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XX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XX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XX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重点)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难点)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基础较差,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学生课后错误较高。
因此我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1、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
2、改写使用直等号,省略使用约等号。
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最高位(或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重点)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难点)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数位顺序表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还可以知道从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1]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4f2592ff111f18583d05a66.png)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
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20210110103404)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 ,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4.字数不少于 300 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猫》教学设计麻城市顺河镇安畈姓名刘彬工作单位小学年级学科四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猫》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作,作者是郑振铎,这篇课文有两个要点: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 , 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发同学热爱生活的情趣,初步培养同学抓住特点观察动物的兴趣。
3.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力参差不齐,所以,在预习环节,我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初步疏通字词句。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在书上找出“猫”的态度变化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一、品词句,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1.浏览课文 1---3 自然段,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业题目:
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思想聚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思想聚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呢,以下是unjs我细心整理的相关内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与了相关沟通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 ,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仔细端详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消失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与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 300 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哈尔威船长》姓名班级学科丁艳红四班级语文工作单位教材版本太平镇小河学校长春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学问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哈尔威船长》是长春版学校语文第七册第十一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文是 19 世纪法国最宏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
这篇课文叙述了“诺曼底”号在海上失事,船长临危不惧地指挥船员,使船上全部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
哈尔威船长危险时刻舍己为人、镇静机灵、指挥有方的宏大形象永久留在人们的心里。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详细要求,目标要明晰、详细、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通过语言及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名贵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同学对预备学问的把握了解状况,同学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把握状况,如何设计预习)四班级同学有肯定的阅读分析力量,喜爱表达,但是语言表达不够精确,也不够完整,需要老师提示。
初中数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导语:初中数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以下是大学网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初中数学“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姓名何祥忠工作单位大关县高桥中学年级学科七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
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一〉、提出问题[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二〉、分析问题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1)原式的特点。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5 (1)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5 (1)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在本模块中,我们研究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并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应用;2.要求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4.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斑羚飞渡姓名:XXX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工作单位:XXX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来源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主要写的是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悬崖边上,它们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镰刀头羊急中生智想出了飞渡的办法,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来获得新生。
这节课是让学生冷静思考生与死、强与弱等人生考验,培养学生顾全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充分利用科学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写作意图,读议结合,理解文章中的动词的表现力。
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PPT课件的制作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在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考验,对“爱”的理解。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1.斑羚如何自救?2.文章中动词表现作用是什么?3.这篇文章主人公的精神是什么?4.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我们的人生感悟怎样?四、教学过程1.课件展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
3.品味感悟。
4.拓展延伸。
5.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品味感悟当堂检测六、教学评价设计1.找到斑羚自救的方法(5分)。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案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题目:
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们再学习一种阅读的方法——旁批法。
1.什么是旁批法呢?
师: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旁边写批语。
批语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还可以是拓展式的。
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旁批的方法。
赏析式旁批示例:
感悟式旁批示例:
拓展式旁批示例: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写作者流泪,选择你感受深刻的一次做个旁批,可以使用一种旁批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糅合在一起进行旁批。
(生默读,进行旁批,师巡回指导。
)
(交流补充旁批。
分别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请学生按照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先深情朗读,再交流旁批。
)
3.你在阅读时还在哪些令你感动的地方做了旁批?让我们来分享你的体会。
(指导学生分组采用旁批的形式,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旁批、再进行合作交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