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强化排水设计:优化公 路路基的排水设计,确 保路基范围内的水能够 迅速排出,防止水对路 基的侵蚀和破坏。
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型的 路基材料和施工工艺, 提高路基的抗压、抗剪 强度和稳定性,延长公 路使用寿命。
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建 立健全的应急抢险机制 ,对突发性的路基病害 进行快速响应和有效处 置,最大限度减少病害 对公路通行的影响。
路基开裂
水分、温度、荷载
• 路基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分、温度和荷载。水分的侵入会导致土壤体积变化,从而产生裂缝 。温度变化会引起路基材料的热胀冷缩,进而产生开裂。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集中也可能导致路基开 裂。
路基冲刷
水流冲刷、雨水冲刷
• 路基冲刷是指水流或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导致路基土壤流失、破坏和变形。这种病害常见于河边、沟谷等水流条件较 复杂的地区,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完善排水系统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在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需求,设 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横坡、纵坡、 边沟、涵洞等,确保路基范围内的水能 够顺畅排出。
VS
排水设施维护
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 水畅通,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路基病害。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
对公路路基进行定期检查,了解 路基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 病害,为采取维护措施提供依据 。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应 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 治疗公路路基病害,提 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保障公路畅通 无阻,为人们的出行提 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 境。
THANKS
感谢观看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 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 • 病害原因分析 • 预防措施 • 结论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是铁路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路基长期受到列车荷载、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病害,如盘踞、冻胀、塌陷等,严重威胁了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

因此,加强铁路路基的整治和防护措施显得尤
为重要。

一、路基病害分类
1. 坑陷:因路基底土受到荷载的作用而密实不够,土层下沉形成坑陷。

2. 冻胀:路基土层中深层水分凝结成冰,在温度升高后融化,造成路基土层的破
坏。

3. 塌陷:由于路基的强度不够,荷载作用下产生大变形,导致路基表层产生倾斜、
下沉等现象。

4. 错台:路基高低错落,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

二、整治防护措施
1. 路基的排水处理:路基排水不畅,会形成水淤,容易引发坑陷、塌陷等病害。


应对路基进行排水处理,如设置排水管、挖壕沟、修建篦子墙等,以提高路基的排水能
力。

2. 加固路基的基础:路基病害的原因是最底层基础受力不均衡,应采取合适的加固
措施。

如可先对路基进行整修,清理坑陷内的泥沙,然后铺设加强网格,再铺上5-10cm厚度的砂石,最后加设防撞石头,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3. 路基边坡加固:路基边坡容易发生滑移、开裂等病害,应采取加固措施。

如使用
植被加固、砌体加固等方法,以提高边坡抵御能力。

4. 加固路基地基:路基的基础土壤质量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采取例
如纤维网、原位冲孔法处理等措施,以提高路基地基质量。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如今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要为社会营造舒适畅通的交通环境所有的交通战线的建设者们倾其全力确保着公路的畅通,公路交通对当今的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现在的公路交通量日趋增多,再加上气候及它因素的影响,很多的路段路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不但增加了公路的养护费用,还大大缩减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1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1.1桥头跳车及路基压实不够桥头跳车在路基路面的纵向变形是种很严重的形式,通常也是因路面沉降所引起的,主要是桥头的填土比较厚,而桥头为刚性,其沉降量是比较小的,这样和路基路面相连的部位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沉降,并产生错台高差问题。

当路基没有压实时,再加上路面水的深入,就会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问题。

1.2边坡的滑塌边坡滑塌在公路路基中也是常见病害,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滑坡及溜方两种,滑坡主要是因土体稳定性不足所引起的,像公路路基的边坡坡度比较陡峭,边坡的坡脚被冲刷露空,或者填土层次的安排不恰当均会产生滑坡病害;溜方主要是因少量岩土质的边坡向下移动形成的,边坡上的表面薄层土下溜,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而引起的。

1.3路基沉陷公路路基沉陷所指的是路基表面的垂直方向产生了较大沉落,并且这种沉落通常是无法恢复的。

路基沉降是一种不可恢复的常见病害,也是路基病害当中最常见的病害。

路基发生沉陷原因比较多,主要有地基原因及自身压缩沉陷所引起,地基沉陷是指原天然地面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承载能力极低,路基修筑前未经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地基下沉或两侧挤出,引起路基下陷。

路基的沉缩是因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下,产生路基变形及竖向位移。

1.4崩塌及碎落崩塌及碎落病害在公路路基中也是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路堑的边坡分化岩层表面,在大气湿度及温度的交替作用,以及雨水冲刷作用之下,表面岩石从坡面上剥落下来,向下滚落,当有大块岩石与坡面相脱离时就可以称为崩塌,这些碎落物堆积在公路路堑的边沟里对边沟排水有较大影响,当路堑地段的排水不够畅通时,就有可能引发其它路面病害问题,给公路交通的顺畅运营带来较大影响[1]。

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解析

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解析

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解析路基常见病害是指出现在道路基层上的各种缺陷或损坏现象,主要包括坑洞、龟裂、抬边、塌陷、积水等。

这些常见病害对道路使用安全和舒适性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预防。

以下是对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的解析。

1.坑洞病害造成坑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地基不坚实、材料缺陷、车流量大等。

坑洞的形成会导致过往车辆行驶不平稳,对车辆及驾驶员造成安全隐患。

防护方法:及时检查和维修道路,进行补充加固地基和修复沉陷,选择质量好的路面材料,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定期巡查道路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龟裂病害龟裂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细小或宽大的裂缝,主要原因是路面强度不足、变形或温度变化等。

龟裂不仅影响驾驶舒适性,还会进一步扩大,导致水分渗入路基,加速道路病害发展。

防护方法:增加路面强度,合理选择路面材料,增设加强层或改善路基土质条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及时进行路面补强和修复,加强路面维护养护工作。

3.抬边病害抬边是指道路两侧边沿出现隆起的现象,主要是受到车辆荷载、路面水分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施工缺陷等因素。

抬边的存在会影响车辆行驶平稳性和安全性。

防护方法:加强边沿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边沿稳定性;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减少水分渗入路基;及时进行边沿的修复和维护。

4.塌陷病害塌陷是指路面发生局部或大面积下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基土质条件差、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问题。

塌陷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交通事故。

防护方法:选择坚固的地基,增加地基强度;按照地基设计要求施工,控制施工质量;定期进行地基巡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积水病害积水是指道路出现无法排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排水系统不完善、路面不平整等。

积水会造成路面湿滑,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防护方法: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排水畅通;及时清理道路积水,维护路面平整性;加强路面防滑处理,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综上所述,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增加路面强度、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加固地基、改善排水系统、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定期巡查和维修等。

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刘铁军(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63)工程技术E旌要】路基的各种病害及破损都是有路基的强度和稳是睦不足引起的,影响路基强度和稳是睦的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索是温度和湿度;另外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包括设计、施工和养护。

而路基建成后,其质量将主要取决于路基的养护水平。

臼蝴]路基病害;原因分析;防治措施1路基病害的主要类型路基常见的病害有:边坡病害、路基水毁、路基沙毁、公路翻浆。

1.1边坡的病害及原因边坡的病害常见的有:崩塌、落石、滑坡、坡面;中刷、坍塌、剥落和泥石流等。

崩塌是岩体突然而猛烈地U陡峻地斜坡上崩离翻滚跳跃而下的现象。

崩塌可能发生在高峻的自然山坡上,也可发生在高陡的人工路堑边坡上。

发生崩塌的物体一般为页岩,但某些土坡也会发生崩塌。

落石是岩石碎块的一种剥落现象,其范围较严重。

产生原因:为路堑边坡较陡,岩石破碎和分化严重,在振动及水的侵蚀和;中刷下,块状碎屑沿坡面向下滚动。

滑坡是路基山坡山体或岩石,由于长期受到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作用下,整个沿着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坡面冲刷是分化岩层形成一定厚度的残积层。

残积层的颗粒组成以细砂、中砂、粗砂为主,含少量的粘土颗粒。

这些残积物抗冲刷能力很差,易形成密集的鸡爪状冲沟,中下部冲刷形成落水洞,上下落水洞相连,坡面遭到破坏。

剥落是指边坡表层或分化岩石表面,在湿热的作用下,表面发生膨缩现象,从而引起零碎薄层从边坡E脱.落下来的现象。

泥石流湿山坡或沟岸泥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不断的坍塌、碎落或滑坡而落^沟道,在暴雨冲击下形成泥石流。

1.2路基水毁强原因对于断裂水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1)地质原因。

对于断裂构造,存在着一定的构造带而分化强烈。

为泥石流、塌方、滑坡等提供了充分的固体物质。

泥岩、页岩经强烈的分化后,又为这些灾害提供了细颗粒物质,从而造成桥涵淤塞、河床抬高,引发路基垮塌等多种病害。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1. 引言1.1 铁路路基病害的危害性铁路路基病害是指在铁路路基上出现的各种损害和病变现象。

这些病害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给铁路运营造成严重的危害。

铁路路基病害会影响铁路的运行安全。

比如路基滑坡、路基塌陷等病害会导致铁路线路受损,道岔错位,列车出轨等严重后果,威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铁路路基病害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

路基病害造成的断裂、沉降等问题会导致铁路线路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运行延误、列车晚点等问题,给乘客出行带来不便。

铁路路基病害也会影响铁路设施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和修缮的成本,降低铁路设施的使用效率,对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对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和防护工作,是确保铁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1.2 整治防护的重要性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防护工作是铁路建设和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整治防护工作可以有效减少铁路路基病害对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的风险。

铁路路基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整治,可能导致路基失稳,造成铁轨变形、车辆脱轨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加强整治防护工作是确保铁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步骤。

整治防护工作还可以延长铁路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铁路路基病害的存在会加速路基磨损、铁轨老化等问题的发生,导致铁路设施寿命缩短,维护成本增加。

通过及时的整治防护工作,可以有效延长铁路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维修费用,节约运营成本。

整治防护工作对于确保铁路安全、稳定运行、延长铁路设施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整治防护工作,才能有效应对铁路路基病害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确保铁路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铁路路基病害的分类铁路路基病害是指在铁路路基中出现的各种病害现象,根据其病害类型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铁路路基病害分为以下几类:1. 沉陷病害:沉陷病害是指路基土体因为不均匀沉降或土壤流失导致路基下陷的情况。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路基病害是指在铁路运行过程中,由于土基变形、沉降、地质灾害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路基出现的损坏现象。

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质问题:路基的土质不均匀、强度低、水分含量过高等问题都会导致路基的病害。

比如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会导致土质松软,易于发生沉降和侵蚀;土层中含有易溶解的盐类,会引起路基结构松散和沉降。

2. 地基问题:地基不稳定是导致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基的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原地基质量不好,或者是因为地下水位的变化、地震等外力作用导致的。

3. 沉降问题:沉降是路基病害中常见的问题。

沉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路基所在的土层因为长期压实或者地下水位改变导致土层沉降;二是土层中存在易溶解的盐类,在水分作用下溶解结晶会引起土层沉降。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整治措施来解决铁路路基病害问题:1. 路基改良:通过加固路基的土层,提高土质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填筑合理的骨料,进行松土、碾压、固结等工艺来改善土层的性质。

采用加固材料,如灰木,砂石等进行填筑,增加路基坚实度。

2. 排水处理: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基的排水畅通,以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排水泵等设施来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

3.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固地基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采用加固材料,如水泥、胶结土等进行地基加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4. 定期维护:定期进行路基的巡视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病害,防止其扩大,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行。

5. 加强监测: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路基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可分为土质问题、地基问题和沉降问题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采取路基改良、排水处理、地基处理、定期维护和加强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铁路路基病害问题,确保铁路的安全和运行的畅通。

武广高铁路基常见病害案例解析

武广高铁路基常见病害案例解析

武广高铁工务(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株洲工务段首席工程师李以湘1 堑坡溜坍案例: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堑坡溜坍1.1检查经过2010年6月19日武广高铁k1512+947雨观测点连续雨量及日雨量212.2mm,1小时雨强53.4mm,达到限速警戒值,18:23限速160km/h,后限速80km/h。

2010年6月22日8:38长沙南路桥车间长沙南路桥工区武广高铁防洪巡查小组雨后巡查发现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堑坡溜坍。

1.2现场调查水害情况现场调查情况如下:①水害地点: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②堑坡高度:侧沟平台至堑顶高差10.0m左右③既有边坡防护及支挡情况:该水害地段未设片石混凝土挡墙等支挡工程,但水害地段往北同高度路堑坡脚设有2.5m高片石混凝土挡墙;边坡防护为全浆砌片石加植草窗植草防护。

④水害情况:严重地段从距堑顶2.0m处裂缝、错台,最大错台0.8m,侧沟平台宽度2.0m,坍体坡脚向侧沟方向有小量位移。

图片如下: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正面图片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俯视图片1.3原因分析①降雨量大5月19日k1512+947雨监测点连续降雨量212.2mm,1小时雨强53.4mm。

防灾系统工务终端显示动车组限速80km/h。

②路基支挡工程欠缺10.0m高路堑坡脚未设支挡工程进行防护。

只设有边坡防护③排水系统不完善二级平台截水沟未接通吊沟或引出路基外,水直接冲刷路堑边坡。

1.4临时抢修方案①接长二级平台截水沟20.0m,并将地表水引向路基边坡外。

②路堑坡脚在侧沟平台用编织袋装土码砌坡脚。

③白天及夜间加强检查。

1.5水害复旧方案①利用天窗时间在侧沟平台处设临时栅栏200m,完成临时栅栏施工后,水害复旧施工在白天进行。

②在路堑坡脚设锚固桩6根,间距6.0m,断面尺寸1.5*2.0m,桩长6.0m③锚固桩间设片石混凝土挡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