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详案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练习背出第二自然段。
2. 学会生字“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学会运用。
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泗水河畔景色的优美。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逸”,理解成语的意思,会运用。
教学难点: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春景优美,并能有感情诵读。
教学准备:PPT 先学提纲【先学提纲】一、我学生字词。
1.自学本课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解。
2.用笔圈出本课成语,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 荡涤污垢: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文尔雅: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施教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读新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根据“赏春、论水、言志”给课文分段。
三、我来查资料。
查找孔子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言论。
教学过程:一、走近名人,引出课题1.出示古文交流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
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是知也。
人无远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齐读古文,由这4句古文你想到了谁?(板:孔子)那你们了解孔子吗?大家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孔子。
2.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跟他一起去——游春。
3.板书课题:孔子游春(齐读课题)二、学习成语,理清脉络(一)理解成语,扫除阅读障碍文中有许多四字词语,课前我们都作了预习,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测吗?出示:桃红柳绿绿草如茵翩翩到来波澜起伏奔流不息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温文尔雅善施教化1.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指名读,评价。
2.相机指导理解“司空见惯”的意思。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孔子游春(第一课时)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孔子游春(第一课时)_苏教版(组织教学)1、同学们,专门快乐再次见到大伙儿!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2、老师说古诗词的上句,同学们来接下句,好吗?(好!)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Zxxk]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
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小的同学们真了不得!老师刚说出古诗词的上半句,同学们赶忙就能报出下半句。
这足以说明大伙儿在最近学校开展的读书考级活动中一定下了一番苦功!老师相信:就凭同学们的这份聪慧,我们一定能够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今天听课的老师们!能够上课了吗?(能够)一、古诗激趣,导入新课:1、细心的你发觉了没有,刚才老师与同学们交流的古诗词差不多上与哪个季节相关的呢?(春季)对极了,这些差不多上描写春季的诗词。
2、过渡: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出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景象!泗水因此也不例外。
今天,就让我们趁着这大好的春光,一起穿越时空,跟随孔子和他的弟子,一同去泗水湖畔游春吧!3、板书课题:孔子游春(谁来读一读课题?)你来读一读课题,读的再慢一点,你就会和孔子一起走进春天!专门好,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4、释题:(1)你了解孔子吗?说一说你对孔子的了解。
(生:孔子的弟子过三千。
生:我明白孔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我们来交流吧!谁来念一念,说一说。
生:言必行,行必果。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出示投影:孔子像)这确实是孔子。
(点出孔子的相关资料)师介绍孔子后,三千年了,孔子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旧润泽着我们的心灵。
朱熹曾经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因此我们把孔子称为孔圣人。
(3)课题中的“游春”能够明白得成什么?(生交流)二、初读感知:1、过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游春时见到了泗水湖畔如何样的春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到文中去查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带着大屏幕上的要求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记住字形,用笔把文中的三个生字连同由它组成的词用横线画出来;一边读一边想:哪个自然段描写出了泗水浓浓的春景,在段前用△标出来。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春景”1、多媒体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用心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到哪儿就要想到哪儿,读后请告诉大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2)交流感受: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景美】从哪儿体会出来的?【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凉风习习……】▲是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你们看,金色的阳光,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柔柳,青青的小草,再加上泗水的绿波,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多迷人啊。
——你说得不错,如果能把这句话读好就更棒了,愿意试试吗?——再指名读——齐读②其他同学的感受呢?【像母亲】③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段话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有特色。
【指说】▲你真会阅读欣赏。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词手法,这样表达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大自然的壮美,而且还很好地抒发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应该要向这位同学这样,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些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
2、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谁来给我们描给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指名描述】3、不知道同学们留意到没有,在这段话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我想这个省略号的作用大家一定明白。
那么,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大屏幕,同桌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可以把漫天的云朵、峻峭的山峰、绚丽的鲜花比作大自然这位伟大母亲的什么?4、欣赏图片——出示填空练习:【清澈的流水,是她,飘散的白云,是她……】类似于这样的话你还会说吗?【指说】5、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简直就是诗人,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诗一样美好的春天。
▲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能引发我们这么多美妙而又神奇的想象!看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还应该要关注文章的标点符号啊!谁能把上面的文字和刚才想象补充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让大家来感受大自然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
苏教版小学六下《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下《孔子春游》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层次。
3、精读1、2自然段,感受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春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所写春天的美景,及关于水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阅、了解孔子的资料。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
1、(课件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孔子)2、孔子是什么人?(课件出示孔子的简介: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大圣人孔子带他弟子们游春的事。
(板书课题。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怎样游春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2)画出文中的词语和成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意思。
2 、检查读书情况。
yìzáo dūn(1)出示生字词:泗水广袤飘逸凿石壁蹲着指名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跟读。
正音。
(2)、要求学生自由读词语,哪些生字的音、形要注意。
三、浏览课文,划出课文中的四词词语。
这篇课文中的四词词语比较多,请同学们边读书,边划出来,能找多少算多少。
交流划出的词语。
齐读。
相机解释词语。
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波澜起伏,滚滚而来,不知疲倦,意味深长,奔流不息,善施教化,司空见惯,绿草如茵,温文尔雅,手舞足蹈,侧耳倾听侧耳倾听:把耳朵侧着用心听。
23孔子游春教案

3、看到那美妙的春景了吗,谁能把你看到的春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1)小结:记得朱熹在春天游览泗水时也写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春日》:“盛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相信他也一定被这泗水美景所深深陶醉了。
(大自然)请大声地有感情地读读下面两句话,你觉得大自然怎么样?
郭屯联校语文表格式教案
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
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
“大自然多像……甜蜜的絮语……”
(1)交流,相机指名朗读:
相机理解“广袤”(你想到哪些词语)
“飘逸”(什么样的长发才是飘逸的长发?)
“絮语”(什么样的声音?呢喃细语)
联系孔子论水的话,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郭屯联校语文表格式教案
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
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
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想知道吗?(出示内容)
记得子路也问过孔子的志向,孔子当时回答了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同时出示这句话)这就是孔子的志向!孔子以他高贵的品质、伟大的思想,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全世界人民。齐读。
为什么孔子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小组交流感受
(1)水的“德行”
郭屯联校语文表格式教案
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
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
6下23《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课案

孔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引导自学
三、精读1到2自然段
四、总结本课时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教学生读两遍;
2问:你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2.指导学生了解孔子生平。(课件出示孔子像和生平资料要点,指名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孔子生平)
3.教师帮学生整理课文中出现四字词语并领读,再指名领读,然后检查后进生读。
4.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写了孔子游春时的哪几件事?你能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把课文分三段吗?
1.播放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指一名学生读。
2.你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
3.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度,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如:生平,图像,名言等。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课案
理论支撑
“教育是要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更不是压制人。”(陶行知)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干――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并不是说可以摒弃课文的文本价值。教学时重视课本的文本价值,将人本理念贯彻到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象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最新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案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丁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3、感受泗水河畔的融融春意,并学会仿写。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走进一位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就是——孔子。
出示图片。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孔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孔子游春。
游是什么意思?游玩。
今天,我们会就回到2500年前的春天,一起与孔子春游泗水,聆听他的教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生字,读顺课文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其中包含着很多四字成语,读课文时,我们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待会儿一起来交流交流这些优美的词。
读的时候,也别忘了学会生字。
(出示生字词)飘逸凿石壁蹲着广袤泗水(先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后出示)桃红柳绿波澜起伏奔腾而去意味深长和顺温柔司空见惯绿草如茵有福同享深思熟虑侧耳倾听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后出示)我们先来说一说三个生字,哪个小组来?还有补充吗?同学们一定找到了很多优美的成语,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交流过程中用司空见惯、深思熟虑、情不自禁、意味深长等成语造句)大家知道吗,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的生命和色彩,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声音,读出它的生命,读出它的味道来!(二)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大家的声音真美啊,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那么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美了,谁来试着读读这一段1、2自然段,你来……孔子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谁来?和谐的师生游玩的情景,谁来读一读?(出示10、11自然段)师生一段对话,谁来扮演颜回?子路?孔子?旁白?(播放背景音乐)你们的朗读已经让我感受到泗水河边春意融融的图景,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体会,相信大家一定能读的更好!(三)概括大意,整体感知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概括概括。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交流:关于孔子的资料:①板书:“孔子”,同学们,大家了解这个人吗?②师生介绍孔子及其言论。
孔子说过“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咱们学校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想对他们,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生说)孔子还说过,“言必行,行必果”,相信你们一定能说到做到!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23 孔子游春。
(板好)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生字预习的怎么样?1.我们来听写。
老师说词语,你们写生字。
飘逸的逸;凿石壁的凿;蹲着的蹲。
2.出示:逸凿蹲师:对照大屏幕检查一下。
预设:有错:其实这个字放大了并不难写;板书:蹲。
兔子善跑就是逸;凿下面是缺横羊。
如没错:这几个字都不好写,你看你们都写对了,真了不起!3.这两个字也会读吗?红色的是本课二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二类字词语:泗水广袤,指名一人读,知道“广袤”什么意思吗?4.生字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5.交流汇报:板书:赏春论水言志三、景色之美(第二自然段)过渡: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1.泗水河畔春意正浓——(出示第二自然段)他们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一读。
谁来说?预设:①(抓“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理解)A.泗水河边真美,你读一读。
(如说全句)B.点红“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桃花红了,小草绿了,万物生机勃勃,谁再读。
(如说关键词)C.一个“桃红柳绿”一个“草色青青”,有了色彩的泗水河畔春意盎然。
一齐读。
②习习的春风像——A 这句话美吗?美在哪儿?说说。
B(拟人,比喻)习习的春风怎么像优美的琴声呢,春风有声音吗?哪来的声音?C(习习的春风吹动柳梢同,树叶沙沙,吹动小草,还吹动什么?)D这些声音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汇成了一曲美妙的春之歌。
读一读。
(读得好:对,就这样读,轻柔的春风,和煦的春风)(读得不好:你听听,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些——师范读;)(注意关键词的朗读:轻一些,慢一些,读出春风的温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孔子游春详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岁月在流逝,历史在远走。
但无论时空如何转换,历史也不会在我们心中湮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始终镌刻在我们教育的成功柱上,相传他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你们知道是谁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能简单简介一下吗?(课件出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者爱人”。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收录在《论语》一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孔子的思想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被尊为万世之师表。
)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跟孔子有关。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随同孔子一起去泗水河畔——游春。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飘逸凿石壁蹲着广袤宏论荡涤污垢
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奔流不息波澜起伏司空见惯意味深长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善施教化
2、理解词语的意思: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温文尔雅、善施教化
3、通过预习,谁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春天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春,他告诉弟子们水是真君子。
在他的诱导下,弟子畅谈了自己的志向。
)概括小标题(板书: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言志或赏春、论水、言志)
4、检查读书: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一人读1-2节;下面的自然段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读比较好?请同学提个方案。
分角色读3-19节)读后评价。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一)泗水河畔春意盎然,让我们一起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景吧!
出示句子:“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去体验、感受这美好的春光。
(指名读、齐读)
(二)这句话你觉得美吗?美在哪儿?(体会比喻的写法)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成语?
学生说说:
多迷人的春景啊!如果你站在这里看到这美丽的春景,你的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哪些诗句?
(学生答)
看到那美妙的春景了吗,用你的朗读把这幅美景展现给大家。
(三)过渡:春天,万物复苏,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到处生机勃勃。
这充满生机的万物是哪位大师的杰作呢?(大自然)
出示句子:(引读)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春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请大声地有感情地读读下面两句话,你觉得大自然怎么样?
1、作者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
(学生回答)
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2、大自然还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美丽的母亲)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这位母亲的“美丽”?
(慈祥的母亲)
(四)写作特色
1、大自然不仅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还是一位美丽的母亲,更是一位无私的伟大的母亲!(女生读)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有特色?
——你真会阅读欣赏。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词手法,这样表达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大自然的壮美,而且还能很好地抒发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应该这样,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
2、提起母亲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感受到一份温馨。
而大自然也像母亲一样美丽、温柔、慈祥,默默地奉献着她的一切。
同学们,把你对母亲的这份情怀表达出来吧!(指名读)
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读读这一段,可以吗?(师配乐朗读)
5、作者描写大自然的这段话,其实也可以改成一首精巧的诗歌!试着用诗的旋律去读读看。
仿写练习:你留意到没有,这段话的末尾有个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着作者的样子当一回小诗人,来赞一赞大自然吧!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一下,春天的大自然还有哪些可描摹的事物呢?我们可以把它们比作大自然母亲的什么?学生仿造例句说话。
课件出示: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粉红)的(桃花)是她(娇艳)的(面容)
B、交流后出示:(齐读)
(巍峨)的山峰是她(健美)的(臂膀)
(洁白)的云朵是她(飘逸)的(裙子)
(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七色)的彩虹是她(闪亮)的(发卡)
(清脆)的鸟鸣是她(动听)的(歌声)
(奔腾)的江河是她(沸腾)的(血液)
(绵绵)的春雨是她(甘甜)的(乳汁)
(缤纷)的鲜花是她(美丽)的(绣花鞋)
……
C、小结: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就是一位——伟大、美丽的母亲。
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能引发我们这么多美妙而又神奇的想象!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可不能忽略文章的标点符号啊!
(五)指导背诵。
同学们,面对这么美的文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保存在我们的记忆库中呢?请大家自由地试着背一背。
(指名背,齐背)
四、品读“孔子论水”
过渡:同学们,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
泗水波澜起伏。
看着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
他陷入了沉思。
孔子在想些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孔子说的一段话,就会明白孔子心中的想法。
课件出示:孔子凝望着似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齐读)
孔子的这段论水含义深刻、富有哲理,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反复揣摩,请同学们课后先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四、作业。
1、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4个,古诗3句。
2、继续完成课堂填空,整理成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题目自拟。
3、搜集孔子的名言(至少五句)
4、有感情地背诵默写第2自然段。
板书:
23孔子游春
泗水春景比喻、排比
有德行
有情义
孔子论水有志向水是真君子
善施教化
……
师生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