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声诊断学-概论
超声诊断学-总论

临床应用
脑中线探测 眼球探测 胸膜腔探测 心包积液探测 肝脓肿探测 测量脏器大小、厚度及判定其内部结构的
物理性质
B型诊断法
与A型诊断法基本相同,都是应用回声原理 进行诊断。
与A型不同之处 幅度调制显示改进为辉度调制显示 探头发射的声束必须进行扫查 得到的是一系列人体切面声像图
穿刺探头及穿刺附加器
穿刺探头及穿刺附加器
腔内超声
腔内超声属于介入性超声的重要分支。 腔内超声的探头种类较多,可直接放
入或借助各种内镜导入体内。 由于腔内超声的探头频率高,分辨力
强,所获图像较清晰。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粘膜下肌瘤
子宫小肌瘤
卵巢癌术后盆腔复发
高强度聚焦超声
射部位反应(包括注射部位青肿、灼热 和感觉异样)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肝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评价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 肝移植(肝动脉、有无梗死区) 心脏:左心室显影、心肌灌注 其它:妇产科、肾脏、乳腺、甲状腺等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虽然已有很多年的历史, 但只是最近几年才有了重大突破,尤其对 肝脏占位性病灶的应用最成功。
A型 (Amplitude
mode)
B型 (Brightness mode)
M型诊断法
类似B型诊断法原理。M型仪是在水平偏转 板上加入一对慢扫描锯齿波,使回声光点 沿水平方向扫描,代表时间。保留原来垂 直方向的深度扫描线。
探头位置的固定,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 张,心脏各层组织和探头的距离便产生节 律性的改变。随着水平方向的慢扫描,便 把心脏各层组织的回声展开成曲线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HIFU是无创性局部治疗肿瘤的技术。它能
超声诊断学概论

t0
tn
(二)超声波在人体中的传播
1、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的性质:速度(C)
(机械波) 周期(T)
波长(λ)
频率(F)
λ/
T= C、 1 / T = F、C = F. λ
超声传播的载体—介质(人体)
密度:疏松、致密 声阻抗:阻止声的传播,自然属性。 阻抗差:反射、折射的起因。 阻抗差:∆ Z = Z 2 - Z 1
超声最喜欢水!最怕气!
散射:声束向各个方向反射,散射和反射是图象信 号中
的主要成分
衍射(绕射):影响微小目标的显示
散射(D «λ)
红细胞
绕射(D ≈ λ)
小结石
3、传播过程中超声能量损失
• 衰减
– 吸收:频率愈高吸收愈大 – 散射:改变传播方向,高频严重 – 声束扩散:传播距离远、严重。
• 补偿
膀胱结石,强回声
肝血管瘤 集合系统
睾丸实质,等回声
淋巴瘤,低回声
无回声:尿液、血液、腹水
膀胱尿液
血液
腹水
2、声影: 因反射、声吸收等使得超声不能继续向前传播(结石、骨)
3、声晕:实质性肿瘤周围
出现的环形低或无回声带, 系受压迫变性区域或包绕肿 瘤的血管
甲状腺腺瘤声晕
甲状腺腺瘤包绕血管及内部血管
深 低
线阵探头
7.0~12.0MHz
浅 高
相控阵探头 (扇形探头)
2.0~2.5MHz
深 低
肝脏
3.5MHz
甲状腺
使用凸阵探头
10MHz
使用线阵探头
心脏
使用相控阵探头
(五)探头是如何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
• 探头=若干换能器组合 • 换能器=压电晶片
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原理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
它不仅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图像清晰等优点,而且还可以提供实时和动态的信息,使其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学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达到成像的目的。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通常为1-20MHz。
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与反射、散射等特性,可以得到图像信息。
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遇到两种界面:声阻抗突变界面和吸音界面。
声阻抗突变界面是指组织在密度和声速等方面产生改变的区域,如组织之间的界面、组织中的肿块等。
吸音界面是指组织因具有一定的吸声能力而造成声波能量的损失,如血管、囊性病变等。
超声诊断学的图像主要有两种形式:B模式和M模式。
B模式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成像方式,它通过将声波反射的振幅转换为亮度来显示图像。
B模式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组织结构的形态和位置,能够检测和评估各种病变。
M模式是一种时间-幅度图像,可以显示声波的传播路径和组织运动情况。
M模式图像主要用于心脏和血管等动态结构的观察。
超声诊断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检查。
例如在心血管系统中,超声诊断可以评估心脏大小、心室功能、心瓣功能等。
在肝脏和胆囊等消化系统中,超声诊断可以检测肿瘤、囊肿、结石等病变。
在妇产科领域,超声诊断可以用于妊娠检查、子宫肌瘤检测、卵巢肿瘤检测等。
虽然超声诊断学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受到散射、吸收和衍射的影响,可能导致图像的分辨率和深度有限。
此外,肺部和骨骼等高密度组织对超声波的阻隔作用较大,限制了其在这些区域的应用。
总的来说,超声诊断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超声诊断学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作为一门现代医学的重要学科,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它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能够实时非侵入性地对人体进行影像学检查,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信息。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安全、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的特性,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来生成影像。
它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器官和病变,识别肿瘤、囊肿、器官疾病等,同时还能看到血流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超声诊断学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涵盖了多个医学领域。
在妇科领域,超声波可以用于产前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和异常情况;在心脏病学领域,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的功能和结构;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观察肝脏、胃肠道和胆囊等器官的情况,并帮助医生判断病变;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观察肾脏大小、位置和异常情况;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观察乳房内部的情况等等。
因此,可以说超声诊断学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超声波检查的优点之一是其安全性,因为它没有辐射和创伤,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这使得它可以多次应用于同一患者,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此外,超声波检查还具有实时性和动态观察的特点,医生可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实时了解到器官的情况,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超声波检查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于某些病变的检测和观察有限,例如骨骼和肺部等。
其次,超声波图像的解释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否则可能会造成误诊。
此外,超声检查的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也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超声诊断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学科,通过超声波的应用,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指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检查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未来它将在医疗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超声诊断学总论1

4、界面:声阻抗不同物体的接触面
界面小于声束波长为小界面;大于 波长为大界面。界面的大小对于探 头的频率而言是相对的。
均质体:由分布十分均匀的小界面 组成的脏器、组织。
无界面区:清晰的液性区。液性区 内各小点的声阻抗相同,无声阻抗 差存在。如尿液、胸水等,
2、反射(reflection):
大界面对入射声束呈反射现象。 声束入射至平滑的大界 面(镜面),声能从界 面反射回原介质—反射; 余下的声能通过界面进 入第二介质—透射。
反射回声的声强主要取决与大界面 两侧介质声阻抗差。声阻抗差愈大, 反射声强愈大,穿透声强愈小。
3、折射(deflection)
远场(far field)
从声束的扩散点开始,即为远场。呈喇叭形。 远场声束向周围空间扩散,其直径不断增加, 但远场横断面上能量分布 比较均匀。
扩散声束边缘线可相交至探头发射面,形 成扩散角;其在每一边缘与近场声束边缘 的延长线间角度称“半扩散角” --θ 。
θ为衡量 声束指向性的重要指标。 θ愈小, 声束扩散愈小,
应用较高频率超声作信息载体,从人体 内部获得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 曲线或其他数据,用以分析临床疾病。 (常用为2.2~10MHz间)
二、声源、声束、声场、分辨力
2.声源(sound source):能发生超声 波的物体称为声源。
超声声源亦为超声换能器--超声探头, 由压电元件组成--压电效应(电能与 机械能的相互转换)--发生,接收超声 波。
(3)多普勒流向分辨力:指在声束轴线的 距离取样区内,能敏感地显示血流方向 的能力。
(4)多普勒最低流速分辨力:指在脉冲式 多普勒系统中,能预测出最低流速的能 力。
超声诊断学总论

• • • •
5-10MHZ的频率的超声波可以用于小器官的成像,例如:腮腺、 的频率的超声波可以用于小器官的成像,例如:腮腺、 的频率的超声波可以用于小器官的成像 甲状腺、颈部血管及眼睛显像,它只需要4-5cm的穿透深度。 的穿透深度。 甲状腺、颈部血管及眼睛显像,它只需要 的穿透深度 10-30MHz 像 用于皮肤及血管内检查, 用于皮肤及血管内检查,可以获得高分辩力的图
频率高,分辨好, 频率高,分辨好,穿透差 频率低,分辨低, 频率低,分辨低,穿透强 对应的临床应用: 对应的临床应用:
检测浅表器官,采用高频探头 检测浅表器官,采用高频探头 浅表器官 高频 检测深部脏器,采用低频探头 检测深部脏器,采用低频探头 深部脏器 低频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续13) )
40-100MHz 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对眼活组织表面下的显微 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 诊断。 பைடு நூலகம்断。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续2) )
超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波长( 频率( 波长(wave length,λ),频率(frequency,f)和声速 ) 频率 ,) (velocity,C),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C=λ×f 也就是 × 也就是λ=C/f • 波长 声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所通过的距离,单位mm 声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所通过的距离,单位mm • 频率 单位时间内声源振动的次数 以赫兹为单位,并常用 单位时间内声源振动的次数,以赫兹为单位 以赫兹为单位, 1kHz、1MHz(1 Hz=1次/秒)。频率是周期的倒数,如振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 、 ( 次 秒)。频率是周期的倒数 动周期为T, 动周期为 ,则f=1/T。 。 • 声速 声波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单位时间内传播 声波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的距离,单位为米/秒(m/s)。它与介质的弹性(K)和 的距离,单位为米 秒 )。它与介质的弹性( ) )。它与介质的弹性 密度( )有关,而与超声的频率无关 而与超声的频率无关。 密度(ρ)有关 而与超声的频率无关。声速在决定声阻抗 以及回声测距精度上是重要因素。 以及回声测距精度上是重要因素。
超声诊断学教程总论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一章总论超声医学(ultrasonic medicine)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与人体器官、组织的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得到诊断或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
向人体发射超声,并利用其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传播过程中,由于声的透射、反射、折射、衍射、衰减、吸收而产生各种信息,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形成波型、曲线、图像或频谱,籍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学,称为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diagnostics);利用超声波的能量(热学机制、机械机制、空化机制等),作用于人体器官、组织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方法学,称为超声治疗学(ultrasonic therapeutics)。
超声治疗(ultrasonic therapy)的应用早于超声诊断,1922年德国就有了首例超声治疗机的发明专利,超声诊断到1942年才有德国Dussik应用于脑肿瘤诊断的报告。
但超声诊断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采用A型超声仪,以及继之问世的B型超声仪开展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至20世纪70年代中下期灰阶实时(grey scale real time)超声的出现,获得了解剖结构层次清晰的人体组织器官的断层声像图,并能动态显示心脏、大血管等许多器官的动态图像,是超声诊断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一种利用多普勒(Doppler)原理的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迅速发展,从多普勒频谱曲线能计测多项血流动力学参数。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的出现,并把彩色血流信号叠加于二维声像图上,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心脏和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和速度,并使多普勒频谱的取样成为快速便捷,80 ~ 90年代以来超声造影、二次谐波和三维超声的相继问世,更使超声诊断锦上添花。
第一节超声成像基本原理简介一.一. 二维声像图(two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 2D USG)现代超声诊断仪均用回声原理(图1-1-1、图1-1-2、图1-1-3、图1-1-4),由仪器的探头向人体发射一束超声进入体内,并进行线形、扇形或其他形式的扫描,遇到不同声阻抗的二种组织(tissue)的交界面(界面,interface),即有超声反射回来,由探头接收后,经过信号放大和信息处理,显示于屏幕上,形成一幅人体的断层图像,称为声像图(sonograph)或超声图(ultrasonograph),供临床诊断用。
超声诊断综合概论课件

二维超声成像技术逐渐成熟,能够清楚显示人体内脏器和病灶的形态 结构。
1990年代至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不断更新换 代,出现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三维超声成像等技术。
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
腹部脏器
超声诊断技术常用于检查肝、胆、胰 、脾等腹部脏器的病变。
02
超声诊断综合概论 课件
目 录
• 超声诊断技术概述 • 超声诊断设备与技术 •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超声诊断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超声诊断技术概述
超声诊断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超声诊断技术的定义
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物 理性质,通过高频声波显示人体内部 结构、脏器和病灶的无创检测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肾脏、输尿管、膀 胱等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等疾病。
02
超声诊断设备与技术
超声诊断设备的种类与特点
诊断超声设备
用于医学诊断的高频声波设备 ,包括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
声等。
治疗超声设备
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治 疗的设备,如超声碎石、超声 治疗肿瘤等。
介入性超声设备
用于实时监测和引导下进行诊 断或治疗的超声设备,如超声 内窥镜、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等 。
便携式超声设备
便于携带的超声设备,适用于 基层医疗和紧急救援等场景。
超声诊断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设备安装与调试
确保设备放置在合适的 位置,调整探头和参数
,确保图像质量。
患者准备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 指点患者进行适当的准 备,如禁食、排尿等。
图像获取
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合适 的探头和扫描方式,获
取清楚的超声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超声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超声的物理学特性 应用原理 仪器构造 探测技术 超声诊断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疾病诊 断、妊娠诊断和动物活体测膘等。
第一章
概论
概念和类型
兽医超声诊断的概况
第二章 超声波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的物理特性 动物体组织的声学特性 超声仪和探头的类型 兽医超声检查的特点 注意事项
有前途的一种诊断方法。
二、兽医超声诊断的类型
(一)按显示回声方式分:
A 、 B、 M、 D 及 C 型 5 种 。 A型 (Amplitude mode) 超声
B型 (Brightness mode) 超声 M型 (Motion mode) 超声 D型 (Doppler mode) 超声
许多物质具有与软组织相近的密 度,它们包埋其内而不能显示 环绕骨骼的软组织不易见到 非实时 操作较复杂,价格较昂贵
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范围和诊断价值:
1.诊断价值高的:
(1)鉴别病变的物理性质是液态,固态还是气态;
(2)确定实质性脏器的大小、体表投影、形态、质地; (3)测距、测厚、活体测膘厚; (4)液性病变的定位和引导穿刺; (5)各种动物的早期妊娠诊断及生殖器官的病变; (6)对某些脏器功能的判断,胎儿的死活及心脏血管活动 等情况的判断; (7)腱、韧带和软组织病变;
第三章 超声图像分析
图像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B型超声图像中的假象 超声的反射规律
超声诊断的安全性
第四章 头部疾病的超声探查
牛、羊脑包虫病的超声探查 奶牛脑脓肿病的超声探查 鼻窦蓄脓症的超声探查
第五章
心脏疾病的超声检查
健康动物心脏的解剖要点 各种动物心脏的特点
M、B型超声探查法
sonovet_600_main
sonovet_2000
welld 9618 portable ultrasound system
vivபைடு நூலகம்d_3_main
参考文献:
《 Diagnostic Ultrasonography of the Dog and cat 》,
Robert E. Cartee.
正常心脏图
病理声象图的分类
注意事项
第六章 肝脏疾病的超声探查
健康动物肝脏的解剖要点 B型超声探查法
健康动物肝脏的超声断层图像
病理声象图的分类
肝脏大小变化的鉴别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第七章
胆囊疾病的超声探查
健康动物胆囊的解剖要点 胆囊正常的超声影象 胆囊病理的超声诊断 注意事项
《兽医超声诊断学》,农业出版社,熊道焕主编;
《医用B超仪与超声多普勒系统》,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范 毅明等主编; 《医学影像物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泽宝主编; 《实用超声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冯若主编;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概念和类型 一、概念:
兽医超声诊断学,是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 诊断动物疾病的科学。 它是电子、超声等现代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 获取超声在动物组织器官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某些物 理参数的变化,以各种形式反映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 和某些功能改变的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的一门 学科。
兽医超声诊断学
李守军 副教授
Veterinary Ultrasound
Beginning in the early 1980's, ultrasound scanning has been
used to diagnose many disease processes in small animals. It is
C型 (constant depth mode) 超声
(二)按超声发射方式分:
1.连续发射法: 2.脉冲发射法:
(三)按接收声能的方式分:
1.反射法: 2.透射法:
(四)按控制扫查方式分:
1.手控式:
2.机械式:
3.电子式: (1)线阵: (2)相控阵:
第二节 兽医超声诊断的概况
一、超声诊断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超声诊断是医学五大影像诊断方法(传统X线、X— CT、超声、放射性核素和核磁共振成象)之一。由于超 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无疼痛、操作简便、结论迅速和符 合率高等优点,其应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一种物理诊 断都不能相比的。 兽医超声诊断除了有上述优点外,尚有如下特点: ①能反复进行检查,大个体家畜也可应用;②对软组织 分辨力高;③能及时显示检查结果,能反映血管壁、心 脏结构、胎儿、胎心等的动态变化;④动物需要剪毛, 有时尚要镇静。
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始于40
年代初(1942年Dussik,K. T.和Firestone,F. A. 用
连续超声波诊断颅脑疾病),近20年来,超声诊断
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70年代医学上的三大 成就(X—CT、超声和核医学)之一。
(一)国外兽医超声诊断简况
1.超声诊断动物疾病的种类迅速增多: 2.超声诊断的动物种类日益增多:
3.超声技术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4.兽用超声诊断仪的出现和不断改进:
(二)国内兽医超声诊断简况
1.家畜脏器正常值的测定和疾病诊断:
2.超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 3.兽用超声诊断仪的研制: 4.超声断层显象技术的应用:
休息一会儿!
will not penetrate through air, ultrasound cannot be used to evaluate abnormalities if they are surrounded by gas.
128 BW
Combison 401
Esia-MAIN
Eccocee1
(8)心脏病变。
2.有一定诊断价值的: (1)某些寄生虫病,如犬心丝虫病等;
(2)眼病;
(3)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3.尚待发展提高的: (1)空腔性脏器病变的探查,如胃肠道疾患; (2)骨骼系统疾病。
二、兽医超声诊断概况
超声技术是一门发展很快的技术,现在已广泛 地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医学上,
第八章 脾脏疾病的超声探查
健康动物脾脏的解剖要点 B型超声探查法 健康动物脾脏的超声断层图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超声检查
健康动物肾脏的解剖要点 B型超声探查法 健康动物肾脏的超声断层图 肾大小异常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第十章
膀胱疾病的超声探查
正常动物膀胱的解剖要点 B型超声探查法 正常膀胱的超声断层影象 膀胱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
第十一章 动物妊娠早期的超声检查
猪妊娠早期的超声探查 牛妊娠早期的超声探查 羊妊娠早期的超声探查 马妊娠早期的超声探查 犬妊娠早期的超声探查
在医学上,超声诊断疾病的应用范围极为 广泛,符合率甚高,现已成为诊断学领域里非 侵入性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超声技术在畜牧 兽医上的应用发展很快,范围正在扩大,是极
offers a non-invasive, non-painful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many diseases. Ultrasound is the best modality to
evaluate fluid filled and soft tissue organs. Because ultrasound
表1-1 超声诊断与X线诊断等的比较
X线和同位素诊断
连续辐射线照射,难于发现微弱 信号 组织密度相差10%才能分别,对软 组织分辨力低 有放射性污染或损伤危险 需要标记
超声诊断
脉冲状态工作,易发现微弱信号, 灵敏度高 0.1% 的声阻抗差就能形成反射, 对软组织分辨力高 无损伤 能直接测得病变或脏器的深度及 位置,无需标记 可显示多种异物并可定位 可见到韧带、肌腱、神经及肌肉 成象速度快,可实时观察脏器的 运动 操作方便,价格较低廉
GE-Logiq Book
GE-Logiq 5
GE-Logiq 7
HONDA HS2000
Logic 100
Medisom PICO-1ww
Miniscan
Mini-Scan 20051-website
neweasyscan
sonoace_6000_CMT-main
sonosite VET 180 Plus
now considered to be an essential service in all veterinary teaching hospitals and large referral centers and many general
small animal practice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simple, ultra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