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公民(广东版政治八年级下期末)考试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复习要点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P5•(1)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3)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公民与人民:内涵: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范围上: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P5•(1)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2)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3)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P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1、要树立国家观念2、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3、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4、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是指宪法、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义务是指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宪法)P143.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

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复习提纲1

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复习提纲1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P5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P5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公民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4、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P6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第四,将以上观念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宪法P142.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公民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3.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

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1)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粤教版(1)

思想品德科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5.1我们都是公民1、公民身份的确认(1)公民的含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国籍的含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3)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①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我们一出世就具有公民的资格。

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③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答:①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特定的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②公民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③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④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4、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答:①要树立国家观念;②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5、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是什么?答:①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

②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

③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

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5、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答:维护公民权利主要包括:①依法享有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应当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总复习提纲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总复习提纲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总复习提纲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点公民人民内涵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范围上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4、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5、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

——英奥尔丁顿6、“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宪法)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几类?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

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八年级政治下册 复习提纲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复习提纲 粤教版

初二思想品德课复习提纲一我们是中国公民(一)我们都是公民:1公民身份的确认:①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②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③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公民”是一个法律上的称呼,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作为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3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的要求:①要树立国家观念;②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③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A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有关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B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C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系):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依法享有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4自觉履行义务应做到: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三)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a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b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c宪法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普通法不能和宪法相抵触)③从程序上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严格。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

• 6.下列哪些行为体现了公民的民主 意识?( )
• ①投票参加选举
• ② 给人大代表写建议书
• ③通过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
• ④ 常向班主任打小报告
•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 7.符合我国宪法的修改所必须具备条 件的选项是( )
•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 B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提议
• C李某扣人索债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 益的表现
• D李某扣人索债侵犯了王某的人身权利,应该承 担法律责任
• 6、两位小学六年级老师为了提高毕业
班的总成绩,哄骗成绩较差的学生伪 装成弱智学生,并开出弱智证明,把 学生推上求学无门的绝路。老师的这 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 ①生命健康权 ②人格尊严权 ③受 教育权 ④名誉权 ⑤隐私权
1、我们都是公民
公民身份的确认

做个合格公民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 国
怎样维护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二者的关系 履行义务
公 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树立宪法意识 宪法是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维护宪法权威
• 1、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的是
• A、加入我国国籍的外国专家 • B、美籍华人李某 • C、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的
• D、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 进行搜身
• 5、王某拖欠李某6000元不还,于是李某将王某
骗到偏僻处捆绑起来,并给王某的妻子打电话, 要她拿钱来领人。第二天,王某的妻子拿来钱后, 李某才将王某放走。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王某拖欠李某的钱不还,李某扣人索债无可非 议
• B李某扣人索债是错误的,但不构成违法犯罪

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复习提纲1

粤教版八年级下政治复习提纲1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中国公民?P5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P5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公民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

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4、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P6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第四,将以上观念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宪法P142.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公民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3.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1)公民的平等权利。

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是中国公民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是中国公民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是中国公民复习提纲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1 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人身自由和人权保护•私人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民主参与权利1.2 公民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尊重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2. 国家的组成和运作2.1 国家的组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2.2 国家的运作•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制约机制•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司法体系和法律监督•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3. 政治制度与民主法治3.1 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文明和政治道德建设3.2 民主法治•宪法和法律的作用•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公民的诉讼权利和救济途径•公民权益保护的机制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人发展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4.2 个人发展•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就业与创业机会•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提升•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平衡5. 我是中国公民5.1 公民意识的培养•国家法律和公民责任教育•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公民参与和公共事务教育5.2 公民行为规范•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5.3 公民权益的保护•依法维权和救济途径•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参与社会组织和民间监督•公民参与决策和社会治理总结本文通过对八年级政治下册内容的复习提纲,概括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组成和运作、政治制度与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人发展以及作为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公民意识、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要点。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身为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们应当时刻谨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以正确的行为规范来塑造良好的公民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一、《我是中国公民》(一)、《我们都是公民》。

1、公民的定义: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国籍:是一个有属于某个国家的一各法律上的身份。

3、中国公民规定:只要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也是在中国领土上出生的,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也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就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再具有中国国籍。

国际上有两种公民身份办法:一是依出生地;一是依血统。

)4、公民身份有何内涵?(1)、它指个人与国家间特定法律关系,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2)、它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3)、它使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公民的要求:(1)、树立国家观念。

忠于国家,爱国,关心国家。

(2)、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公民道德是:仁爱有序的社会公德;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

民主社会要有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3)、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权得的定义: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3、公民的义务的定义: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定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基本权利有:(1)、公民的平等权;(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6、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7、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系表现为:(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如:劳动权,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8、公民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1)、依法享有权利。

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2)、依法行使权利。

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3)、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民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9、公民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要真正维护自己的权利就要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1)、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2)、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3)、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三)、《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最根本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居于首要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等;(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制定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更为严格。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必须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全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2/3以上的代表通过。

3、我国宪法的构成:(1)、序言和总纲;(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国家机构;(4)、国旗、国徽、首都。

宪法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二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5、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1)、首先,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其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中学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提出合理建议;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

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二、《我们的人身权利》(一)、《维护人身权利》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定义: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它的地位: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生命权是公民的最高人身权利,是行使其它权利的前提;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它是重要的人身权利。

3、法律是怎么样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我国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等法律对它进行保护:(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执法人员依法定程序可以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搜查,其它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

(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公民不受逮捕和拘禁。

(3)、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权,要受法律严厉制裁。

(4)、作为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婚姻法》。

4、公民如何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1)、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2)、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3)、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具体做法:(1)、打110报警;(2)、到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救;(3)、通知家长,朋友,向社会求救。

(4)、懂得依法讨还公道,追究对方法律责任,获得赔偿。

5、我们有义务保护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1)、不打架斗殴;(2)、不限制其他同学的活动自由;(3)、不做有损其他同学生命健康的事。

(二)、《维护人格尊严》1、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尊严权,在学校受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尊重;在社会受他人尊重。

2、人格尊严权的定义: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它的地位: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样是至高无上的。

3、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1)、肖像权(如:公民形象的绘画、照片等;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获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或恶意中伤公民。

);(2)、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姓名;他人不得干涉、盗用和假冒。

);(3)、名誉权(是一个人的名声,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证书、奖章。

);(5)、隐私权等。

4、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1)、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家长和成年人不得在公共场所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学校和教师不得歧视、辱骂甚至体罚学生;(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都作了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

之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三)、《保护个人隐私》1、个人隐私的定义: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征,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有在自己的住宅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尊重他人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2、个人隐私权的定义: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宪法和民法都保护个人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是徇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4、我们如何尊重个人隐私权?(1)、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他人的隐私权;a、泄露自己的隐私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境地,及伤害到他人;b 、未经他人同意,不得私拆他人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的住宅;不私自发布或传播他人的隐私。

否则是违法行为。

(2)、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我应当与他人沟通,分担欢乐,苦恼,困惑,健康成长。

三、《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一)、《维护受教育权》1、受教育权的定义: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为什么说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讲,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宪法和法律也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权利;(2)、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3、义务教育的定义: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教育。

它分为两个阶段:(1)、初等教育(小学、6年);(2)、初级中等教育(初中,3年)。

所以也称九年义务教育。

4、九年义务教育的特点:(1)、免费性教育——免学费,交书本,作业本费,国家财政困难;(2)、普及性教育——我国公民的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国家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作了详细规定,国家提供资金办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培养教师,创造良好条件让儿童和少年读书。

(二)、《维护财产权》1、公民的私有财产是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其他合法财产。

它是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

2、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它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国家法律是怎么样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1)、宪法对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作了原则性规定;(2)、刑法运用处罚有关犯罪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3)、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4)、民法对公民财产的保护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实现的。

4、我国公民享有财产继承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作了财产继承的专门规定,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5、法定继承的定义: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第二顺序继承人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顺序是: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开始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但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

6、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1)、一般均等原则——一般情况下平分;(2)、特殊照顾原则——对生活有困难,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多分;(3)、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主要赡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居住在一起的多分,有赡养能力未尽义务的少分,或不分;(4)、协商原则。

7、遗嘱继承的定义: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它不受继承顺序和分额的限制,由立遗嘱人的意愿来确定。

将个人的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叫遗赠。

只有有效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8、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继承。

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由监护人管理,不得随意处分。

9、智力成果权的定义: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它包括:(1)、著作权;(2)、专利权;(3)、商标权等。

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包括未成年人)10、怎么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1)、发表或转载的作品未付稿酬;(2)、专利发明被用于商业用途而没有获得相应收益;(3)、作品或发明被剽窃等,我们要向侵权方追究责任,并获得赔偿,情节严重的诉诸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