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基础会计学课件:第五节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结转当期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0 250 30 250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利润分配指根据企业法律、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
提请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的、对企业可供分配 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
利润分配的顺序 1.提取盈余公积金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6.利润分配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
目的: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和亏损的弥补情 况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结构:
利润分配
(1)分配的利润数 年终由“本年利润” (2)年终由“本年 账户转入的利润额 利润”账户转入的亏 损额
余额:尚未弥补的亏 余额:表示分配后的
损
余额
7.应付利润账户(负债账户)
目的:核算企业向股东分配确定分配的现金 股利或利润。
4.所得税费用账户(损益类账户)
目的:核算企业按照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 的所得税。
结构:
所得税费用
按规定计算出来的 应交所得税数额
结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的所得税费用
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5.“本年利润”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目的: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
结构:
借方
本年利润
贷:本年利润
232 000 18 000 250 000
例43,2013年12月31日,HX企业本月发生 主营业务成本65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 5 200元、销售费用7 510元、管理费用35 490元、财务费用800元、营业外支出7 000 元,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方
(1)主营业务成本
6-5第六章-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借
本年利润
贷
期末转入的各项成本、 期末转入的各项收
费用
入
借方>贷方 亏损
借方<贷方
盈利
注意:该账户年终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后,无余额。
第13页,共65页。
主营业务成本
×××
期末结转
营业税金及附加
×××
其他业务成本
×××
管理费用 ×××
本年利润
期末结转
销售费用
×××
财务费用 ×××
营业外支出
×××
第15页,共65页。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对企业某一经营期间实现的经营所得 和其他所得,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的一 种税款。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费用类 )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 户的所得税费用
注意: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16页,共65页。
本年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1000
7 借:银行存款5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
8 借:营业外支出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第37页,共65页。
9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25000
营业外收入55000
贷:本年利润 130000
借:本年利润 5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 = 营业 - 营业 - 营业税金 - 销售 - 管理 - 财务 + 投资 利润 收入 成本 及 附 加 费用 费用 费用 - 收益
主营业务收 入与其他业 务收入之和
主营业务 成本与其 他业务成
基础会计之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业务核算

基础会计之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业务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是企业基础会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盈利和利润分配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业务核算过程。
利润的形成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产生,也可以从非经营活动中产生。
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提取到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等;非经营活动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这些收入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相减后即可得到企业的利润。
在业务核算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收入进行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通常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例如政府补贴、出售废旧资产等。
提取到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是指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所得到的利得。
其次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和费用进行核算。
经营活动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而费用则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在核算利润时,需要从经营活动收入中减去经营活动成本和费用,得到经营活动利润。
然后,再将其他业务收入和提取到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加入到经营活动利润中,得到税前利润。
紧接着是对非经营活动收入进行核算。
非经营活动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股权投资、其他债权工具投资所获得的利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的至到期投资以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带来的收益。
最后是对利润的分配进行核算。
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分配红利、计提公积、转作投资、补充流动资金等方式进行分配。
其中,红利分配是指将利润按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配;计提公积是将一定比例的利润留作企业的自有资金,并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规模;转作投资是将利润用于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或投资新的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是将一部分利润用于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借: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798 000 2 000 800 000
575 000 380 000 20 000 50 000 78 000 45 000 2 000
②年终若为贷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贷方——①登记收入类账户贷方余额转入的数额
②年终若为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余额——1~11月,在借方,表示发生的亏损
——1~11月,在贷方,表示实现的利润 ——年终,结转后无余额。
核算实例:
(1)期末将各收入账户金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168 750
或: 借:利润分配
贷:本年利润
(亏损)
“盈余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 核算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及其使用情况。 借方——登记①将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
②将盈余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数额 贷方——登记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余额——在贷方,反映提取的盈余公积的结存数。
例14:从税后利润中按10%提取盈余公积16,875
返回
例:某公司2006年的“利润分配”帐户的有关资料如下:
总帐:年初贷方余额682 000元;
本年借方发生额3 103 500元(包括年末结帐发生额)
年末贷方余额1 475 250元(结帐后)
“利润分配”帐户下设三个明细帐: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未分配利润,上述明细帐经过年末结帐后, 除“未分配利润”明细帐有余额外,其他的各个明细帐均无 余额。
——在贷方,表示未支付的利润
例16:结转应付投资者现金股利50,000元。
《会计基础》第05章

本章主要内容:
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2、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3、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本章的主要题型和分值:
本章的内容不在考试大纲列举范围内,但在 考试中涉及计算和实务题,尤其是账务处理完 全属本章的内容,故本章属于重点掌握章节。
12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生产过程核算账户的设置 :
(一) 〖生产成本〗账户:
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 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该账户是成本类,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 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 料和直接人工,以及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 造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该 账户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各 项在产品的成本。
(二) 〖制造费用〗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 的工资、福利费、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办公费、水电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等费用。
该账户是成本类,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 造费用,贷方登记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后, 该账户一般没有余额。
生产过程是产品制造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过程。 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和 活劳动的耗费过程。
一方面,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 行加工制造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另一方面,为了制造产品,必然要发生各种耗 费,如消耗各种材料,支付工人工资,厂房、机 器设备等劳动资料所发生的折旧费、修理费等等。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累计净利润
结转全年 年末余额:全年 累计净利 累计净利润 润
2.“盈余公积”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盈余 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盈余公积
减少的盈余 公积金
提取的盈余公 积金
余:期末结存 的盈余公积金 数
3.“应付股利(利润)”账户
润分配”账户除“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账户以外的其他明细账余额(反映已分配利 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设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来 核算年末未分配利润。
★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年终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财务成果核算类)。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年末“利润分配” 年末“本年利润” 其他明细账转入数 转入数
1.按净利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按5%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1 712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7 808 —任意盈余公积 3 904
2.按净利的50%宣告向投资者分配现金 股利39 04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9 040
贷:应付股利
39 040
3.进行年终结转,计算年末未分配利润。 年终,把“本年利润”账户余额和“利
本16 000,销售费用1 000,管理费用9 250,财务费用300 ,
营业外支出1 200 。
借:本年利润
108 718.5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0 280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688.50 16 000 1 000 9 250
300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在企业管理中,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通过正确核算利润的形成过程,并合理分配给相关利益相关者,可以稳定企业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方法。
一、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的形成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体现。
利润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1. 销售收入: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利润形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2. 成本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成本费用,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租赁费用等。
这些成本费用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扣除,从而得到利润。
3. 投资收益:企业还可能通过投资活动产生收益,例如股票投资、利息收入等。
这些投资收益也属于利润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利润的形成是销售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加上投资收益的过程。
二、利润的核算方法利润的核算是企业会计中的重要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利润核算方法:1. 权责发生制度: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权责发生制度,企业在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时,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并计算利润。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
2. 现金收支制度:这是一种简化的核算方法,只关注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
按照现金收支制度核算利润,可以快速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非现金交易,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够全面。
3. 所得认定制度: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业或组织,如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
所得认定制度通过特定的规则和计算方法,确定企业的利润。
这种方法的核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三、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是指将企业所得的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分配给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常见的利润分配方式包括:1.红利分配:对于股份制企业而言,红利分配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企业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将利润以红利的形式派发给股东。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节 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151 278
125 000 1 000 3 000 3 000
15 478 1 800 2 000
二、利润的核算
借
本年利润
贷
转入各项成本、费用: 转入各项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125 000
税金及附加
1 000
12月份 期末余额 成本、费用 12月份收入
期末余额: 1月~12月利润
二、利润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损益类)
借 营业外收入 贷
(损益类)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损益类)
借 投资收益 贷
期末转入本年 利润账户的营 业外收入
本期发生的 营业外收入
本期发生的 营业外支出
期末转入本年 利润账户的营 业外支出
投资损失 投资收益
投资净损失 投资净收益 结转收益 结转损失
二、利润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损益类)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本期发生 的所得税 费用额
期末转入本年 利润账户的所 得税费用额
(损益类)
借
财务费用
贷
本期发生的 财务费用
期末转入本 年利润账户 的财务费用
二、利润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损益类)
投资净收益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收入
投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期末余额: 累计亏损
期末余额: 累计净利润
二、利润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借
本年利润 贷
1月份 成本、费用
1月份收入
期末余额: 1月份利润
借
本年利润 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转分录 借:本年利润 43906.10 贷:所得税费用 43906.10 实际缴纳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3906.10 贷:银行存款 43906.10
(六)“利润分配”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企业本年度内利润分配情况,表示 本年度已分配的利润.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利润分配
净利润的分配数 历年累计未弥补亏损 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 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 历年累计未分配利润
营业外收入与支出指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但计入 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随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直接关 系,偶发性强,但却能影响企业的利润
(三)所得税的计算
是国家对企业实现的经营
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规定的 税率征收的一种税款,所
得税按一定期间的应纳税
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税率通常为25%。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八)“应付股利”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企业应向投资者分配的利 润或股利. 性质:负债类账户
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给投 资者的利润 应分配给投资 者的利润 应付未付给投 资者的利润
例5-41 31日, 公司决定向投资人 发放现金股利350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50000 贷:应付股利 350000
(四)净利润的计算
净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的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后的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利润构成的核算
设置的主要账户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本年利润 所得税费用 利润分配 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一) 投资收益
用途:用来核算企业对外投资 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亏损
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弥补亏损 使用 转增资本 盈 余 公 积 来源 任意盈余公积
例5-40:31日,公司决定 按照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0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00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00000 —任意盈余公积 100000
利润形成及分配
的核算
问题一: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假设大家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 如何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有利润?
利润的定义 利润
是企业一定生产期间经营活 动的最终财务成果,是企业一定 会计期间所实现的各种收入大 于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 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 利润 亏损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业务核算的内容 • 利润的构成 • 利润形成的核算 • 利润分配的程序
(一)营业利润的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利润总额的计算
利润总额是企业一定期间的
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
的合计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全部从本账户转 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年 终结账后本账户无余额。
例5-39:31日,结转全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2000000元(2013年12月初 “本年利润”账户期初余额为 1868281.70元,“利润分配” 账户期初余额为17560000元)
借:本年利润 2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000
利润分配程序
弥补以前年前亏损(了解) 常见 的 利润 分配 方式
提取盈余公积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七)“盈余公积”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金和 公益金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支取时 提取盈余公积 金和公益金时 期末结存的实 有数
承例5-40、41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0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00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200000 100000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50000 贷:应付股利 350000
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 000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股利 200 000
(三)营业外支出
用途:用来核算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 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 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性质:损益类账户-费用类
营业外支出
发生的各类损失 期末转入本年利 润账户的损失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例5-35:17日,向社会福 利院捐款50000元,款项 已经通过银行支付。
利润分配账户的结存
所谓结存就是将“利润分配” 所属于的两个明细账户的借方合 计数结存到“利润分配—未分配 利润”明细类账户的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年终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年末把“利润分配” 年末把“本年利润” 转入时 转入时
余: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50000 50000
(四)“本年利润”帐户
用途:专门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
生的亏损.
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本年利润
期末转入各项 费用时 期末转入各项 收入时
余:累计净亏损 余:累计净利润
本账户的年末余额,全部从本账户转入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年终结账 后本账户无余额。
•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利润的 形成跟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有关。
除此之外企业也会有营业以外的
一些经济活动影响企业的利润,
例如企业对外的一些投资回报(如股票、基金、债券等)
或者收到捐赠、罚款收入、违约金收入等;对外的捐赠
支付罚款、赔偿金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所以企业的利润有两部分组成,即营业利润和营业外利润
结转费用类 借:本年利润 248175.6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250 其他业务成本 48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985.60 销售费用 30000 管理费用 30340 财务费用 800 营业外支出 50000
结转收入类 借:主营业务收入 3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800 营业外收入 3000 投资收益 60000 贷:本年利润 423800
性质:损益类账户-收入类
投资收益
发生的投资损失 取得投资收益 和期末转销时 时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例5-36:20日,确认投资公司发放给本 企业的现金股利60000元。 借:应收股利 60000 贷:投资收益 60000
(二)营业外收入
用途:用来核算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
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
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 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性质:损益类账户-收入类
营业外收入
期末转入本年利 取得的各项利 润账户的结转额 得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例5-24:16日,企业收到供应单位交来 的违约罚款金3000元, 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0
本年利润
248175.60 423800
余:175624.40
利润总额
(五)所得税费用
是企业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实现的经营所得和其 他所得,按照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缴纳的一种税款。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5%)
属于损益类账户-费用类.
所 得 税费用 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
结转所得税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例5-38
31日,按照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 计算并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所得 税税率为25%。
本月利润总额=423800-248175.60=175624.40(元) 应交纳的所得税=175624.40×25%=43906.10(元)
计算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43906.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3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