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 PLC CC-LINK 通讯

合集下载

CCLINK主站和从站通信使用说明修订版

CCLINK主站和从站通信使用说明修订版

C C L I N K主站和从站通信使用说明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CC-Link主站和从站通信使用说明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目录2CC-Link主站和从站的参数配置........................................ 3CC-Link主从站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CC-Link外部硬件连接目前,CC-Link主站使用的是三菱QJ61BT11N模块,其安装在带有CPU的主基板插槽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槽号,如下图1-1所示。

CC-Link从站使用的是赫优讯的PCI通讯板卡,其安装在工控机PCI插槽内。

图1-1CC-Link主站模块安装位置1)CC-Link主站和从站的外部硬件接线如图1-2所示为主从站之间的接线,若有多台机器人作为从站,从站之间的接线同样可以参照此图,只需在最后一个从站连接终端电阻。

图1-2主从站的外部硬件接线2)CC-Link主站和从站外部硬件站号和波特率设置。

主站可以连接1-64个从站,每个机器人站作为远程设备站,占用4个站数,实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从站所占用的站数目(范围为:1-4)。

如下图1-3所示为站号和波特率设置过程,主站的站号设为0,从站的站号依次为1、5、9..........。

同时,主站和所有从站的波特率大小必须相同,可选择的传送速率为156kbps、625kbps、2.5Mbps、5Mbps、10Mbps。

图1-3站号和波特率设置CC-Link主站和从站的参数配置首先需要在PLC编程软件上进行参数设置,包括以下3点:1)在PLC编程软件中对PLC参数进行设置。

如下图2-1所示,在安装CC-Link模块插槽所对应的槽号上选择智能类型,该模块的点数为32点。

图2-1PLC参数设置2)对CC-Link主站进行参数设置。

三菱PLC与PLC之间的通讯-CC-LINK方式

三菱PLC与PLC之间的通讯-CC-LINK方式

三菱PLC与PLC之间的通讯-CC-LINK方式
PLC与PLC之间通讯有很多种,常见的有I/O通讯、232通信、485通信、DP通信、以太网通信等,具体选择哪种主要看你对功能的要求。

各种通讯也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主要介绍一下通过CCLINK 的方式实现的通讯。

PLC之间通讯常见的就是交互IO信号和传输数据,接下来介绍三菱Q系列与Q系列PLC的通讯和Q系列与FX系列的通讯。

一.Q系列PLC与Q系列PLC通讯设置方法:
1.主控站信息分配为:智能设备站
2.单机设置为:本地站
3.站点分配:主站&本地站往后+10站进行分配远程输入输出
Q系列与Q系列之间通讯只要设置好参数,无需再写PLC指令程序,直接分配相应的信号和数据。

二.Q系列与FX系列PLC通讯方法:
1.主控PLC设置:远程设备站/智能设备站→占用4站
2.FX2N-32CCL设置好相应的站号/波特率/占用站数
3.FX PLC编写程序
FX系列站号设置
FX系列波特率设置
I/O信号交互
数据传送交互
Q系列与FX系列通讯,对于FX系列一侧需要编写程序。

FX系列与FX系列之间的通讯,只要要一侧配置一个FX系列CCLINK主站模块,另一个配置一个从站模块即可。

三菱CC-LINK通讯基础

三菱CC-LINK通讯基础

三菱Q系列PLC实操实物教程第五章三菱CC-LINK通讯模块第一节QJ61BT11N的连接设置CC-LINK是一种数据链接系统,通过它可以建立成本低廉的分散系统,可以减少大量的接线工作,同时也使得控制和程序编写变得简单高效。

它可以链接带有CC-LINK功能的变频器,触摸屏,远程IO模块,远程模拟量模块,远程温度模块,远程编码器模块等等带有此功能的通讯设备。

可以传输以位/字为单位的数据,有较长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量需求设置每一个站的相关数据,详细的介绍在相关手册都能找到,我们的教程主要以实操来讲解通讯的内容。

这里我们以QJ61BT11N为主站通讯模块,连接在Q02HCPU所组成的网络中,中间是一个以太网口模块,它可以连接触摸屏,变频器,以及网络通讯等,以后会介绍。

将电源,CPU以及模块安装在基板上,确认接线无误后通电,编写CPU内的相关参数。

在参数设置选项中的I/O分配设置中进行基本的设置1.从CPU后面的第一个基板插槽上的模块算起,这里第一个模块是以太网口模块,起始I/0地址为0,占用32点的输入输出地址。

2.第二个插槽的就是我们需要使用的CC-LINK主站模块。

这里Q系列的PLC的I/O点时候以16进制的方式计算的,那么第一个模块占用的就是00-0F和10-1F共32点,所以第二个插槽的模块就是从20起始的I/O算起,填入相应的参数。

3.在网络参数的CC-LINK的设置中设置使用主站模块的块数,起始I/O地址,设置的总站数要小于64,其他远程输入输出和远程寄存器要根据未使用的点来设置,留出充足的可扩展余地。

4.在参数设置完毕以后将参数写入CPU,之后需要断电重启,参数才会生效,否则CPU的故障灯会亮。

在未链接其他站时或设置的总站数与实际链接的总站数不符合,或其中有断电的站等情况QJ61BT11N的ERR灯会点亮,但不影响使用。

第二节AJ65BT-64RD4远程热电阻模块的连接使用这里先进行远程热电阻模块的连接实验,通过CCLINK电缆将模块与主站连接,在实验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其他连线代替,如网线。

PLC应用与实践(三菱) 配套教学延伸阅读:机器人CC-LINK总线通信

PLC应用与实践(三菱) 配套教学延伸阅读:机器人CC-LINK总线通信

机器人CC-LINK总线通信1. 总线架构使用ABB的CC-LINK总线专用DSQC378模块,可以将机器人作为一个从站使用,一共支持64站。

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图1 CC-LINK总线结构A是PLC主站。

B、C、D是机器人从站。

E是DSQC378通讯模块。

F是在DSQC378通讯模块上的CC-LINK连接端口。

2. 端口分布DSQC378通讯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DSQC378板卡图14-31中每个端口上的黑色三角所指位置是该端口的1号端子处。

(1) 电源端口X3左下角的X3是电源端口,功能比较简单。

1和5用于接入24V直流电源,3是接地端。

表1 X3端口功能(2) DeviceNet网络端口X5左上角的X5端子是用来设定DeviceNet网络的端口。

端子功能见表2,端子编号在板卡上的排序是从右往左。

表2 X5端口功能注:其中1~5端子是DeviceNet接线端口,和之前讲过的DeviceNet总线中的功能完全相同。

6~12的跳线用来决定该模块在DeviceNet网络中的地址。

其中6脚是公共端GND,7脚代表20=1,8脚代表21=2,9脚代表22=4,10脚代表23=8,11脚代表24=16,12脚代表25=32。

如图3所示将第8脚和第10脚的跳线剪去,那么这块板卡的在DeviceNet网络中的地址就是2+8=10。

图3 X5端口地址配置如果要把地址设定为35,计算出35=32+2+1,减去对应的7、8、12脚的跳线。

需要注意的是地址可用范围为10~63而不是0~63。

(3) CC-LINK 端口X8右侧的X8是CC-LINK 端口,用来和其他的CC-LINK 从站连接。

表3 X8端口功能其中SLD 是信号屏蔽线。

DA 和DB 是信号线DG 是信号公共端。

FG 是电源公共端。

只要将这5根线和其他的CC-LINK 从站连接以后就可以实现CC-LINK 总线通讯。

三菱A系列PLC CC-LINK 通讯方法实现

三菱A系列PLC CC-LINK 通讯方法实现

三菱A 系列PLC PLC CC CC CC--LINK 通讯方法的实现通讯方法的实现三菱PLC 网络通讯主要有:CC-LINK 通讯,H 网通讯及以太网通讯三种,下面分别简单介绍这三种通讯实现的方法。

这里只是介绍一些基本的通讯方法和注意事项,其它如站设定的详细方法请参看其相应模块的手册。

一、基本知识CC-LINK 中站的类型:远程I/O 站:作为子站,只处理I/O 开关量的站点,如:AJ65BTB1-16D (16点输入模块);远程装置(设备)站:能处理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模块,如:AJ65BT-64AD (A/D 转换模块);本地站:具有CPU 能和主站或其它本地站通讯的模块,如:A3NCPU; 主站:控制远程I/O 站,装置站和本地站的站点。

二、A 系列PLC CC-LINK 通讯的实现A 系列PLC CC-LINK 的通讯相比Q 系列PLC 来说要麻烦一点,在Q 系列PLC 中实现CC-LINK 通讯只要在软件中组态就可以了,而A 系列PLC 则需要在程序中编程实现。

实际上,在编程时,只有搞清以下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是CC-LINK 的I/O 信号,二是CC-LINK 模块用于和CPU 交换数据的缓冲区(BFM),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下面分别来说明:1、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分是为了主CPU 联系用的,用来指明CC-LINK 模块的状态、通讯状态等一些开关量,可以被主CPU 直接使用,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让主CPU 做出不同的处理。

I/O 的名称和具体含义在这时里不在详述,可以参看A系列CC-LINK模块手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号的X和Y信号都是针对于主CPU来说的,X信号是从CC-LINK模块传送到主CPU的信号(对于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出信号),Y信号是从主CPU到CC-LINK模块的信号(针对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入信号),这点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三菱PLCCC-LINK通讯

三菱PLCCC-LINK通讯

三菱PLCCC-LINK通讯三菱A 系列PLC PLC CC CC CC--LINK 通讯⽅法的实现通讯⽅法的实现三菱PLC ⽹络通讯主要有:CC-LINK 通讯,H ⽹通讯及以太⽹通讯三种,下⾯分别简单介绍这三种通讯实现的⽅法。

这⾥只是介绍⼀些基本的通讯⽅法和注意事项,其它如站设定的详细⽅法请参看其相应模块的⼿册。

⼀、基本知识CC-LINK 中站的类型:远程I/O 站:作为⼦站,只处理I/O 开关量的站点,如:AJ65BTB1-16D (16点输⼊模块);远程装置(设备)站:能处理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模块,如:AJ65BT-64AD (A/D 转换模块);本地站:具有CPU 能和主站或其它本地站通讯的模块,如:A3NCPU;主站:控制远程I/O 站,装置站和本地站的站点。

⼆、A 系列PLC CC-LINK 通讯的实现A 系列PLC CC-LINK 的通讯相⽐Q 系列PLC 来说要⿇烦⼀点,在Q 系列PLC 中实现CC-LINK 通讯只要在软件中组态就可以了,⽽A 系列PLC 则需要在程序中编程实现。

实际上,在编程时,只有搞清以下两⽅⾯就可以了:⼀是CC-LINK 的I/O 信号,⼆是CC-LINK 模块⽤于和CPU 交换数据的缓冲区(BFM),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下⾯分别来说明:1、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分是为了主CPU 联系⽤的,⽤来指明CC-LINK 模块的状态、通讯状态等⼀些开关量,可以被主CPU 直接使⽤,从⽽针对不同的情况让主CPU 做出不同的处理。

I/O 的名称和具体含义在这时⾥不在详述,可以参看A系列CC-LINK模块⼿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号的X和Y信号都是针对于主CPU来说的,X信号是从CC-LINK模块传送到主CPU的信号(对于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出信号),Y信号是从主CPU到CC-LINK模块的信号(针对CC-LINK模块来说是输⼊信号),这点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三菱变频器CC-LINK通讯设置

三菱变频器CC-LINK通讯设置


502 通讯异常时停止模式选择
541
频率指令符号选择
542 通讯站号(CC-Link)
543 波特率选择(CC-Link)
544
CC-Link 扩展设定
550
网络模式操作权选择
779
通讯异常时运行频率
804 D400
转矩指令权选择
0 810 转矩限制输入方法选择 0 1 2
内部转矩限制 (基于参数的设定实施转矩限制) 外部转矩限制 (基于端子1、4 实施转矩限制) 内部转矩限制2 (基于通讯选件的转矩限制)
Pr. 77 E400
名称 参数写入选择
79 D000
运行模式选择
初始值 设定范围 内 容 0 仅限于停止中可以写入。 0 1 无法写入参数。 2 在所有的运行模式下,不管状态如何都能够写入。 外部/PU 切换模式( )中,可以切换PU 与外部运行模式。 0 接通电源时为外部运行模式。 1 PU 运行模式固定 外部运行模式固定 2 可以切换外部和网络运行模式 3 外部/PU 组合运行模式1 0 4 外部/PU 组合运行模式2 切换模式 6 运行时可进行PU 运行,外部运行和网络运行的切换。 外部运行模式(PU 运行互锁) 7 X12 信号ON:可切换到PU 运行模式(正在外部运行时输出停止) X12 信号OFF:禁止切换到PU 运行模式 9999 9999 9999 启动指令权通讯 启动指令权外部 频率指令权通讯 0 频率指令权外部 频率指令权外部(没有外部输入时,通讯方式的频率设定有效,频率指令端子2 无效) 依据Pr.79 的设定。 网络运行模式下启动。 1、2 0 在设定值为“2” 的情况下发生了瞬时停电,可以维持瞬时停电前的运行状态。 网络运行模式下启动。可通过操作面板切换PU 运行模式与网络运行模式。 10、12 在设定值为“12” 的情况下发生了瞬时停电,可以维持瞬时停电前的运行状态。 0 通过通讯写入参数时,写入EEPROM,RAM。 0 1 通过通讯写入参数时,写入RAM。 0 与运行模式无关,可进行错误复位 0 1 仅在网络运行模式时可进行错误复位 0s 0 ~ 999.8s从通讯线路发生异常到通讯错误输出为止的设定时间 0 0 可以了解发生通讯异常的累计次数。写入“0”时,将清除该累计次数。 通讯线路 ( 动作状态:持续 显示:正常显示 异常输出:不输出 ) 0 通讯选件本身 ( 动作状态:自由运行停止 显示:E.1 亮灯 异常输出:输出 ) 通讯线路 ( 动作状态:持续 显示:正常显示 异常输出:不输出 ) 1 通讯选件本身 ( 动作状态:减速停止 显示:停止后E.1 亮灯 异常输出:停止后输出 ) 0 通讯线路 ( 动作状态:持续 显示:正常显示 异常输出:不输出 ) 2 通讯选件本身 ( 动作状态:自由运行停止 显示:E.1 亮灯 异常输出:输出 ) 通讯线路 ( 动作状态:持续 显示:正常显示 异常输出:不输出 ) 3 通讯选件本身 ( 动作状态:减速停止 显示:停止后E.1 亮灯 异常输出:停止后输出 ) 对基于RWw1 的频率指令,选择有无符号。无符号 0 0 对基于RWw1 的频率指令,选择有无符号。有符号 1 1 1 ~ 64 设定变频器的站号 0 156kbps 1 625kbps 0 2 2.5Mbps 3 5Mbps 4 10Mbps 0 CC-Link Ver.1 占用1 站(FR-A5NC 兼容) 1 CC-Link Ver.1 占用1 站 12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2 倍设定 14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4 倍设定 18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8 倍设定 24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4 倍设定 0 28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8 倍设定 100 CC-Link Ver.1 占用1 站 顺控功能 112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2 倍设定 顺控功能 114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4 倍设定 顺控功能 118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8 倍设定 顺控功能 128 CC-Link Ver.2 占用1 站 8 倍设定 顺控功能 0 网络运行模式时,指令权由通讯选件执行 1 网络运行模式时,指令权由RS-485 端子执行 9999 通讯选件自动识别 9999 通常情况下RS-485 端子指令权。通讯选件被安装后,通讯选件指令权 0 ~ 590Hz 发生通讯异常时,按所设定的频率运行 9999 9999 按发生通讯异常前的频率运行 基于端子1 的模拟输入的转矩指令 0 (基于Pr. 807 设定的速度限制) 通过参数设定(Pr.805 或者Pr.806 )发出的转矩指令(-400% ~ 400%) 1 (基于Pr. 807 设定的速度限制) 基于CC-Link 通讯的转矩指令(FR-A8NC/FR-A8NCE) 3 基于PROFIBUS-DP 通讯的转矩指令(FR-A8NP) (基于Pr. 808、Pr.809 设定的速度限制) 0 12bit/16bit 数字输入(FR-A8AX) 4 (基于Pr. 807 设定的速度限制) 基于CC-Link 通讯的转矩指令(FR-A8NC/FR-A8NCE) 5 基于PROFIBUS-DP 通讯的转矩指令(FR-A8NP) (基于Pr. 808、Pr.809 设定的速度限制) 基于CC-Link 通讯的转矩指令(FR-A8NC/FR-A8NCE) 6 基于PROFIBUS-DP 通讯的转矩指令(FR-A8NP) (基于Pr. 807 设定的速度限制) 0 0 1 0 1 2 0 设定范围根据变频器会有所不同。

三菱Q系列PLC与FX系列PLC 进行CC-Link通讯实现方法

三菱Q系列PLC与FX系列PLC 进行CC-Link通讯实现方法

三菱Q系列PLC与FX系列PLC 进行CC-Link通讯实现方法三菱PLC在工控制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往往一个产品的生产都是由多种加工设备的相互配合、协同作业来完成的,各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多种信号和数据的交换。

作为现场设备级的各PLC之间的通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三菱Q系列PLC与FX系列PLC通过CC-Link通讯应用。

标签:PLC;CC-Link;通讯;站号;站数一、CC-Link的概述CC-Link是在工控系统中,可以将控制和信息数据同时以10Mbps高速传输的开放式现场总线。

CCLink可以直接连接各种流量计、温控仪等现场设备,降低了配线成本,并且便于接线设计的更改。

作为现场总线网络的CC-Link不仅可以连接各种现场仪表,而且还可以连接各种本地控制站PLC作为智能设备站。

在各个本地控制站之间通讯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CC-Link可以构成一个简易的PLC控制网,与真正的控制网相比,价格极为低廉。

通过中继器可以在4.3公里以内保持10M的高速通讯速度,CC-Link有足够卓越的性能应用于大范围的系统。

CC-Link具有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使用简单、节省成本等突出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半导体生产线、自动化传送线、食品加工线以及汽车生产线等各个现场控制领域。

二、CC-Link通讯的工作原理CC-Link系统至少需要1个主站,可以连接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本地站、备用主站、智能设备站等总计64个站。

CC-Link的通信协议遵循RS485。

采用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两种通信模式。

一般情况下,CC-Link主要采用广播-轮询(循环传输)的方式进行通讯。

具体的方式是:主站将刷新数据(RY/RWw)发送到所有从站,与此同时轮询从站1;从站1对主站的轮询做出响应(RX/RWr),同时将该响应告知其他从站;然后主站轮询从站2(此时并不发送刷新数据),从站2给出响应,并将该响应告知其他从站;依此类推,循环往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菱A 系列PLC PLC CC CC CC--LINK 通讯方法的实现通讯方法的实现
三菱PLC 网络通讯主要有:CC-LINK 通讯,H 网通讯及以太网通讯三种,下面分别简单介绍这三种通讯实现的方法。

这里只是介绍一些基本的通讯方法和注意事项,其它如站设定的详细方法请参看其相应模块的手册。

一、基本知识
CC-LINK 中站的类型:
远程I/O 站:作为子站,只处理I/O 开关量的站点,如:AJ65BTB1-16D (16点输入模块);
远程装置(设备)站:能处理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模块,如:AJ65BT-64AD (A/D 转换模块);
本地站:具有CPU 能和主站或其它本地站通讯的模块,如:A3NCPU; 主站:控制远程I/O 站,装置站和本地站的站点。

二、A 系列PLC CC-LINK 通讯的实现
A 系列PLC CC-LINK 的通讯相比Q 系列PLC 来说要麻烦一点,在Q 系列PLC 中实现CC-LINK 通讯只要在软件中组态就可以了,而A 系列PLC 则需要在程序中编程实现。

实际上,在编程时,只有搞清以下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是CC-LINK 的I/O 信号,二是CC-LINK 模块用于和CPU 交换数据的缓冲区(BFM),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下面分别来说明:
1、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
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分是为了主CPU 联系用的,用来指明CC-LINK 模块的状态、通讯状态等一些开关量,可以被主CPU 直接使用,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让主CPU 做出不同的处理。

I/O 的名称和具体含义在这时里不在详述,
可以参看A系列CC-LINK模块手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号的X和Y信号都是针对于主CPU来说的,X信号是从CC-LINK模块传送到主CPU的信号(对于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出信号),Y信号是从主CPU到CC-LINK模块的信号(针对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入信号),这点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2、CC-LINK内存缓冲区(BFM)
BFM是为了便于和远程模块联系而在CC-LINK模块中开辟的一片内存区。

对于A系列CC-LINK模块来说,其和远程I/O开关量输入(RX和RY)及远程寄存器(RWw和RWr)的地址是固定的,具体如下:
远程输入RX:E0H~15FH(共128个16位的字,每个站占2个字,可以有64个站)。

下面是每个站所占有的RX在BFM中的情况:
表1:远程输入RX和站号的对应关系
远程输出RY:160H~1DFH,和RX一样,也是每个站占两个字。

下面是每个站所占有的RY在BFM中的情况:
表2:远程输出RY和站号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以下2点:
★ 无论是远程I/O站,还是远程装置站或本地站,只有是远程开关量,都是依据以上两来定义开关量的地址,详细见以下例程。

★ 如一个站只有物理上的输入开关量,而没输出量,在分配远程RX和RY 也有同时分配这两者,如1#站是16位输入模块,2#站是32位输出模块,则1#站对应的远程输入RX的地址是E0H(E1H空闲未用),2#站的RY是162H~163H,前一个160H~161H是给1#站分配的(虽然1#站不可以用到)。

这显然造成了内存资源上浪费。

RWw:1E0H~2DFH,每个站占4个字,共256个字,可以让64个站使用。

RWw地址和站号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RWr:2E0H~3DFH,每个站占4个字,其和站号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4:远程寄存器RWr和站号的对应关系
和RX、RY同样,无论某个站用不用到寄存器,每个站对应的远程寄存器者是固定的,不能随便使用。

三、A系列PLC CC-LINK编程举例
1、远程I/O
(1)系统构成如下:
说明:
1#站:16点输入模块
2#站:32点输入模块
3#站:16点输出模块
4#站:16点输入/输出模块(8点输入/8点输出)
5#站:32点输出模块
(2)RX和RY和BFM的对应关系
从表1和表2可以找到各站远程输入和输出在CC-LINK模块BFM中的对
应关系如下:
(3)指令方法
从RX、RY和BFM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在主站CPU读远程I/O站的输入RX时,只要用FROM指令就可以了;同样,主站输出远程信号RY时,只要使用TO指令把控制信号写入BFM中去就行了。

如:主站读取远程1#站的输入信号时(存于M15~M0),FROM指令的格式如下:
其中H0A是CC-LINK模块在主站位置(模块的每16点占一个位置),H00E0是BFM对应1#站远程输入RX的内存区。

再如:利用主站M51~M20的信号控制远程输入3#站,使用TO指令格式如下:
有关FROM和TO指令的使用方法和含义详见《》,此处不再缀述。

在这里要注意5#站所占用的BFM的内存地址,因为5#站是8点远程输入和8点远程输出,所以它所占用的MFB的内存是H0008的7~0位(RX)和H0168的第15~8位。

2、远程装置站
(1)系统构成如下:
远程装置站是指不仅有远程I/O量(RX和RY),而且还有远程寄存器(RWw 和RWr)的站点。

(2)远程I/O量(RX和RY)和BFM的对应关系
远程装置站的远程I/O量RX(RX0F~RX00,RX1F~RX10)和RY (RY0F~RY00,RY1F~RY10)各占32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详细请参看其使用手册。

还需要说明的是,因为1#站和3#站都占2个站点,所以在BFM中,1#站的远程输入RX占用的是E3H~E0H,2#站占用的是E7H~E4H,远程输出也同样1#站占163H~160H,2#站占167H~164H。

这一点要区分实际的物理远程站和BFM内存分配站点间的关系,这时,如果第2个远程站点AJ65BT-64DA V定义为2#站(在其站号设定中设置),其所占有的BFM对应的地址和定义为3#站时的一样。

远程装置站远程I/O指令的使用和远程I/O站的使用方法一样,不再缀述。

(3)远程寄存器(RWw和RWr)和BFM的对应关系
和远程I/O一样,RWw和RWr信号传输方向的方义是相对于主站CPU 来说的,如RWw是主站CPU的输出寄存器(w是wr ite的简写),RWr是主站CPU的输入寄存器(r是r ead的简写)。

对于本系统来说,RWw和RWr和BFM内存地址的对应关系如下:
远程寄存器的编程指令也是FROM和TO,如读取1#站CH1通道的A/D 转换结果,并保存到D10中,指令如下:
同样,当设置1#站的平均处理方法时,使用TO指令的格式如下(提前把设定保存在D20中):
3、远程本地站
(1)系统构成
由于本地站本身具有CPU和CC-LINK模块,也具有处理指令的能力,因此,其和远程主站对应的远程输入输出(RX和RY)和远程寄存器(RWw和RWr)的关系复杂一些。

(2)远程输入输出(RX和RY)
★ 对应关系
从以上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
(a)无论是在主站,还是在本地站,在自身带的CC-LINK模块中为其它的站点分配的BFM不变;
(b)主站和本地站间的通讯规则如下:本地站的RX内存区和主站的RY 内存相对应(本地站RX 主站RY),主站的RY内存区和本地站的RX内存区相对应(主站RY 本地站RX)。

(c)本地站和本地站的通讯规则如下:本地站1#的RY内存区和本地站2#的RY内存区(本地站1#RY 本地站2#RY)。

注:此处的双箭头指不对的站,对于某一站只能是单方向的。

例如:1#本地站的可以控制2#本地站,也可以由2#本地站控制1#本地站(说见下)。

(d)在主站和本地站都有编程才能实现主站和本地站或本地站和本地站间的通讯。

★ 编程方法
理顺了上述的对应关系,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编程方法。

例1:1#本地的M15~M0写入主站的M35~M20
1#本地站的程序:
该指令实现的功能是把M15~M0放入1#本地站H0160中。

主站程序:
该指令实现的功能是把H00E0中的各位放到M35~M20中。

这样,通过两条指令就实现了本地站点控制主站的目的(可以用M35~M20控制主站的输出等元件)。

例2:主站把M15~M0各位写入到1#本地站的M35~M20中。

主站程序:
1#本地站的程序:
例3:1#本地站的M15~M0写入到2#本地站的M35~M20中。

1#本地站程序:
2#本地站程序:
(2)远程寄存器(RWw和RWr)
★ 对应关系
★ 编程方法
弄清了以上的对应关系,编程很容易实现,不再缀述。

4、混合系统的CC-LINK编程
所谓混合系统,是指在一个CC-LINK通讯系统中,包括各种远程站,如远
程I/O站,装置站和本地站。

只要在编程时,注意弄清各个站点所对应的BFM
区就可以了,编程方法同各个单独的站点时的方法相同。

这是我自己的总结,仅供参考!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