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的护理心得

合集下载

黄斑裂孔的护理查房

黄斑裂孔的护理查房

家族史:无 家族遗传病 史。
既往史及家族史
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是否遗传 既往有无眼部疾病,是否做过相关手术 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是否对药物过敏
诊断及治疗过程
诊断:通过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 确诊为黄斑裂孔
病情评估:评估 患者的病情严重 程度,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治疗:根据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 选择不同的治疗 方法,如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 全谷物
适当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血压病 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限制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糖分的食 物摄入
保持适量饮水,每天至少喝8杯水
定期复查及随访安排
术后1个月复查
术后3个月复查
术后6个月复查
术后1年复查
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方法
避免剧烈运 动
注意眼部卫 生
自理能力下降
定义:黄斑裂 孔患者由于视 力下降,难以 完成日常生活
活动
表现:穿衣、 洗澡、做饭等
困难
原因:疾病本 身导致视力受

护理措施:协 助患者完成日 常生活活动, 提供必要的帮

04
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评 估 疼 痛 程 度 : 使 用 疼 痛 评 估 量 表 , 如 VA S 评 分 法 药物治疗: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如冷敷或热敷、按摩等 心理疏导:与患者沟通,了解疼痛感受,减轻心理压力
视力下降
定义:黄斑裂孔 是指黄斑区视网 膜神经上皮层的 全层组织缺损
原因:多由外伤、 炎症、高度近视 等引起
症状:中心视力 下降、视物变形、 视野中心暗点等

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7-10-31T11:31:10.1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韩灿灿[导读] 近年来发展的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实现了玻璃体手术的微创化,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势,现已广泛用于黄斑裂孔手术中。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南京 210006)【摘要】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纳入本科室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5例共35眼黄斑裂孔患者实施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术后护理,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黄斑裂孔;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37-021.一般资料共纳入黄斑裂孔患者35例(35眼),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在40~79岁之间,平均年龄65岁,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03~0.4。

本组患者术前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确诊为黄斑裂孔后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气体填充术治疗。

2.术前护理对入组的患者均于术前3天通知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术前8小时禁食水,生理盐水250ml+碘伏1.5ml的稀释液冲洗双眼结膜囊,使用复方托比卡胺(卓比安)散术眼瞳孔4~6次,直到瞳孔充分放大。

术前30min进行巴曲亭2ku肌肉注射,嘱患者去除活动义齿及贵重物品。

术前一天向患者示范术后常用体位(俯卧位),并让患者加以练习以熟悉术后体位。

协助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告知患者术后体位的重要性,疾病的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

3.术中护理对本组患者均于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毕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拔管后予以吸痰。

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

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

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黄斑裂孔是一种眼科疾病,通常发生在黄斑区域,影响了视网膜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黄斑裂孔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以下是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1. 定期眼科检查:对于已经被诊断出有黄斑裂孔的人来说,定期眼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黄斑裂孔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警惕症状变化:黄斑裂孔的症状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

如果你注意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呈现直线弯曲的现象,应立即就医。

3. 防止眼睛损伤:黄斑裂孔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眼睛。

比如,避免眼部受到外伤,不要揉眼睛,戴好护目镜等。

4. 合理用眼:合理用眼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有黄斑裂孔的人更是如此。

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读书等,适当休息眼睛。

5.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度饮酒可能会增加黄斑裂孔的风险。

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是非常有必要的。

6.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对预防和控制黄斑裂孔也有一定的帮助。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深色蔬菜、水果、鱼类等,有益于眼睛健康。

7. 注意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黄斑裂孔或加重其症状。

例如,使用某些类固醇类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医生的指导,并及时告知医生有关黄斑裂孔的情况。

8. 积极治疗:对于已被确诊为黄斑裂孔的患者来说,进行相应的治疗非常重要。

黄斑裂孔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来纠正,如眼底手术、激光治疗、注射药物等。

根据个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干预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9. 了解家族史:黄斑裂孔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你的家族中有其他亲属患有黄斑裂孔,那么你患上此疾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之,黄斑裂孔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通过注意事项的遵守和积极治疗,我们能够预防其进一步发展,并保持良好的视力。

定期眼科检查、警惕症状变化、防止眼睛损伤、合理用眼、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注意药物副作用、积极治疗和了解家族史,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黄斑裂孔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特发性黄斑裂孔护理查房PPT

特发性黄斑裂孔护理查房PPT

检查内容:包括 裸眼视力、矫正 视力、色觉检查 等
检查结果:记录 患者视力情况, 判断是否存在黄 斑裂孔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注意 保护患者眼睛, 避免强光刺激
裂隙灯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 患者黄斑裂孔的 严重程度和病变 范围
检查方法:使用 裂隙灯显微镜, 观察患者黄斑区 的病变情况
检查结果:根据 病变程度和范围, 评估患者病情
眼部运动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眼 部肌肉力量,改善 视力
训练方法:眼球上 下、左右、斜向运 动
训练时间:每次 10-15分钟,每天 2-3次
注意事项:避免过 度疲劳,保持眼部 卫生,定期检查视 力
随访计划安排
随访时间:根 据患者病情和 康复情况,制 定合理的随访
时间
随访内容:包 括病情评估、 康复训练指导、
其他并发症处理
视网膜脱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视神经萎缩:使用药物治疗,定期 复查
玻璃体浑浊:使用药物治疗,必要 时进行手术治疗
青光眼:使用药物治疗,控制眼压,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与随访计划
第五章
视力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训练方法:使用视力训练仪、视觉训练软件等 训练时间:每天至少1小时,持续3个月以上 随访计划:定期检查视力,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检查方法:使用眼底镜、 OCT等设备进行观察和测量
检查目的:了解黄斑裂孔的 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
检查内容:黄斑裂孔的大小、 位置、形态、病变程度等
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

护理措施
第三章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 予关心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 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黄斑前膜术后注意事项

黄斑前膜术后注意事项

黄斑前膜术后注意事项黄斑前膜术(EPR)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黄斑前膜(macular pucker)的患者。

术后的恢复期非常关键,患者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术后的头几天是最容易感到疼痛和不适的时候。

术后的患者需要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固定眼部或使用眼罩,以减轻疼痛感。

其次,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指示。

术后会给予眼药水或者外用眼膏,用于减轻眼部疼痛和促进创口愈合。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使用,避免跳过或过量使用。

此外,患者还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来预防眼部感染。

一定要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并咨询医生的意见,是否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第三,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眼部卫生。

术后手术部位可能会有一些分泌物,患者可以使用温水和棉签轻轻擦拭,但不能搔抓或用力揉眼睛。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进入污染的环境和接触灰尘,以防止感染。

第四,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守眼压控制的措施。

在术后的几个星期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眼药水来降低眼压,以防止术后青光眼的发生。

定期复诊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压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术后的患者需要合理饮食。

营养的摄入对于创伤愈合和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碘的食物,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还要避免辛辣食物、酒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和消化系统造成刺激。

总结起来,黄斑前膜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休息、按时用药、注意眼部卫生、控制眼压,以及合理饮食。

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并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恢复速度。

如果患者注意到任何不适或并发症的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恢复视力和提升生活质量。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一、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CD- H35.303),不伴有周边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者,矫正视力在0.5以下或因该疾病所致视觉质量显著下降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术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美国眼科学会编,《眼科学》(8年制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视力下降或伴视物变形。

2.体征:眼底检查可见黄斑裂孔、反光增强呈“金箔样”改变,视网膜皱褶、玻璃纸样改变。

3.辅助检查:OCT扫描检查示:黄斑裂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学》(8年制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符合手术指证者,予以: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术:(ICD-9-CM-3:14.74001)1.经散瞳眼底检查和OCT黄斑扫描证实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不合并视网膜脱离或周边视网膜裂孔及多发变性区;(四)标准住院日为4-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H35.303) 特发性黄斑裂孔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存在控制稳定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4、非全麻患者。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及抗生素应用所需检查。

(3)心电图,X线胸片(儿童可不行);(4)眼部相关检查:诊断性验光、眼压、视野、OCT扫描、眼底照相。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进展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进展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进展李清坚;张瑜;王志良【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18)2【摘要】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指原因不明、发生于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早期直径较小的IMH可以进行观察随访,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ILM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IMH的治疗方法多样化、成熟化.目前药物玻璃体溶解术(pharmacological vitreolysis)、气体玻璃体溶解术(pneumatic vitreplysis)的应用对IMH的预防及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就IMH 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Idiopathic macular hole ( IMH ) refers to full thickness defect of retinal neurepithelium layer in macular area with unclear reasons. Early IMH can be observed.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 ILM ) peeling is a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treating IM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ILM surgery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diversity and maturation of IMH treatment. At present, the pharmacological vitreolysis and pneumatic vitreplysis have gradual 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MH.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IMH.【总页数】4页(P255-258)【作者】李清坚;张瑜;王志良【作者单位】200000 中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200000 中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200000 中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进展 [J], 陈曦;周希瑗2.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J], 刘丽;肖丽波;俞丹洋;焦康为;李俊;赵洁;胡竹林3.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王爱芹;高自清4.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空气填充术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的观察 [J], 蒋乐文;刘松涛;高亮5.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J], 范小娥(综述);任新军;李筱荣(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护理小结

术后护理小结

术后护理小结术后护理小结手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并减轻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次病人术后的护理中,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措施的执行及有效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术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评估。

观察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术后出血、水肿、疼痛等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及时采取了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如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引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对病人的伤口和引流管进行了有效的护理。

术后的伤口护理是减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

我们采取了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时更换伤口敷料,并观察伤口渗液的性质和量。

针对引流管,我们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处理引流液,并观察引流管周围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第三,对病人的饮食、排泄和活动进行了恢复指导。

根据病人手术的性质和术后的恢复情况,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如流质饮食、软食等,帮助病人消化、吸收和排泄。

在病人排尿和排便方面,我们提醒病人及时排尿,避免尿潴留,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并配合病人进行肛门冲洗和灌肠等护理措施。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鼓励病人逐渐增加体力活动,如坐起、下床活动等,并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我们积极与病人沟通,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

术后患者往往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与病人进行了耐心的沟通和倾听,帮助病人排解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我们还向病人介绍了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计划,鼓励病人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增强康复的信心。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病人术后恢复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和并发症。

同时,病人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心理状态也逐渐稳定。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术后护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术后疼痛的管理不够及时和有效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术后护理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加强团队合作,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的护理心得
【摘要】目的玻璃体切割+剥膜+全氟炳烷(C3F8)注气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是目前比较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该手术操作精密复杂,且手术时间长,术后体位要求严格等特点,故术前的耐心准备,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方法本科自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患者中,采用上述方法手术共32人32眼。

结果本组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效果理想,术后患者提高了视力,优化了生活。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保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护理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黄斑裂孔患者32例32眼,术前均采用蔡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诊断为全层裂孔。

无视网膜脱离。

其中男13例13眼,女19例19眼。

年龄45~67岁。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常规处置术前术眼剪睫毛,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冲洗泪道。

术前1~2 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散瞳,至少4~6次,直至瞳孔充分散大。

同时对患者进行宣教,了解疾病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手术方法局部麻醉下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式。

巩膜缝线固定接触镜环,放置接触镜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中尽可能将玻璃体切除干净。

然后注入曲安奈德稀释液染色,进行黄斑区内界膜剥离。

气液交换后注入惰性气体C3F8。

缝合巩膜切口及结膜切口,抗生素眼膏涂眼,包扎。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体位玻璃体切割加惰性气体充填,是利用惰性气体在眼内向上浮的压力,即表面张力使黄斑裂孔关闭,同时使视网膜下液体吸收,网膜复位。

因术后裂孔应持续最高位,术后体位应保持头低位,故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要求患者一周内严格俯卧位休息,直立或坐位时严格头低位。

监督并指导患者正确实施。

3.2 术后早期严密观察眼压的变化因72 h内为膨胀期,此时严密观察眼压变化。

作者采用NIDEK NT510监测患者24 h眼压变化。

若患者主诉术眼胀痛伴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提示与眼压升高有关。

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置。

同时做好心理辅导,防止情绪波动造成高眼压。

3.3 术眼护理密切观察敷料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定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

局部抗生素激素滴眼液滴眼及眼膏点眼,阿托品眼膏散瞳。

3.4 并发症的观察①眼内感染观察:主要原因为手术过程中污染造成病原菌进入眼内[1]。

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消毒和抗感染措施,围手术期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必要时球结膜下注射,防患于未然。

②眼内出血的观察:每天常规裂隙灯、眼底镜检查,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的发生。

发现异常及时止血等对症治疗直至吸收。

若发生持续出血,行药物治疗。

必要时可行视网膜光凝术。

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上述并发症。

4 出院指导
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头部外伤及眼球的过度转动。

1月内禁止高空作业或坐飞机,3~6月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劳逸结合,保持有效睡眠,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5 讨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一般指黄斑中心凹全层视网膜组织裂开或缺损,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特发性黄斑裂孔[2]。

采用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全氟炳烷(C3F8)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是目前较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和出院健康教育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最高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晓新,王景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1.
[2] 张惠蓉.眼底病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