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三线条数教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级数学下册 三线八角1 新人教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级数学下册 三线八角1 新人教版
1
5 2 6 b 3 7 c 4 8
温馨提示: 和 都处于直线 a的 两 处于直线b、c的 内 部。 侧:
返回
配套练习三:
如图:直线a分别截 a 直线b、c所得的同旁 5 内角有 2 对,它 是 ∠2与∠3、 ∠6与∠7、 .
温馨提示: 和 都处于直线 a的 同一 侧: 处于直线b、c的 内 部。
(5)∠4与∠5是直 BC 和____ EF 被直 线____ DE 所截而得的 线____ 同旁内角 _________.
E
A D
1 2 3 5 4
C
F
如下图,
(1) ∠1与∠2是直线(AB )与( CD )被直线( BC ) 所截,所形成的( 同旁内角 )角;
(2) ∠3与∠4是直线(AD )与( BC )被直线( AE )所 截,所形成的( 同位角 )角;
l
1
b
2 4 3
a
l 1 b
2 4 5 3 6 8 7
a
l b
Q
如图:直线l 分别截直线a、 P b,其中截线是l, 被截直线是a、b
直线 l交直线 a于点 P
a
直线 l交直线 b于点 Q
观察∠1和∠ 5的位置 从直线 l 来看,∠1与 关系?
∠5处于哪个位置?
∠1与∠5处于直线 l 的同一侧
1
2 6 b
3 7
4 8
c
返回
图中∠1的两条边分别在直线 l 图中∠5的两条边分别在直线 l
l 1 2
和 b 上? 和 a 上?
b
4
5
3
6
8 7
a
(截线上) 说明: ∠1 、∠5都有一条边在直线 l 上?
返回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教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教案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共同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板书课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自己的一些经验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让这节复习课成为一节“经验交流课”,你们说好吗?生:好!师: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的爱眼日,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眼睛吧!为了了解我校初中部2000名中学生的视力情况,王医生在初中各年级10个班中,每个班中随机抽取5名学生中学生进行了视力测试.请思考以下问题:1.学校卫生室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式?2.除去这种调查方式,还有什么调查方式?师:什么叫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在什么时候用全面调查方式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呢?练一练: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1)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质量是否符号国家标准(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3)调查一个小区所有家庭的收入(4)调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5)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6)调查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的喜爱程度(各位同学回答的比较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3.你能说出上面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吗?(全校2000名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全校2000名学生中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随机抽取的1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样本,样本容量是150.)4.如果只从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合适吗?如果从全校随机抽取5名学生进行调查合适吗?如果只抽取学习成绩前150名学生进行调查合适吗?为什么?(只从初三年级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不合适,因为遗漏了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从全校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调查不合适,抽取的样本容量太少,不能客观的反映全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所以不合适;如果只抽取学习成绩前150名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不具有随机性,却具有偏向性,应使学校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以也不合适)思考:在用抽样调查时要注意什么?(抽样时,样本的容量要合理,样本的个体要有代表性)(条形图,扇形图)李医生根据王医生整理的表格绘制出了条形图和扇形统计图。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借用三数妙解题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借用三数妙解题教案 新人教版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倍受人们的关注,我们要能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特征提出合理性的建议,现举例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利用平均数作决策例1:某广告公司欲招广告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甲乙丙创新能力72 85 67综合知识50 74 70计算机操作88 45 67⑴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下列问题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⑵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别录用?根据实际需要。

公司将创新能力、综合知识、计算知识、计算机操作三项测试的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分析:⑴各人的测试成绩是每个人三项成绩的平均数。

⑵各人的测试成绩与⑴中的不同,如甲的创新能力得分的“权”是4,综合知识得分的“权”是3,计算机操作得分的“权”是1,这里体现了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解: ⑴甲的平均成绩是()7288507231=++=甲x(分).乙的平均成绩是()6845748531=++=乙x(分).丙的平均成绩是()6867706731=++=丙x(分).∴候选人甲被录用.二、利用众数进行决策例2 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一周内各种型号的鞋卖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他最关注的是数据的()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极差分析:在商品的销售中,经理最关心的是销售的众数,所以用众数说明此类问题比较合适.这组数据的众数说明此鞋号比较畅销,应适当多进货.答案:B型号22 22.5 23 23.5 24 24.5 25数量(双)) 3 5 10 15 8 4 2三、利用中位数说理例3 某学校举行实践操作技能大赛,所有参赛选手的成绩统计如下表所示.分数7.1 7.4 7.7 7.9 8.4 8.8 9 9.2 9.4 9.6人数 1 2 3 2 1 5 4 6 5 1 (1)本次参赛学生成绩的众数是多少?(2)本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3)肖刚同学的比赛成绩是8.8分,能不能说肖刚同学的比赛成绩处于参赛选手的中游偏上水平?试说明理由.分析:肖刚同学的比赛成绩是否处于参赛选手的中游偏上水平,需要用中位数来说明.解:(1)本次参赛学生成绩的众数是9.2(分);(2)本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1×1+7.4×2+7.7×3+7.9×2+8.4×1+8.8×5+9×4+9.2×6+9.4×5+9.6×1)÷(1+2+3+2+1+5+4+6+5+1)=261÷30=8.7(分).(3)本次参赛学生共有30人,即得到30个数据,将这些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15、第16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15、第16个数据都是9,故本次参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9,显然8.8<9,所以“肖刚同学的比赛成绩处于参赛选手的中游偏上水平”的说法是错误的.。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 正数和负数典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 正数和负数典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 正数和负数典例解析 例1.(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如果加10分用+10表示,那么扣20分表示为 分.(2)设前进为正,前进20米记作 米,后退15米记作 米,原地不动记作 米,前进-12米表示 12米.(3)在图纸上零件的加工尺寸003.025±(mm),甲工人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寸为25.018mm ,乙工人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寸为24.995mm , 工人加工出来的零件合格,加工出来的零件允许最小尺寸是 mm.(4)钟表的指针逆时针方向旋转20°记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30°记作 . 解析:(1)加分与扣分意义相反,加分用正表示,则扣分用负表示;(2)规定前进为正,则后退为负,原地不动记作0米,前进-12米,实际意义是后退12米;(3)003.025±表示25+0.018=25.018,25-0.018=24.997.加工尺寸003.025±mm ,指的是尺寸应在24.997~25.018mm 之间,故甲工人加工出来的零件合格,加工出来的零件允许最小尺寸是24.997mm.;(4)本题没有规定谁正谁负,应按常规来确定正、负.通常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答案:(1)-20;(2)-15,0,后退;(3)甲,24.997;(4)20°,-30°.说明:生活中通常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具体应用时,一般规定其中的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为负.如果题目中没有规定,则应遵循生活习惯的规定.拓展练习1:填空:(1)如果收入50元记作50元,那么支出30元记作 ,-80元表示 .(2)仪表上的指针顺时针方向旋转45°记作-45°,那么逆时针方向旋转50°则记作 .(3)某天气温为零下6度至零上10度,可以记作 ℃至 ℃.(4)比海平面高150m 的地方,它的海拔高度记做 .例2.一面关于0的一些说法:①0是最小的正数;②0是最小的非负数;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④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⑤是最小的自然数.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0B.1C.2D.3解析: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故①不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G3100~3118-93)可知0是自然数.所以第②③⑤都是正确的.0能被2整除,它是偶数,因此④不正确.故正确的答案应是②③⑤,选D.说明: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熟悉和理解数的分类,特别是掌握与0有关的概念的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拓展练习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哪些是负分数?-9,18,-31,-2.17,0.58,-8884,0,-15%. 例3.某校对七年级男生进行俯卧撑测试,有8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82 请规定一个有意义的量为正,并用正、负数重新填上上表.解析:此处要求我们确定一个合适的标准,超出为正,不足为负.答案:以5个为标准,按习惯我们规定:超出为正,不足为负,填表如下:成绩(个)便,注意在具体选取标准时,要整体考虑这组数值的特点,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要使其便于观察和运算为标准. 拓展练习3: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对一条河流的水位作了记录.记录的正常水位是28米,另有6次的记录结果分别为+2.1,0,-1.2,-3,-2.0,+1,这6次记录的实际水位分别是 .例4.观察下面一组数据,探求其规律:21-,32,43-,54,65-,76,… (1) 填出第7、8、9项的三个数;(2) 第2018个数是什么?(3) 如果这一组数据无限排列下去,与哪两个数越来越接近? 解析:要解决此题,关键是研究其规律.经观察比较我们会发现,这一组数据的分母分别为2,3,4,…,分子相应地为1,2,3,…,并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找出这些特征后,此题就不难解决了. 答案:(1)87-,98,109-;(2)20052004;(3)-1和1. 说明:解决此类问题一定不要盲目的进行运算,只有把握解题技巧,发现其内在的特点,找出规律,才是解题的关键.拓展练习4:观察下面排列的每一列数,研究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并填出空格上的数.(1)1,-2,1,-2,1,-2, , , ,…(2)-2,4,-6,8,-10, , , ,…(3)1,0,-1,1,0,-1, , , ,…拓展练习题答案:1.答案:(1)-30元,支出80元;(2)50°;(3)-6℃至10℃;(4)150m.2.答案:正整数有18;负整数有:-9,-8884;正分数有:0.58;负分数有:-31,-2.17,-15%.3.答案:30.1米,28米,26.8米,25米,26米,29米.4. 答案:(1)1,-2,1;(2)12,-14,16;(3)1,0,-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主要包括了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一册教材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逐步理解并掌握各个知识点,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个别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2.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举例、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个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案教学内容:3.1.1线段、直线、射线教学目标:知道与技能一一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会用 字母表示线段、直线、射线,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性质。

进程与方法一一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 概括能力,经历画图的教学活动进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一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非定义性概念了解两点确定 的一条直线的性质。

数学难点:用字母表示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准备:磁铁、线条、毛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如图经出三角形 「三条边 三角形丿三个角「边AB 、边BC 、边CA 三角形ABC 」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点A、点B、点C2、如果把AB拿出来,又单独成一图形又是什么图形呢?(线段)1、线段、一条拉紧的绳子,一段笔直的铁轨都给我们线段的形象(有两个端点)(1)图示:A ---------- B ―5—,(2)读作:线段AB a两个端点字母,一个小字母(AB、X) XX)(3)记作:线段AB (BA)线段a练:说出右图中的线段^-C—B线段AB、线段AC、线段BC2、直线:一条线段可向两端无限延伸,后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没有端点)(1)图示:-i—B --------- L—(2)读作:直线AB、直线L(3)记作:直线AB、直线L3、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直线过点)入6直点C在直线AB上,直线AB 过点C。

D(2)点不在直线上(直线不过点)A ---------------- 点D不在直线AB上,直线AB不过点D。

4、性质:通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练:说出感右图中的线段和直线(看图提问题回答问题)5、射线(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所成的图形叫做射线)(只有一个端点)(1)图示:. . L A B(2)读作:射线AB射线L⑶读作: 身线AB射线L练:说出图中的射线入6直(射线AB、射线BC、射线AB与AC是同一条射线)(CA不是射线)课练P40页1、2小结:学习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还发现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识别线段、直线、射线可以利用端点识别: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作业表示出图中的线段、直线和射线解:线段AB、线段AC、线段CD、线段BD、射线AC、射线B、射线BA、射线CA、射线BD、射线CD、直线AC(AB、BC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三线八角”抓关键 找要领 妙分解

“三线八角”抓关键 找要领 妙分解

“三线八角”抓关键找要领妙分解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中学张元林开户名:张元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

怎样才能学好“三线八角”呢?同学们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看前提,抓关键,妙断各类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都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是“三线八角”中具有特殊关系的两角,没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这个前提条件,就不可能出现这三类角;正确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分清截线和被截线。

识别的要领是:辨认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的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即为截线,另外两边所在的两条直线即为被截线。

二、找要领,妙分各类角1、同位角总是在截线的同侧,且总是与被截两线同方向。

如图1,∠1与∠5都在截线c的同侧,且分别在被截线a和b的上方,故∠1与∠5是同位角;2、内错角总是在截线的两侧,且总是在被截两线之间。

如图1中,∠3与∠6都在截线c的左侧和右侧,且都在被截线a和b之间,故∠3与∠6是内错角;3、同旁内角总是在截线的同侧,且总是在被截两线之间。

如图1中,∠4与∠6都在截线c的同侧,且都在被截线a和b之间,故∠4与∠6是内错角。

三、巧分解,妙找各类角当所给图形较复杂时,要正确识别这些角比较困难,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是牢固掌握两类基本图形:不等号型“”和网眼型“”。

如图2中,EF∥MN, 直线AB、CD都与两平行线相交。

若分别抽去直线AB、CD,可以得到两个不等号型“”的基本图形,如图2(1),2(2);若分别抽去直线EF、MN,可以得到两个网眼型“”的基本图形,如图2(3),2(4)。

对于这些基本图形中的三类角,便一目了然了!怎么样,你学会了吗?赶紧来试一试吧!看今朝谁是英雄!1.如图3,(1)∠1与∠4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什么关系的角?(2)∠2与∠4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什么关系的角?(3)∠3与∠6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什么关系的角?2.如图4中,EF∥MN, 直线AB、CD都与两平行线相交,图中同旁内角有(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参考答案:1.解:根据“三线八角”的位置特征,结合题中条件可知:(1)∠1与∠4是由直线AE、BD被直线AD所截构成的内错角;(2)∠2与∠4是由直线AB、AD被直线BD所截构成的同旁内角;(3)∠3与∠6是由直线BD、DC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同位角。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统计调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统计调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统计调查》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51~153页。

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独立设计调查问卷。

2.了解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会画条形图和扇形图并得出结论。

3.通过亲历全面调查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并从中得出正确信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生:喜欢。

师:前不久统计部对学生上网聊天的时间做了一些调查,我们一块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学生上网聊天时间的数据调查》)师:你知道数据的得出用到了什么知识吗?生:统计。

师:下面就跟随我进入数学课堂,学习统计调查的知识。

(板书:统计调查)[评析:本课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上网聊天导入,学生对这既是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统计调查”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师:为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我校发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倡议。

要了解我班同学对篮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四类体育项目中,你最喜欢哪一类,你会怎样做?(边说边出示体育运动场景)生:设计调查问卷。

师:这是统计调查的第一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师:你们能自己设计一张调查问卷吗?生:能。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张调查问卷。

(学生先独立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交流。

)师:这是一位同学设计的调查问卷,你们有需要补充的吗?(投影展示一名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生1:补充时间,这样有利于查找调查的时间。

(师在问卷上写上时间)生2:补充选项E其它项目。

师:我们已经规定了是对上面四项进行调查,所以不能再加上第五项。

师:下面我们统一一下选项顺序,A篮球B羽毛球C踢毽子D跳绳,开始收集数据,把你喜欢的项目写到问卷上。

(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老师收集问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们学习《线段、角》这一章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确定线段、射线条数的问题,不少同学对这类题目感到困难,下面略举数例,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法.
一、线段条数的确定
1.直线上线段的条数
例1,图1所示的直线上,有几条线段?
图1
分析:图1中,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去数:
以点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AB,AC,AD,共3条;
以点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BC,BD,共2条;
以点C为一个端点的线段:CD,共1条.故共有6条线段.
例2.图2所示的直线上,共有几条线段?
图2
分析:从左起,以点A 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A1A2,A2A3,…,A1A n 共(n-1)条线段;
以点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A2A3,A2A4,…,A2A n共(n-2)条线段;
……
以点A n-1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A n-1A n,共1条.
故共有线段:1+2+3+…+(n-1)+n = 1(1)
n n-条.
2
规律: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线段的条数为1(1)
n n-条.
2
二、射线条数的确定
1.射线上射线的条数
例3.如图3的射线上,O 为端点,A、B、C为任意三点,则该射线上共有射线多少条?
图3
分析:因为图3中的射线只能向右无限延伸,且射线上有3个点(不包括射线本身的端点),所以,一共有4条射线.
规律:当一条射线上有n个点(包括射线本身的端点)时,射线的条数共有n条.
2.直线上射线的条数
例4.如图4,直线m上有4个点A、B、C、D,则图中共有射线多少条?
图4
分析:因为图4中的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且直线m上有4个点,所以可把各点分别看成向右边无限延伸的射线的端点时,可数出4条射线;再把各点看成是向左边无限延伸的射线的端点时,也可数出4条射线,即直线m上共有8条射线.
规律: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共有2n条射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