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作文素材积累之赏识教育

合集下载

赏识教育_高三作文

赏识教育_高三作文

赏识教育一、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给人的启示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

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

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

――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

”二、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周弘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说起他的女儿周婷婷,那个8岁就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16岁就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女孩,却是无人不晓。

周婷婷刚生下来就是全聋,但她的父亲对她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

三岁半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开口说话,到六岁开始博览群书,上小学后连跳两级,八岁就可以熟背圆周率小数点以后一千位。

周婷婷长到十岁的时候写了一本六万字的科幻小说,十一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十六岁的时候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到十七岁被评选为自强模范,受到胡锦涛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十八岁主演了一部电影《不能没有你》,二十岁到美国留学,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她还曾经荣获《中国妇女》杂志的时代人物,与她一同入选的女性还包括咱们的国务委员吴仪女士,除此之外她和她的父亲还曾经同获2003年台湾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

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驱使着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先生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使周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留美博士。

原本倍受命运嘲弄的父女,反而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事后,周弘先生全面总结了对女儿教育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实施了赏识教育。

赏识,其本质是爱。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作文5篇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作文5篇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作文5篇赏识教育心得体会作文1心理学家威廉_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

”赏识,其本质是爱。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刚开始接触赏识教育,多着急于方法。

而实际上,赏识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视线问题。

要学会从内心真正赏识,所有的语言和行动都要围着两个字“真”“信”,真心,真诚,真情和信任。

把基本的问题解决了,随手拈来都是方法。

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

在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自信心强、性格独立。

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

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绝对不能姑息迁就。

既要赏识也要批评。

既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也要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两者结合,孩子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赏识教育要和责任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赏识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尝到失败的滋味,培养对抗逆境的勇气。

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是容易遇到或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赏识教育要同道德教育相结合。

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尤其要让孩子懂得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综合素质作文,赏识教育

综合素质作文,赏识教育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枝需要点燃的火把。

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以“赏识教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范文】赏识教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

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

应如何赏识学困生呢?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

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学困生;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

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

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

针对学困生的具体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会让学困生有了前进的动力与希望。

“关心”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

“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着的劣迹高明。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

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

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教师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

赏识教育贵在坚持素材

赏识教育贵在坚持素材

赏识教育贵在坚持素材一、主题解读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布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敬重、理解和爱。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意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发觉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的批判教育的特点是注意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不只是好孩子应当赏识,全部的孩子都需要。

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

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舞和欣赏!二、相关素材(一)名言警句1.赏识别人,你会发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妙;赏识别人,你会感受到命运的公正无私赏识别人,你会体会前进中的幸福欢乐;赏识别人,你会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赏识别人,你定会抵达胜利的彼岸!2.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才智与才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专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人云亦云的表白,是有着自己独特发觉的美妙心声。

3.孩子都想得到敬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4.赏识使孩子胜利,埋怨使孩子失败。

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5.一位真正从内心深处爱同学、关注同学成长的老师,应当既赏识他们的优点,也能包涵他们的缺点。

6.我们的同学就像一面镜子,你笑他笑,你哭他也哭;我们的生活由于同学而变得特别漂亮;我们的教育由于关爱和赏识而布满温情,这是最宝贵的!7.孩子的名字叫今日,教育的名字也叫今日。

今日赏识孩子,孩子今日就胜利!作为老师,最幸福的,是同学学得欢乐,老师教得欢乐。

8.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独立,播种敬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以赏识教育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以赏识教育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论赏识教育》
教育之法,繁多而杂,然赏识教育,其益甚笃。

夫赏识者,以赞其长,励其志,发其潜能也。

童蒙之时,心智未全,若常遭斥责,则心忧而惧进,自信渐丧。

然以赏识育之,见其善而扬之,赞其微功而勉之,童则心喜而志昂,勇而进前。

师者若善用赏识,于生之优长,不吝夸赞,则生必感师之爱重,而益奋于学。

见生之进,即予肯定,使其知努力之有获,自强之可嘉。

如此,则生之向学之心愈坚,进取之志愈盛。

父母亦当以赏识待子。

子有所为,不论大小,皆以赏之,使其知己之能,增其自信。

纵有过误,亦不当厉斥,而当导之,使其悟而改之。

以爱与赏育子,子必感亲之恩,而愿以善报之。

然赏识非滥赏,当得其所宜,据其实也。

不可虚夸而致骄,亦不可过誉而失实。

当察其真长,据其真功,
而后赏之,方能收其效也。

嗟夫!赏识教育,乃良法也。

用之得宜,可育良才,可成大器。

师者、父母当深知其义,善用其道,以利学子之成长,成社会之栋梁也。

赏识教育的特岗作文

赏识教育的特岗作文

赏识教育的特岗作文
赏识教育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教育手段之一,应用到位的家长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让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得以充分调动,但是应用不好或过度,才很可能给孩子一种错觉,让孩子走向自大的迷途。

赏识教育不单单是您认为的表扬加鼓励,而是一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从而强化孩子的行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等多部分构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一一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

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

而我们有部分老师为了给学生以教训,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

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

若此时我们老师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学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作为老师,应该好好利用“赏识”这一优势,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职教赏识教育作文

职教赏识教育作文

职教赏识教育作文
哎呀呀,说起职教赏识教育,我可有好多话想说呢!
在我们的职教里呀,老师们可不一样啦!他们不会总是凶巴巴地批评我们,而是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对待我们,那就是赏识教育呢。

嘿呀,我可喜欢啦!
有一次,我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小作品,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是老师看到后,却一个劲儿地夸我,说我做得真棒,哎呀,我心里那叫一个
美呀,嘿嘿。

还有呀,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也不会不耐烦,而是会耐心地鼓励我们,告诉我们“你可以的”。

嘿呀,这样就让我们更有
信心去克服困难啦。

因为有了职教赏识教育,我觉得学习变得更有趣了呢。

我不再害怕犯错,因为我知道老师会理解我、鼓励我。

哈哈,这样我就更敢去尝试新
的东西啦。

我觉得赏识教育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让我们感觉暖暖的。

哎呀,我真希望这种教育能一直陪伴着我们呀!嘿嘿,我要在
这样的教育下努力学习,变得越来越棒!哈哈!。

赏识教育招教作文

赏识教育招教作文

赏识教育招教作文
哎呦,说起赏识教育这茬儿,那可真是得咱北京人儿好好琢磨琢磨。

咱北京的教育,历来都讲究个“因材施教”,这赏识教育啊,其实就是“因材施教”的一个现代体现。

咱们得明白,孩子就跟那刚出土的嫩苗儿似的,得浇水施肥,还得晒太阳,这赏识啊,就是那阳光雨露,得恰到好处。

您瞧,这赏识教育不是瞎夸,不是胡捧,是得真看见孩子的优点,从心里头儿认可他,给他鼓劲儿。

咱北京的教育工作者们,得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

孩子犯错了,咱得帮他找原因,不是上来就一顿训,那样儿孩子心里头儿憋屈,以后就更不敢尝试了。

咱得用赏识的方式,告诉他:“你这次虽然没做好,但咱看到了你的努力,下次咱再试试,肯定能行!”这样一来,孩子心里舒坦了,也就有勇气再去尝试了。

再一个,赏识教育得跟咱们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

咱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讲究个“礼义廉耻”,这赏识教育里头儿也得有咱的“仁义礼智信”。

咱得告诉孩子,赏识是相互的,你得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你得有礼貌,别人才会赏识你。

总之啊,这赏识教育是个好东西,咱得好好琢磨,好好实践。

咱北京的教育工作者们,得把赏识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成长,在赏识中进步,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才华,又有品德的栋梁之材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作文素材积累之赏识教育
【导语】
(适用开头结尾)
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如果教师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因此,赏识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必备的教育方法。

【素材】
(适用分论例证)
1.黑人州长罗尔斯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

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

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还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向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而是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

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

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

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都没有奏效。

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

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他记住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

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并且在之后的四十多年间,从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2.唯一的听众
在父亲和妹妹眼中,我就是一个音乐白痴,曲子拉得非常难听。

因此,我变得非常沮丧。

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

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林子里静极了。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参加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拉完曲子后,我不由得诅咒自己:
“我真是个白痴,难听极了。

”我懊恼地转过身,却发现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表情平静地望着我。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搅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此时,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但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

于是,我继续拉了起来。

之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我练琴时,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这让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

每天清晨,我还是会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
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3.师生情
电影《师生情》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课堂中,一位优秀的白人教师对一个长期在歧视下长大的黑人孩子说:“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

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指头?”这个孩子慢慢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五个指头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三个。

”这时,同学们哄堂大笑。

而这位老师却面带微笑地说:“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只少数了两个。


4.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积极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警句】
(适用出彩加分)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戴复古
2.表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得多。

——卢梭
3.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陶行知
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5.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威廉·詹姆斯
6.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马卡连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