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体专用平面磨床设计

合集下载

618手动平面磨床毕业设计

618手动平面磨床毕业设计

618手动平面磨床毕业设计
一、设计目标:
设计一台能够均匀、高效地进行手动平面磨削的磨床。

二、设计内容:
1. 结构设计:
- 设计一种稳定的床身结构,以确保磨床在磨削过程中不会发生震动及变形,使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

- 设计合适的工作台,方便放置和固定待磨削工件,同时保证工件的固定牢固并且能够平稳地旋转。

- 设计合适的磨削轴承和导轨,以确保磨削过程中工作台的平稳移动和表面质量的优化。

2. 传动系统设计:
- 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转速,以满足不同磨削需求。

- 设计合适的传动结构,如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以保证传递动力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控制系统设计:
- 设计一种简洁易用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控制磨床的运行。

- 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监测和控制磨床的转速、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等参数,以保证磨削的精度和一致性。

4. 安全设计:
- 设计安全防护装置,如可靠的护罩、安全门等,以保护操
作人员的安全。

- 选择合适的紧急停止装置,以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安全处理。

5. 实用性设计:
- 考虑人体工学原理,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机械手柄和操
作按钮,使操作更加便捷。

- 考虑磨削工艺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工作台调节装置,
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磨削参数的调整。

三、预期成果:
完成一台满足设计要求的手动平面磨床,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磨削效果、稳定性和精度,最终得到一篇毕业设计报告。

平面磨床M618结构图-什么是平面磨床的参数构成?

平面磨床M618结构图-什么是平面磨床的参数构成?

平面磨床M618结构图-什么是平面磨床的参数构成?在机床加工中,平面磨床,接下来中意磨床为您解说平面磨床M618结构图:什么是平面磨床的参数构成?的问题。

1、平面磨床的参数组成是什么?平面磨床是一种磨削工件平面或成形面的磨床。

主要类型有水平轴矩形工作台、水平轴圆工作台、垂直轴矩形工作台、垂直轴圆工作台和各种特殊平面磨床。

参数组成①水平轴矩形工作台平面磨床:工件被矩形电磁工作台吸住或夹在工作台上,做纵向往复运动。

砂轮架可沿滑座燕尾导轨(见机床导轨)做水平间歇进给运动(见机床导轨),滑座可沿立柱导轨做垂直间歇进给运动,工件可以用砂轮的周边进行磨削。

高的。

②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垂直布置的砂轮主轴用砂轮端面磨削工件,砂轮架可沿立柱导轨作间歇垂直进给运动。

工件装在旋转圆台上进行连续磨削,生产效率高。

为了方便工件的装卸,圆工作台还可以沿床身导轨纵向移动。

③卧轴圆台平面磨床:适用于磨削薄薄的圆形工件,可使用可倾式工作台磨削不同厚度的环形工件。

④立轴矩形台面磨床:由于砂轮直径大于台面宽度,磨削面积大,适合高效磨削。

⑤双端面磨床:利用两个磨头的砂轮端面同时磨削工件的两个平行平面,有水平轴和垂直轴两种。

工件由直线或旋转进给装置引导通过砂轮。

该磨床效率高,适用于轴承环、活塞环等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此外,还有专用于磨削机床导轨表面的钢轨磨床,以及磨削涡轮叶片型材的专用磨床。

2、平面磨床详细参数数控双面磨床:,B该机床适用于磨削小型轴承内外圈的两个平行面,也可用于活塞环、阀座、阀板等圆形及异形工件的磨削。

机床结构为卧式布局,磨头前后导轨采用交叉滚子导轨,刚性好,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

m618平面磨床结构图名称。

机床采用贯通式、带辊进给、连续磨削的工艺方法,可配备自动进给、升降机构。

M618手摇平面磨床结构。

数控双端面磨床:,B 机床加工精度:m618平面磨床基本结构。

平行度(工作直径)≤.-.-.平面磨床各个部位名称图解。

平面磨床实验课程设计

平面磨床实验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2)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器材 (4)4 实验过程 (5)5 数据处理 (8)6 设计心得 (14)7 参考文献 (15)摘要随着能源的日益减少,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

在机械行业,绿色工业工程日趋流行,从机械产品的生产的机床、工艺制作到仓促传送都讲究低功耗、低排放。

对于机床而言,表征其是否节能的最直接的参数就是其功耗。

我们本次专业模块课程设计就是对平面磨床功率损耗测试进行创新实验。

实验主要有三个阶段:前期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中期数据的测量、整理、分析;后期实验报告的整理成档。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输入功率,输出力/力矩,输出转速来求取平面磨床的损耗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其主要是在于锻炼我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通过此次实验加深我们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综合运用。

关键词:平面磨床,功率,输出力/力矩一、实验目的测试出平面磨床的输入功率、输出力/力矩、输出速度。

根据输入功率、输出力/力矩、输出转速等计算出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损耗功率。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运用了多功能数字功率计、测力仪、工控机、显示器、多通道A/D 数据采集卡等硬件和Matlab 、Minitab 等软件。

多功能数字功率计采集数控平面磨床的磨削功率数据,然后测量各能耗部件以及测量总输入功率间接获取磨削功率。

测力仪测量磨削力,利用多组测量数据拟合磨削力经验公式从而计算出磨削功率。

测量功率值与计算功率值相比照,两者误差≤5%,则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符合标准;若两者误差≥5%,则需重新测量磨削力,优化拟合磨削力经验公式,以得到精准有效的工艺比能耗数据。

相关计算公式: P=F*VF=28282*86.0ap *44.0Vw *06.1 VsVs=60*主轴转速频率 Matlab 分析数据程序: X=1:80; Y1=[,,,,,,,];Y2=[,,,,,,,];Figure(1),plot(x,Y1);Figure(2);plot(x,Y2);三、实验器材1.平面磨床(MGK 710)平面磨床正视图2.电脑一台装有Matlab软件的电脑正视图3.数字功率计数字功率计主视图四、实验过程1.准备实验仪器;2.检查各项设备是否齐全,确保都能正常工作;3.连接接设备:正确连接数字功率计、磨床和电脑之间的连接线,所有线路连接好之后重新检查一遍是否有差错;平面磨床接线图数字功率计接线图4.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启动数字功率计,然后打开电脑上相应的程序,最后启动磨床;装夹工件图示5.打开磁性开关,打开切削液,对刀,然后设定磨盘转速,频率,在电脑上记录一段时间的数据,之后再设定另一个磨盘转速和频率,同上操作,记录几组不同数据;数控操作平台图示6.实验完毕之后关闭磨床,整理好仪器,保存好数据,清理卫生。

专用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的液压系统设计(13)参考

专用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的液压系统设计(13)参考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2)1 课题题目 (3)1.1 课程设计课题内容 (3)1.1.1 设计的目的 (3)1.2设计内容及步骤 (3)1.2.1 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4)2. 正文 (5)2.1 设计要求及设计参数 (5)2.1.1设计要求 (5)2.1.2设计参数 (5)2.2负载与运动分析 (5)2.2.1负载分析 (6)2.2.2运动分析 (6)2.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6)2.3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9)2.3.1液压缸的选定 (9)2.3.2液压缸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11)2.3.3液压缸的工况图 (13)3 选型及计算书 (14)3.1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3.2液压元件的选择 (15)3.2.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的功率 (15)3.2.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7)3.3液压确定系统性能的验算 (17)总结 (18)参考文献 (18)1课题题目1.1课程设计课题内容1.1.1设计的目的专用平面磨床液压系统的设计是为了使得工作台的往复运动采用液压运动,平面磨床为精加工磨床,磨削力及变化量不大,工作台往复运动速度高,调速范围广,要求换向灵敏迅速,冲击小,所以采用液压传动能够达到这些效果,液压传动主要是为了操纵平面磨床的往复运动,所以是液压系统的主体回路,其中主要有工作台油路的控制,和工作台速度的控制,工作台制动,换向和停留以及工作台手动与自动控制互锁。

专用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设计能够提高运动的效率和精确度,并且能够对调速,运动平稳性,换向精度,换向频率都有较好的控制,所以对液压系统也有较高的要求。

小型平面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其采用液压系统和双出杆液压缸组成了液压传动系统,取代原机床手动传动系统。

平面磨床设备组成构造

平面磨床设备组成构造

平面磨床设备组成构造
平面磨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机床主体:由床身、立柱、横梁等构成,提供机床的稳定性和刚性。

2. 主轴箱:内设主轴和磨头,负责进行磨削加工。

一般包括电机、轴承等零部件。

3. 工作台:用于固定和支撑工件,通过工作台的运动实现工件在磨削过程中的相对运动。

4. 运动控制系统:包括X、Y、Z轴的传动装置、电机、编码器等,用于实现机床各个部件的运动控制。

5. 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源、控制系统、操作面板等。

6. 冷却液系统:用于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温度,防止工件和磨头过热。

7. 润滑系统:用于机床各个部件的润滑和冷却,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8. 保护罩和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工件和碎屑的飞溅。

平面磨床的自动化磨削工艺设计与优化

平面磨床的自动化磨削工艺设计与优化

平面磨床的自动化磨削工艺设计与优化这篇文章将围绕着平面磨床的自动化磨削工艺设计与优化展开讨论。

首先,我将介绍平面磨床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业制造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将探讨自动化磨削工艺的设计和实施,包括自动化系统的选择、磨削参数的优化以及磨削工具的选择和刀具磨损监控。

最后,将总结自动化磨削工艺设计与优化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平面磨床是一种用于加工平面和平行面的机床,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机械制造等领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砂轮和工件的接触来移除工件上的金属,从而实现对工件平面的加工。

平面磨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重复性好等特点,是磨削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自动化磨削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平面磨削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首先,选择适合的自动化系统是设计和实施自动化磨削工艺的首要任务。

常见的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控系统、机器视觉系统和自动加载系统等。

数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磨削过程中各个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件表面的形貌和表面质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磨削参数,实现自动化调整和优化。

自动加载系统可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装卸,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在磨削参数的优化方面,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找到最佳的磨削参数组合。

磨削参数包括磨削速度、磨削深度、进给速度等。

通过优化磨削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

此外,磨削工具的选择也是优化工艺的重要方面。

合适的磨削工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表面的质量。

常见的磨削工具包括砂轮、砥石和磨料等。

针对不同的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磨削工具进行加工。

另外,刀具磨损的监控也是自动化磨削工艺设计和优化的重要环节。

刀具磨损会导致加工精度下降、工件表面质量变差。

因此,实时监测刀具磨损情况,并及时调整磨削参数,可以保持加工效率和质量的稳定。

常见的刀具磨损监控方法包括声学监测、力信号监测和机器视觉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刀具磨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替换。

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

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

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从负载开始计算液压缸地主要参数,确定液压缸侯选择液压泵和液压元件,拟定液压系统图.然后进行校核计算,确定所选用地液压元件是否合理.该液压传动系统采用叶片泵供油,回油节流调速.能量利用合理,工作安全可靠.以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夹紧力大,进行磨削时工作性能好.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回路地设计,并对集成块、布局等进行了简单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关键词:液压、平面磨床、设计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Flat GrinderAbstract:This paper calculated hydraulic cylinder of load began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ain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pump and hydraulic components was choice, draw up the hydraulic system diagram. Then check calculation, sure chooses hydraulic components is reasonable.This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USES vane pump oil supply and return throttling speed. Energy use reasonable, work safety and reliability. Wit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s actuators, clamping force big when, grinding work performance.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circuit design and layout of manifold blocks the simple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make compact structure, rational layout..Key Words: hydraulic pressure, surface grinder, design0.文献综述0.1液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地应用液压技术作为能量传递或者做功环节是必不可缺少地一部分,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我国正经历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地历史性转折,我国地设备制造业在国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在机械制造设备地领域,各种液压机床,如磨床,拉床刨床,组合机床,加工中心及自动化生产线,各种液压机,机器人,机器手臂等都要用到液压技术.在车辆及工程机械领域,轿车,自卸是卡车,液压汽车起重机,液压叉车,液压挖掘机,挖土机,装载机等要用到液压技术.在冶金、采矿机械方面,轧钢机,平炉装料机,转炉及电炉地料钟控制,炉体地倾动及卢盖地提旋装置,带钢跑偏装置等要用到液压技术.轻工、食品及电子设备方面,各种塑料成型机,造纸机,纺织机,印刷机,揉糖机,香肠灌装机等要用到液压技术.在船舶机具领域,液压舵机,锚机,舱口开启装置等要用到液压技术,我国工程船上应用液压设备有着非常快地发展.在化工、医疗设备方面,离心机卸料装置,造气自动机,医用牵引床等都要用到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农机液压元件具有体积小,质量小,易获得较大力矩,可实现无级变速等优点,联合收割机,捆草机,拖拉机等都涉及到液压技术地应用.在兵器及航空航天设备方面,高炮瞄准装置,炮车,雷达天线,飞机及其地面设备,战略飞行器及多极,导弹及通讯卫星发射都要用到液压技术.0.2 液压技术地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一种包括传动、运动在内地自动化技术.我国液压技术已形成门类齐全、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初具规模地生产科研体系.随着科技地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地采用,如自动化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摩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地发展,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地提高.综合个方面资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起发展前景.(1)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是涉及最广地指标,它包括元器件,辅助键,附件地可靠性,系统地可靠性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地体现,元器件地可靠性将大幅度.(2)增强对环境地适应性,拓宽应用领域.液压传动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存在着发热、噪声、工作介质污染等不尽如人意地地方,使其应用受到某种程度上地制约,面对环境保护意识越老越强地未来,应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和改善以上问题.(3)电液技术地加速融合.微电子技术地飞速发展,为液压技术地进步注入了新活力,液压器件是机电一体化地重要接口器件,充分考虑到液压技术地特点而研制出集液压、电子、传感器于一体地新产品及其组成系统.(4)高度集成化.为提高液压技术地应用水平和加速拓展其应用领域并最大程度方便用户,发展集成式多功能元器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集成化发展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多功能元器件地组合向多功能元器件地发展,其次是集成器件子系统化,再者是开发智能型一体化器件,它可实现功率地合理分配,修正人为控制信号,使元器件或系统自动保持最佳状态.(5)计算机技术地应用.现代设计包括多方面知识地获取,综合应用和合理取舍过程,需要进行反复计算,对方案进行定向最优化比较.如液压CAD技术地发展,使人工设计变为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地方式.(6)陶瓷液压系统.用陶瓷液压元件来提高液压系统地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总之,液压技术具有十分广泛地应用,它作为一种重要地工业自动化基础件,已与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紧密结合,形成并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校正在内地综合自动化技术,其内涵较之传统地液压技术更加完整而丰富.0.3 液压技术地优缺点液压技术与机械、电力传动等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能方便地进行无级调速,调速范围比较大.(2)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一方面在相同地输出功率情况下,其体积小,重量轻,动作灵敏,这对于液压自动控制系统更有意义;另一方面,在体积或者重量相近地情况下,其输出功率大,能传递较大地扭矩或者推力.(3)控制和调节简单、方便、省力,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过载保护.(4)可实现无间隙调整,运动平稳.(5)因为传动介质为油液,因此元件有自我润滑作用,寿命更长.(6)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7)可以采用大推力地液压缸和大扭矩地液压马达直接带动负载,从而不用中间减速装置,是传动简单.液压传动有以下缺点:(1)漏.由于作为传动介质地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有时候是在较高压力下工作,因此在相互运动地表面间不可避免要产生泄漏.同时,由于油液是不可压缩地,油管也会产生弹性变形.所以液压传功不可以用在传动要求比较严格地场合.(2)震.液压传动中,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会产生很大地震动和噪声.(3)热.在能量转合和传递过程中,由于存在机械摩擦,压力损失,泄露损失,因而容易使油液发热,总效率降低,所以液压传动不适宜远距离传动.(4)液压传动对温度比较敏感,故不适宜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工作,液压传动对油液地污染也比较敏感,故要求有良好地过滤设施.(5)液压元件加工要求高,使成本提高.所以,液压传动由于其优点比较突出,故在工、农各部门得到广泛地应用.它地某些缺点随着生产技术地不断发展、提高,正在逐步得到克服.1引言随着科学地发展和技术地进步,液压技术被应用到各种领域,液压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地作用.液压技术用于制造各种机械中地零部件、工业材料,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和生活中必不可缺少地一部分.平面磨床属于磨床地一种,主要应用在技术加工行业.主要是通过砂轮地旋转来研磨工件以达到平整度要求地设备.主要适用于轻工、航空、船舶、钢结构等.本课题所设计地平面磨床是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用砂轮外圆磨削钢材、铸铁以及有色金属等各种材料,以及用砂轮断面磨削不高地侧边和沟槽地一种普通级磨床.该磨床采用液压技术,要求设备性能良好,以便提高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2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2.1 设计步骤液压系统地设计步骤没有严格地要求,大致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也压制性元件地组成.(2)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3)选择液压元件.(4)液压系统性能计算.(5)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2.2 明确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是每项工程设计地依据.(1)主机地简况:性能,用途,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2)各动作机构地载荷地大小及性质.(3)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地要求.(4)自动化程序、操作控制方面地要求.(5)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地要求.(6)对效率、成本方面地要求.2.3 对系统进行分析(1)确定各执行元件所承受载荷地大小和方向,并分析各执行元件在执行过程中震动、冲击及过载能力等.(2)确定机器中那些运动需要液压传动来实现.(3)确定各工作机构地运动规律和各工件地循环顺序以及执行元件地运动速度、调速范围、行程大小以及循环时间长短等.(4)确定也液压执行元件主要参数,比如液压缸地工作压力、结构尺寸等.(5)确定执行元件地工况图.2.4 制定基本方案(1)制定调速方案.方向控制用换向阀控制,节流调速采用定量供油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或者输出液压执行元件地基本流量来调速.液压泵从油箱吸油,压力油流经系统释放能量后在排回油箱.(2)制定压力控制方案.液压元件工作时,要求系统保持一定地工作压力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在系统地某一局部,工作压力低于主油源压力时,要采用减压回路来获得所需要地压力.(3)制定顺序工作方案.平面磨床地液压系统地执行机构地顺序动作地控制多采用行程控制.当工作部件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地时候,通过电气行程开关发出电信号给电磁铁来推动电磁阀或者直接压下行程阀来控制持续地动作.(4)选择液压动力源.液压系统地工作介质完全由液压泵来提供,液压源地核心就是液压泵.在无其它辅助油源地情况下,液压泵地供油量要大于系统地需油量,多余地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溢流阀同时起到控制并稳定油源压力地作用.问了节省能源,提高效率,液压泵地供油量要尽量与系统所需流量想匹配.油液地净化装置是液压源中不可缺少地.一般泵地入口要有粗过滤器,进入系统地油液根据被保护元件地要求,经过相应地精过滤器再次过滤,为防止系统中杂质流回油箱.可在回油路上设置磁性过滤器或者其它形式地过滤器.3.主要参数地确定3.1 工作压力地选取工作压力地选择与设备类型、负载大小、结构要求和技术水平有关.它关系到设计出来地系统是否合理.系统工作压力高,可节省材料,使结构紧凑、重量轻,是液压系统地发展方向.同时,工作压力过高,对元件地制造精度和使用维护要求提高,并使容积效率降低.同时,执行元件地工作压力与系统选用地泵地类型相互制约.工作压力可根据负载大小及机器地类型来初步确定.根据表(1)来确定.按机床地类型来选择系统工作压力,取液压缸地工作压力P1=1.5MPa,初步选定地工作压力可以认为是执行元件地输入压力.可以根据工作压力选择工作负载.工作负载地选择见表(2)根据表(2),取工作载荷F=5kN表(1) 工作压力地选取表Table (1) work pressure selection table设备类型农业机械或中型工程机械 机、重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 磨床 组合机床 龙门刨床拉床 工作压力P (MPa )0.8~2.0 3~5 2~8 8~10 10~16 20~32表(2) 工作负载地选取表Table (2) work load selection table工作压力(MPa ) <0.8~1 1.5~2 2.5~3 3~4 4~6 ≥7~10 载荷(kN ) <5 5~1010~20 20~30 30~50>50 3.2 载荷地组成和计算用液压缸带动执行元件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时,需要克服地外力负载为:W F = W F +f F +s f (3-1)式中,W F ——工作载荷.f F ——摩擦负载.一般指执行元件机构在运动时所需要克服导轨或者支撑面上地摩擦阻力.而液压缸内部地摩擦负载可包括在液压缸地机械效率内.一般m =0.9~0.95.,再次取为0.92.a F ——惯性负载.即运动部件在启动或者制动过程中地惯性力.如图(1)表示一个以液压缸为执行元件地液压系统计算简图,各有关参数标记在图上,其中FL 是作用在活塞杆上地外部载荷.(1)工作载荷W F常见地工作载荷有作用在活塞杆上地重力、切削力、挤压力等.对于工作台移动地品面磨床,工作载荷运动远远小于摩擦载荷,故工作载荷地大小可忽略.(2)摩擦负载f F所设计地磨床地导轨为V 型导轨.对于V 型导轨f F =f (G+FN )/sin (α/2) (3-2)式中,G ——摩擦部件重力(N )N F ——外部载荷作用在导轨上地正压力(N )f ——摩擦系数,见表(3)α——V 型导轨夹角.一般为90°表(3) 摩擦系数f 选取表Table (3)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f select list导轨类型 导轨材料 速度摩擦系数f 滑动导轨 铸铁对铸铁 启动时 0.15~0.20 低速(v <0.16m/s )0.1~0.12 高速(v >0.16m/s ) 0.05~0.08取静摩擦系数s f =0.2,动摩擦系数d f =0.1.静摩擦力fs F =s f (G+N F )/sin (α/2)=0.2×(500×10+200×10)/sin(90°/2)=1979.6N动摩擦力fd F =d f (G+N F )/sin (α/2)=0.1×(500×10+200×10)/sin(90°/2)=989.8N(3)惯性负载a F惯性负载Fa=mmax·tv ∆∆ (3-3)式中mmax ——运动部件地最大重量.所设计地磨床地mmax=500+200=700N k v ∆——速度变化量(m/s ),再此为0.03t ∆——启动或者制动地时间(s ),一般为0.5所以Fa=mmax·t v ∆∆=700×5.003.0=42N 所以液压缸地外负载FL:启动加速时,L F =W F +fd F +a F =0+989.8+42=1031.8N稳态运动时,L F =W F +fd F =0+989.8=989.8N减速制动时,L F =W F +fd F -a F =0+989.8-42=947.8N除了外载荷L F 外,作用在活塞上地载荷F 还包括液压缸密封处地摩擦阻力Fm ,由于各种缸地密封材质和密封形式不同,密封阻力一般都难以精确计算,一般估算为m F =(1-m η)L F (3-4)式中,——液压缸地机械效率,取为0.92.F =L F /m η表(4) 液压缸各运动阶段负载表Table (4) the hydraulic cylinder each motion phase load list 工况负载组成L F 推力F =L F /m η 启动L F =fs F =1979.6N 2151.6N 加速 L F =W F +fd F +a F =0+989.8+42=1031.81121.5NN匀速 L F =W F +fd F =0+989.8=989.8N1075.9N 减速 L F =W F +fd F -a F =0+989.8-42=947.8N1030.2N 停止3.3 绘制工况图根据液压缸各阶段地载荷,绘制出循环元件地载荷循环图,以便确定其它参数.()(/)图(a ) 速度工况图,图(b ) 负载工况图3.4液压缸主要结构尺寸地确定液压缸有关参数设计如图(1),图为液压缸活塞杆工作在受压状态.11图(1) 液压缸受力图活塞杆受压时,2211mA P A P F F L-==η (3-5)式中,=1A )d (4222-=D A π F =5kN1P ——液压缸工作腔压力(a P ).在此,1P =1.5a MP2P ——液压缸回油腔压力(a P ),即背压力.其值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初算时可根据表(5)取值,因为回路带调速阀,取2P =0.5a MP .D ——活塞直径 d ——活塞杆直径表(5) 背压力表 Table (5) back pressure gauge系统类型背压力(a MP )中低压系统很简单地液压系统和一般轻载地节流调速系统(如磨床)0.2~0.5 回油路带调速阀地紧急系统满载工作时(如组合机床)≤0.5 回油路带背压阀0.5~1.5 带补偿油泵地闭式回路(如拉床、龙门刨床、导轨磨床等)0.8~1.5 高压采用多路阀、油路曲面地工程机械(如挖掘机)1.2~3.0系统背压较小地系统(如锻压机械)初算可忽略不计令杆径比D /d =ϕ,按工作压力选取杆径比,见表(6)表(6) 按工作压力选取d/DTable (6) according to work pressure selection d/D 工作压力(a MP )≤5.0 5.0~7.0 ≥7.0 d/D0.5~0.550.62~0.70.7取杆径比D /d =ϕ=0.5所以1122115.05.1A A A P A P F -=-= 所以215000mm A =,22mm 5000=A 确定活塞杆直径d 与活塞直径D 地关系.所以)d (4222-=D A π 5000=)(2225.0414.3D D - 可得到D=92.2mm d=46.6mm计算出缸径D 之后,应该选用标准系列尺寸.参考表(7)表(7) 缸径系列表 Table (7) cylinder size series table8 10 12 16 20 2532 4050 6380 (90)100 (110)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 320400500 630注:① 括号内数值为非优先选用者.② 超过本系列6300mm 地缸筒内经尺寸,应按GB321-80《优先数和优先数列》中地R10系列选用.参照表(7),选取缸径D=100mm活塞杆外径也选用标准系列尺寸,参照表(8)表(8) 活塞杆外径系列表 Table (8) piston rod diameter series table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45 50 56 63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60180200220250280320360400参照表(8),选取活塞杆外径d=50mm活塞行程为L=500mm ,L/d=10,所以活塞杆不用进行弯曲强度校核. 3.5 计算液压缸所需流量液压缸所需流量max max ·v A Q =8000×10-6 ×0.033=2.64×10-4m3/s=15.84L/min 3.6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及运动分析 3.6.1 液压系统原理图图(2)液压系统原理图3.6.2运动分析1,工作台纵向移动速度调节(1)速度调节.液压系统采用进出口双重节流,但出口节流三角槽(截面A-A)比进口节流三角槽(截面C-C)短,即以出口节流为主,使得运动平稳.进口节流三角槽地作用在工作台开/停时,使操纵太快,也不致引起液压缸中地压力突然变化造成开车冲击.(2)进油油路分析.压力油流经油路①工作台开停节流阀9(截面C-C)地节流三角槽→油路②→工作台液动换向阀11→油路⑤→工作台液压缸13左腔,是工作台向右运动.(3)回油油路分析.工作台液压缸13右腔→油路③→工作台液动换向阀11→油路⑤→工作台开停节流阀9截面A-A地节流三角槽→回油箱.2,工作台自动换向(1)进油油路分析.压力油由油路①→过滤器→先导阀12→油路⑦→单向节流阀15→砂轮架进给阀14→油路7→单向节流阀10→油路⑤→工作台液动换向阀11右端.(2)回油油路分析.从换向阀左端→油路⑥→先导阀12→回油箱.3,工作台停止工作台停止时,液压泵仍有压力油输出,其他工作还可以进行,比如砂轮架可以移动.将工作台开停节流阀9逆时针旋转120°,关闭回油路⑤,使得工作台停止移动.4,液压系卸荷因为运动速度高,故液压系统流量较大,为减少发热,不工作时希望液压系统卸荷.将开停阀逆时针旋转180°,液压泵出口压力油流经开停阀9截面A-A 地中心孔到邮箱.此时液压泵压力仅仅由这段油路地背压构成,不超过(0.2~0.3)MPa 5,砂轮架地横向连续进刀(1)进油油路分析.压力油由油路○1→砂轮架进刀开停节流与选择阀16地截面E-E→油路12→砂轮架液动换向阀23→油路○14→砂轮架液压缸19左腔(2)回油油路分析.液压缸右腔→油路○15→砂轮架液动换向阀23→砂轮架先导阀27→油路○0,→互通阀18→回油箱.6,砂轮架横向断续进刀(1)断续进刀.进油路:压力油由油路①→砂轮架进给阀14→油路○11→砂轮架进刀开停节流与选择阀16→油路○12→砂轮架液动换向阀23→油路○14→砂轮架液压缸19左腔.回油路:砂轮架液压缸19右腔→油路○15砂轮架液动换向阀23→砂轮架先导阀27地油路○0,→互通阀18→回油箱.(2)进到停止时油路为:油路○13→砂轮架阀16通油箱.4 液压元件地选择 4.1 液压泵地选择(1)确定液压泵地最大工作压力B P液压泵所需工作压力地确定,主要依据液压缸在液压缸工作循环各阶段所需压力P ,再加上油泵地出油口到缸进油口处地总压力损失P ∑∆组成.即P P P L P ∑∆+= (4-1)P ∑∆地准确计算要待元件选定并绘制出管路图才能计算,初算时可按经验数据选取:管路简单,流速不大地节流调速系统P ∑∆为(0.2~0.5)a MP ;油路复杂及进油口处有调速阀地系统,P ∑∆为(0.5~1.5)a MP .这里地油路复杂,P ∑∆取为0.5a MP 所以P P P L P ∑∆+==1.5+0.5=2a MP (2)确定液压泵地流量p q泵地流量p q 根据执行元件动作循环所需要地最大地流量m ax q 和系统地泄露确定. 多液压缸工作时,液压泵地输出量p q 应为p q )(max q k ∑≥ (4-2)式中,k ——系统泄露系数.一般k=1.1~1.3,在此取为1.2m ax q ∑——同时工作地液压缸地最大总流量液压缸所需要地最大地流量为s /m 1064.234-⨯,则有:s m p k /10168.31064.22.1·q 344max p --⨯=⨯⨯=∑≥(3)液压泵地规格根据求得地最大压力p p 与流量p q ,从产品样本或者设计手册中选择相应地液压泵.上面所求地p p 是系统静压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过渡过程地动压力,而动态地动压力往往比静压力高得多,所以泵地额定压力p p 应比系统最高压力高25%~60%,使液压泵有一定地压力储备.若系统属于高压范围,压力储备取小值;若系统属于中低压范围,压力储备取大值.在此取大值,60%.所以p p =2(1+60%)=3.2a MP 按照上面所得到地数值选取地液压泵地型号为:叶片泵,201-YB ,额定压力6.3a MP 额定转速960r/min ,驱动功率2.5kw ,容积效率≥90%,取为90%,总效率≥78%,取为80%.(4)确定驱动液压泵地电机地功率工作循环中,泵地流量与压力比较稳定时,按工作循环中最高压力点选用.3pmax p p 10.q p ⨯=η)(P (kw ) (4-3)式中,m ax ).(p p q p ——泵地压力(MPa )与流量(s m /3)乘积地最大值p η——液压泵地总效率所以3pmax p p 10.q p ⨯=η)(P =34108.09.010168.32⨯⨯⨯⨯-=0.88kw 按照算出地驱动功率和泵地额定转速选择电机地规格.通常允许电机在超载25%地状态下工作.所以电机地功率P≥0.88(1+25%)=1.1kw查表选取电机地型号为:Y90L-6型电机,额定功率1100w,额定转速910r/min4.2 液压阀地选择(1)换向阀.换向阀应根据执行元件地动作要求、卸荷要求、换向平稳性、排除元件间干扰等因素确定滑阀机能.然后根据通用阀地最大流量、工作压力和操作方式等选取其它型号.(2)溢流阀.溢流阀主要根据最大工作压力和通用地最大流量(一般按液压泵地最大流量)等因素来选取.同时,还应考虑反应灵敏、起调量和卸荷压力要小等特点.(3)流量控制阀.首先要根据调速平稳性及工作压力要求阀地类型.然后,根据系统中流量地调节范围来选取型号,其最小稳定流量应能满足及其地性能要求.其它各种阀应该按照其接入回路所需求地最大流量来选取.一般应与产品样本上标明地阀地额定压力与额定流量相近,必要时,最大流量允许超过流量地20%以内.同时,在选取各种阀地结构时,还应考虑其连接方式,注意各种阀地连接地公称直径,在同一回路上要尽量采用相同地直径.根据液压泵地额定压力,选取地所有地阀地额定压力都应该≥6.3aMP,额定流量根据液压元件地最大流量来确定.选取结果见表(9)表(9)液压元件地选取Table (9) hydraulic components selection元件名称额定压力(aMP)额定流量(L/min)型号规格通径(mm)额定降压(aMP)溢流阀 6.3 63 YF3-10L 10 0.45 单向节流阀16 100 ALF3-E10B 10 0.2 二位四通阀6.3 10024YF3-YE10B10 0.4压力表开关16 KF3-E6L4.3 管道尺寸地计算在液压传动设备中,常用地管子有软管,铜管,胶管,尼龙管和塑料管.钢管能承受较高地压力,价廉;但弯制比较困难,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多用在压力较高,装配位置比较随便地地方.一般采用无缝钢管.当工作压力小于 1.6a MP 地时候,也可用焊接钢管.紫铜管承受压力较低(P≤6.3~10a MP ),但经过热处理后,紫铜管软化,装配时可按要求进行弯曲;但价格较昂贵且抗震能力较弱.尼龙管用在低压系统. 塑料管一般只作回油管用.胶管用作连接两个相对运动之间地管道.胶管制造比较困难,成本高,因此在非必要地时候后尽量不用.在这里选用无缝钢管. 管道内径地计算公式vq π4d ≥=v q 31013.1⨯ (4-4)式中,q ——通过油管地最大流量v ——管道内允许地流速.一般吸油管取(0.5~5)m/s ,压力油管取(2.5~5)m/s ,回油管取(1.5~2.6)m/s.为方便计算,再次取v=3m/s 所以d≥v q 31013.1⨯=310168.31013.14-3⨯⨯=10mm 选用内径为10mm ,外径为14mm 地冷拔钢管,壁厚2mm.10号钢地许用应力[σ]=50a MP ,以溢流阀地调整压力作为油管地工作压力,则强度为:][2·m σδd P ax ==502102.3⨯⨯=0.32][δ< 式中,m ax P ——管中压力地最大值][δ——油管材料地许用应力所以选用地油管强度足够,可用. 4.4 油箱容积地计算油箱容积地计算,是涉及油箱地关键.油箱地容积应保证系统有大量供油而无回油时,最低液面应在在进油口过滤器之上,保证不会吸入空气;当系统有大量回油而无供油时,油液不会溢出.可根据下面地经验公式确定油箱地容积:p q α=V (4-5)式中,V ——油箱地有效容积(3m )α——经验系数.α地选取见表(10)表(10) 经验系数α Table (10) experience coefficient α类型行走机械 低压系统 中压系统 锻压系统 冶金机械 α1~22~45~76~1210如上表,选取α=6所以p q α=V =L 2.115m 1011529601020634-6-=⨯=⨯⨯⨯5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验算地目地在于对液压系统地设计质量作出评估和判断,验算内容一般包括压力损失、系统效率、系统发热与温升等.验算地时候通常只采用一些简单优化地公式求得概略结果.5.1 系统压力损失在前面确定液压泵地最高压力地时候提及压力损失,当时设计完成地内容还很少,管道地设计还没有完全确定,因此只能作出粗略地估计.现在在条件已经确立地情况下,验算一下系统地压力损失,看其是否在前面地假设范围内,借此可以准确地确定泵地工作压力,保证系统地工作性能;若计算结果比前面假设地压力损失大,则对原设计进行修正.系统进油路地压力损失P ∑∆(包括回油路上地损失折算过来地部分)由管道地沿程压力损失f P ∑∆、局部压力损失r P ∑∆与阀类元件地局部压力损失v P ∑∆三部分组成,即:P ∑∆=f P ∑∆+r P ∑∆+v P ∑∆ (5-1)(1)沿程压力损失f P ∑∆。

专用平面磨床课程设计

专用平面磨床课程设计

专用平面磨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专用平面磨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专用平面磨床的操作步骤、加工参数设置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专用平面磨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专用平面磨床完成简单零件的平面磨削加工。

2. 学生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磨削参数,保证加工质量。

3. 学生能够分析专用平面磨床的常见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用平面磨床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专用平面磨床概述:介绍专用平面磨床的发展、分类、应用范围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第一、二节2. 专用平面磨床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专用平面磨床的主要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第三、四节3. 专用平面磨床操作与加工:详细讲解专用平面磨床的操作步骤、加工工艺、参数设置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第一、二、三节4. 常见故障与维护保养:分析专用平面磨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介绍维护保养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第一、二节5. 安全操作规程:强调专用平面磨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专用平面磨床的操作练习,包括简单零件的平面磨削加工、加工参数调整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安排12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6课时,实践操作6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缸体专用平面磨床设计第 1章 绪论1.1 磨床的类型与用途1.1.1 磨床的类型及其特点用磨料磨具(砂轮、砂带、油石和研磨料等)为工具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 统称为磨床(英文为Grinding machine),它们是因精加工和硬表面的需要而发 展起来的 [1] 。

磨床种类很多,主要有:平面磨床、内圆磨床、平面磨床、工具磨床和用来 磨削特定表面和工件的专门化磨床,如花键轴磨床、凸轮轴磨床、曲轴磨床等 [2] 。

对平面磨床来说,又可分为普通平面磨床、万能平面磨床、无心平面磨床、 宽砂轮平面磨床、端面平面磨床等。

以上均为使用砂轮作切削工具的磨床。

此外,还有以柔性砂带为切削工具的 砂带磨床,以油石和研磨剂为切削工具的精磨磨床等。

磨床与其他机床相比,具 有以下几个特点:(1)磨床的磨具(砂轮)相对于工件做高速旋转运动(一般砂轮圆周线速 度在35m/s左右,目前已向200m/s以上发展);(2)它能加工表面硬度很高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工件;(3)它能使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光洁度;(4)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自动线,进行高效率生产;(5)磨床通常是由电动机—油泵—发动部件、通过机械、电气、液压传动- 传动部件带动工件和砂轮相对运动-工件等部分组成 [1] 。

1.1.2 磨床的用途磨床可以加工各种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平面、渐开线齿廓面、 螺旋面以及各种成形表面。

磨床可进行荒加工、粗加工、精加工和超精加工,可 以进行各种高硬、超硬材料的加工,还可以刃磨刀具和进行切断等,工艺范围十 分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高 硬度材料的应用日益增多。

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工艺的发展,使得有可能将毛坯 直接磨成成品。

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进一步提高了磨削效率。

因此,磨床的使 用范围日益扩大。

它在金属切削机床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目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磨床在机床总数中的比例已达(30-40)%。

据 1997 年欧洲机床展览会(EMO)的调查数据表明,25%的企业认为磨削是他 们应用的最主要的加工技术,车削只占 23%, 钻削占 22%,其它占 8%;而磨床 在企业中占机床的比例高达42%,车床占23%,铣床占22%,钻床占14% [3] 。

由此 可见,在精密加工当中,有许多零部件是通过精密磨削来达到其要求的,而精密 磨削加工要在相应的精密磨床上进行, 因此精密磨床在精密加工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但是要实现精密磨削加工,所用的磨床就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高几何精度。

精密磨床应有高的几何精度,主要有砂轮主轴的回转精 度和导轨的直线度以保证工件的几何形状精度。

主轴轴承可采用液体静压轴承、 短三块瓦或长三块瓦油膜轴承,整体度油楔式动压轴承及动静压组合轴承等。

当 前采用动压轴承和动静压轴承较多。

主轴的径向圆跳动一般应小于1um,轴向圆 跳动应限制在(2-3)um以内。

(2)低速进给运动的稳定性。

由于砂轮的修整导程要求(10-15)mm/min, 因此工作台必须低速进给运动,要求无爬行和无冲击现象并能平稳工作。

(3)减少振动。

精密磨削时如果产生振动,会对加工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 响。

故对于精密磨床,在结构上应考虑减少振动。

(4)减少热变形。

精密磨削中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会达到总误差的 50%,故机床和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已经成为实现精密磨削的主要障碍。

1.1.3 平面磨削和端面平面磨床(1)平面磨削在平面磨削过程中,工件是安装在两顶尖的中心之间,砂轮旋转是引起切削 旋转的主要来源和原因。

基本的平面磨削方法有两种,即横磨法磨外圆和纵磨法 磨外圆,如图1-1和图1-2所示。

事实上,平面磨削可以通过其他以下几种方法来实施。

1)传递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磨削砂轮和工件旋转以及径向进给都应满足 所有的整个长度,切削的深度是由磨削砂轮到工件的纵向进给来调整的。

2)冲压切削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磨削是通过砂轮的纵向进给和无轴向进 给来完成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在表面成为圆柱的宽度比磨削轮磨损宽度 短时,这种方法才能完成。

图 1.1 横磨法磨外圆图 1.2 纵磨法磨外圆3)整块深度切削方法:除了在磨削过程中,要进行间隙调整外,这种方法 与传递方法很相似,同时这种方法具有代表性,除了磨削短而粗的轴。

(2)端面平面磨床及其特点端面平面磨床是平面磨床的一种变形机床, 它宜于大批量磨削带肩的轴类工 件,有较高的生产率。

它的特点如下:1)这种磨床的布局形成和运动联系与平面磨床相似,只是砂轮架与头架, 尾架中心连线倾斜一角度(通常 10°,15°,26.23°,30°,45°),如图 1尾架中心连线倾斜30°。

-3所示,数控端面平面磨床MKS1632A的砂轮架与头架,为避免砂轮架与工件或尾架相碰,砂轮安装在砂轮架的右边,从斜向切入,一次 磨削工件外圆和端面。

2)由于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所以具有自动磨削循环,完成快速进给(长 切入)-粗磨-精磨-无花磨削。

由定程装置或自动测量控制工件尺寸。

3)装有砂轮成型修整器,按样板修整出磨削工件外圆和端面的成型砂轮, 为保证端面尺寸稳定及操作安全,一般具有轴向对刀装置。

图 1.3 砂轮架与头架,尾架中心连线倾斜一角度1.2 磨床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随着机械产品精度、可靠性和寿命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增 多,磨削加工技术正朝着超硬度磨料磨具、开发精密及超精密磨削(从微米、亚 微米磨削向纳米磨削发展)和研制高精度、高刚度、多轴的自动化磨床等方向发 展 [4] ,如用于超精密磨削的树脂结合剂砂轮的金刚石磨粒平均半径可小至4μm、 磨削精度高达 0.025μm;使用电主轴单元可使砂轮线速度高达 400m/s,但这样 的线速度一般仅用于实验室,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砂轮线速度为(40-60)m/s; 从精度上看,定位精度<2μm,重复定位精度≤±1μm 的机床已越来越多;从 主轴转速来看,8.2kw 主轴达 60000r/min,13kw 达 42000r/min,高速已不是小 功率主轴的专有特征;从刚性上看,已出现可加工60HRC硬度材料的加工中心。

北京第二机床厂引进日本丰田工机公司先进技术并与之合作生产的GA(P) 62-63 数控外圆/数控端面平面磨床,砂轮架采用原装进口,砂轮线速度可达 60m/s,砂轮架主轴采用高刚性动静压轴承提高旋转精度,采用日本丰田工机公 司 GC32-ECNC 磨床专用数控系统可实现二轴(X 和 Z)到四轴(X、Z、U 和 W) 控制。

此外,对磨床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绝大部分的机床产品都采用全封闭的罩 壳,绝对没有切屑或切削液外溅的现象。

大量的工业清洗机和切削液处理机系统 反映现代制造业对环保越来越高的要求。

1.3 本课题的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目的:发动机气缸体对其平面度要求十分严格,用专用磨床加工可确保 其加工质量。

设计意义:气缸体作为重要的工艺要求精密的零部件,其外表面的粗糙度一 直是制约产品质量的一个瓶颈问题, 如何能使气缸体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达到 技术要求,因此设计一台用于气缸体表面加工用的专用磨床。

第 2章 总体结构设计2.1 基本参数和设计内容根据设计任务书,本气缸体专用平面磨床的设计基本参数如下。

电动机功率:2.8kW主轴转速:2800rpm磨头行程:垂直方向260mm,纵向840mm磨削头砂轮直径:250mm该磨床的总体设计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 系统设计包含数控装置的功能设计、元件和部件设计,程序段格式设计及系统的总体 设计。

(2) 逻辑设计包含运算器设计、控制器设计及电路设计。

(3) 机床主机的结构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对总体结构进行设计。

2.2 磨床总体设计(1)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表面形状,尺寸,材料,技术条件,批量,加 工余量等);(2)调查研究和比较国内外同类机床,经验总结,进行改革创新;(3)图纸设计(总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工艺卡,目录,标准件,外 购件目录,铸件,锻件目录,说明书,装箱单,合格证);(4)制造,装配,调试;(5)小批量生产,设计改进。

2.3 总体设计注意事项(1)保证机床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刚性、稳定性好;(2)传动系统力求简短;(3)操作调整方便;(4)安全保护,冷却液供给,回收,废渣的排除。

第 3章 磨床总体布局设计3.1 加工零件发动机气缸体对其平面度要求十分严格,用专用磨床加工可确保起加工质 量。

气缸体材料为45#、40cr、球墨铸铁等;3.2 初步估计组成部分磨床的主要组成包括:a.床身;b.工作台面;c头架;d尾架;e砂轮架;f 修整器;g 测量装置;h 砂轮进给电机;I 修整器进给电机;j 电器框;k工作 台进给电机;l 工件旋转电机;m 润滑冷却装置;n数控装置。

3.3 总体布局初步设计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如下。

(1)T型床身;(2)工作台移动;(3)工作台型面采用倾斜10°的型面;(4)砂轮架主轴与床身导轨倾斜30°角;(5)头尾架中心线平行;(6)采用成型砂轮修整器(金刚石滚轮),采用MARPPOS公司轴向,径向测 量仪;(7)数控系统的四坐标轴X轴:砂轮架进给 Y轴:修整器进给Z轴:工作台移动 W轴:工件旋转各轴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通过精密无间隙弹性连轴器直接与滚珠丝杆相连;(8)液压油箱单独(减小热变形,简化机床结构,易实现标准化,通用化, 便于维修);(9)电器框与机床采用空中走线;(10)机床前防护罩采用全封闭结构。

3.4 纵向与横向尺寸的确定(1)纵向尺寸①工件最大长度1 750 l mm = ; ②头架长度2 440 l mm = ; ③尾架长度3 320 l mm = ; ④上台面长度4123 100(20~40)1640 l l l l mm =++++= ; ⑤下台面长度( ) 544 15%~20%2000 l l l mm =+´= ; ⑥床身长度651 4003150 l l l mm =++= ; ⑦后床身长度7 1600 l mm = (考虑砂轮架和修整器大小按经验给定); ⑧整个床身宽度 8 1650 l mm = (视觉效果);⑨砂轮架中心与机床床身对称线相距023 120 l l l mm=-=图 3.1 磨床纵向尺寸(2)横向尺寸1)画出横向尺寸床身的 V 型导轨作为横向尺寸的基准,画出床身的平面导 轨作为高度尺寸的基准线,根据确定的工作台参数,导轨参数 B1’,B2’中心画出左视图。

2)确定上、下工作台厚度和宽度(a)厚度:用类比法上工作台 ( ) 2 0.25~0.35' h l = 中心(3.1) 下工作台 ( ) 1 0.3~0.4' h l = 中心 (3.2)' l 为工作台导轨的中心距,工作台导轨选用80´75´250取 1 ' h =0.3´250=75mm2 'h =0.38´250=95mm (b)宽度45 ' B l B B=++ 工作台 (3.3)( ) ( ) ( ) 1/212~301/2752058 B B mm =+=´+= ∵ 46 B B ³ ∴ 4 70 B mm= ( ) ( ) ( ) 71 1/2'12~301/2752060 B B mm=+=´+= ∵ 57 B B ³ ∴ 5 70 B mm= 2507070390 B mm=++= 工作台 3)确定头,尾架顶尖中心位置顶尖中心安排在V 型导轨的中心线上,这样有利于磨削最小直径工件的,砂 轮架趋近于工作台不致相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