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第8单元28-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
玉山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8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1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参考1)本文是两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
在这堂课上,学生提出了几个较有价值的问题:1、蔡桓公为什么总是不听扁鹊劝告?2、既然蔡桓公根本不愿听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对蔡桓公说他的病呢?3、扁鹊可以直接告诉蔡桓公不治的后果,为什么要一次次地说?4、纪昌是怎样学射箭的?飞卫对他提出了什么要求?他又是怎样完成这些要求的?5、最后纪昌学会了射箭吗?对教材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反思:第3个问题引起了纷争,学生需要重新回到文本,仔细体会蔡桓公的性格。
有的说,蔡桓公根本不会听的,一位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他觉得身体很健康。
有的说,这样将会使蔡桓公误会更深,以为他又在故弄玄虚.有的说,如果那么直接,说不定蔡桓公一怒之下会把扁鹊拉出去杀了,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嘛。
最后再回到扁鹊这个固执偏见,自以为是,最终导致小病不医,一命呜呼的结果.这个问题深化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15.一路花香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一路花香》板书:课题本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
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
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2.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淄博市XX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8寓言两则教案2新人教版

纪昌学射、妻子、拜 见、理睬、肠胃、汤药、
扁鹊治病、医治、百发百中、无能为力
2.你还知道哪些包含寓言、典故的四字词语?写一写.
3。将下面的技能与基本功搭配练线:
射箭练腕力
唱歌练基本招 式
书法 练眼力
武术练丹田之气
4.我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是因为 。
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
众生:唾手可得
生:他可以住舒服的大别墅,很宁静,没有人打搅。、
师:梅兰芳有没有被这样的生活诱惑?
众生:没有!
师:大家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生: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不屑一顾,说明梅兰芳根本就瞧不起这样的诱惑。
生:还有一句话—-“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其实他看穿了日本人的用心。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不"字,你再读读.
生找句子,对比读,谈感受。
说明:学生接触文言的机会较少,教师在教学中用“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简洁生动的特点,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总结:像本课一样的寓言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希望大家都能 从阅读寓言中获得更多生活的道理.推荐大家可以阅读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你一定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二、拓展作业
1。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如果你是蔡桓公,你会怎么对待扁鹊呢? 把你想说的写一写.
*2.拓展:
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是出自《韩非子》。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都带有“之乎者也",读起来比较难懂。而我们课本中的故事是人们翻译后的白话文。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你们猜猜韩非用了多少个字来 写?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还不到课文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
小学语文_27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寓言两则寓言两则_语文_小学学生课前、课外活动设计学生课前活动设计:1.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寓言故事的相关资料2.布置本课相关的预习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认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课外活动设计1.自主阅读《伊索寓言》,提倡亲子阅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从本课的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中选择一则你喜欢的画一画。
画好后粘贴在教室的宣传栏内。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四、信息资料课件、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视频、书法网站、教学FLASH集锦五、教学时数:两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天,咱们来学习27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现在来检查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带音节读—不带音节读—开火车读)(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把这些字词放在课文中应该如何去读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情境朗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1.默读课文结合情境思考: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揭题释义:揠:拔,拔禾苗帮助它成长,为什么要拔禾苗呢?(因为禾苗长得慢,从哪看出来?)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重点抓住长得慢、焦急、转来转去这几个词进行朗读指导。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8寓言两则教案1

28寓言两则学目① 6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正确写“ 昌学射、老婆、百百中、扁治病、拜、搭理、胃、、医治、无能力”等。
②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
系相关句,领会人物的想法,领会到“学要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听取人正确意”的道理。
③ 提出和大家,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前准① 相关扁的料。
第一● 入新,激趣我《惊弓之》的故事,得故事中的更?他不是射箭好手,更有敏的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日,我再去两位古代有名的射箭好手。
他是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句子:是一名射箭好手。
有个叫昌的人,想学射箭,就去处教。
以后,昌成了百百中的射箭好手。
句子:从句子中,你认识到了什么?想认识什么?(学生可能:知道和昌都是射箭好手,知道昌是的徒弟,而且他能百百中。
可能提出的疑:是怎教昌的,使他成了百百中的射箭好手?要想解高兴中的疑,我就来寓言故事《昌学射》,我想,你不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会获得有利的启迪。
●自自悟,达成以下要求① 准字音,把文正确。
②想一想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心中的疑找到答案。
③思虑:你有什么想跟大家探?你获得了什么启迪?●沟通,有感情地朗文①指名文,注意指学生正确字句。
② 昌怎学射的,指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
昌想学射箭,向教。
他眼力,先眼睛着一个目,一眨不眨,后把极小的西,当作一件很大的西,昌都照做了后,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以后,昌成了百百中的射箭好手。
③ 疑和沟通启迪。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什么先昌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依据学生的沟通,教可适引,学生从多角度领会故事的寓意。
a.若是昌不先眼力,他会百百中?小:昌学射的故事,告我学任何本,都要有扎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就要先眼力。
要想掌握本,就要⋯⋯;要想掌握溜冰本,就要⋯⋯;要想掌握操作本,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例一?b.若是昌没跟学射,而跟一个一般箭手学射,会成射箭好手?c.出示句子,学生有感情朗,并有什么领会。
昌回家以后,就开始起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8 寓言两则

28寓言两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请教、下功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结合相关词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人物的想法。
2.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两个道理: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相关词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都读过许多寓言故事,从中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相信它也能帮助大家领会深刻的道理。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刺、蔡、睬”,翘舌音“昌、肠”。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胃”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妻”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昌、绑、扁、鹊、睬、肠、烫、剂、汤”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刺、蔡”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猜谜示例:荆棘各一半,利器把物穿。
(谜底:刺)香草来祭祀,常用作姓氏。
(谜底:蔡)同音字歌示例:妻:风凄凄,草萋萋。
天漆黑,鸟栖息。
见无期,妻哀戚。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刺”横较短,左边末笔是点,右部立刀旁竖要直。
“绑”的“邦”中横略短,竖撇长伸。
“扁”的“户”较小,撇为长撇;剩余部分略宽。
“睬”左窄右宽,“目”狭长,“采”撇捺舒展。
“肠”左部狭长,右部两撇平行,长短不同。
易错提示:“昌”不要写成“冒”。
“妻”不要漏写上面一横。
“刺”左部是“”,不要写成“束”。
“蔡”中间部分的右部是“ ”,不是“”。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昌—倡(倡导)—唱(唱歌)—猖(猖獗)扁—篇(篇章)—编(编写)—遍(几遍)采—睬(理睬)—彩(彩色)—踩(踩踏)(4)多音字辨析。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四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
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告诉学生“学习要好基本功”。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预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师: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课件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后来,纪昌学射的结果怎样?出示: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8寓言两则教案2新人教版

28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领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如何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回顾两则寓言主要内容及寓意。
2.巩固字词学习,积累重点词句。
3.进行拓展阅读,激发阅读赏析寓言故事的兴趣。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查询纪昌、扁鹊的资料。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阅读韩非的原文《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1.正确地朗读词语: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扁鹊治病、医治、百发百中、无能为力2.你还知道哪些包含寓言、典故的四字词语?写一写。
3.将下面的技能与基本功搭配练线:射箭练腕力唱歌练基本招式书法练眼力武术练丹田之气4.我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是因为。
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
二、拓展作业1.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如果你是蔡桓公,你会怎么对待扁鹊呢?把你想说的写一写。
*2.拓展: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是出自《韩非子》。
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都带有“之乎者也”,读起来比较难懂。
而我们课本中的故事是人们翻译后的白话文。
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你们猜猜韩非用了多少个字来写?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还不到课文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
媒体出示: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
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能读得懂吗?老师说一句课文的句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在这篇古文中找到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8寓言两则教学反思参考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8寓言两则教学反思参考3
寓言两(教课反省参照3)
本文是寓言故事,内容短小干练,是第八文的第一篇,依据本元要求:能复
述文主要内容,我决定以本例,要点学生的归纳主要内容能力。
在自由文以前我就提出要求思虑寓言主要了什么内容。
我知道班上归纳主要内容所存在的一些,好多同学都是基本上把文一遍,没有略没有归纳,是很
我疼的,于是,我在件上打出文的提,引学生依据序将内容完好。
如
《昌学射》一中,昌向射箭能手学射箭,他先⋯⋯后⋯⋯最后⋯⋯于成了⋯⋯有了个提,学生在归纳的候有了必定的方向性,我学生自由一,再指
名,同桌互,用多种方式孩子,并再三是按故事的原由、、果归纳的
主要内容,大家必定要住并好好地使用种方法。
以后,大多数学生能出文的
主要内容。
于中段的孩子来,归纳文章粗心存在一些困,但假如没有,等到五六年就会碰到更到的困,因此,学生归纳能力的提升得特别重要。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①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③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亚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亚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③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②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③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识字、写字、写词
①识字:妻、虱。
②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
“妻”把上半部分“。
”与下半部分“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是“朿”不是“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师介绍扁鹊其人。
(略)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厂泛传颂。
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③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②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我读了你的故事,虽然你是国君,你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
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写正确。
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教学反思: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