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专题八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科目:历史级别:高二级任课教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儒学的兴起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民必修三精练:专题八 一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专题八ZHUANTIBA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工业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充分暴露,这正是材料中的“浪漫主义者”所憎恨的生活素材,故选C项。
2.英国诗人雪莱在其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到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必将到来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纪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纪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3.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的倾向,为什么却被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唐璜》描写奇人奇事,情节离奇曲折,充满异国情调,场面多变,作者在叙述中穿插大量的说明和议论,自由抒情。
虽有现实主义因素加入,但《唐璜》仍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故选C项。
4.斯塔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下列哪部作品体现了她的这种文学艺术思想( )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可推断出作品风格为浪漫主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三课件

02 专题概述
专题内容
介绍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李自成起义的背景。
详细阐述了李自成起义的发展过程,包括其兴起、壮大、建立大顺政权和推翻明朝 统治等阶段。
分析了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包括内部腐败、战略失误、清兵入关等因素。
专题重点与难点
重点
李自成起义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难点
如何理解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本专题总结
内容概览
本专题主要探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欧洲 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运动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
核心观点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启蒙运 动则提出了理性主义和民主政治的构想。这些运动共同推 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解放和现代化。
重要事件与人物
本专题涉及的重要人物包括但不限于达芬奇、马丁·路德、 约翰·洛克等,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内为思想文化的变革 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学习方法
深入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了 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李 自成起义的背景。
通过地图、图表等方式,直观 了解李自成起义的发展过程。
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分 析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 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03 专题知识解析
知识一:历史背景
总结词
介绍该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经 济背景等。
详细描述
在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成为了世界 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 盾也日益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导致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知识二:历史事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该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主要人物、关键时刻等。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精选试题及答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 “心外无物”C.“理”D. “格物致知”2.(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3.(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2009福建文综高考)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6.(2009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2009高考上海单科)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2009高考海南单科)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9.(2009高考海南单科)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二、非选择题1.(2009高考广东单科)(14分)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 专题八教学案 主备人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八教学案主备人人民版必修3课型:新授。
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初期主要的文学创作及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时代背景分析,锻炼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本补充材料,发挥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的心境,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类文化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健康的审美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2,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领域的产生背景和影响教学难点:结合丰富的社会背景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而分析产生的影响。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课内体验研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C、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
2、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刻意突出人的理性②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③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④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贝多芬自称是“强硬的民主主义者”,下列哪部作品的创作体现了这一特点:A《英雄交响曲》 B《田园交响曲》C《合唱交响曲》 D《命运交响曲》4、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其中发展较高的国家:A 英国、俄国B英国、法国 C 德国、法国 D 法国、俄国5、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是:A 莫扎特B 李斯特C舒伯特 D 籍里柯6、材料问答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同步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教学课件专题8-3

(2)美国文学 ①德莱塞:代表作有《嘉莉妹妹》和《 美国悲剧》,后 者是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 ②海明威: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 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③他们两人的作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
时代 ”。
(3)亚、非、拉等国的文学 ①泰戈尔: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亚洲第一位
2.请谈谈你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理解。
【提示】 毕加索采用分解立体构成法,仅用黑、白、 灰三色来画成。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全画充满着悲剧气 氛。表现了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和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 有形象都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给人以极 大的震撼。
难点
他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 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 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 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 为“用音乐写小说”。 他就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罗曼· 罗 兰!由此导入新课。
大学 》。
2.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鲁迅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 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 阿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表 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
音乐的变奏
1.印象主义音乐 (1)历史地位: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 印象主义 音乐的代 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界 承前启后 的天才人物。 (2)艺术特色:印象主义音乐和印乐中,人们可以领略 到一种朦胧、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 (3)代表作:交响诗《牧神午后》以及管弦乐《夜曲》、 钢琴曲《月光》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专题八专题整合

专题八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四大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以后三大领域:文学、音乐、美术一大总特征: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重大历史线索1.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的演变及其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于整个欧洲。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法国的雨果。
(2)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①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深入剖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3)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①它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
③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
④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代表作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2.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流派名称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浪漫主义注重情感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细节;强调色彩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注重光与色的和谐,画面明亮;后期抒发个性,线条粗犷,形式夸张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凡·高《向日葵》现代主义反传统与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千奇百怪,材料多样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图片、图表类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取的素材看,以历史地图、历史老照片或以数据表格、饼形图和柱状图等形式呈现。
【同步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教学课件专题8-2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程标准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 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 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 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 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 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 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 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 多样性和民族性。
,代表作是《青铜时代》、《
思想者 》,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活的雕塑,对世界
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阅读教材P152“学习思考”:你认为“思想者”在想什 么?
【提示】 《思想者》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 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 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内心的苦闷。
【判断回扣】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用对现实的批判逃避现实。(×) 【提示】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直面现实,对现实社会的 弊端展开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从而激励人们改造现实。
2.印象画派突出的是记忆中的“象”。(×)
重点难点 1.了解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 泰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重点) 2.知道列宾、凡·高等画家及其 代表作品。(重点) 3.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 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时代背景 。(重难点) 4.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绘画、印象派绘画的艺术 价值。(难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
碰撞与冲突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总结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课 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的展现,让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 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重点难点
处理方法
重 点
结合【互动探究】栏目, 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设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绘 置问题“批判现实主义文 画、民族乐派音乐、 学的特点”和“印象画派 印象主义绘画的成就、 的特点”。然后师生合作 特点。 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 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四大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以后
三大领域:文学、音乐、美术
一大总特征: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重大历史线索
1.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的演变及其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于整个欧洲。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
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法国的雨果。
(2)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①
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
深入剖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3)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①它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
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
③
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
④
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代表作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2.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图片、图表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取的素材看,以历史地图、历史老照片或以数据表格、
饼形图和柱状图等形式呈现。
2.从考查的功能看,考查学生从历史图表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典型例题】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
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技法攻略】
析题干→两幅作品的意图及绘画风格。
看选项→作品的绘画风格具有扩张、扭曲变形的特点。
明史实→题中两幅作品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自画像》。
构联系→毕加索是现代主义风格画家。
明答案→选出符合题干主旨的选项,故选B。
【针对训练】
1.下列作品中,以19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背景,深刻揭露复辟后的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堕落,是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的是 ( )
解析:《悲惨世界》是一幅辉煌的画卷。
展现了从1793年到1832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答案:A
2.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 解析:《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日出·印象》是19世纪中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的现代派代表作。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