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集下载

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因为叶子本身就有淀粉,不 能证明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 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 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 管,火柴,清水。
思考问题
•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对叶片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直接拿叶片实验行不行? •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而不 能直接加热? •叶片不经酒精褪色处理直接操作行不行?
氢氧化钾溶液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H20 CO2
有机物
氧气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
氧气
复习巩固: 小明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1)为了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掉,小明应将植物提前放 在暗处或光亮处一昼夜?( )目的是(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 暗处理 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 置 对照 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光 。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 不吃饿得慌。 绿色植物每天需要一定的营养, 它不仅能自己供给自己食物,而且还 给地球上其它生物制造了食物,养活 了我们。
早 饭
猜猜看: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
淀粉
演示
淀粉是从哪里来的?
水稻
小麦
淀粉等有机物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的,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
首先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呢?
光合作用
光照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本节目标
1、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 淀粉。 2、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释放 氧气。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 化碳。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公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在于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并通过化学反应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分子中。

光能被吸收后,叶绿素分子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等酶的催化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最终形成葡萄糖等能量丰富的化合物。

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参与了碳循环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被动物和其他有机体所利用,形成了氧气供应链条。

此外,光合作用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量转换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驱动其生态位上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如生长、繁殖、竞争等。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光合作用的原理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光合作用的原理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们通过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开发出太阳能电池等太阳能利用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光合作用的原理也启发了人们开发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如人工光合作用、人工叶绿素等。

这些技术有望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总之,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在于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并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光合作用的原理不仅对生物体的生存发育至关重要,还为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随着对光合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光合作用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明确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训练。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报告空表。

2、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必需的材料、器具。

3、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公开课)【引入】:图片展示水稻、小麦、玉米从植物生长到收获到变成食物的过程,引发学生思考领悟: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师: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水稻、小麦、玉米是人类餐桌上的三大主食,因为含有丰富的淀粉,给我们提供了只要的营养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如何验证米面中含有淀粉?小实验:面包滴加碘液,变蓝色。

米面中的淀粉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那么如何来探究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课题: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范例展示】学生代表展示课前设计的方案及实验准备。

师:小结归纳,其他小组虽然提出的问题不一样,但是也用到了课本上介绍的实验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实验过程梳理:ppt图片展示实验是否会成功,实验结果是否会印证你们的假设,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方案去完成实验吧。

请记住老师的重要提醒:1、酒精水浴加热时小心操作,当心打翻酒精引发火情。

一旦着火,可用湿抹布扑灭火源。

2、为了节约时间,大烧杯中加热水。

3、因实验室条件限制,清水冲洗环节在培养皿中完成,废液倒入加热水的大烧杯。

4、实验完成后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组内分析原因并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一套实验装置即可,若有两张叶片可以放在同一个小烧杯中进行酒精脱色实验,但是要做好标签,建议用细长的线吊住标签,自粘标签容易受潮模糊。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PPT课件2 苏教版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PPT课件2 苏教版

复习光合作用公式:
二氧化碳+水
光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光
有机物+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氧气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一)
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 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 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苏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六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一、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30%左右。

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

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二、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以供植物及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

叶绿体由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因此叶绿体可以说是阳光传递生命的媒介。

三、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

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它们将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

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有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

四、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五、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六、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

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和原 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它不仅是植物生存的重 要途径,而且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生物多样性维持都至关重要。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念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
光合作用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 景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将在能源和环境 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也有许多潜力。
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
1 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将源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所有生物提供能量。
2 氧气释放
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维持地球上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3 有机物产生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为植物和其他生物提供生长和发展所需的物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1
光照吸收
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
2
光合反应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
3
碳固定
ATP和NADPH被用于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板
生物燃料
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光合作用中类 似的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一些生物燃料是通过将光合作用 产生的有机物提炼而成的。
水电站
水电站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的结 果,将水的流动转化为电能。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光合作用提供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基础,维持着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生 态平衡。它也促进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氧气的增加。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
光强
较强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进行。
二氧化碳浓度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一切生物体和人类物质的来源,所需有机物最终由绿色植物提供。

动物生存离不开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一种能量的转换,是指绿色植物、藻类或者一些特殊的物质,通过吸收光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各种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一个过程,对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重要意义。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和热能是促使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光照是必不可少的。

2光合作用场所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b)的质体,是质体的一种,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

叶绿体的形状、数目和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异。

3光合作用的意义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

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因此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今天的主要能源。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据估计,植物每年可吸收CO2约合成约的有机物。

地球上的自养植物同化的碳素,40%是由浮游植物同化的,余下60%是由陆生植物同化的。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课件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课件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巩固练习
5.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
后移到阳光下,这一实验的目的是( C )
A.使遮盖的部分不进行气体交换 B.遮盖后可减少蒸腾作用 C.遮盖与不遮盖部分进行对照 D.控制遮盖的部分释放氧气
目的: 消耗掉其自身的有机物(如淀粉)。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提示: 遮起来的部位就
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步骤二: 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一部分叶片从上、下两面用
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步骤三: 把步骤二处理过的天竺葵放在阳
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提示:
没有用黑纸遮盖的部分可以在光 下进行光合作用。
金鱼藻(或黑藻)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指导:
1.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用一 只短颈漏斗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在漏斗颈上反 扣一只装满清水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3.待试管中的水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移出并反 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4.用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插 入试管内能够重 新燃烧起来
说明 植物光合作用
能产生氧气
生物(SJ)七年级 | 上册
释放氧气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绿色植物SJ)七年级 | 上册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目的: 举例说出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于产生淀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C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5.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 后移到阳光下,这一实验的目的是( C ) A.使遮盖的部分不进行气体交换 B.遮盖后可减少蒸腾作用 C.遮盖与不遮盖部分进行对照 D.控制遮盖的部分释放氧气
3.列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光 合 作 用 产 生 淀 粉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器材:
三脚架和石棉网
酒精灯
碘液
培养皿
镊子
黑纸片
大、小两个烧杯
剪刀
曲别针
火柴
自来水
酒精
盆栽的天竺葵
步骤一:
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消耗掉其自身的有机物 (如淀粉)。
漏斗颈上反扣一只装满清水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 现象。 3.待试管中的水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移 出并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4.用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观察 发生的现象。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起来。
这说明了什么?
结 论
带火星的细木 条插入试管内 能够重新燃烧 起来。 说明植物光合作用 能产生氧气
7.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1)选一盆银边天竺葵, 预先放在黑暗处一 昼夜,再用不透光的纸片将一片叶的一部
B
A
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 把植株放
C
在阳光下照射 4~6小时,再剪下此叶片, 并用打孔器分别在 该叶片的A、B、C三个不同部位取下三个小的叶圆片(如图所
示) 。
(2)将叶圆片放入装有某溶液的试管中, 经热水浴脱色。 (3)将经过脱色的叶圆片放在清水中漂洗。 (4)将漂洗过的叶圆片放在白纸上,然后用吸管吸取碘液, 分别滴在三个叶圆片上。 (5)稍等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释放氧气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目的: 举例说出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于产生淀粉 器材: 试管 玻璃漏斗
大烧杯
自来水
碳酸氢钠溶液
金鱼藻(或黑藻)
实验指导
1.利用推荐的器材组成两套实验装置 2.在烧杯a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等量的自来水
6.“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B
①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⑥④ C.②③④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没有光合作用也就没有繁荣的生物世界。
3.把两套装置放在光下照射
4.观察漏斗和试管中出现的变化
a
b
两套实验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加碳酸氢钠溶
液供给水生植物充足的二氧化碳,植物产生更多的氧气, 间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H 20 CO2
有机物 二氧化碳 + 水 光 叶绿体
氧气
有机物 + 氧气
点击问号显示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 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 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 产物是什么呢?
1.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同时释放氧 气 2.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步骤五: 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 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
放入一只已经加入适量热水
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 叶片不再显示绿色.
步骤六: 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碘液。
步骤七: 稍等片刻,用自来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结果: 没有遮光的部分显蓝色。
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 2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 A )
A.淀粉
B.蛋白质
C. 脂肪
D.无机盐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C ) A.水分 B.空气 C.光 D.温度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B )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液泡 D.细胞壁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酒精 。 (l)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某溶液是______
B
A
(2)在A、B、C三个圆片中,变蓝的是______, B
A、C 不两项结论,各需比较图中A、B、C中的哪
两项?
B、C 光合作用需要光:_________,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A、B 。 ________ (4)叶圆片A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叶圆片C不变蓝的原因是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为什么要 暗处理?
为什么要 部分遮光?
为什么要 水浴加热?
为什么 要滴加 碘液?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氧气。 器材: 玻璃漏斗 烧杯(比漏斗直径大)
试管
清水
火柴
金鱼藻(或黑藻)
方法与步骤: 1.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 用一只短颈漏斗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在
提示: 遮起来的部 位就不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
步骤二: 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一部分叶片从上、下两面用 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
步骤三: 把步骤二处理过的 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一 段时间。 提示: 没有用黑纸遮盖
的部分可以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
步骤四:
摘下被遮盖的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