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鉴赏
【诗歌鉴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忱开口笑,菊花须挂满脸归属于。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富豪之家区厄尚?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注释、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有浴览胜饮菊花酒。
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2、翠微:这里代指山。
3、Tessy(mǐngdǐng):醉酒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4、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5、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翻译江水荡漾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偕同酒壶飞骑峰峦翠微。
尘世无可奈何平生忱开口一苦笑,菊花花开之时必须挂满脸而归属于。
只应当纵情欢宴赋重阳佳节,不必怀忧驻跸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较长时间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是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赏析《九日齐山览胜》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就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不得志情绪而作,诗以看穿一切的旷达乃至陈腐,去排解人生多弊、命运无常的可悲,整体表现了封建制度知识分子的人生观滞后、消极的一面。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首单胺白描的手法写下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绘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汪”去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宽容在自己的默默里,“江涵秋影”四字绝妙的表达出来江水之明,“秋影”宽容极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偕同壶”就是设宴会友,并任之有山有水,就是人生乐事,“翠微”去替代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惬意体会。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商山富水驿诗歌鉴赏

商山富水驿诗歌鉴赏
商山富水驿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描写了秋日行旅的困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联“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意思是自己性格一直很刚直,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并不明智,最终还是要被贬到南方去凭吊屈原。
这里诗人用了屈原的典故,暗示自己的遭遇和屈原相似,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悲叹。
颔联“残云带雨风犹暗,老树含烟日半昏”,描写了秋日雨天的景象,阴沉的天气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闷。
这里诗人用残云、雨、风、老树、烟、日等景物来烘托气氛,暗示自己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阴暗。
颈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意思是不要嫌弃潇湘这个地方人少偏僻,这里盛产菰米,岸边还有莓苔。
这里诗人用菰米和莓苔来暗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能够自给自足,表现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
尾联“为儒误己徒忧国,穷理明时好佐君”,意思是自己读书做学问,却没有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只能白白地忧虑国事。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不能为国家尽忠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以秋日行旅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人运用了比喻、暗示等手法,使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

《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分析古诗词中所表现的形象、语言、技巧、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杜牧的诗词大全_唐代诗词鉴赏

杜牧的诗词大全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牧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杜牧——《泊秦淮》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秦淮:秦淮河。
长江下游支流,在今东苏西南部。
当时穿过金陵的秦淮河两岸,酒楼妓馆林立,一片繁华景象。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天街:天庭,即天上。
一作“天阶”。
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注释:遣怀:抒发感触甚深的情怀。
落魄:漂泊,作游乐解。
楚腰:《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
”后称细腰女子为腰。
杜牧——《山行》【年代】:唐【作者】:杜牧——《山行》【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杜牧斋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善属文。
大和二1 / 3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杜牧——《金谷园》【年代】:唐【作者】:杜牧——《金谷园》【内容】: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作者:○杜牧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善属文。
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年代】:唐【作者】: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内容】: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杜牧——《赤壁》杜牧——《赤壁》【内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赤壁: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赤矶山,系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所在地。
杜牧诗词鉴赏

唐代有的诗人也喜堆垛数字,如骆宾王,却不免被讥为“算博士”。考其原因,乃因其数字的运用多是为了属对方便,过露痕迹,用得又太多太滥,也就容易惹人生厌。而此诗数字之设,则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所以驱使而令人不觉,真可夸口“虽‘算博士’何妨”!
题扬州禅智寺
江南春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登九峰楼寄张祜
九日齐山登高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则是黄州的郡名。诗当作于武宗会昌初作者出守黄州期间。
这首宦游思乡之作,赞许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引其末句。明人杨慎说:“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升菴诗话》)清王渔洋更说:“唐诗如‘故乡七十五长亭’、‘红阑四百九十桥’,皆妙,虽‘算博士’何妨!……高手驱使自不觉也。”(《带经堂诗话》)说它数字运用颇妙,确不乏见地;兹再予伸论如下。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由于写“一声”就产生一个特殊的情节,与“吹角当城片月孤”一类写景抒情诗句同中有异。呜咽的角声又造成一种凄凉气氛,那“潋潋”的江水,黯淡无光的夕阳,水中的汀洲,也都带有几分寒意。“微”、“寒”等字均著感情色彩,写出了望乡人的主观感受。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及其时代背景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及其时代背景分析一、杜牧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以才华横溢的诗文成就而著称于世。
他的诗作以清丽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二、杜牧的创作风格特点1.借景抒怀:杜牧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2.力图真实:他追求写实主义风格,注重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人物。
3.悲凉忧郁:他笔下的情感多为思乡之情、别离之苦、忧国念家等。
三、杜牧与时代背景1.唐代盛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2.兴安元年变法:此时,唐朝开始推行兴安元年变法,旨在消除官僚腐败和废除陈规旧制,使国家政治得以改革。
3.安史之乱:杜牧的创作生涯正值安史之乱时期,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杜牧在诗中也抒发了对战争和动荡局势的忧虑与痛惜。
四、重要的诗作鉴赏1.《秋夕》: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们团圆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人思念之情。
2.《江南春》:以细腻别致的文笔描写了江南地区春天的美景和悠闲宁静的生活,展现出一派淡泊清幽的意境。
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防禦使轉漳州司馬令兮罷楓枝劒詩五首》:这是杜牧流放至建州(今属福建)时所作,抒发了他被迫离故土、思念家乡和忧心国家命运等情感。
五、影响与评价1.文学影响力:杜牧被后世誉为"小李杜",与另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李商隐齐名,合称为“李杜”。
他的创作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被尊崇为唐詩佳話之一。
2.价值评价:他的诗作以真实、悲凉和细腻见长,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作者个人情感。
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家园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以上是关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及其时代背景分析的内容。
通过对杜牧生平、创作风格、时代背景以及重要诗作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山行诗歌鉴赏

山行诗歌鉴赏《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作品原文版本一山行⑴远上寒山石径斜⑵,白云生处有人家⑶。
停车坐爱枫林晚⑷,霜叶红于二月花⑸。
版本二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⑴山行:在山中行走。
⑵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⑶生:明万历赵宦光刊本《万首唐人绝句》、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御定全唐诗》作“深”。
⑷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⑸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于:比。
[2-3]白话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创作背景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作品鉴赏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诗词鉴赏杜牧5篇

诗词鉴赏杜牧5篇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
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
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词鉴赏杜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寄远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南陵道中”。
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
“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
“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
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
“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
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
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诗鉴赏 杜秋娘诗并序 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錡妾。
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
皇子壮,封漳王。
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 王为根。
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
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
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
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
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
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
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
崭崭整冠珮,侍宴坐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
觚稜拂斗极,回首尚迟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哪得知?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寒衣一疋素,夜借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
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
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
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
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
射钅句后呼父,钓翁王者师。
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
秦国逐客令,柄归丞相斯。
安知魏齐首,见断篑中尸? 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峩危。
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 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 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
这首长篇五言古诗 作于唐文宗(李昂)大和七年(833)春天 ,杜牧三十一岁。
那时,作者正 在宣州 (今安徽宣城)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中,奉沈之命至扬州公干,经过镇 江(即序中所说的金陵 ,唐代 镇江为润州,又叫金陵 ),见到年老色衰而孤 苦无助 的杜秋,倾听其诉说平生,感其穷且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以深 切的同情,叙述了杜秋一生的坎坷不幸 ,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抒发世 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并曲折地透露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