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珍惜我们的权利第1课我们有多少权利课程内容1. 了解权利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认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学会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知识点1. 权利的定义: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2.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等。
3. 依法行使和保护权利:遵守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2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课程内容1. 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2. 认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知识点1. 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方面对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保护责任。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旨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单元我们的责任第5课我们是集体的一员课程内容1. 了解集体的定义与特点。
2.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 学会承担集体责任,为集体发展做贡献。
重点知识点1. 集体的定义:集体是指在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是集体的组成部分,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 承担集体责任:遵守集体纪律,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荣誉和利益做出贡献。
第6课我们共同的责任课程内容1. 了解社会责任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认识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3. 学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重点知识点1. 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遵守法律法规,关心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等。
六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道德与礼貌1.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素质,如诚实、守信、正直、友善、自律等。
2.学习尊重他人,理解包容,不歧视和欺负他人。
3.学习与他人良好地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学习做好礼仪和待人接物,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仪表。
第二部分:安全与自我保护1.学习自我保护意识,警惕危险,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正确应对。
2.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规则,学会正确过马路。
3.学习火灾、地震、洪水等紧急情况的安全逃生方法。
4.学习网络安全常识和防范措施,避免受到网络欺骗和侵害。
第三部分:卫生与健康1.学习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梳头等。
2.学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学习定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学习预防常见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并学会正确处理生病情况。
第四部分:公民意识与法律常识1.学习尊重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不违反法律法规。
2.学习爱护公共财物和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
3.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4.学习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刑法、民法等,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
第五部分:友爱与关系1.学习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不打架斗殴,不欺负同学。
2.学习尊重老师和长辈,听从指导和教诲。
3.学习与父母和睦相处,尊重父母的权威,孝敬父母。
第六部分:守法与公平1.学习遵守规则和纪律,不作弊、不欺骗他人。
2.学习公平正义,不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不欺凌他人。
3.学习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正确方法,避免诉讼和暴力解决方式。
4.学习珍惜公共资源,不浪费用水、用电等资源。
以上是六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汇总,内容涵盖了个人品德与礼貌、安全自我保护、卫生健康、公民意识与法律常识、友爱与关系以及守法与公平等方面。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以下是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汇总:
品德知识点
1. 积极向上的品德
- 忠诚正直
- 勤俭节约
- 诚实守信
- 友善乐观
- 勇敢坚强
2. 爱心与公益活动
- 关爱他人
- 尊重帮助他人
-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 公益知识与技能
3. 团队合作与沟通
- 善于合作
- 学会倾听与表达
- 学会包容与理解
- 学会分享与关心
4. 自我管理与自我保护- 自觉遵守纪律
- 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 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法治知识点
1. 宪法和法律
- 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 法律的基本概念
- 法律的层级和体系
2. 司法制度
- 法官的职责和权力
- 法庭的组成和审判程序
- 法律援助的重要性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
- 公民的基本义务
- 公民的诚信与公民道德
4. 安全与法律
- 遵守交通法规
- 学会防范安全事故
- 领会火灾和自然灾害防范知识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汇总。
在研究和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法治观念。
总字数:XXX
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文档的总字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 4.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 河姆渡 )人和位于黄河流域的( 半坡 就开始了定居生活。
)人早
● 1.原始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 )生活 中学会了饲养( 动物 )。原始先民实现了从(采集 )到( 农耕 )、从 (渔猎)到( 畜养 )的伟大变革,产生了( 原始农业 )。
多彩的文化。 ● 6.针对因为不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而产生的尴尬,甚至矛盾和冲突,我们首先要 ● (了解差异),学会( 尊重差异 ).
1.你知道哪些见面礼仪?
答:握手,双手合十,行贴面礼,拥抱等。 2.应该怎样尊重们画的多样性?或:我们怎样面对各国的文化差异甚至是矛盾和冲突? 答: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
③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
●2.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 ①指出对方的错误;②要求对方道歉:③必要时拿
起法律武器。
3.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他人?
●答:①语言可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 ③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第二课 学会宽容
● 1.(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基础。
● 1.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解决 )道路,坚定奉行( 和平解决 )外交政策。 ● 2.中国反对( 强权政治 ),永远( 不称霸 ),永远( 不搞扩张 )。 ● 3.中国主张( 和平解决 )解决国际争端。 ● 4.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解决 )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
● 2.上海合作组织包含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等八个国 家,倡导和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 “( 上海精神 )”,开展广泛合作。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一、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 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不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
- 不歧视他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
- 尊重朋友之间的感情,不欺负、孤立和伤害别人
- 珍惜友谊,学会与他人相处,并能解决友谊中的问题
- 正确理解和尊重爱的概念,学会与家人和亲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文明礼貌和待人宽容
- 保持良好的礼貌行为,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
- 尊重师长和长辈,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
- 大度宽容,不恶意批评和攻击他人,善于处理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四、自我保护与帮助他人
- 学会自我保护,不轻易相信陌生人,遇到危险情况及时求助
- 乐于助人,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和问题,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与友爱
五、遵守法律和研究法律知识
- 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
- 研究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知识产权保护
等
- 了解和尊重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的安
全和稳定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
认真学习,注重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道德与法治观念,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一、社会公德1.关心集体利益:六年级学生要懂得关心集体利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为集体做贡献。
2.礼貌待人:六年级学生要懂得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对师长和同学要有礼貌,不说脏话,不恶作剧。
3.弘扬民族精神:六年级学生要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爱党,热爱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4.保护环境:六年级学生要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不乱扔垃圾,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二、法律常识1.社会公德规范:六年级学生要了解社会公德规范,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保护他人财产安全、不参与赌博等行为。
2.法律的约束力:六年级学生要认识到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力,懂得守法,遵纪守法,不违法。
3.安全意识:六年级学生要具备安全意识,了解各种安全知识,遵守安全规则,不参与危险活动。
4.不良信息的防范:六年级学生要学会防范不良信息,警惕网络诈骗、色情信息等,懂得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三、家庭道德1.孝敬父母:六年级学生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关心家人的健康和幸福。
2.团结互助:六年级学生要学会团结互助,帮助家人,和睦相处,不与家人争吵发生冲突。
3.守时守信:六年级学生要守时守信,遵守约定,不撒谎,不欺骗家人。
4.经济管理:六年级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做好经济管理,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食物。
四、公民道德1.轮流帮助:六年级学生要学会轮流帮助弱势群体,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尊重社会公德:六年级学生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乘车秩序,排队等候,守规矩办事。
3.自觉维护社会安全:六年级学生要自觉维护社会安全,不传播谣言,不参与传销等违法活动。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六年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款救助贫困儿童、关爱老人等,传递温暖与关爱。
五、知识产权保护1.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六年级学生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盗版、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尊重知识的创造者。
2.不侵犯他人隐私权:六年级学生要尊重他人隐私权,不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不偷窥、偷听他人。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规》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规》知识点总结
本文旨在对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法规》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们复和掌握。
以下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1. 诚实守信
- 诚实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之一。
诚实的人不撒谎,不
欺骗他人,并且善于说实话。
- 守信是指履行承诺,信守诺言。
对于已经做出的承诺,我们
应该尽力去实现。
2. 安全教育
- 安全意识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认识和态度。
- 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应该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3. 社交礼仪
- 社交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中,合适的言行举止。
如:礼貌用语、行为规范、尊重他人等。
- 社交礼仪的遵守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谐。
4. 国家法律与法规
- 国家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法规。
我们应该遵守国家法律,不违法乱纪。
- 研究国家法律和法规,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以上是《品德与法规》这一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学生们应该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只有养成好的品德和守法的习惯,我们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公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点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是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它们涉及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下面我将就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阐述。
一、道德规范1.尊重他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感受等。
他们需要了解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2.诚实守信:诚实是道德的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他们需要了解到,说谎话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而守信则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
3.热爱集体: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利益,为集体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他们需要了解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集体,而集体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二、法律规定1.了解法律:六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作用、法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
他们需要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2.遵守法律: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
他们需要了解到,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保护自己: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到侵害时应该及时报警、寻求帮助等。
他们需要了解到,保护自己的权益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观。
最终,我们希望每一个六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在道德和法治的指引下,成为有道德、有法治观念、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1课学会尊重★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要重的。
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忽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
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就,他也是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
例如:周阿姨是超市的营业员。
周阿姨多年为街道邻居提供便利,就值得尊重。
因为周阿姨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踏实工作,就值得尊重。
★尊重自己4、每个从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都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5、尊重自己还表现为:维护自己的(形象)。
爱惜自己的(名誉)。
信守自己的(承诺)。
6、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应怎么做?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的武器……7、(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
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
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8、下列行为属于“尊重自己":王明给赵刚起了个难听的外号,赵刚一听就火了,要求王明向他道歉。
老师找杨岚谈话,说她最近上课思想开小差,学习退步。
听了老师的话,她难过又不好意思。
9、下列行为属于“过度维护自己”:周倩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出意见,她都有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黄晓琳一向以自己的舞蹈才艺为荣。
有一天,好朋友方方说张红艳的舞蹈比她还要好。
黄晓琳很生气,觉得伤自尊了,两个星期都没理方方。
李远特别喜欢下棋,每次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就生气发火,班上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10、维护自己应适度: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
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
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1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一一朱熹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尊重他人12、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
推己及人, 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
13、(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文明素养)的体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行为却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14、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张明向王刚请教问题,王刚说:“不懂就自己想嘛!你这智商,估计给你解释你也听不懂。
”小明和小华在放学回家路上,他二人将清洁工扫在一起的矿泉水瓶当球踢开。
15、(语言)可以体现尊重。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
16、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
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17、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18、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第2课学会宽容★宽容让生活更美好1、(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2、(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3、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情怀), 增进人的(健康)。
因此,(豁达宽容),(与人为善)使人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维生素”)。
★拥有一颗宽容心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
5、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7、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韩愈《原毁》8、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和而不同9、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观点看法。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1、对宽容的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从相同。
每个从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此事情上,可能有多种看法存在。
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结合大家的意见,才能更加全面第3课学会反思★生活离不开反思1、反昼,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教训时,这就是(反思)。
2、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
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养成反思好习惯3、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
4、反思的方法: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样做会更好?5、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必要。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我们生存的家园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一一(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迎1等。
2、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橄榄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园2 壑3、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4、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她生产出丰富的食物,让人类不饥饿;她奉献出充足的(土石)和(森林),让人类(建房)御寒安居;那牧场上的(羊群)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一一(美)房龙《房龙地理》★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5、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6、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共同的责任7、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约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我国还把地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8、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
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
(2016 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9、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0、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剖析,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1、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风能发电、海潮发电等)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3、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5> 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6、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
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7、“风云四号”气象卫生成功发射。
有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8、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9、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本。
10、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生分手段。
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早期文明发祥地1、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溯本求源。
世界多个地区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2、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
“被称为”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