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第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平菇栽培初步研究摘要:平菇是著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栽培史很短,从本世纪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以后种植日益增加。
为满总市场需要,平菇的高产技术成为继续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平菇扥营养价值、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高产栽培方法、管理技术、适时采收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过程管理技术平菇,学名为侧耳,又称北风菌,天花菌等。
各又有不同名称,如:美味侧耳、鲍鱼菇、凤尾菇。
它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经常食用平菇,对降低血压和减少胆固醇有显作用,对贫血、植物性神经紊乱、肝炎等有一定疗效。
由于平菇含有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有独特的功效。
平菇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我国人工栽培的侧耳属食用菌种类繁多,达15种[1],俗称平菇的侧耳,狭义上仅糙皮侧耳(P.ostreatus)一种,广义上则包括分类学上称之为糙皮侧耳(P.ostreatus,俗称灰平菇)、紫抱侧耳(P.sapidus,俗称灰平菇)、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俗称自平菇)、凤尾菇(P.sajorcaju,常俗称高温平菇)、肺形侧耳(P.pulmonarius,俗称珍珠菇)、黄自侧耳(P.corncopiae,俗称姬菇)的6个种。
平菇种植栽培是一项比较成热的技术,但怎样以低廉的成木、较小的劳动强度帮助菇农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价格普遍提高的今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栽培场所和原料环境空气清新,水源卫生、方便,场地周围清洁,远离(100m)畜禽圈舍、公路干线等污染源。
生产场地采用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进行消毒。
1.2培养料选择无霉变、无雨淋、无害虫、不结团,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棉籽壳、玉米芯、黄豆秸等作主料,麸皮、玉米面作辅料。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食用菌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因为它们不仅美味,而且非常有营养价值。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种类、栽培环境、培养基、处理和消毒以及固体和液态培养。
1. 栽培种类主要有四种食用菌:香菇、秀珍菇、平菇和金针菇,它们的栽培方式都有所不同。
香菇的幼菇体为白色,生长迅速,耐贮存性强,适合在木屑、秸秆、麦秸等腐植基质上栽培;秀珍菇的菌盖为黑褐色,带一层粉状覆盖,适合在麦秸、木屑、麻皮或稻草基质上栽培;平菇的主干为粗壮,幼菇为白色,适合在稻草底下、稻壳和稻草混合基质上栽培;金针菇的菌脚细长,菌盖小而圆,适合在硬质木材或锯末基质上栽培。
2. 栽培环境食用菌喜欢湿度高、透气、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在栽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②保持足够的湿度,控制水分;③保持充足的光照,黄昏时加强照明;④避免风雨和强光直射,这样可以保证菇体生长有良好的环境。
3. 培养基栽培食用菌需要用到培养基,不同的食用菌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香菇主要在麦下草堆、稻草、木屑、枯叶等材料基质上栽培;秀珍菇主要在麦芒、麻皮、秸秆等材料基质上栽培;平菇则以稻草为主要培养基质;金针菇则以木屑、锯末等为主要培养基质。
除了这些基质外,还可以使用玉米粉、黑豆、黄豆、小麦粉等为基质的菌种,这样的菌种更加易于保存和使用。
4. 处理和消毒在栽培食用菌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和消毒,以防止杂菌和病菌的污染。
处理:将基质热处理,也可以将基质浸泡在石灰水中或者高锰酸钾中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消毒可以用蒸汽、辐射、化学药物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杀死杂菌和病菌。
5. 固体和液态培养食用菌栽培可以使用固体和液态培养两种方法。
固体培养:使用固体基质进行松散培养,适合多数食用菌的培养,包括香菇、秀珍菇等;液态培养:使用液态基质进行培养,适合平菇等一些不适合在固体基质上生长的菇种。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种植技术学院:系别:班级:姓名:学号:前言: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尤其是白色金针菇尤以其鲜嫩柔软,色泽极佳而鲜销海外。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
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
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其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6-8℃。
因此,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但近来又发展了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可以不用考虑在栽培中季节的选择问题。
一、常见培养料配方金针菇的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
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
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
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一般直径2—3毫米的占20%,1-2毫米的占40%,1毫米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宜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
米糠中含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要用。
食用菌的光合作用(本论文已收入首届中国蕈菌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

食用菌的光合作用河南省鲁山县华光食用菌化学经营部任岛峰摘要:光合作用不是绿色植物的专属。
食用菌的光合作用现象具有广泛和普遍性。
每产生1000克子实体,光合作用在500克以上,没有光合作用,不会产生子实体。
食用菌菌丝的喜光、喜湿、排氧特性是光合作用的最初表现。
屡见诸媒体报导的超大平菇、超大灵芝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佐证。
子实体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均为光合作用物质,不能从基质中吸收。
关键词:食用菌、光合作用自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Ven·Helmont)把一棵2.5千克重的柳树苗栽种到木桶里,用纯净雨水浇灌树苗,五年后,否定了自己“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的论述观点。
到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J·Priestley.1733—1804)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Lngen—housz)的实验再现成功,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历时一百多年,植物的光合作用才终于被人们发现。
至今,光合作用被认为是绿色植物的专利。
可是,作者经过10年努力,发现证实,光合作用不只是绿色植物所专有,会产生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近年来,屡见诸媒体报导的野生超大平菇、超大灵芝,为食用菌光合作用提供大量佐证,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具体体现。
作者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已近二十年,为提高生物转化效率,防止杂菌感染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实验,调研足迹已涉及全国十五个省区,搜集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发现,食用菌的光合作用,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其光合作用十分明显,对提高生物转化效率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的出人意料。
现将6组调查数据列表于后):例1 食用菌光合作用培养基与子实体重量变化示意图例3 食用菌光合作用培养基与子实体重量变化示意图1150克3360克W1W2A W2B W3G1 W3B G2W3C G3图表中:W1代表投入或装入的培养基干重(克)W2代表投入或装入的培养基接种后的湿重(克)W2B代表菌丝长满菌袋后出菇前的湿重(克)W3代表带有子实体采摘前的湿重(克)G1代表子实体采摘后的残料重量(克)A1代表子实体鲜重(克)以上数据代入食用菌光合作用数学模型方程式:从以上例图表中,带有子实体采摘前的湿重(W3)比菌丝长满菌袋出菇前的湿重(W2)分别超重17.35%、24.64%、37.1%、20%、17.89%、23.56%,W3超出W2重量即为食用菌光合作用的效果数据显示,其超重部分分别占总产量的51.51%、55.65%、63.19%、57.14%、52%、61.2%。
食用菌营养价值论文【精编版】

食用菌营养价值论文【摘要】:因食用菌营养价值高,产量丰富,其深加工产品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深加工产品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发展策略。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深加工食用菌是指可被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食品,其食用部分为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
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特殊食物,在我国被誉为“山珍”、“灵丹妙药”。
在日本被推崇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在罗马被视为“上帝的食物”。
[1]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栽培特性与产品深加工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使人们了解它的加工必要性;综述了食用菌的加工现状,使人们认识到它市场生产的可行性。
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1.1食用价值从营养角度而言,食用菌类食品是一类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
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20%-40%,介于蔬菜和肉类之间,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
其矿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不仅滋补脑力,而且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
表1几种主要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分析[2]品种水分粗蛋白(N×4.38)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能量(焦耳)总碳无氮化合物双孢蘑菇78.3-90.523.9-34.81.7-8.051.3-62.544.0-53.58.0-10.47.7-12.013 73-1415香菇90.0-91.813.4-17.54.9-8.067.5-78.059.5-70.77.3-8.03.0-7.01620 -1632金针菇89.217.61.973.169.43.77.41582美味侧耳92.225.01.159.2---12.09.11093草菇89.125.92.4---45.39.38.81156木耳89.14.28.382.263.019.84.714701.2药用价值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其中记叙了365种药物,就有十几种是大型真菌,并且详细记载了这些菌类的形态、颜色和功用等。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论文(2)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论文(2)推荐文章创新演讲稿范文3篇热度:汽车发动机最新技术论文范文热度:汽车维修新技术论文热度:玫瑰花该怎么无土栽培热度:石榴要如何栽培才会好吃_石榴要如何栽培热度: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论文篇二浅谈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种植业的技术研究成果也在得到不断的推广、应用。
农业种植业密切联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种植业的新技术成果有利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新农村科技社会市场下,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是必然趋势。
栽培技术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就无公害食用菌的高产栽培技术做简单的谈论。
【关键词】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它们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因此,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产业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人们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研究也是越来越多,既要达到绿色自然、无公害的目标,又要做到保质保量的要求。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背景及现状(1)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食用菌数量较多,各种各样,分布的地区及生长的生态环境各异。
例如,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
因此,要做好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必须调查清楚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搞清楚其适应的生长环境,为培育出高产、无公害的食用菌打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2)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现状: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用菌药用价值论文(共2篇)

食用菌药用价值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分析食用菌的保健药用价值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一类能形成较大子实体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类总称。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国内外称为“山珍”、“优质食品的顶峰”;国外,有些专家甚至主张把人均食用菌消费量作为衡量国民营养水平的标准。
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我国食用菌消费量也日益増长。
食用菌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多吃食用菌能起到益智、抗病、防衰、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食用菌生产,具有投资少、取材易、生产周期短、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在我国主要由人工栽培生产,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的只有5~6个种类。
中国年产量己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食用菌业与种植业、养殖业又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三大产业,因此认识食用菌的营养特点和药用价值很有必要。
一、食用菌的营养特点食用菌含有人类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数量丰富、比例恰当,有害成分远低于国际标准,是世人公认的理想食物。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大致介于果蔬和肉类之间,但又有其显着特点。
(一)蛋白质含量高食用菌干物质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0%~45%,平菇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是标准面粉的3倍以上,比牛肉高%,是大白菜含量的27倍,其蛋白含量远高于植物蛋白且与动物蛋白接近。
(二)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食用菌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且远高于谷类食品。
小麦、大米中赖氨酸含量只有%左右,而平菇中赖氨酸含量为其倍。
食用菌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高,平菇为%,猴头菇则高达%。
食用菌除了自身能够提供营养外,在改进食物构成、平衡营养成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上都有重要作用。
如单独食用大豆,人体只能利用43%的蛋白质;若与平菇共食其利用率可提高到80%左右。
谷氨酸是食用菌鲜美风味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谷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较大,但不同食用菌所占比例差异显着,平菇占%,口蘑高达,而毛木耳只占%。
论文 食用菌

浅谈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饭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奢望,大家考虑的更多的是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
食用菌自然成为可供选择的一种,其药用保健价值倍受重视,是当今世纪的一项新型朝阳产业。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方法、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营养价值、菌种制作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利用菌类开发秸秆、工厂下脚料等再生资源发展蛋白生产,使得食用菌产业日趋繁荣,已被公认为是有前途的开发性事业。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迅猛发展之势。
下面将简要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
香菇、木耳含铁量高。
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近代科学研究证实,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药用价值也是一般药物所无法比拟的。
(一)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随着食用菌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真菌中提取的多糖有抗瘤作用的报告曰益增多。
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真菌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么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具有“扶正固本”功能的抗癌药物。
(二)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有些人由于吃的好、劳动又少、使血液当中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
(三)食用菌能医治糖尿病糖尿病是由糖谢失调而引起的常风疾病。
因糖代谢失调,往往可同时引起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激素代谢等一系列新陈代谢的失调。
一般说来糖尿病常并发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白内障、坐骨神经病等症状,对这些并没有很好的药物进行根治,可采取“食疗”。
而“食疗”中作用较好的食物为食用菌,因为食用菌与一般食物相比,所含的热量比较低,所以,常吃食用菌这些低热能的食物对防治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经济学院班级:投资1班姓名: XXXX 学号:XXX课程论文题目: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课程名称:食用菌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2012 年 4月 15 日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学生:(经济学院,学号)摘要: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文叙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进展。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成分,开发利用一、食用营养价值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
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
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
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金针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
如VB1、VB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
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 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
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
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
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
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
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
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
香菇、木耳含铁量高。
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二、药用保健价值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①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
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
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
②抗菌、抗病毒作用。
③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
④健胃、助消化作用。
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⑥利胆、保肝、解毒。
⑦降血糖。
⑧通便利尿。
⑨免疫调节。
(一)抗癌作用食用菌的抗癌作用主要来自食用菌中的多糖体,这类化合物虽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的杀作作用,但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
此外,食用菌还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效应。
Sasaki等(1971)发现,从树舌子实体中分离的多糖G—2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
李旭生等发现,灵芝菌丝提取物(GLP)对C3H小鼠的肌性纤维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此肿瘤细胞的肺转移病灶也有抑制作用。
银耳多糖的抗肿瘤作用首见于Ukai等(1972)的报道,发现银耳多糖对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周爱如等(1987)发现,腹腔注射银耳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生长,并显著抑制腹水癌细胞DNA 合成速率。
Chihara等(1969)首先发现香菇的热水提取物能抵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以后从其中获得香菇多糖(Lentinan),不仅抵制肿瘤生长而且还能预防化学性和病毒致瘤物的致癌作用。
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把栗蘑作为野生草药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乳腺癌,栗蘑的抑制作用主要是β—D—葡聚糖。
此外,栗蘑中富含有机硒,可作为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
云芝多糖(PSK,商品名Krestin)、云芝多糖肽(PSP)、茯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裂皱菌多糖(Schizophyllan)、猪苓多糖等也有抗肿瘤作用,对实验动物的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二)抗菌、抗病毒冬虫夏草(Crodyceps sinensis)含有虫草素(Cordyeepin),能抑制葡萄球菌、链冬虫夏草球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鼻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的生长。
对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及须疮癣菌等致病真菌也具有抑制作用。
翘鳞香菇(Lentinus squarrosulus)产生的抗生素能抑制木硬孔菌(Rigidoporus Lignos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枯草杆菌的生长。
牛舌菌(Fistulina hepatica)的发酵液中含有抗真菌的抗菌素—牛舌菌素,(Armillariella mellea)的发酵液中有四种可溶于氯仿的抗生素(酚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香菇中双链核糖核酸(d—RNA)能使小鼠体内诱导生成扰素,并进一步阻止鼠体内流感病毒(A/SW15)和兔口炎病毒的增殖。
另据日本药学会第八个五年计划113次年会报告,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多糖对HIV有抑制作用。
目前关注的焦点是灵芝、云芝、香菇等的提取物或组分对HIV的作用。
最近,kim报告了灵芝的抗HIV活性。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降血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中含有多量酪氨酸梅,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发酵液中含有小奥德蘑酮(Oudenone),香菇含有的酪氨酸氧化酶都有降血压作用。
②降血脂:干香菇中分离出香菇素(Lentincain)含有两种组分。
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较著名的降血脂药物安妥明要强10倍。
用香菇素喂大白鼠,则血浆胆固醇含量可减少25%-28%。
用灵芝制剂给实验性动脉硬化的家兔灌胃,可使血浆胆固醇及β-脂蛋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脂质沉着的程度和范围也较对照明显减轻。
高血脂患者用人工虫草胶囊治疗,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率在60%左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率在70%,取得较好的疗效。
③抗血栓: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含有一种阻止血凝固的物质,该活性物不影响(14C)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恶烷。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含有腺嘌呤核苷,是破坏血小板凝集的物质,它可以抑制血栓形成。
灵芝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显示出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
对心脏病、脑血栓具有临床治疗价值。
④抗心律失常、强心作用:灵芝培养物的提取浓缩物对离体蛙心和戊巴比妥钠抑制的心脏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灵芝酊剂或菌丝的乙醇提取物及水溶性多糖也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茯苓的水、乙醇及乙醚提取物对离体蛙心都有强心及加速心率的作用。
冬虫夏草能对抗氯化钡、乌头碱所致大鼠心率失常,也能对抗哇巴因过量所致的心率失常,延长心率失常的潜伏期和缩短持续时间。
(四)健胃、助消化作用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胃癌、食道癌也有一定疗效。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有健胃补脾、助消化、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疾病。
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有助消化和治疗痔疮之功能。
(五)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冬虫夏草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并可明显增强肾上腺素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对组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无对抗作用。
据日本报道,灵芝有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哮喘有疗效。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民间用于治疗老年人咳嗽、气管炎。
银耳糖浆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有效率在85%左右,显效以上占47%,并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六)利胆、保肝解毒作用发光假蜜环菌又称亮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用于治病是中国首创,它含假蜜环菌甲素(ArmillarisinA)系香豆素类化合物,是治疗胆道感染的一种有效成分。
假蜜环菌对于治疗胆囊炎、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迁延性慢性肝炎有一定的效果。
云芝、树舌和双孢蘑菇都具有保肝功能。
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有明目、泻肝火、散内热等功效。
冬虫夏草对四氯化碳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七)通便利尿作用拟小牛肝菌(Boletinus asiayicus)有泻下通便之功效。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菌核能利水渗湿。
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醇提物具有利尿作用,临床多用于利水消肿。
茯苓的利尿作用与影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有关。
茯苓促钠排出的有效成分为茯苓酸(Pachymicacid)。
(八)免疫调节作用灵芝类制剂(包括灵芝多糖类)、银耳多糖、银耳孢子多糖、香菇多糖、香菇菌多糖、云芝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猪苓多糖、蜜环菌多糖、冬虫夏草制剂等均能增强小鼠及注射免疫抑制小鼠或荷瘤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同时这些多糖还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因子产生。
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经典方法。
灵芝多糖、树舌多糖、松杉树芝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云芝多糖K(PS-K)、云芝多糖肽(PSP)、发酵生产的云芝多糖(KS-2)、裂褶菌(胞内和胞外)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等均能增强二硝基氯苯或二硝基氟苯致敏的正常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九)其它作用灵芝、紫芝、蜜环菌、冬虫夏草和猴头菌等均具有镇静作用,可治神经衰弱。
黑木耳有益气补血、止血、止痛、活血等功效。
毛木耳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和止痛之功效。
由于木耳、银耳具有凝血、止血、补血、活血的功能,所以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
金针菇每百克氨基酸总量达20.9g,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量的44.5%,特别是精氨酸、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其它食用菌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