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1997研究生入学社会学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

1.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分类:(传单混新过),传统街坊社区,单位型社区,混合型社区,新兴商品房住宅社区,过度型边缘社区,2.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社会运动概念:是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
社会运动的后果及影响。
它的影响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
(1)根据产生的影响是否是有意识追求的、在预期之内的,可以分为期然性后果和非期然性后果。
非期然性后果可能符合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利益,也有可能不符合。
(2)根据社会运动后果的影响方面,可以分为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
非期然性期然性外部非期然性外部影响期然性外部影响内部非期然性内部影响期然性内部影响3.社会指标的功能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状况的尺度,是预测社会后果的重要手段。
不同类型的指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社会指标比较重要的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1)反映的功能。
反映社会状态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它集中了最重要和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并使之具有一定条理,从而将社会或某一方面的状况再现出来,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把握。
(2)监测的功能。
主要分为社会状态的监测和对社会目标的监测。
人们主要通过对社会指标的比较、分析而定期或随时监视社会运行,以及对社会计划的进度进行监察,以期能通过指标反映迅速采取对策。
(3)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预测的功能是指根据已占有的材料,在对过去、现在分析的基础上,摸索出社会指标变化规律,而对未来的结果的测算,主要有对发展和问题的预测;计划的功能是预测功能的延伸,人们正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制定计划。
(4)比较和评价的功能。
由于社会指标的具体性是社会指标的比较成为可能,通过比较,可以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社会计划与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利弊得失,得出正确的结论。
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地色威),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4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含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1999真题及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政治关系2.目标管理3.权变管理理论4.社会互动5.代际流动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社会主义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
2.现场控制、反馈和前馈的控制。
3.文化的特征。
4.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5.社会分化的结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最常见的决策方法有哪几种,请分别概述之。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力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内含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第一层次,是利益关系,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第二层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第三层次,人们依据政治力量的对比即政治权力关系,确定人们进行政治利益分配的资格,从而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一切其他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组织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法。
1954年,美国学者P·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目标管理通常指一个组织的上下级管理者共同确定组织目标,或将组织目的和任务转化为组织目标,将这些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范围内,并利用这些目标指导活动和评价每一个管理者的贡献。
从20世纪70年代起,目标管理就广泛地运用到政府管理中。
但是目标管理也有一些缺陷,如目标管理有时会使领导人过分为达成少数目标而花费精力,甚至会造成思维方式地片面性。
人大社会学96~09真题答案

注:S:《社会学概论新修》W:《外国社会学史》D:《同等学历大纲》X:《数据属性分析》Y:《社会学研究方法》(袁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1996年96年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4’*10)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S 109)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者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又称为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获得的社会角色,先赋与自致的区别是相对的。
2、群体凝聚力(S151)也称作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群体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内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看成是自己的目标的一部分,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个人、群体与环境等方面。
3、扩展家庭(S170)扩展家庭是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的合称。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者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者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包括子女成家却不分家。
4、刚性结构(S232 D90)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或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集束状态。
一个刚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累积性不平等。
5、迟发展效果(S346 D455)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为“迟发展效果”。
6、题器(S491)题器是问题和答案的全称,是问卷的主体内容。
器者,工具也,题器即是作为研究者的调查工具而设计的具体问题,调查者据研究目的提出理论假设并确定了指标体系后,进一步就是要将指标体系分成一道道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题器。
题器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与排误性。
7、“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S86 D170)在齐美尔看来,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相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
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1.主题分析(内容分析)
2.证伪
3.元社会学
4.参数
5.抽拉单元
6.估计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实验方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2.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
3.简述概率抽样的随机化原则。
4.举例说明三维列联表中有几个二维边缘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理论假设的构建及其在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
2.为什么说列表是多项分布?它对列联分析有何意义?。
2019年人大社会学考研试题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学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2010年(12选8)1.社会福利2.公民权利3.集体行动4.社会资本5.空巢家庭6.代沟7.人口惯性8.总和生育率9.文化相对论 10.口述传统11.实践感12.时空分离2009年1、文化特质2、组织结构3、基尼系数4、全球化5、目标理性行动(韦伯)6、行动单元(帕森斯)7、符号互动论(布鲁默)8、交往理性(哈贝马斯)2008年1 角色结构2 地位相悖3 集合行为4 社会化5 镜中我(库利)6 集体表象(杜尔克姆)7 行动类型(韦伯)8 社会安全阀(科塞)2007年1、文化震惊;2、主干家庭;3、社会指标;4、虚拟社区;5、风险社会;6、霍桑效应;7、精英循环;8、戏剧论;9、公共领域;10、社会经济地位指数2006年1、功能主义2、性别角色3、文化堕距4、集合行为5、标签理论6、泰罗制7、迟发展效果8、社会解组(杜尔克姆)9、实证(孔德)10、价值合理性行动2005年1、文化堕距2、角色3、社会失范4、自我概念5、从众6、“感召权威”(韦伯)7、“AGIL框架”(帕森斯)8、报酬类型9、交往理性(哈贝马斯)10、场域(布迪厄)2004年1.文化物质 2.群体内聚力 3.角色冲突 4.人格 5.性存在6.有机团结(杜尔克姆)7.镜中我(库利)8.情境定义(托马斯)9.扩散性---专一性(帕森斯)10.权威结构(达伦多夫)2003年1、紧急规范2、舆论群体3、集体无意识4、文化中心主义5、刻板印象6、顺从7、价值相关性(韦伯)8、非现实冲突(科塞)9普遍主义(帕森斯) 10、差序格局2002年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1、贫困文化论2、文化丛3、社会资本4、参照群体5、“维模”(帕森斯)6、“潜功能”(默顿)7、“前台与后台”(戈夫曼)8、“利己型自杀”(杜尔克姆)社会学综合考试1、民族性格2、从众3、“丁克”家庭4、组织目标置换5、人力资本6、可持续发展2001年社会学综合考试1、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2、差序格局3、解构4、亲子联名制5、核心家庭6、三元犯罪原因说(菲利)7、面子8、霍桑实验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1、象征符号2、文化资本3、去个性化4、合作5、“法理权威”(韦伯)6、“行动系统”(帕森斯)7、“印象管理”(戈夫曼)8、“主我”与“客我”(米德)2000年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1、地位相悖2、代沟3、正式组织4、相对剥夺5、目标合理性(韦伯)6、精英(帕雷托)7、多元分层空间(布劳)8、标签理论社会学综合考试1、机会均等2、零和博弈3、职业声望4、需要层次(马斯洛)5、不平等指数6、人口性别比1999年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1、地位一致2、主文化与亚文化3、内群体4、社会设置5、“天职观”6、“感召权威”(韦伯)7、“反功能”(默顿)8、“报酬类型”(布劳)社会学综合考试1、库拉圈2、“镜中我”(库利)3、“挑战与应战”(汤因比)4、范灵信仰5、通婚圈半径6、隐私屏障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2010年(8选4)1.马克斯·韦伯怎样解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兴起?2.简述社会现代化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6

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6简答题简述假设在实证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人大1996,社会学) 简述在观察中如何控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社会距离。
(人大1996,社会学)简述如何查阅文献。
(人大1996,社会学) 简述什么是层次谬误。
(人大1996,社会学) 什么是理论、假设、概念、变量、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复旦1996,应用社会学)效度测定的三种类型是什么?内在联系如何?(复旦1996、1997,应用社会学)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有什么区别(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复旦1996、1997,应用社会学;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 挑选访问员的标准是什么?(复旦1996,应用社会学) 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复旦1996,应用社会学) 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简述实验方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人大1997,社会学) 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
(人大1997,社会学) 简述概率抽样的随机化原则。
(人大1997,社会学) 举例说明三维列联表有几个二维边缘表。
(人大1997,社会学) 简述毛泽东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贡献。
(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主要应考虑哪些方面?(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有哪些特点?(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什么叫统计推论?其特点是什么?(复旦1997,人口经济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什么叫非参数检验方法?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复旦1997,人口经济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进行总体参数的点估计时,衡量估计值好坏的标准有哪几条?(复旦1997,人口经济学、应用社会学、人口学)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有何异同?(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简述分类体系建立的原则。
(人大1999,社会学) 为调查某地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从中抽查了200名应届毕业生,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如何理解访谈方法中的“人为性”?(人大1999,社会学) 简述目标量的基本类型和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试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试题(社会学理论)全集1996年招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群体凝聚力3、扩展家庭4、刚性结构5、迟发展效果6、题器7、“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8、“反常分工”(杜尔克姆)9、“进化共相”(帕森斯)10、“报酬类型”(布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2、简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从“合理性”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社会意义。
2、比较并评析帕森斯论与符号互动论在理论前提、参与观察法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
1997年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1、角色失调2、匿名理论3、文化控制手段4、离散数据5、“新教伦理”(韦伯)6、反功能(默顿)7、权威结构(达伦多夫)8、“戏剧论”(戈夫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精英循环论”及其借鉴意义。
2、简述杜尔克姆倡导的“控制比较法”在经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联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论述如何对“集合行为”加以预测、引导和控制。
2、试列举和比较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几种主要的“范式”,并分析“多重范式”的成因及意义。
1998年招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1、社会整合2、社会权力3、社会唯名论与社会为实论4、标签理论5、文化堕距(奥格本)6、安全阀(科塞)7、普遍合理化(韦伯)8、模式变量(帕森斯)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2、简述斯宾塞的“有机社会进化论”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1997C硕士法律入学考试试题.doc

1997年招生专业:法律硕士专业(法律专业毕业考生)考试科目:民法学一、概述下列概念之间的区别(每题6分,共24分)1财团法人和社团法人2抵押和质押3商标和外观设计4代位继承和转继承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6分)1.夫妻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仍有监护权。
()2.合伙中的入伙和退伙,都必须经半数以上的同意。
()3.共同共有人出让其共有财产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4.无权代理是欠缺代理权、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的行为。
()5.保证可分为人保和物保。
()6.债的消灭原因包括履行、抵销、添附、混同、提存等。
()7.公民和法人的名称权属于人格权,具有不可转让性。
()8.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而除斥期间则适用于形成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合同解除的条
件和效力。
2.简述肖像权的内容、行使及限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2.请以善意取得制度或表见代理制度论述现代民法对
交易安全的保护。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1997研究生入学社会学试题
--------------------------------------------------------------------------------
发表日期:2005年7月4日出处:本站资料本页面已被访问441 次
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9a48cb3a91
c496ad2dc7
招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2a158c26ef
996cf21502
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3266be94ed
4eb6233e93
考试时间:1月25日上午d5469b5712
418de9ebd9
考题编号:5601e1628dc878
e5ff7d829a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fffe8fd9c6
de2e55b52e
1、角色失调fe18e543e8
7625569598
2、匿名理论d4e89cb89c
6fce04a6ed
3、文化控制手段c0eddcb36e
5b01af0b4a
4、离散数据8131c33031
5、“新教伦理”(韦伯)71a574c591
683ab92ef1
6、“反功能”(默顿)0c670eeb59
ed97220ac4
7、“权威结构”(达伦多夫)5e68e2e54a
756dcfa24b
8、“戏剧论”(戈夫曼)e9763bf0a7
8ccb77902f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4339482e
dcde5c6627
1、简述“精英循环论”及其借鉴意义。
b3c4b20eab
e15c2b3228
2、简述杜尔克姆倡导的“控制比较法”在经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106e2ddc35 75786ed941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8fa0793dcf
18b4e34389
1、试联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论述如何对“集合行为”加以预测、引导和控制。
8f45c02029
2、试列举和比较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几种主要的“范式”,并分析“多重范式”的成因及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ec49af0eea
9ed10d7054
招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应用社会学10bd4a216b
ebdf27bab4
考试科目:社会学综合考试c8b23364a3
3d44750ccd
考试时间:1月25日下午2337e1cf4e
5a70e7b569
考题编号:5602e7ca2ffdf3
f7ac38705e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
共40分)36c77eb909
7c3144b1c9
1、认知判断016708f660
84415da120
2、代偿49b34a9d3c
16b252a841
3、家族e1613fb900
ddc56b7b97
4、事实婚姻d4269cdfd7
72e503842e
5、亲属称谓制9664b65b72
cd6a73d9ab
6、参与观察法0e6c47585d
90090f93d7
7、西方中心主义49c725d9e2
429a682dc5
8、早发内生型现代化7232050b19
e4d90b22ce
9、社会结构分化a4e30304c7
83818171e4
10、制度文化304ff4636a
35b2481673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c049f23ca3
cc1bb6a3fa
1、简述家庭与一般社会群体的异同。
319bf0263f
2ccaf7db70
2、简述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特点。
aae0fe6087
85ad5671e3
3、简述“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8b19f1ee56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9c5934b598
dd9aa6438a
1、试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状态的变化。
323bd76c27 eb095cb97e
2、试论我国改革时期农民工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6e04d9a5fe
2815d828d9
招生专业:社会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6c5f2849b8
0a627c88a7
考试科目: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59d605decd
249c94dc35
考试时间:1月26日上午966b657baa
6bae775d8a
考题编号:56036e5b76f667
f1d13de22f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ee93c597b8
42786ba222
1、主题分析(内容分析)cf7afc9b68
8e6250ad5a
2、证伪47e8bc8b57
e0f8cbb210
3、元社会学8de437ad36
0d33311ed0
4、参数8138c64bc0
889215c390
5、抽拉单元c20aea3951
a1a1211ab7
6、估计量5dc188858f
4ee5085da3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9ed74df15
60076123aa
1、简述实验方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b02b2b5d15
0f2636cc23
2、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
47f1dfc800
519f57c9e2
3、简述概率抽样的随机化原则。
6412fab425
020c55c551
4、举例说明三维列联表中有几个二维边缘表。
91e1680d79
b6cbeee9a3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fa73758771
badb885b81
1、试论理论假设的构建及其在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9dd56c76e2
2、为什么说列表是多项分布?它对列联分析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