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合集下载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简介_古诗大全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简介_古诗大全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简介_古诗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佑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诗词全集:《蝶恋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翻译】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海棠》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袅袅东风在皎洁的月光下徘徊,香雾朦胧。

依稀可见远处的亭台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温柔而可爱运用手法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将诗人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3、享受平凡与苦难,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日 常生活能力。 4、用高雅而多样的艺术爱好提升生活品质。 5、去伪存真与时俱进的养生之道。
惠 州 西 湖 东 坡 制 造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 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 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 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 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1079年(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 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 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 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 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诗 》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 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装淡抹总相宜。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创作风格的变化﹥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 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 人生忧患”上。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 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 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 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 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苏轼书法欣赏﹥
黄州寒食诗帖 中山松醪赋
﹤苏轼绘画欣赏﹥
潇湘竹石图 寿星竹

苏轼简介,苏轼古诗,苏轼诗词名句鉴赏

苏轼简介,苏轼古诗,苏轼诗词名句鉴赏

苏轼简介,苏轼古诗,苏轼诗词名句鉴赏苏轼简介,苏轼古诗,苏轼诗词名句鉴赏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1.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宋?苏轼2.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宋?苏轼3.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宋?苏轼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5.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7. 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宋?苏轼8.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9.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0.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1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13. 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宋?苏轼14.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宋?苏轼15.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16. 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宋?苏轼1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18. 至言不繁——宋?苏轼19. 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宋?苏轼20. 笔所未到气已吞——宋?苏轼2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22.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宋?苏轼2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宋?苏轼24. 夕阳无语燕归愁——宋?苏轼25.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宋?苏轼26.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苏轼27.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苏轼28.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宋?苏轼29.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30.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苏轼31.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宋?苏轼3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33.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苏轼34.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宋?苏轼35.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苏轼资料

苏轼资料

人物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人称“苏东坡”,号“东坡居士”。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好的方面。

),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再迁至密州(今山东诸城),移至徐州。

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区),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苏轼生平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介绍苏轼

介绍苏轼

著名诗词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 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 雨晴时泪不晴。 翻译:回顾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 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 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本篇虽 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么为人所知, 但是它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
诗词风格
苏轼的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 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 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 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 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 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 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 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 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 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丙辰 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词风可分: 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和婉约风格这三类。
第一小组介绍
人 物 介 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 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 登进士。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 列唐宋八大家。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 人宽大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 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 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 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 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州、 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 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林老师编辑整理
林老师倾情推荐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简介

苏轼的简介

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

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洞庭春色赋》 洞庭春色赋》
19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2011-3-30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2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蘇軾的古文和辭賦、四六 蘇軾的古文和辭賦、
1.蘇軾的文藝思想 • 蘇軾主張文道並重,認為文章應該像自然世 蘇軾主張文道並重, 界一樣多姿多采,姿態橫生。 界一樣多姿多采,姿態橫生。 • 蘇文如其《答謝民師書》所謂“如萬斛泉源, 蘇文如其《答謝民師書》所謂“如萬斛泉源, 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汩汩滔滔, 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汩汩滔滔,雖一日千 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 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 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 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 不可不止” 自然雄放、兼收並蓄。 不可不止”,自然雄放、兼收並蓄。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3
• • • • • •
文藝思想具體表現為: 文藝思想具體表現為: 有意而為”的創作主張, “有意而為”的創作主張, 言必中當世之過”的創作態度, “言必中當世之過”的創作態度, 隨物賦形”“盡物之變”的創作方法, ”“盡物之變 “隨物賦形”“盡物之變”的創作方法, 寄味淡泊” 求“真”重“理”、“寄味淡泊”的美學標準 提倡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提倡多樣化的藝術風格,反對千篇一律的文風 系統總結創作規律
《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
《黄 州 寒 食 帖 》
③敍事記游文,堪稱敍事、 敍事記游文 抒情、議論三種功能完美 結合的典範。 《石鐘山記》 《記承天夜遊》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6

3.蘇軾的辭賦和駢文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25
品味藝術和人生, ⑷品味藝術和人生,獨步美學境界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 相携话别郑原上, 共道长途怕雪泥。 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 归骑还寻大梁陌, 行人已度古崤西。 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 遥想独游佳味少, 无方骓马但鸣嘶。 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复計東西? 鴻飛那复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璧無由見舊題。 壞璧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騫驢嘶。 路長人困騫驢嘶。
繼承歐陽修的傳統, 更多的融入了古文的 疏宕蕭散之氣,吸收 了詩歌的抒情意味,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成就卓越。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7
名篇《赤壁賦》要點解析
創作背景與復雜情懷: 創作背景與復雜情懷:烏台詩案後,貶官黃州…… 層次內容: 層次內容:作者內心矛盾的 展露、解決和感情的起伏: 第一層寫景為主 第二層通過客人悲涼的簫 聲和對歷史人物的憑弔,跌 入現實的苦悶之中 第三層主人從眼前景立論 以“水”“月”譬喻闡發變 與不變的哲理,達觀超脫, 樂觀戰勝悲觀。
东坡《赤壁赋》 20 东坡《赤壁赋》局部
三、蘇軾的詩
代表宋詩創作的最高成就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中华书局
21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4
②1069-1085,變法中 - , • 1069年王安石變法 年 • 上書論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調離中央,先 上書論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調離中央, 任職杭州、密州、 後任職杭州、密州、徐州 。 • 元豐二年三月改知湖州。 “烏台詩案”。 元豐二年三月改知湖州。 烏台詩案” • 貶黃州團練副使 • 四十七歲黃州築“東坡雪堂”,自號東坡居 四十七歲黃州築“東坡雪堂” 士 • 1085年自常州起知登州。 年自常州起知登州。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24
⑶表現自我情懷 表現自我情懷 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五 未成小隠聊中隠,可得長閑勝暫閑。 未成小隠聊中隠,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徃,故鄉無此好湖山。 我本無家更安徃,故鄉無此好湖山。 蘇軾被貶惠州時,《食荔支二首》之二說: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表現出他堅毅的人生信念、樂觀曠達和不向 厄運屈服的精神。
*1101年苏轼去世,1102年6月,山谷知太平州,九天 即罢,时宰赵挺之欲置于死地,8月作此诗。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0
传薪毓秀、 传薪毓秀、苏文如海
教耕促农、 教耕促农、酿酒制墨
三苏文集书影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6
东坡回翰林院图一
2011-3-30
传张路作
7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宋 乾 道 淳 熙 間 “ 東 坡 先 生 奏 議 ”
15

①議論文,氣勢縱橫, 政論、史論有獨到新穎 的見解,有較濃的縱橫 家習氣。《留侯論》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东 坡
②雜說、書劄、序跋等議 雜說、書劄、序跋 論文,形式活潑,議論生 動,夾敘夾議兼抒情。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5
• • • •
③1085-1093,元祐更化期 - , 1085.10被召還朝,任禮部郎中,遷起居舍人 被召還朝, 被召還朝 任禮部郎中, 哲宗元祐元年(1086),升輸林學士,知制誥 哲宗元祐元年 ,升輸林學士, 1089.3,出知杭州。疏浚茅山、建堤橋 ,出知杭州。疏浚茅山、 輾轉潁州、揚州、定州地方官任所。 輾轉潁州、揚州、定州地方官任所。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23
⑵描寫自然和民俗 描寫自然和民俗 熙寧六年作《山村五絕》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鎌,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其四 杖藜裹飯去怱怱,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苏轼贬黄州, 苏轼贬黄州,携友夜游黄州赤壁 18
主客問答與主題思想: 主客問答與主題思想: • 主客問答、抑客伸主 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 傳統手法 • 主和客是蘇軾心中的兩 種聲音,看世界的兩種 眼光,代表作者思想兩 個方面 • 探討哲理:人生應隨緣 自適、隨遇而安。 • 景、情、理的統一: 理的統一:
22
1.蘇詩的思想內容
反映、 ⑴反映、干預社會現實 1095 謫居惠州,寫名篇《荔支歎》 1095年,謫居惠州,寫名篇《荔支歎》 • 前八句分寫漢唐貢荔枝事 • 至“永元荔支來交州”四句合寫 永元荔支來交州” • “我願天公憐赤子”四句感歎議論,貫通前後 我願天公憐赤子”四句感歎議論, • 後八句淋漓盡致刻畫了當朝的貢茶貢花之事 • 主题:意在譏刺歷代進貢荔枝的擾民弊政,由 主题:意在譏刺歷代進貢荔枝的擾民弊政, 古及今,諷刺當朝官僚的爭新買寵。 古及今,諷刺當朝官僚的爭新買寵。
东坡回翰林院图二, 东坡回翰林院图二,传张路作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8
1093-1101,貶謫惠州、 ④1093-1101,貶謫惠州、儋州
海 口 市 苏 公 祠 供 奉 的 苏
2011-3-30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海口市苏公祠 壁画 11
•逆境是時代對這位文學天才的玉成 逆境是時代對這位文學天才的玉成 逆境是時代對這位文學天才的玉 •蘇軾的經歷与北宋黨爭 蘇軾的經歷与 蘇軾的經歷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9
跋子瞻和陶诗*
宋·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祭 黄 几 道 》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4
蘇軾的散文, 2.蘇軾的散文 呈現
出多姿多采的藝術風貌, 善於翻新出奇,隨物賦形, 氣勢雄放,自由暢達,平 易自然,敍事、抒情、說 理完美結合。
一、蘇軾的經歷和人格 二、蘇軾的古文和 辭賦、 辭賦、四六 三、蘇軾的詩 四、蘇軾的詞 五、蘇軾的意義與影響
2011-3-30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3
一、蘇軾的經歷和人格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平可分為四期: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平可分為四期: 1037-1069,變法前, ①1037-1069,變法前,初入仕途 • 祖父蘇序好讀書,善作詩 祖父蘇序好讀書, • 父蘇洵是古文名家 • 母程氏有知識、深明大義,講述《後漢書·範滂 母程氏有知識、深明大義,講述《後漢書· 以古志士的事蹟勉勵兒子砥礪名節。 傳》,以古志士的事蹟勉勵兒子砥礪名節。 • 蘇軾21歲出蜀。22歲兄弟同科進士及第。26歲, 蘇軾21歲出蜀。22歲兄弟同科進士及第 26歲 21歲出蜀 歲兄弟同科進士及第。 中制科優入三等,除大理評事,鳳翔府簽判。 中制科優入三等,除大理評事,鳳翔府簽判。 • 有用世之志,為人坦蕩,講究風節,有志于改革 有用世之志,為人坦蕩,講究風節, 朝政,勇於進言。 朝政,勇於進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