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作文素材积累与选取技巧

作文素材积累与选取技巧写作文是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要面对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要写好一篇作文,除了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外,丰富的作文素材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积累作文素材和选取素材的技巧,希望对广大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所帮助。
一、作文素材的积累1. 观察生活:作文的素材来自生活,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记录下各种有趣的细节。
可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科技发展、文学艺术作品等。
通过观察生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素材。
2. 阅读书籍:多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可以选择各类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优秀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获取到丰富的作文素材。
3. 多媒体资料: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渠道获取素材,如观看电影、纪录片、听讲座、参加展览等。
这些多媒体资料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观点和情感,为作文提供有力的支持。
4. 亲身经历:个人的亲身经历也是很好的素材来源。
可以回忆过去的经历、旅行见闻、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
这些亲身经历能够给作文带来真实感,并且能够更好地与读者产生共鸣。
二、作文素材的选取技巧1. 与主题相关:选取素材时要与作文主题相关,确保能够紧密衔接,避免偏离主题。
在选材时可以先将所有的素材进行分类,然后选择与主题最相关、最能支持中心论点的素材。
2. 多样性与独特性:素材的多样性能够使作文更加丰富,独特性能够使作文更具个性。
在选取素材时,可以尝试选取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素材,让作文更加有层次感和特色。
3. 逻辑性和可靠性:作文不仅要有感情表达,还需要有逻辑和证据支持。
在选取素材时,要注意素材是否能够顺利地衔接在作文的脉络中,并且要确保素材的可靠性。
不要盲目相信不可信的信息,要进行准确的查证。
4. 情感共鸣:选取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素材,使作文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可以选择一些普遍人们都会遇到的问题、情感共鸣等,通过描写和表达,让读者能够与作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何积累作文写作素材(优秀8篇)

如何积累作文写作素材(优秀8篇)如何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篇1人生需要积累,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因此,我们要确立自己的目标,一点一点的积累,才能走向成功。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当确立好一个目标后,我们起步走,目标是辉煌夺目的,而通往目标的路却是那么的漫长,崎岖,我们都说:“为什么成功总是那么难?”是啊,世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到的成功,成功是需要我们去刻苦,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不忍受一定的苦楚,任何人也不能摘取成功的花朵。
中国古代也有过一些这样的人物,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清代的蒲松龄,还有近代的一些大师,鲁迅,郭沫若,老舍,这些人,他们并不是天生就懂,而是每天勤奋好学,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渐成为今天的辉煌,他们的背后也曾经有太多太多的另人辛酸的往事,古人能做到,为何我们却不能做到呢?古今中外也有一些人,如契柯夫,罗曼.罗兰,贝多芬,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家,音乐家,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坚强的毅力在推动着他们,这种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经过了重重磨难最终形成的。
倘若有这样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好吃懒做,这样的人,可想而知,他的遭遇是不言而喻的。
人生需要积累,孙权劝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绞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由此可见,积累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没有那一步步的积累,怎会有千里之行,如果没有那一条条小溪的积累,怎会有波澜壮阔?如果没有那一本本书里的积累又怎么会有渊博的学识,所以,人生需要积累。
如何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篇2“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鲁迅的这句名言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成功源自于积累。
杰克·伦敦依靠自修与点滴的积累才促使他成为一个大文豪,恰恰印证了“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的这句古训名言,正是因为杰克·伦敦不断地积累才让他走向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让他走向了成功。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一条最原始的谚语,但却铸就了几代人的成功。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技巧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技巧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而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技巧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技巧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积累素材1. 阅读广泛:多读书籍、报纸、杂志等,从中获取素材。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可以积累到各种各样的素材。
2. 观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来源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收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经历,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3. 记录思考: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无论是一些突发奇想还是对一个话题的深入思考,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第二,整理素材1. 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素材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比如人物经历类、社会热点类、科技创新类等。
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在写作时快速找到相应的素材。
2. 程度深浅:将素材按照深度和广度进行排序,有些素材可能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而有些素材则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
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程度的素材。
3. 词汇资源:对于素材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我们可以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词汇资源,以备在写作时的使用。
第三,运用素材1. 开篇引入:在作文开始的地方使用一些有趣的素材,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显得有趣且生动。
2. 人物描述:通过素材中的人物故事和经历,来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使人物更加鲜活。
3. 事件组织:利用素材中的事件,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展开论述,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4. 引用典故:适当地使用素材中的典故和名言警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含义,使文笔更加出彩。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对于写作十分重要,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素材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不要使用任何不符合事实的素材,避免给读者造成误导或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技巧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总结。
高考考生必看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二)分析运用素材
思路: 对素材作简单的点评或总结; 思路:①对素材作简单的点评或总结; 拓展话题,与其他素材作联系; ②拓展话题,与其他素材作联系; 与中心论点结合,素材为论点服务。 ③与中心论点结合,素材为论点服务。
方法:运用比喻、举例、道理、 方法:运用比喻、举例、道理、对比
论证方法及借助排比、拟人、设问等修 等论证方法及借助排比、拟人、设问等修 及借助排比 辞手法进行分析 进行分析。 辞手法进行分析。
素材一 勇敢(责任) ①勇敢(责任) 勇敢的人是英雄,不勇敢的人是懦夫 的人是懦夫。 勇敢的人是英雄,不勇敢的人是懦夫。勇敢 的人是英雄 就是就将责任转化为行动,勇敢就是正确地敢为别 责任转化为行动 就是就将责任转化为行动,勇敢就是正确地敢为别 人之不敢为。长江大学的那几位学生在危急关头, 人之不敢为。长江大学的那几位学生在危急关头, 表现出了一种巨大的责任感,在责任感的作用下立 表现出了一种巨大的责任感, 责任感的作用下立 责任感 即将其转化为行动,当他们不假思索地跳入水中, 即将其转化为行动,当他们不假思索地跳入水中, 难道我们还无法从他们坚定的行为中理解到勇敢 勇敢的 难道我们还无法从他们坚定的行为中理解到勇敢的 魅力? 魅力?难道我们还无法在他们的义无返顾中感悟到 责任的魅力 的魅力? 责任的魅力?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一、素材的来源
1、热点新闻事件、发人警醒的历史事件、典 、热点新闻事件、发人警醒的历史事件、 事件 历史事件 型的名人轶事 名人轶事。 型的名人轶事。 2、高中三年来课本上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件、 课本上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件 、高中三年来课本上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件、 鲜活的人物形象。 鲜活的人物形象。 3、高三专题复习材料中的文言文人物传记、 专题复习材料中的文言文人物传记 、高三专题复习材料中的文言文人物传记、 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通讯、 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通讯、人物传 访谈等。 记、访谈等。 4、个人生活积累 生活积累——所见所闻 、个人生活积累 所见所闻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艺术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艺术作者:黄世春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2期作文,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这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与运用写作素材。
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一.作文素材的积累(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体味人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会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
(二)从教材中积累素材语文教材是一座作文素材库,里面的文章可谓“无山不含玉,无水不藏珠”,其中的人、事、景、物可为我们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
当然,这里说的教材不仅仅指我们的语文教材,我们还可从思想政治教材中去积累经典论据材料,从物理化学教材中去感受科学家的魅力,从历史、地理教材中去积淀人文知识,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总之,教材是写作素材的宝库,从教材中积累素材当为妙招。
(三)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视野窄,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素材。
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积累素材的重要渠道。
积累课外素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那就是经典的高考题和贴近高考的一些优美的语段训练材料,这些训练材料大多文质兼美,教育意义非常深刻。
只要我们留意,可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到数量可观的写作素材。
(四)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积累素材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习惯和价值取向就会有异。
让学生相互交流积累的写作素材,资源共享,素材共用,这是笔者从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这也拓宽了素材积累的渠道,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合作。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知识点总结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知识点总结作文是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写作过程中,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是关键环节,它能够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质量。
本文将结合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提高作文水平。
一、素材积累1. 观察力开发观察力的开发是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基础。
通过多读书、多看电影、多旅行等方式,积极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提升对生活的敏感性,从中获取素材。
比如,读一本名著《红楼梦》,可以积累关于古代社会、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素材。
2. 阅读扩展广泛的阅读是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
读书可以开拓思路、积累知识,并从中获取作文素材。
不仅要阅读文学作品,还要关注时事新闻、科普知识等领域的阅读,扩展知识面。
比如,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报道,可以获取相关的观点和数据,作为写作素材。
3. 细节观察细节是作文的灵魂,通过对细节的观察与描写,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
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细节观察的能力,关注周围的人、事件,记录下有趣的事物。
比如,观察一朵盛开的花朵,可以描述花瓣的颜色、形状、芳香等细节,丰富作文内容。
二、素材运用1. 归类整理素材归类整理是作文素材运用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整理思绪、梳理结构。
将相似的素材进行归类,可以更好地运用到作文中。
比如,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色素材归类为山水、花草等,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作文中运用。
2.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举例可以具体说明观点,增加说服力。
在作文中运用所积累的素材,选择恰当的例子,展示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论述环保问题时,可以举出一些环境破坏的案例,以此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引用名言名言警句是世界文化的精髓,能够为作文增添文采和智慧。
在作文中适当地引用名言,能够使作文更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比如,在写作人物描写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名言,以其言传达对人物的理解。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方法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写好一篇作文离不开丰富的素材积累和巧妙的运用。
好的素材能让作文内容充实、观点有力,而恰当的运用方法则能使素材充分发挥作用,提升作文的质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方法。
一、素材积累1、观察生活生活是素材的宝库。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比如,在上学路上看到的街景、与同学的一次交流、家庭中的温馨时刻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点滴,都可能成为作文中的精彩素材。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将其记录下来。
2、阅读书籍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丰富素材的重要来源。
无论是文学名著、科普读物还是历史传记,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故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更多的素材。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精彩的语句、有趣的情节和独特的观点摘抄下来,以备后用。
3、关注时事新闻时事新闻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不仅能够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还能为作文提供新鲜、有价值的素材。
比如,关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新闻,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成为写作的素材。
4、参加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文体比赛等。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氛围和情感,积累真实而生动的素材。
这些经历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还能为作文增添独特的色彩。
二、素材整理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还需要进行整理,以便在写作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1、分类整理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对素材进行分类,如人物类、事件类、风景类、情感类等。
在每个大类下,再细分小类,比如人物类可以分为名人、普通人、古代人物、现代人物等。
这样在写作时,根据主题就能迅速找到相关的素材。
2、标注关键信息对每一个素材,标注出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
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

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高考作文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良好的作文素材积累和灵活运用对于写好作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积累和应用高考作文素材。
一、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1. 阅读:广泛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社科类书籍、哲学类书籍等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拓宽我们的思维角度和触角,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
2. 观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作文素材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身边的小故事,挖掘生活中的细节,运用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活感。
3. 记录日记:每天都有一些琐碎的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对于积累作文素材非常有帮助。
日记记录断断续续的思绪,对应一些社会事件,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
4. 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实习等,亲身经历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非常有帮助。
二、如何应用作文素材1. 灵活运用:将积累的作文素材根据不同的题目应用到作文中,注意避免板上钉钉的套用,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合理运用。
2. 深入思考:在运用作文素材的过程中,要对素材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它的内涵和哲理,做到寓意深远,含蓄而言之。
3. 合理组织结构:在作文中,要合理组织素材的结构,使之条理清晰,有层次感,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 运用举例:在作文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增加作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范文赏析素材:一个垃圾分类的小故事在一个小城市的小区里,有一位老奶奶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
她经常在小区里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并自愿担任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
有一天,她在垃圾分类宣传展台前,遇到了一位不情愿做垃圾分类的居民。
老奶奶耐心地和他交流,用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实例,向他解释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好处。
最终,那位居民被老奶奶感动,答应从此开始做好垃圾分类,积极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应用:根据这个小故事的素材,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松溪二中金霞复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作文素材?2.掌握常见的素材积累的方法。
3.提升考生的写作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常见的素材积累的方法。
2.学以致用,提升考生的写作能力。
训练方法:讨论法训练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新课(一)在上课前老师想先给大家看一幅对联,让大家猜猜,这幅对联写的是同学们在做什么事的状态?上联:抓耳挠腮落笔愁,下联:胡编生套成文羞,横批:无米之炊。
特别是我们在写作时遇到了什么难事?同学们,相信大家在作文时都有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二)《从小到大被写烂的梗》在这篇文章里,无数语文老师应该记不清多少次批改过类似的内容:我从小学到初中扶过600次盲人过马路我妈雨天给我送伞不下五百次。
每天都给十个老奶奶让座。
每一篇作文都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全家平均5次在暴风雨的夜里背着发高烧的我去医院我和老爸一起爬过无数次山,可是每次都告诉我贵在坚持这一个道理。
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爱迪生是凑字最碉堡利器。
司马迁在我笔下受了二百三十一次宫刑。
……这些素材都太过陈旧,太老套。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帮同学们很好地掌握写作时如何地找“米”的方法,也就是记叙文素材的积累及运用二、根据课标定复习目标(一)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二)复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作文素材?(2)掌握常见的素材积累的方法。
(3)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
三、什么是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
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积累素材的方法:(一)从生活中积累。
俗话说,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知识库”,是“语言库”,是作文材料的丰富源。
但它们是为有心者而准备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工作、休息、文娱体育活动,还是走街串巷,还是旅游观赏、社会实践、社区活动中,都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多看、多听、多想、多吸收。
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1.1如何积累生活素材之日常出行旅途见闻:•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细节:感悟:例文:在医院里流感来袭,我无奈地来到医院打针,一边感慨着生活的不易,一边无聊地打着游戏。
“护士阿姨,我要打针。
”我抬起头。
只见一个三四年级的小女孩,大约是放学后直接过来的,书包还压在肩膀上。
很快,护士熟练地将针扎进她的血管,小女孩皱紧眉头,咧着嘴,却并没有哭闹。
护士将他安顿好后小女孩便认认真真的写起了作业。
她单薄的背挺得笔直。
无法活动的左手,笨拙的压在本子上,右手握笔的姿势却非常标准。
暖暖的灯光洒在她的身上,周围嘈杂的环境似乎也安静下来。
此刻,我手中游戏是那么刺眼,一个34年级的小女孩尚且能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我却放任自己的懈怠。
限贷下来。
一股惭愧,感涌上心头,我默默的关掉了游戏。
•时间:流感来袭•地点:医院里•环境:嘈杂的医院、温暖的灯光。
•人物事件:一个三四年级的小女孩边打针边写作业。
•细节:单薄的背挺得笔直无法活动的左手笨拙的压在本子上,右手握笔的姿势却非常标准。
•感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1.2如何积累生活之媒体网络素材:•时间:•信息获取渠道:•人物事迹:•人物评价:•感悟:陕西援鄂医疗队离开时整理酒店•时间:新冠状肺炎疫情时期•地点:酒店•环境:整洁有爱→凌乱房间。
•人物事件:医疗队员们在离开前将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
•细节:匍匐在地上,把床底下的灰尘也扫出来,用消毒水把桌椅的每一面都细心擦拭了一遍,用糖果摆成心形和“谢谢”的,写了许多的感谢信。
感悟:奉献、感恩,有教养,让人心生敬意•时间:新冠状肺炎疫情时期•信息获取渠道:北京日报客户端•人物事件:1月18日傍晚,钟南山院士紧急赶往武汉•细节:无座、补票;身份证号显示1936,乘车人已经84岁高龄,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了餐车的一角,满面倦容地靠着休息。
人物评价: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
1.“谁都有个家,钟院士心中有个””大家’。
”--同事心中的钟南山 2.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 --广东省委、省政府3.钟南山在抗非斗争中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是智慧而刚毅的;面对同事和病人,他却是博爱和仁厚的。
•感悟:不畏艰险的勇毅,挺身而出的担当,视死如归的精神(二)从阅读中积累。
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又一个丰富资源。
经过作者的加工整理,使材料更具规范、更精练、更集中的特点,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
书籍报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学的,大量的书籍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且这些材料又相对比较集中,只要你喜欢的,就有可能得到它。
2.1从阅读中积累历史人物素材:•历史人物:•圣人先贤、君王诸侯、文人墨客、英雄人物•积累要点:•字号别称、时代国家、主要事迹、重要贡献、名言作品、后世评价•思考感悟:•领略风采、学习精神、感悟创作、探寻内心世界、表达敬仰之情辛弃疾积累要点:•字号别称、时代国家: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字幼安,号稼轩,有“词中之龙”之称。
•主要事迹:起义反金。
单人独骑斩杀偷盗义军大印的和尚。
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
文武双全。
不愿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被污酷吏。
•重要贡献、名言作品:•《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后世评价:•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tāng tà),小声铿鍧(kēng hōng),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
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
词至此亦足矣。
”•思考感悟:爱国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统治者的屈辱求和。
他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
表现出一种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令人唏嘘不已。
2.2从阅读中积累故事类素材:•故事类型:•神话传说、经典小说•积累要点:•故事人物、情节、材料来源•思考感悟:•故事所传达的意义•与现实有关的新的思考和感悟例:鲧禹治水•来源:中国上古神话《山海经》•情节:洪水肆虐,鲧盗取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天地派祝融杀死了鲧。
鲧的腹中生出了禹,禹继承鲧的事业继续治水。
大禹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用引导洪水入海的方法治理了水患。
•意义:与困难作斗争的执着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三)从背诵中积累。
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
做到:①选择一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课文,整理背诵掌握全篇。
②对于不便全篇背诵的课文,可选择其中片断背诵。
③摘录课文中的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五、学以致用,落笔成美文(一)情景再现法首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我们上节课讲过的一个片段,它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其实是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之后这个天地惩罚了,然后他和魔鬼撒旦之间的对话。
这篇文章没有去叙述整个故事,也没有去大段的评价,而是将它和撒旦的对话的这个情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种方法就叫做情景再现法,它能够让我们的这个故事更加的形象,更有画面感,也能够让我们与这个文章的主人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例文:在阴森森的地宫里,我的灵魂正在游荡,转过宫殿的一角,撒旦在冲我冷笑“哼!普罗米修斯,我一向尊重你,可你竟然给人间带去了火种! ”“是的,正因为如此,我才受到了宙斯的惩罚!可是我坚持我是正确的,因为我给人间带去了光明与温暖,人类会记着我!我爱天堂,可我更爱人类! ”“可你被宙斯施以酷刑!可怜虫!连我都替你感到羞耻! ”撒旦的声音在地狱里回荡。
“你算什么?你不过是被宙斯打败的魔鬼!智慧的万神之神会理解我的!”“你真是一个顽固的家伙,我要让你重新回炉!烧毁你那疯狂的爱之心!”在撒旦恼羞成怒、声嘶力竭的咆哮声中,一股烈火将我包围,但我坚信,我的心会愈发澄澈。
“如果我重回人间,我定会依然有一颗仁爱之心!”(《我依然做一个正义仁爱的我》)(二)探寻足迹+作品串联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将孔子不同阶段的一些名言,串联了起来,来表现他对孔子的一个,赞美之情,那这种方法我们就叫探寻足迹,加作品串联法。
这种方法能更好地去展现这个人物的精神品……因为,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和诗句。
也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的有文采,例文:他是一位提倡“仁”的政治家。
仁者爱人。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他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相互团结,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
当他听说百姓宁愿被虎吃也不愿意被统治者剥削时,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他是一位“贤”的思想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永远的丰碑——孔子》)(三)主题聚焦法《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云》主题:领略历史人物的生命光彩,收获他们给我带来的感动与启迪。
素材一:汨罗江畔——屈原投江。
素材二:乌江水边——项羽自刎。
素材三:南山之下——陶渊明隐居围绕着这个主题作者选取了三位历史人物的素材,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主题聚焦法,这种方法能够让文章的主题更加的突出,也能够让我们,文章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四)故事新编最后一种方法,我们看鲁迅的《奔月》,如果把鲁迅《奔月》这个故事比喻成一个装着一颗小星星的瓶子的话,那么,这个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其实呢就是这个故事,她的一个外壳,,而这个故事的内核其实是对英雄落寞和孤寂的感慨与悲愤,与原本故事的内核完全不同了,因此,我们再写一些,神话传说故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