神经受压30mmHg在4h内尚可恢复,否则恢复的可能性很小。
二腓总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1 手术损伤在腓总神经及其周围的各种手术,易损伤神经的原因有:(1)术中操作粗暴,造成腓总神经牵拉伤;(2)对神经用较硬器械或纱布条牵拉,造成神经牵拉伤和压迫伤.使用电刀在神经附近大功率切割组织和电凝止血,造成神经热灼伤;(3)局部解剖不熟悉,术野不清,术中解剖层次不清,对神经误切、误扎。
预防:术中操作轻柔,避开腓总神经或加以保护。
游离腓总神经时,注意微创操作,保留其表面的血管以防血液供应障碍。
并采用层层剥皮法,按解剖层次剥离,若正常解剖层次丧失或破坏,则从正常部位向病变部位游离.神经宜用橡皮片牵引,每20~30 min放松3~5 min,使其张弛有度..熟悉解剖结构,分清腓总神经与周围组织,尤其是与肌腱的区别。
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

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侧腓总神经损伤(ICD-10:S84.801)行腓总神经松解术(ICD-9-CM-3:04.4900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无明确外伤史或有膝关节外伤或手术病史。
2.体征:单侧出现足下垂,伸趾伸拇丧失,合并足背侧感觉麻木。
3.肌电图检查:有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4.801腓总神经损伤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间盘突出症或脊柱疾病。
(四)标准住院日7-1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肌电图,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膝部正侧位片、彩超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情相关科室调整血糖;(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腓总神经松解术,局部神经受压严重可考虑放置防粘连膜。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半小时及术后24小时预防应用抗菌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九)术后恢复4-11天(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肤坏死。
3.术后复查肌电图满意。
(此条删除)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皮下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侧腓总神经损伤

转入记录姓名:裘毅人工作单位和职业:学生性别:男性家庭地址:胶州路1077/10/802年龄:13岁入院日期:2006/8/8婚否:未婚病史采集日期:2006/8/8籍贯:上海病史记录日期:2006/8/8民族:汉族病情陈述者:患者亲属(可靠)主诉: 车祸伤后意识不清、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0天现病史: 患者于2006-8-7晚上9点步行时被出租车撞倒,当即有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醒来后有逆行性遗忘,急诊送入我院,查头颅CT示:“左侧额部硬膜外血肿,右侧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骨骨折”,X片示左侧胫腓骨骨折”,以“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我院脑外科,给予脱水、营养神经等治疗,现患者意识清楚,脑外科情况稳定,为求进一步治疗,以“左侧胫腓骨骨折”转入我科,患者自受伤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
过去史: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疟疾”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疫水、疫源地接触史,无长期外地旅居史。
无特殊不良嗜好。
家族史: 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70C 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无外耳道鼻道流血,鼻腔通畅,口唇无紫绀,颈稍强,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及结节。
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及搏动,心脏相对浊音界处于正常范围内,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肠鸣音正常。
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四肢见专科检查。
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
左下肢石膏外固定,打开后见左下肢肿胀、畸形,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脚趾活动可,左足背发麻,感觉减退,足背动脉可扪及,末稍血运可。
腓总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的风险防范一、概述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腓骨骨折可能会导致腓总神经损伤。
体位不当或石膏、牵引等治疗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腓总神经损伤。
因此,围术期护士均要采取措施预防腓总神经损伤。
二、风险评估1、观察患肢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踝背伸、外翻,伸趾功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
对于特别消瘦的患者更应重视。
若患者主诉有踝背伸、外翻,伸趾无力或不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迟钝、麻木等用总神经损伤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患者术后下肢麻醉消除后,护士应及时观小腿及足部感觉、运动功能,以便及早发现手术牵拉或长时间压迫造成的腓神经损伤。
2.骨牵引观察在胫骨结节骨牵引或皮牵引过程中,如牵引重量过重,患肢相对延长,会牵拉腓总神经,造成损伤。
注意观察牵引的重量,如果牵肢体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症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牵引重量。
3.评估包扎情况避免敷料或弹力绷带包扎过紧压迫腓总神经,尤其体型消瘦者。
三、防范1.保持正确体位指导患者患肢处于中立位,避免将患肢置于外旋位告知患者外旋体位易使腓总神经受压,造成损伤。
2.正确使用衬垫使用皮牵引、下肢夹板、石膏及膝关节支具时,在腓小头与外固定物之间垫上衬垫,避免外固定物压迫腓骨小头。
四、处理流程1.观察患足呈下垂内翻畸形,不能主动背伸、外翻,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异常。
2.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3.评估患肢体位、牵引重量及方向、敷料绷带松紧度及支具,分析产生神经损伤的原因。
4.保持患肢中立位,停止患肢牵引,松解患肢包扎敷料,解除膝关节外固定支具。
5.给予患肢穿矫正鞋,使踝关节保持功能位。
6.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
7.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预防神经损伤措施,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骨质疏松
最常见于周围神经 的高位完全性损伤
精品课件
See you next time!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 临床表现
精品课件
(二)感觉障碍
局部麻木、刺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 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一趾间隙皮肤感觉
减退或缺失。 跟腱反射不受影响。
精品课件
(三)疼痛
灼性、刺激性神经痛,幻觉痛
(四)皮肤营养性改变
无汗、光泽消失 粗糙、皮肤破损
(五)血管功能障碍 血管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弱
腓总神经解剖及损伤 后临床表现
邓迢
2017级规培生
神经内科一病精品区课件
赣州市人民
腓总神经的解剖
腘窝上方 坐骨神经发出 →沿股二头肌 腱深面→向外 下→绕腓骨颈 →穿腓骨长肌 →腓骨颈前面 →分为腓深神 经、腓浅神经。
腓总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精品课件
腓总神经的解剖
腓肠外侧皮神 经→小腿外侧面的 皮肤,吻合支与发 自胫神经的腓肠内 侧皮神经吻合成经:行于腓骨长、短 肌之间→小腿中、下1/3交界处 浅出,支配:小腿外侧群肌、小 腿外侧、足背、第2-5趾背的皮 肤。
2)腓深神经:伴胫前动脉→胫 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胫骨前 肌与足母长伸肌之间下行,支配: 小腿前群肌、足背肌、第1、2趾 背面相对缘皮肤。
精品课件
一、腓总神经解剖
精品课件
二、 损伤原因 位置表浅,在下肢神经损伤中
最多见。
撞击、挤夹、压迫、冷冻、电击、放射性伤、 火器伤等外界因素的损害
代谢障碍(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 多动脉炎)和麻风所累。
腓骨小头或腓骨颈骨折、腘窝后方切割伤、胫 腓关节后脱位等。
医源性神经损伤:小腿石膏固定太紧、术中直 接切割、牵拉、长时压迫等缺血性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