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1)电子版本

合集下载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20210110103404)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20210110103404)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 ,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4.字数不少于 300 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猫》教学设计麻城市顺河镇安畈姓名刘彬工作单位小学年级学科四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猫》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作,作者是郑振铎,这篇课文有两个要点: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 , 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发同学热爱生活的情趣,初步培养同学抓住特点观察动物的兴趣。

3.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力参差不齐,所以,在预习环节,我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初步疏通字词句。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在书上找出“猫”的态度变化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一、品词句,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1.浏览课文 1---3 自然段,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

思想聚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思想聚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思想聚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呢,以下是unjs我细心整理的相关内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与了相关沟通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 ,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仔细端详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消失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与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 300 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哈尔威船长》姓名班级学科丁艳红四班级语文工作单位教材版本太平镇小河学校长春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学问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哈尔威船长》是长春版学校语文第七册第十一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文是 19 世纪法国最宏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

这篇课文叙述了“诺曼底”号在海上失事,船长临危不惧地指挥船员,使船上全部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

哈尔威船长危险时刻舍己为人、镇静机灵、指挥有方的宏大形象永久留在人们的心里。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详细要求,目标要明晰、详细、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通过语言及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名贵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同学对预备学问的把握了解状况,同学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把握状况,如何设计预习)四班级同学有肯定的阅读分析力量,喜爱表达,但是语言表达不够精确,也不够完整,需要老师提示。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
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业题目: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 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 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 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_图文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_图文

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

(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

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

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3.信息处理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

(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设备)是怎样进行的呢?(讨论)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就能直接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归纳、综合、比较、判断等处理后,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说话、与字、动作、表情等方式输出信息。

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处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处理。

就如人们用算盘来计算……。

在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们将处理信息的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们也将计算机叫做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等)再经过信息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显示器、打印机等等)例如气象工作者借助于计算机处理卫星发回的大量数据,绘制出气象云图,可以及时地运报出近期的天气趋势;再如我们用计算机计算 1 + 1 = ?,首先将各题目信息从键盘输入,计算机计算处理出结果,再在屏幕上输出结果1 +1=2。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生:18不是4的倍数,4也不是18的因数。
师板书:
18×1=18 2×9=18 3×6=18
18=18×1=2×9=3×6
18÷1=18 18÷2=9 18÷3=6
知识迁移
你能说出18与1、2、3、6、9、18有什么关系吗?
1、2、3、6、9、18是18的因数,18是1、2、3、6、9、18的倍数,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它们有的是小数和0或不能除尽,整除只研究非零整数。
巩固提高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听课认真
思考方法
回答问题
综合评价
合计
A
B
C
A
B
我有进步
还要努力
()个A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5.2、经历“活动建构”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1.1、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名称并不陌生。
2.2、学生可能会将乘法和除孤立开来,不能沟通联系,往往认为“乘法中有因数,除法中有倍数”。
3.3、学生还有可能受前认知的干挠,往往把倍数认识是二年级的“倍的认识”,而不是“整除条件下的倍数”。
4.4、学生对整除中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混乱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依托原有认知活动中建构概念。
自主探究,在对话中生成方法。
反馈巩固练习,应用中体会奥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1)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1)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大约是1毫米。

(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
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

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

)闭
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

(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
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
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一:根据新课程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做实验,加深学生对频率的理解,从而正确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整节课我通过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复习导入,动手操作,交流感受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丰富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有限的时间成为无限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第一环节:复习导入;第二环节: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第三环节:掌握新知,巩固练习,第四环节:总结归纳,综合实践。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让学生预习新课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课堂互动,师生交流
师生探讨,共同交流
加深学生对频率和概率的认识和区别
教师引领,随堂辅导
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所学知识树状图和列表法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练习
让学生完成作业,反馈所学知识情况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1)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Nhomakorabea频率与概率
姓名
祝合兵
工作单位
店子镇初级中学
年级学科
九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2011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题是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中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第二课时,通过做实验,加深学生对频率的理解,从而正确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体验数学知识的自我生产性,及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运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
能力目标:能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经历实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的重点及难点是: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丰富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认识,知道当实验次数较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活动的探索,正确理解实验频率与理论频率之间的关系,能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时间发生的概率。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硬币,图钉,彩色纸,剪刀,尺子和笔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过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在这个的基础上理解频率和概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非常容易。所以本节课开始我首先复习概率,频数,频率的概念及其公式,然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然后通过例题的讲解和巩固练习掌握本节课的新知识,并达到运用新知识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