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复习并巩固二年级下册数学相关知识点;2.引导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内容: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复习前述数的读法,巩固数字的认识;2.通过画图等方式,复习数的比较大小;3.通过游戏等有趣的方式,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二、几何图形与分数1.回顾圆、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命名;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实物和图形之间的关系;3.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简单分数的概念与运算。

三、时间与计算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时、分、秒的认识;2.锻炼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培养日常中的时间管理能力;3.通过计算不同时刻的时间间隔,巩固加减法运算。

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搜集有关学生喜欢的运动、食物等数据;2.指导学生使用表格、图表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处理;3.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

五、问题解决与探究1.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发散思维;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1.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路,共同解决问题;3.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加深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的理解。

学习评价方式:1.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2.根据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的情况,评价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通过学生呈现的作品、思维导图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探究能力。

请学生们根据导学目标和内容,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完善导学案中的问题解答,并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通过本次导学,相信你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收获和进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导学案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约3课时。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课题:数据收集整理(1)课型 :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3)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3.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4.2及以下
4.3~4.6
4.7~4.9
5.0及以上
一年级(1 )班
2
5
11
29
四年级(2 )班
(2)()最少,()最多。
(3)货车和面包车相差()辆。
(4)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同样多。
(5)这四种车一共有()辆。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种类
航模组
书法组
羽毛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
围棋组
人数
15人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7人
(1)我最喜欢()小组。
(2)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
1、填空题。
1、9和7相乘的积是( ),再减60得( )。
2、35加19的和是( ),再减去40得( )。
3、100减去70的差是( ),再加上30得( )。
2、下面是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各个项目的人数,请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项目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版“导学案”设计单位:执教教师:学科(数学)班级()学习时数(1 )课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计算的方法. 学习难点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学习方式■独立学习为主(√ )■合作学习为主()■独立与合作为主()教学准备导学流程自主合作展示训练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笔算430+__+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目标展示:能用竖式计算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例1)(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 7 1 + 1 2 2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例2)(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31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 7 1 +3 1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导学案(№ 1 )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一)乐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导学案(№ 2)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二)乐学目标: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前准备:导学案(№ 3)课题:练习一乐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前准备:导学案(№ 4)课题:平均分的认识(一)乐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并能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课前准备:小棒导学案(№5)课题:平均分的认识(二)乐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叫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数学广角——搭配(二) 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数学广角——搭配(二) 学案

数学广角——搭配班级: 组别: 组号: 学生姓名:【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稍复杂的排列【预习导航】旧知回顾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 )【新知探究】1.探一探:认真阅读书本第101页例1的内容。

(1) “用0、1、3、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根据题目信息作出以下判断。

可以用两次1组成11吗?( )十位上可以是0吗?( )(2)你有什么好方法找出这些两位数,请说明,并罗列出所有你找到的两位数。

2.小结。

排列问题与( )有关。

找出所有排列的数的方法。

预习要求 ☆ 预习书本,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等方法,你将学会如何用2个以上的数字搭配出所有的两位数。

☆ 温馨提示: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完成情况【精练反馈】1. 一共有( )个长方形。

2. 从 2 、7 、 0 、5四张数字卡片中任意取出3张,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在这些三位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学习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易错收集】第二课时简单的搭配问题【预习导航】【合作探究】1.探一探。

2.试一试。

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有几种配菜方法,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预习要求 ☆ 预习书本,通过想一想、练一练等方法,你将学会生活中简单的搭配问题。

☆ 温馨提示:全面地、有序的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做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荤菜:排骨、鱼汤、肉丸子素菜:土豆、豆腐、茄子3.小结。

能用自己喜欢的图示法表示出搭配方案。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精练反馈】1. 从下面的饮料和点心中选择,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搭配,想一想可以怎么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牛奶可口可乐蛋糕面包饼干2.从学校到米奇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可以走?【学习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易错收集】第三课时简单的组合【预习导航】旧知回顾小明、小强、小庆三名同学排成一排,有( )种不同的排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东南西北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东南西北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东南西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

2. 方向的辨别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方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方向问题。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辨别方向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新课讲解- 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让学生初步了解。

- 利用教具或图片,直观展示方向的辨别方法。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如: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实践操作- 分组让学生进行方向游戏,如:指方向、走迷宫等,巩固所学知识。

-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4. 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方向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建筑物或景物,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描述。

2. 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讨论,方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正确辨别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方向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七、拓展延伸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和辨别方向,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方向关系。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他们对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 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环节学案探究新知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完成表格并填空。

(1)喜欢( )的人数最多。

(2)喜欢( )的人数最少。

(3)喜欢熊猫的比喜欢小狗的多(或少)( )人。

自主2.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的情况。

学习(1)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

(2)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3)一共有( )人参加课外小组。

(4)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知识点:认识并分析简单的统计表下面是某市2015 年7 月天气情况统计表。

质疑探究(1)该市2015 年7 月的和一共有( )天。

(2)该市2015 年7 月的比多( )天。

(3)2015 年7 月一共有( )天。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一、随堂练习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填空。

(1)早餐最喜欢吃( )的最多,最喜欢吃( )的最少。

(2)最喜欢吃面包的人比最喜欢吃包子的人多(或少)( )人。

(3)一共调查了( )个人。

(4)全校学生早餐最喜欢吃( )的人可能最多。

二、拓展练习实践下表是二(2)班学生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应用(1)根据上面的表格信息,完成表格所缺的内容。

(2)男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是( ),女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是( )。

(3)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有( )人。

(4)二(2)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一共有( )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自我总结我的问题是:第2 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环节学案一、复习旧知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书情况的统计表。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漫画书的有( )人。

(3)算一算,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自主二、探究新知学习下面是小红在超市调查小朋友最喜欢的食品的统计表。

(1)最喜欢吃冰淇淋的人数比最喜欢吃面包的人数多( )人。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 算盘》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 算盘》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算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数的分类和数的位值大小概念。

2.掌握算数乘法口诀,培养数的加减乘除的基本能力。

3.熟练使用算盘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学习内容1.数的认识–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数的位值大小概念。

2.算数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

–乘数、被乘数、积、乘法符号、乘法原理。

3.算盘–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

三、学习方法1.观看数学教学视频,掌握数的基本概念。

2.通过算数口诀练习,掌握算数的基本技能。

3.实际操作算盘练习,掌握使用算盘计算的技能。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1.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的掌握是数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算盘的正确使用和快速计算是使用算盘的重点和难点。

五、学习策略1.学会使用观察、思考和推理的方法来掌握数的概念。

2.学会口诀和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方法。

3.学会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高算盘使用的效率和准确率。

六、学习评价1.每节课结束时放学前两分钟进行小测验,主要测试课堂学习情况的课后反馈。

2.每周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小测验,主要测试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3.每月进行一次检测,主要测试本月的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

七、学习展望1.在认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在掌握算盘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学数学的算术加减乘除基本技能。

3.在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竞赛的成绩和实际应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课导学案
学校学科数学小组修改建议
教学内容新课标一年级
数学下册
课题例三
授课教师教学时间
20XX年5月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技能目标
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
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前预习提纲预习例三
教研组长签字:周云志
合作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小学:讨论如何解决例三这样的问题
教研组长签字:周云志
达标检测题完成课本做一做的P29。

教研组长签字:周云志
教学过程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导学过程: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 3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教学过程
15人做游戏,平均每组有几人?
15人做游戏,平均每组5人,有几组?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
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1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2、3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四、作业。

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达标检测回馈表检测方式提问监测情况
分析
辅导措施
板书设计例三、
15人做游戏,分成3组,平均每组有几人?15÷ 3 = 5 (人)
15人做游戏,平均每组5人,有几组?
15 ÷ 5 = 3 (人)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